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动态摩擦系数对转矩传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飞铁 周云山 +1 位作者 蔡源春 薛殿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82-1686,共5页
因研究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的需要,通过分析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的机械结构,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机械传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动态摩擦系数斜率对传递转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正斜率特性的摩擦系数,其传递... 因研究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的需要,通过分析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的机械结构,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机械传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动态摩擦系数斜率对传递转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正斜率特性的摩擦系数,其传递的转矩是收敛的,而对于具有负斜率特性的摩擦系数,其传递的转矩是发散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湿式离合器的传动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动态摩擦系数 转矩传递 传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晶硅材料的微摩擦测试机构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占社 孟永钢 +2 位作者 吴昊 苏才钧 温诗铸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3-197,共5页
设计出1种能够模拟基于单晶硅材料微机电器件侧面摩擦副摩擦磨损状况的试验机,有效模拟可动MEMS器件摩擦副之间磨损的真实状况,介绍了试验机测试机构的工作原理并从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分析2方面对其结构模态进行分析,在超净间内(... 设计出1种能够模拟基于单晶硅材料微机电器件侧面摩擦副摩擦磨损状况的试验机,有效模拟可动MEMS器件摩擦副之间磨损的真实状况,介绍了试验机测试机构的工作原理并从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分析2方面对其结构模态进行分析,在超净间内(千级、室温、相对湿度RH约50%),利用光学显微镜、CCD图像采集系统及计算机对梳齿驱动器的谐振频率及摩擦副的动态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所研制的试验机测得的谐振频率为5600,与理论计算及模拟分析的结果(5590和5641)非常接近;摩擦副的动态摩擦系数在0.24~0.35之间;动态摩擦系数随着施加在摩擦副上的正压力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模态分析 一阶谐振频率 动态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涂料性质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敬浩 陈港 +2 位作者 张宏伟 唐爱民 刘映尧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465,共5页
采用GFJ04A型高速分散机制备出水基涂料,探讨了水基涂料的组分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瓷土和沉淀碳酸钙混合的涂料配方中,沉淀碳酸钙含量较高时涂布纸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较高,而采用压光可以降低涂... 采用GFJ04A型高速分散机制备出水基涂料,探讨了水基涂料的组分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瓷土和沉淀碳酸钙混合的涂料配方中,沉淀碳酸钙含量较高时涂布纸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较高,而采用压光可以降低涂布纸表面的摩擦系数;在瓷土、沉淀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混合的颜料配方中,重质碳酸钙含量从0%~20%时,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但继续增加其含量时摩擦系数有所降低;羧基丁苯胶乳含量从6%~10%时,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当其含量超过10%后静态摩擦系数反而增大,当羧基丁苯胶乳含量为18%时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润滑剂可以降低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其中聚乙烯蜡乳液和氧化聚乙烯乳液的减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布纸 涂料性质 静态摩擦系数 动态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接装纸粘唇强度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杨继 尹志豇 +8 位作者 郭丽娟 张涛 田然 范多青 叶灵 王浩 唐石云 李振杰 杨玺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8,共8页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烟用接装纸对嘴唇的粘唇强度。【方法】选用剥离强度测试仪对不同牌号接装纸和人造嘴唇经过人工唾液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力进行测量,采用人工感官评吸和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1)经对比优化筛选确定实验条...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烟用接装纸对嘴唇的粘唇强度。【方法】选用剥离强度测试仪对不同牌号接装纸和人造嘴唇经过人工唾液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力进行测量,采用人工感官评吸和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1)经对比优化筛选确定实验条件是:选用医用硅胶作为人造嘴唇,配制包含蛋白、酶等具有生物活性及无机盐的人工唾液,接装纸和嘴唇的粘合长度为10 mm,粘合面积10×15=150 mm^(2),按照50 mm/min的拉伸速率,人工唾液量为6μL,静置时间1 min。(2)模型表达为Y粘唇强度=-1.36×10^(-3)+9.02×10^(-3)*X动摩擦系数。(3)该方法和人工人工感官评吸一致,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装纸 粘唇强度 剥离强度测试仪 动态摩擦系数测定仪 剥离力 人造唇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润滑状态下渐开线直齿轮啮合效率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斌 陈辛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04-1911,共8页
