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圈参数优化的预埋传感器动态无线供电最大功率传输技术
1
作者 王淇 马恩典 +3 位作者 彭云尔 李晶 陈阳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5,共9页
在轨道交通领域,将发射线圈安装于检测车底部,在检测车通过时采用无线供电技术,向地下的接收线圈辐射能量,从而对预埋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供电,满足预埋传感器周期性供电,保障传感器长期不间断工作。但由于能量传输距离不同以及发射线圈的... 在轨道交通领域,将发射线圈安装于检测车底部,在检测车通过时采用无线供电技术,向地下的接收线圈辐射能量,从而对预埋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供电,满足预埋传感器周期性供电,保障传感器长期不间断工作。但由于能量传输距离不同以及发射线圈的电流方向和线圈间距不同,会导致接收端获取能量变化。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功率分析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发射线圈电流及间距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对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互感进行计算。然后,定义等效功率,针对预埋传感器所埋深度的不同,对发射线圈的电流方向和线圈间距进行优化,得到能使传感器获取最大能量的线圈参数。最后,搭建实验原理样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射线圈尺寸为150 mm×150 mm,副边线圈紧密绕在直径12 mm的钢筋上,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相距为150 mm时,以7 m/s的速度为例,采用参数优化后电流方向相反的线圈相较于优化前电流同向的线圈可提升50%的输出能量,达到0.14 W·s,满足传感器长期供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埋传感器 动态无线供电 参数优化 最大等效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无源控制研究
2
作者 刘华东 赵万平 +2 位作者 乐文韬 谭平安 麦瑞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功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智能轨道列车DWPT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传输特性与启动特性,得到了实现系统恒功率输出所需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DC–DC变换器的EL方程,验证了变换器的无源性;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通过能量塑造与虚拟阻尼注入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通过控制流入副边DC–DC变换器电流期望值实现系统输出功率恒定。同时,设计了预充回路保护电气设备,利用车载储能设备反向对DC–DC变换器中的储能元件进行预充电,以防止启动瞬间冲击电流过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搭建300 kW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PBC策略可使得DWPT系统输出功率不受互感波动的影响,平均功率维持在298.2 kW,且预充回路能抑制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证实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具有响应速度快和鲁棒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列车 动态无线供电 无源控制 恒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位置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3
作者 高鑫 司哲伦 朱春波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60-4482,共23页
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为电动汽车的能量供给方式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性,采用多段导轨阵列排布、根据车辆位置灵活选通成为必要手段。该文首先概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车辆定位方式;进一步综... 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为电动汽车的能量供给方式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性,采用多段导轨阵列排布、根据车辆位置灵活选通成为必要手段。该文首先概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车辆定位方式;进一步综述了位置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详细讨论了有辅助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技术以及无辅助检测装置的纵向位置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实现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位置检测技术在检测精度、响应速度、成本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位置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分段发射导轨 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导引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无通信自动分段切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荆锐 张耀 +4 位作者 刘顺攀 周凌云 王州龙 桂藜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344-5353,共10页
为降低自动导引车(AGV)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位置检测与分段切换的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集成了无通信位置检测功能的自动分段切换技术。位置检测线圈围绕发射线圈绕制,通过解耦电容解耦发射线圈与检测线圈,当接收线圈移动到发射线圈上方时,... 为降低自动导引车(AGV)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位置检测与分段切换的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集成了无通信位置检测功能的自动分段切换技术。位置检测线圈围绕发射线圈绕制,通过解耦电容解耦发射线圈与检测线圈,当接收线圈移动到发射线圈上方时,检测线圈只会在接收线圈磁场中产生感应出电压,此电压即为接收线圈的位置信号。结合提出的发射线圈分段切换策略,利用此感应电压驱动分段切换开关,对应的发射线圈自动开通。无需通信、分段切换控制器、辅助电源等装置,便能同时完成位置检测与分段切换。500 W功率等级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收线圈移动时,接收线圈位置能被检测线圈准确地检测到,检测线圈可驱动发射线圈以正确的次序分段切换,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引车 动态无线供电 位置检测 分段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电能耦合机构与切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献 王杰 +2 位作者 杨庆新 魏斌 王松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093-3101,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电能耦合机构间传输效率与接收电流的波动性问题,推导了系统传输效率函数,并通过分析控制方式得到了原边线圈电流与系统切换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检测步进切换功能的发射端控制策略和车... 