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曼宁 高翔 +1 位作者 金福才 武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列车编组、中转改编作业时间等约束,构建了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实际路网信息和列车运行图构建案例进行模型与算法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列车工作计划车流组合与列车运行线选线的2个关键环节,可以为列车工作计划的高效编制提供相关的辅助与决策支持,对提高零散整车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散整车 列车工作计划 动态时空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车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时空异常感知的相关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邱云飞 卜祥蕊 张博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针对背景感知算法未与目标的时空域特性建立联系,以及无法准确处理遮挡、形变等异常跟踪情况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动态感知时空异常的目标跟踪算法。在相关滤波器训练过程中引入动态空间正则项,使其与样本的时空域特性建立联系;结合响应图... 针对背景感知算法未与目标的时空域特性建立联系,以及无法准确处理遮挡、形变等异常跟踪情况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动态感知时空异常的目标跟踪算法。在相关滤波器训练过程中引入动态空间正则项,使其与样本的时空域特性建立联系;结合响应图的峰值唯一性和锐利信息,提出异常感知方法;利用历史滤波器具有不同置信度的特点以及目标在时域中的连续性,通过异常感知方法自适应选择高置信度的历史滤波器作为时间正则化的参考模板,降低滤波器退化的风险。在OTB50、OTB100和TC128测试基准上进行仿真实验,该算法能够适应外观变化、画面杂乱等复杂条件下的跟踪任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相关滤波器 异常感知 滤波器退化 动态时空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动态时空神经网络的OD客流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立 孟学雷 +2 位作者 高如虎 韩正 付艳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24-4935,共12页
精确的OD(origin-destination)客流预测可为铁路运行管理、决策优化等提供良好保障。为准确捕捉高速铁路站点间的动态时空关联,解决全局流量特征和局部拓扑特征难以共同学习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站间协同作用的多尺度动态时空神经网络(mu... 精确的OD(origin-destination)客流预测可为铁路运行管理、决策优化等提供良好保障。为准确捕捉高速铁路站点间的动态时空关联,解决全局流量特征和局部拓扑特征难以共同学习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站间协同作用的多尺度动态时空神经网络(multi-scale synergistic station-based dynamic spatio-temporal neural network,MSSDSTNN)OD客流预测模型。模型多分支并行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捕获与客流量相关的复杂时空特征;通过融合全局与局部注意力机制,达到识别站点间动态时空关联及线网拓扑结构的目的;同时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对站点的原始客流数据进行分析,并引入简化粒子群算法实现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关键参数的动态寻优。选取成绵乐城际与成渝高铁的客流数据,在不同时间粒度下,运用12种既有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估它们与MSSDSTNN模型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MSSDSTNN模型比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尤其在较短的时间粒度下,MSSDSTNN模型展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在15 min时间粒度下,MSSDSTNN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相较于对比方法中性能排名第2的预测模型分别下降了7.55%、12.12%和26.15%;在拟合优度方面,MSSDSTNN模型的决定系数相较于第2名上升了0.41%。可视化结果展现了模型对时空关联动态变化的学习效果,消融实验证明了各分支的必要性,所提方法可为运营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OD客流预测 动态时空神经网络 时空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公交系统动态时空优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苟杨扬 +3 位作者 李震尧 李敖 岑威 高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4,共9页
为提升公交专用道全时段利用效率,减轻连续公交专用道交叉口节点的车辆延误,本文在分析适用交通流量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出发,探索车联网环境下公交系统动态时空优先协同控制方法。在空间维度,设置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 为提升公交专用道全时段利用效率,减轻连续公交专用道交叉口节点的车辆延误,本文在分析适用交通流量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出发,探索车联网环境下公交系统动态时空优先协同控制方法。在空间维度,设置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并对清空距离等4个动态区间制定车辆运行控制策略。在时间维度,基于深度强化学习通过绿灯延长和红灯早断的方法动态调整信号配时。使用SUMO和Python构建仿真验证平台,设计原方案、空间优先、时间优先、时空协同优先这4种控制策略和3种饱和度情景的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饱和度分别为0.2、0.5和0.8时,时空协同优先方案相较于原方案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40.96%、39.93%和28.20%。低饱和度下,空间优先效果明显;中饱和度下,时间优先效果明显。设置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可能导致公交自车延误稍有增加,但是整个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显著降低。本文提出的车联网公交系统动态时空优先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公交优先的同时,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动态时空优先 深度强化学习 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 车联网 清空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诠释证候的动态时空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蕾 张俊龙 +2 位作者 窦志芳 张鑫 贺文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63-464,共2页