针对齿轮通常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齿轮啮合面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两种摩擦系数,建立了混合润滑状态下的动态摩擦系数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瞬时压力角为变量的齿轮滑动摩擦功耗和滚动摩擦功耗数学模型,避免... 针对齿轮通常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齿轮啮合面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两种摩擦系数,建立了混合润滑状态下的动态摩擦系数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瞬时压力角为变量的齿轮滑动摩擦功耗和滚动摩擦功耗数学模型,避免了现有的沿啮合线积分的功耗模型存在原理误差的问题.最后,对提出的混合润滑状态下渐开线直齿轮啮合功耗进行仿真,并与弹流润滑仿真、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混合润滑状态下渐开线直齿轮摩擦系数模型以及啮合效率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润滑 弹流润滑 边界润滑 齿轮啮合效率 动态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国雄 叶新雨 +1 位作者 余苗 杨丹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研究橡胶颗粒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内掺法以橡胶颗粒等量替代相应的集料进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橡胶颗粒掺量R=0%、1%、3%、5%,配制得到4组沥青混合料SMA-13A、SMA-13B、SMA-13C、SMA-13D,... 为研究橡胶颗粒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内掺法以橡胶颗粒等量替代相应的集料进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橡胶颗粒掺量R=0%、1%、3%、5%,配制得到4组沥青混合料SMA-13A、SMA-13B、SMA-13C、SMA-13D,分别制备旋转压实试件及车辙板试件,保持试件温度T=10、20、30、40、50℃。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方法进行AMPT简单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模量E和相位角φ;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路面动态摩擦系数测试系统进行抗滑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摩擦系数f。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顺序为SMA-13D>SMA-13C>SMA-13B>SMA-13A,说明掺橡胶颗粒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得到了提高,且掺量越大,黏弹性能越好;在试件温度T=10、20、30、40、50℃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摩擦系数f与动态模量E的相关性基本相同,说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度对f与E相关性的影响不大;在车辆动态荷载作用下,随着橡胶颗粒掺量R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E减小,动态摩擦系数f增大,而相位角φ减小,说明橡胶颗粒的掺入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黏弹性能,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抗滑性 橡胶颗粒 黏弹性 动态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廖少波 姜黎 +1 位作者 刘晓 夏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90-94,共5页
在总结前人关于结构面屈服加速度的累积位移和速率效应的成果基础上,结合动力强度折减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并提供了该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针对一概化岩质边坡模型,应用所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 在总结前人关于结构面屈服加速度的累积位移和速率效应的成果基础上,结合动力强度折减法,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并提供了该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针对一概化岩质边坡模型,应用所提方法计算了其动力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当计算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时,采用考虑结构面退化效应的动态摩擦系数是非常有必要的,相较于结构面静态摩擦系数,选用前者所获得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稳定性 结构面退化 动态摩擦系数 3DEC 岩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煅烧铝矾土集料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宗有杰 熊锐 +2 位作者 吕红莉 孟建党 李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为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引入高抗滑集料(88#煅烧铝矾土)与集料差异磨光原理,采用自主研发的三轮磨光仪、动态摩擦系数测试仪(DFT)与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等探究了高低磨光值集料差异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提出了高抗滑沥青... 为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引入高抗滑集料(88#煅烧铝矾土)与集料差异磨光原理,采用自主研发的三轮磨光仪、动态摩擦系数测试仪(DFT)与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等探究了高低磨光值集料差异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提出了高抗滑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优化方案,构建出不同磨光次数下动态摩擦系数(δ;)与车速的关系模型,并从集料层面分析了差异磨光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掺一定比例的88#煅烧铝矾土与石灰岩矿料,沥青混合料表层差异磨光效应显著,抗滑性能提升;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路表摩擦系数与磨光次数及车速的关系;88#煅烧铝矾土的合理掺配比例为沥青混合料矿料质量的25%~50%。研究结果为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提升与持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88#煅烧铝矾土 抗滑性能 差异磨光原理 动态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寒区新型耐久沥青混合料抗滑机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颖峰 汪海年 屈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5-240,246,共7页
沥青路面在寒区服役过程中,在行车荷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路用性能,增大行车风险。故研发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新型耐久沥青混合料,并采用宏观实验与微观模拟验证了石墨烯可有效地提升沥青抗疲劳性能;并... 沥青路面在寒区服役过程中,在行车荷载及温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路用性能,增大行车风险。故研发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新型耐久沥青混合料,并采用宏观实验与微观模拟验证了石墨烯可有效地提升沥青抗疲劳性能;并模拟沥青路面在低温服役环境下降水或者水汽结冰后的路表状态,采用动态摩擦系数测试仪对正常及结冰状态下的路表抗滑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下,石墨烯沥青混合料可以显著地改善正常状态及结冰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与抗滑能力,且随掺量增大,残留抗滑比随之增大。最后,借助扫描电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探索了石墨烯对沥青微观性质的影响,提出了微观尺度下的分子柔度指数,阐明了石墨烯提升沥青抗疲劳性能的微观机理,揭示了沥青抗疲劳性能的微观本质;同时,探索了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滑能力提升的机理,即石墨烯增大了沥青内部孔隙率,更大的变形能力造成行车过程中的阻滞力增大,从而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抗疲劳性能 石墨烯改性 路表抗滑 动态旋转式摩擦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