针对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电能耦合机构间传输效率与接收电流的波动性问题,推导了系统传输效率函数,并通过分析控制方式得到了原边线圈电流与系统切换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检测步进切换功能的发射端控制策略和车载三线圈接收结构;最后构建了5kW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模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系统传输效率和接收电流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电能耦合机构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GA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优化布局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跃 蒋成 +1 位作者 王智慧 唐春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其较高的初始投资费用越来越引起关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混合遗传算法(PSGA)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车辆行驶特性及储能装置特性,而后以储能装置能量和... 随着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其较高的初始投资费用越来越引起关注。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混合遗传算法(PSGA)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车辆行驶特性及储能装置特性,而后以储能装置能量和供电导轨长度等为约束,以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优化布局的数学模型。针对建立模型的复杂性,采用PSGA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中保留个体经验信息的操作来改进遗传算法中的交叉操作,提升了算法的搜索效率和精度。通过对算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粒子群混合遗传算法 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磁耦合机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7
作者 崔淑梅 宋贝贝 王志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7-554,共18页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有效提升了充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实现了电动汽车的“边跑边充”,实时补充电能解决了续航里程焦虑,进而也可以降低车载电池的容量。磁耦合机构是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实现能量无线传输的关键部件,直...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有效提升了充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实现了电动汽车的“边跑边充”,实时补充电能解决了续航里程焦虑,进而也可以降低车载电池的容量。磁耦合机构是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实现能量无线传输的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系统的传输特性,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该文首先对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之后结合磁耦合机构的分类对目前主要研究的结构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磁耦合机构主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磁耦合机构需要在未来进行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能量传输 动态无线供电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双输出逆变器 被引量:11
8
作者 葛学健 孙跃 +2 位作者 唐春森 左志平 桑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6-798,共13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无线供电(DWPT)系统的双输出逆变器。该逆变器可以产生两路相同的输出,用以驱动两段发射导轨(线圈)。该文首先介绍了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增益、系统输出功率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和软...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无线供电(DWPT)系统的双输出逆变器。该逆变器可以产生两路相同的输出,用以驱动两段发射导轨(线圈)。该文首先介绍了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增益、系统输出功率以及开关器件应力和软开关工作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文所提逆变器的DWPT系统可以在拾取线圈移动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传输效率,且最大效率为90%以上。同时,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完全可以满足一般DWPT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线供电 分段导轨 线圈阵列 双输出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收发端耦合角度对功率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薛明 杨庆新 +1 位作者 王嘉浩 章鹏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232-4240,共9页
在实况下的动态无线供电过程中,电动汽车由于颠簸导致收发端产生耦合角度从而引起传输功率波动,因此需要对电磁耦合结构存在耦合角度的情形进行分析。该文首先依据互感耦合模型,推导耦合系统中输出功率解析式,得出影响系统传输功率的互... 在实况下的动态无线供电过程中,电动汽车由于颠簸导致收发端产生耦合角度从而引起传输功率波动,因此需要对电磁耦合结构存在耦合角度的情形进行分析。该文首先依据互感耦合模型,推导耦合系统中输出功率解析式,得出影响系统传输功率的互感系数在不同耦合角度与传输距离下的变化规律,并揭示其影响机理;其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不同耦合角度与传输距离下的磁场强度分布特性,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提出接收端采用三单元交叉式分布可减小耦合角度对系统能效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了三单元交叉线圈与单线圈在不同扰动下的磁场强度空间分布特性,证实了该结构可在实际扰动工况下稳定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线供电 耦合角度 互感 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随机位置下动态无线供电阵列式发射模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明 杨庆新 +2 位作者 章鹏程 郭建武 侯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319-6331,共13页
为群智能行为研究和货物分拣场景中随机移动的多机器人实时补给电能,满足其不间断工作的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耦合区域定量分析的阵列式电磁发射模组优化设计方法,可满足机器人在工作区域任意位置实时补给电能的需... 为群智能行为研究和货物分拣场景中随机移动的多机器人实时补给电能,满足其不间断工作的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耦合区域定量分析的阵列式电磁发射模组优化设计方法,可满足机器人在工作区域任意位置实时补给电能的需求。首先,分析了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收发线圈存在的耦合情形以及相应的接收功率解析式。其次,提出了以满足机器人额定功率需求为基准,界定有效耦合区域的划分方法,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定量表述了不同激励模式下的有效耦合区域,进而得到阵列式发射模组空间结构排布方法以及相应的线圈激励导通工作模态。最后,搭建了基于2×2阵列发射模组的小功率动态无线供电平台,验证了机器人随机位置动态无线获取电能补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发射模组 动态无线供电 有效耦合区域 耦合机构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分段式动态无线供电的投切调控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得安 朱春波 逯仁贵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2-17,共6页
