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采场智能岩层控制原理及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化敏 王伸 +4 位作者 李东印 王文 袁瑞甫 王祖洸 朱时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煤矿采场智能岩层控制是智慧矿山及智能化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试误岩层控制"向"精准岩层控制"、由"静态岩层控制"向"动态岩层控制"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采场岩层控制领域... 煤矿采场智能岩层控制是智慧矿山及智能化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试误岩层控制"向"精准岩层控制"、由"静态岩层控制"向"动态岩层控制"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采场岩层控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明确了采场智能岩层控制的内涵: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方法等,以采场智能装备系统为载体,实现开采全过程的采场围岩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采场智能岩层控制分为3个关键环节: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及设备运行数据的感知与汇集、动态分析与状态判别、实时决策控制与反馈。分析了矿山数据的构成、感知汇集方法及利用方式,矿山数据的主要用途为:岩层控制效果与事故灾害特征评价的大数据关联分析、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学习样本及分析对象、作为动态数值计算的反演分析参照对象、作为数据可视化与开采实景虚拟的信息来源。给出了采场智能岩层控制的动态分析与状态判别、实时决策与控制的技术路径,提出了采场智能岩层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1)环境及设备运行数据的感知汇集方法与技术;(2)矿山数据实时快速分析方法与技术;(3)采场智能岩层控制的关联分析与模型;(4)矿山数据可视化与开采场景虚拟构建;(5)基于大数据的快速动态数值计算原理及算法;(6)采场智能岩层控制"感知-分析-控制-反馈"全过程算法集成与系统构建。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动态数值计算的采场智能岩层控制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 智能岩层控制 人工智能 矿山大数据 动态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近接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影响分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文斌 钟杨 《交通世界》 2020年第22期85-89,共5页
以某城市新建基坑近接既有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为研究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近接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计算,以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竖向变形为判别准则,提出了关于几何近接度和地质条件的近接施工强、弱、无影响分区界限理论净距... 以某城市新建基坑近接既有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为研究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近接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计算,以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竖向变形为判别准则,提出了关于几何近接度和地质条件的近接施工强、弱、无影响分区界限理论净距,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结果验证分析了该近接施工影响分区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随新建基坑逐层开挖而不断增大,最大变形以隧道顶部竖向位移为主,且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吻合;强、弱影响分区界限最小和最大理论净距分别为1.362 5D和1.954 2D,而弱、无影响分区界限最小和最大理论净距分别为2.592 8D和2.981 6D,且该影响分区界限理论净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条件优劣程度,其强、弱、无等级变化随地质条件恶化而逐渐突出;采取近接施工强、弱、无影响分区的工程建议措施,可有效控制新建基坑和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该影响分区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施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施工 既有隧道 三维动态数值计算 影响分区 现场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