动态时空是指证候的发展变化而言,具体体现于证候系统的“内实”和“外虚”的内容具有在“时”和“空”两个方面的变动、演化、迁移和发展的规律。从系统科学角度对此规律加以总结概括,可以提高对证候动态时空特征的定性认识。提出从耗... 动态时空是指证候的发展变化而言,具体体现于证候系统的“内实”和“外虚”的内容具有在“时”和“空”两个方面的变动、演化、迁移和发展的规律。从系统科学角度对此规律加以总结概括,可以提高对证候动态时空特征的定性认识。提出从耗散结构理论来说,证候是机体偏离有序稳态的过程;根据协同学理论,证候演化是机体寻找有序稳态的途径;自组织理论证明,证候突变为人体系统向更高级进化提供可能;序参量空间是把握证候动态时空特征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诠释 证候 动态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场动态时空关系的风速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佘慎思 李征 蔡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2-1438,共7页
通过测风塔风速和风向数据计算风电场各机组的动态空间位置,基于Matlab平台在综合风电机组尾流效应和时滞效应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速在各台风机上的分布模型。算例以实际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将测风塔的实测数据输入该模型计算场内... 通过测风塔风速和风向数据计算风电场各机组的动态空间位置,基于Matlab平台在综合风电机组尾流效应和时滞效应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速在各台风机上的分布模型。算例以实际风电场为研究对象,将测风塔的实测数据输入该模型计算场内各风机风速,分析了尾流和时滞因素对风速模型及风电场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尾流降低出力、时滞平滑出力。最后将风速模型转换成全场输出功率模型,并与风电场实测出力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风电场风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风速模型 动态时空关系 尾流效应 时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时空衔接的一体化恢复 被引量:3
7
作者 乐美龙 王倩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6-699,共4页
针对恶劣天气、飞机故障等因素导致的不正常航班问题,在综合考虑飞机、航班、机组和机场的动态时空衔接等条件下,建立了飞机和机组的优化恢复模型.结合一体化恢复问题特点和模型结构,设计了一种GRASP算法,通过用C#编程进行求解.实例研... 针对恶劣天气、飞机故障等因素导致的不正常航班问题,在综合考虑飞机、航班、机组和机场的动态时空衔接等条件下,建立了飞机和机组的优化恢复模型.结合一体化恢复问题特点和模型结构,设计了一种GRASP算法,通过用C#编程进行求解.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符合航空公司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原 动态时空衔接 GRASP算法 列生成算法 飞机恢复 机组恢复 一体化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动态时空系统——以莫莱蒂的文学树形图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3,共7页
进化论是莫莱蒂研究文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树形图是莫莱蒂文学进化研究的具体表征。莫莱蒂的树形图历经跨越边界、介入实践、抽象概括、艺术再实践的历史转换后,呈现为动态的文学时空系统。该系统在文学的形式变化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 进化论是莫莱蒂研究文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树形图是莫莱蒂文学进化研究的具体表征。莫莱蒂的树形图历经跨越边界、介入实践、抽象概括、艺术再实践的历史转换后,呈现为动态的文学时空系统。该系统在文学的形式变化与历史变迁之间建立联系,清晰地显示出同一类型文学的内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生成过程,并全面展示出不同类型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动态地揭橥了文学进化过程中的历次分化与聚合。莫莱蒂的文学树形图是对整体性文学史的重构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莱蒂 文学进化论 树形图 文学的动态时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时空视界位置和温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峥 戴宪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只要动态时空中的黑洞仍然保持“黑洞”的基本性质——类光无穷远处的观测者得不到它内部的信息,这个“洞”就应该是一个黑体,其辐射应该是黑体辐射.虽然视界的位置和温度随时间变化,但它每一瞬间发出的辐射均应具有普朗克谱.从以往的... 只要动态时空中的黑洞仍然保持“黑洞”的基本性质——类光无穷远处的观测者得不到它内部的信息,这个“洞”就应该是一个黑体,其辐射应该是黑体辐射.虽然视界的位置和温度随时间变化,但它每一瞬间发出的辐射均应具有普朗克谱.从以往的研究知道,在稳态时空中采用 Tortoise 坐标时,K-G 方程的径向方程在视界附近会化成平直时空中无质量粒子的波动方程形式.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容易地证明黑洞产生平衡热辐射.我们认为,既然动态时空中的黑洞每一瞬间产生的辐射仍具有普朗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动态时空 事件视界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空规整的系泊链闪光焊接在线质量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俏 苏世杰 +2 位作者 陈赟 王海荣 唐文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8,I0004,共8页
闪光焊接系泊链已经成为现阶段造船业高质量系泊链市场的主流.针对闪光焊接在线质量评估问题,首先采集实际焊接过程中各种传感器信号;其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时空规整算法来量化闪光焊接过程中电流和电极位置信号的时空不相似度;然后,将... 闪光焊接系泊链已经成为现阶段造船业高质量系泊链市场的主流.针对闪光焊接在线质量评估问题,首先采集实际焊接过程中各种传感器信号;其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时空规整算法来量化闪光焊接过程中电流和电极位置信号的时空不相似度;然后,将得到的不相似距离矩阵嵌入到低维空间的特征向量中,并保留信号之间的原始不相似距离;最后,提出了KNN分类算法并引入K折交叉验证,对嵌入的特征向量(低维空间中的坐标)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用采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的焊接质量评估,而且有效地揭示了闪光焊接过程的质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焊接 动态时空规整 特征嵌入 质量评估 统计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信号的动态时空响应拓扑图