为解决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由于采用分段式导轨的布局结构使得原边发射线圈数目增加,进而需要对各段导轨中发射线圈进行实时投切控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射频位置检测方案。利用射频芯片设计一种高性能433 MHz射频电路,并设计了一... 为解决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由于采用分段式导轨的布局结构使得原边发射线圈数目增加,进而需要对各段导轨中发射线圈进行实时投切控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射频位置检测方案。利用射频芯片设计一种高性能433 MHz射频电路,并设计了一种定向PCB板载天线接入射频电路以提高位置检测系统的指向性。通过调整模块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来控制其通讯识别距离并测试其穿透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最终验证其检测识别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位置检测 投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负载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政 张波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1期21-30,共10页
随着移动负载对动态无线充电功能的迫切需求,动态无线供电技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文中首先针对现有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主要结构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分别从高频逆变电路、补偿网络、电磁耦合机构、供电线圈切... 随着移动负载对动态无线充电功能的迫切需求,动态无线供电技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文中首先针对现有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主要结构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分别从高频逆变电路、补偿网络、电磁耦合机构、供电线圈切换方法和电磁兼容等方面,探讨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工程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指出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在自动导引车、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移动式机电设备、轨道交通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负载 动态无线供电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S补偿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拓扑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庆奇 杨金明 +1 位作者 吴飞 朱学珍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针对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接收端偏移导致供电功率剧烈波动,影响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从平缓传输功率波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容/串联(LC/S)补偿的双发射供电拓扑结构,利用双发射结构中耦合系数互补的特点,降低偏移距... 针对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接收端偏移导致供电功率剧烈波动,影响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从平缓传输功率波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容/串联(LC/S)补偿的双发射供电拓扑结构,利用双发射结构中耦合系数互补的特点,降低偏移距离对功率波动的影响。最后搭建12 W实验平台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整个动态供电过程,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范围在10%以内,传输效率达到78%,验证了理论仿真的正确性和供电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LC/S补偿 耦合系数 供电拓扑结构 供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准静态谐振腔实现自由空间无线电能传输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希有 韩守鹏 +2 位作者 齐琛 王杨 周思岑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8,共10页
为了使运动工作和随意摆放的设备得到高效利用,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人们迫切希望能够以无线方式为这些设备提供电力,而不是依赖导线连接电源或者停下工作来充电。据此,利用准静态谐振腔原理,初步研究了在特定三维空间内... 为了使运动工作和随意摆放的设备得到高效利用,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人们迫切希望能够以无线方式为这些设备提供电力,而不是依赖导线连接电源或者停下工作来充电。据此,利用准静态谐振腔原理,初步研究了在特定三维空间内,为静止或运动设备无线供电的技术。根据准静态谐振腔结构和电磁场分布特点,给出了准静态谐振腔电磁场各坐标分量的直观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和腔体的功率损耗,以及传输效率的一般表达式。制作了2.08×2.08×1.12 m^(3)的立方体且带一对电极的准静态谐振腔,并针对接收线圈的自转和公转等运动,开展了传输功率与传输效率的实验研究和相同条件下的仿真研究,实现了在手持且运动状态下为手机无线充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动态无线供电 准静态谐振腔 运动设备 功率损耗 公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196
15
作者 薛明 杨庆新 +3 位作者 章鹏程 郭建武 李阳 张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7-1568,共22页
自美国MIT研究团队于2007年公开发表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成果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伴随着难点问题的突破,无线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电能传输方式所辐射的领域不断增多。该文首先对... 自美国MIT研究团队于2007年公开发表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成果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伴随着难点问题的突破,无线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电能传输方式所辐射的领域不断增多。该文首先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分类和组成进行简要介绍;其次着眼于国内外10余年来,该技术在家用电子设备、智能家居、医疗器件、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水下探测设备、交通和航天八大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目前在不同领域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再次从文献和专利两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该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各领域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并分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静态无线充电 动态无线供电 关键问题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