11
作者 薛蕴全 王秋英 王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378-381,共2页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导联 导程 动态时空 脑电活动 电诊断图 脑电地形图 电位值 插值算法 拓扑结构图 拓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LK框架的地理信息动态时空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嘉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81,共6页
尝试将ELK框架在大规模日志实时处理方面的能力抽离出来,将其优势能力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ELK框架的地理信息动态时空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制动态采集海量级非结构化数据,并实时筛取与地理要素相关的时... 尝试将ELK框架在大规模日志实时处理方面的能力抽离出来,将其优势能力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ELK框架的地理信息动态时空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制动态采集海量级非结构化数据,并实时筛取与地理要素相关的时空信息,从而实现海量级分析样本下的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实时动态分析与挖掘。最后以上海市快速路交通流量作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方法模型,试验结果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潜在规律并提供相关指导价值,证明方法可行,并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记录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K 动态时空数据 实时数据获取与挖掘 非结构化 交通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材料揭秘(续2)——建立:动态时空复合四维(球)坐标系
13
作者 冯士光 《工具技术》 2012年第7期88-88,共1页
在对超硬材料的研究中,笔者曾提出三取向10928定律:①当体系处于平衡稳定态时,109°28’是力学领域(从微观力学、精细力学到宏观力学)空间结构强度最高的取向;②当体系平衡稳定遭到破坏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时,109°28’是... 在对超硬材料的研究中,笔者曾提出三取向10928定律:①当体系处于平衡稳定态时,109°28’是力学领域(从微观力学、精细力学到宏观力学)空间结构强度最高的取向;②当体系平衡稳定遭到破坏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时,109°28’是应力能自发高效地释放时阻力最小的途径取向,而裂纹走向即内在应力能释放取向的外在表征;③109°28’是构筑空间结构高效、低耗的最优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动态时空 坐标系 四维 复合 微观力学 平衡稳定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时空动态评价
14
作者 徐梦洁 胡雅君 +2 位作者 周洪英 焦凌佳 王丽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8-184,共7页
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估算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弹性系数,再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在“八五”至“十三五”期间,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年均增长率变缓;除... 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估算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弹性系数,再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在“八五”至“十三五”期间,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年均增长率变缓;除“九五”外,其他时期劳动力数量均呈减少趋势,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八五”和“九五”时期较低,“十五”至“十三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50.00%。除无锡、苏州外,江苏省各市的农业科技进步率为1.45%~3.13%,由高到低依次为南京、徐州、常州、盐城、泰州、南通、扬州、连云港、镇江、淮安、宿迁;江苏省各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4.41%~121.32%,由高到低依次为常州、盐城、南通、南京、泰州、扬州、徐州、镇江、宿迁、连云港、淮安;使用SPSS 20.0软件对各市进行系统聚类,第一类城市包括镇江、泰州、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第二类城市包括南京、常州和南通;第三类城市包括扬州和盐城;苏南作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区域,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超苏中和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时空动态评价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动态图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孟祥福 谢伟鹏 崔江燕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6,共11页
为改进现有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在建模时空数据和捕捉动态空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图卷积网络(spatio-temporal dynamic graph network,STDGNet)。该模型采用带嵌入层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通过动态图生成模块从数据驱动... 为改进现有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在建模时空数据和捕捉动态空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图卷积网络(spatio-temporal dynamic graph network,STDGNet)。该模型采用带嵌入层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通过动态图生成模块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挖掘潜在的时空关系,并重构每个时间步的节点动态关联图。嵌入层使用时空自适应嵌入方法建模交通数据的内在时空关系和时间信息;编码器部分利用时空记忆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视角对时空特征进行建模;解码器部分将图卷积模块注入循环神经网络中,以同时捕捉时间和空间依赖关系,并输出未来流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最优基线模型解耦动态时空图神经网络(decoupled dynamic spatial-temporal graph neural network,D2STGNN)相比,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1.63%,模型训练时间缩短了近2.5倍。本研究有效提升了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 时空数据 混合模型 注意力机制 时空动态 图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分布格局及高发区域时空动态辨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如泓 焦珂伟 +5 位作者 常禹 吕秋爽 李凯莉 郭文华 周思羽 刘志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49-6359,共11页
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导致森林-城镇交界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独特的火源条件、可燃物结构及气候变暖导致交界域内的火灾风险急剧上升,严重破环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交界域内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子,能够满足交界域火... 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导致森林-城镇交界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独特的火源条件、可燃物结构及气候变暖导致交界域内的火灾风险急剧上升,严重破环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交界域内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子,能够满足交界域火灾管理和预防策略制定的实际需求。基于黑龙江省1980—2009年的森林火灾数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构建交界域内人为火、雷击火的空间分布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识别火灾高发区域,分析火灾发生密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交界域平均林火发生密度为0.0028次km^(-2)a^(-1),气候、植被和地形因子对人为火和雷击火的发生均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人为火和雷击火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主要集中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黑龙江省东南部。火灾高发区域主要位于北部和东北部的森林地带,近年来并未显著扩张。本研究发展的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分布格局及高发区域时空动态辨识方法可有效地评估交界域火灾发生风险,为火灾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镇交界域 空间点格局分析 林火 时空动态 高发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效应——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亚美 余兴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之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动态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这对于进一步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数字基础设施和碳排放纳入同一框架,从理论层面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碳排放的内在影响机制和时空动态效应,创新性地将双重差分的思想纳入空间矩阵的构建中,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基础设施影响碳排放的内在机制及时空动态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通过了工具变量法、三重差分法、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既能直接影响碳排放,又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渠道促进碳减排。时空动态效应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时滞性,碳减排效果在政策实施后第二年才会发挥,但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趋势;并且,“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地理相近和经济相似地区的碳排放存在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明显,并且中部地区的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文章建议继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推广;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城市不同发展特征,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畅通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碳减排的中间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 碳排放 时空动态效应 影响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SPLIT模型的海南岛橡胶树白粉菌孢子气流传播路径与时空动态
18
作者 周绍尧 朱家正 +3 位作者 张宇 杨叶 梁晓宇 王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1732,共9页
橡胶树是海南的“三棵树”之一,全岛多个市(县)均有种植。橡胶树白粉病是典型气传性真菌病害,每年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橡胶产量和树体健康。本研究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为“保亭县”)为孢子扩散起点,分析2021年2月1日至2023年3... 橡胶树是海南的“三棵树”之一,全岛多个市(县)均有种植。橡胶树白粉病是典型气传性真菌病害,每年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橡胶产量和树体健康。本研究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为“保亭县”)为孢子扩散起点,分析2021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quercicola)孢子可能随气流的传播路径。通过拉格朗日混合型单粒子轨迹(HYSPLIT)模型模拟不同高度下的气流轨迹,并结合TrajStat软件和MeteoInfoMap平台进行轨迹聚类分析,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气团传输路径。结果表明:保亭县是海南省橡胶树白粉病最早发生的地区,该地区气流主要向西南和西北方向传播,轨迹覆盖三亚、乐东、五指山等周边地区,白粉菌孢子可能会通过气流传播加速这些地区的病情发展。此外,研究发现橡胶树白粉菌孢子的扩散动态主要集中于每年的1—4月,该时期与海南岛春季的温湿度条件和橡胶树的物候期密切相关。保亭县橡胶树的平均古铜期和白粉病发病起始时间均早于其他地区,进一步凸显了该地区作为橡胶树白粉病早期监测预警关键区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模拟和分析保亭县白粉病菌孢子可能的气流传播路径,揭示了白粉病菌孢子在海南岛的区域时空传输规律。研究结果为制定区域性橡胶树白粉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从而有效遏制病害扩散,保障海南省橡胶产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病 孢子传播 HYSPLIT模型 气流传输路径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白枪杆共生对喀斯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含量时空动态的影响
19
作者 罗双 王邵军 +4 位作者 兰梦杰 李瑞 夏佳慧 杨胜秋 郭晓飞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2,共14页
为探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共生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积累的影响,选择乡土树种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作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FM)、幼套近... 为探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共生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石漠化土壤碳组分积累的影响,选择乡土树种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作为宿主植物,设置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FM)、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农林生物肥(C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农林生物肥(RI)及对照(CK,不接种AM真菌,只施农林生物肥)4种处理,探讨接种不同AM真菌处理下土壤碳组分(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时空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土壤碳组分的积累(P<0.05)。相较于对照,不同AM真菌处理下土壤碳组分平均含量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RI(38.05%~139.34%)、CE(19.96%~88.52%)、FM(9.56%~22.95%)。(2)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各碳组分含量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各碳组分含量沿土层加深递减,CE处理变幅最大(15.70%~67.44%)。(3)AM真菌接种引起土壤温湿度变化显著影响有机碳组分的积累(P<0.05)。相较于对照,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土壤温湿度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RI、CE、FM。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不同AM真菌接种处理下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碳库变化的解释量存在差异,土壤温度的解释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I(94.55%)、CE(93.47%)、FM(90.49%);土壤含水量的解释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I 95.01%)、CE(90.06%)、FM(88.11%)。(4)AM真菌接种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容重呈负相关,与碳组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侵染率、菌丝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组分、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是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AM真菌与白枪杆共生主要通过调控土壤碳、氮含量而显著影响石漠化土壤碳库积累的时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枪杆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碳库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海岸带三维绿量时空动态及其对近岸鸟类生境质量的影响——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为例
20
作者 武彩燕 孟陈 +8 位作者 郑思俊 李俊祥 何鑫 吴炯 毕星 臧亭 富婷婷 李晓策 卫炎豪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于沿海地区,海岸带既是全球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也是陆海联动一体化协同发展复合生态功能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上海市快速城市化陆海联动区域的临港新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提取了1987、...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于沿海地区,海岸带既是全球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也是陆海联动一体化协同发展复合生态功能的关键区域。本研究以上海市快速城市化陆海联动区域的临港新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提取了1987、2010、2015、2020年4期的三维绿量及鸟类生境质量信息,以探索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海岸带三维绿量的时空动态及其对鸟类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临港新片区绿地面积和三维绿量逐年增加,33年间绿地面积增长了4.44倍,三维绿量增长了5.98倍;临港新片区平均生境质量呈V型变化趋势,分为1987—2015年的下降期和2015—2020年的回升期。受围填海扰动,近33年陆海演替的城市化过程中,高生境质量区域的面积逐渐减少。②利用300 m×300 m网格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在2015年之前,临港新片区三维绿量与鸟类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此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呈现明显的V型反转趋势。海岸带三维绿量的持续增加对于改善生境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三维绿量可以作为鸟类生态廊道构建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绿量 城市海岸带 鸟类生境质量 时空动态 临港新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