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控制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被引量:51
1
作者 关桥 张崇显 郭德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5,共8页
在成功地研究并开发了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基础上,把靠预置温度场静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方法发展到动态控制法,这一新构思所形成的动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新技术的原理在于:不再依赖预置温度场,而是直接利用电弧... 在成功地研究并开发了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基础上,把靠预置温度场静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方法发展到动态控制法,这一新构思所形成的动态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新技术的原理在于:不再依赖预置温度场,而是直接利用电弧在薄壁构件上所形成的焊接温度场,建立一个特殊构造的热潭跟随电弧,构成“热源-热潭”多源系统,在熔池后的高温焊缝区产生强烈的局部急冷拉伸作用,控制和补偿焊接时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达到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的焊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残余应力 动态控制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搅拌摩擦焊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光 李从卿 +1 位作者 董春林 栾国红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z1期210-214,共5页
基于动态低应力无变形技术的原理,设计开发了用于FSW的阵列式射流冲击热沉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减小搅拌摩擦焊接头残余应力,实现FSW薄壁结构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动态低应力无变形技术不仅可以提高6082-T6铝合金FSW接头性能,而且与搅拌摩... 基于动态低应力无变形技术的原理,设计开发了用于FSW的阵列式射流冲击热沉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减小搅拌摩擦焊接头残余应力,实现FSW薄壁结构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动态低应力无变形技术不仅可以提高6082-T6铝合金FSW接头性能,而且与搅拌摩擦焊的工艺适用性好,因此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动态应力无变形技术 阵列式射流冲击热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低应力小变形无热裂随焊锤击焊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文立 黎明 +1 位作者 刘雪松 田锡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从力学角度出发 ,首次提出随焊锤击的焊接技术 ,并结合跨焊缝两侧横向位移的测量及显微组织的研究 ,分析了随焊锤击防止焊接热裂纹的作用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随焊锤击技术可显著地改善焊缝显微组织及残余应力分布 ,防止焊接热裂纹的产... 从力学角度出发 ,首次提出随焊锤击的焊接技术 ,并结合跨焊缝两侧横向位移的测量及显微组织的研究 ,分析了随焊锤击防止焊接热裂纹的作用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随焊锤击技术可显著地改善焊缝显微组织及残余应力分布 ,防止焊接热裂纹的产生 ,并能够有效地控制LY12CZ铝合金薄板焊接横向及纵向收缩变形 .可以认为随焊锤击是一种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焊锤击 热裂纹 扫描电镜 残余应力 焊接变形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0铝锂合金动态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颖 郭德伦 佀好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针对1420铝锂合金平板对接和T形穿透焊接结构,开展了动态低应力无变形(DC-LSND,dynamically controlled low stress non-deformation)焊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与常规TIG焊进行焊接应力和变形、接头组织以及拉伸性能的对比,分析了该技... 针对1420铝锂合金平板对接和T形穿透焊接结构,开展了动态低应力无变形(DC-LSND,dynamically controlled low stress non-deformation)焊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与常规TIG焊进行焊接应力和变形、接头组织以及拉伸性能的对比,分析了该技术实现应力和变形控制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动态低应力无变形焊接1420铝锂合金平板对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并且对接头的拉伸性能没有影响,同时采用该技术可实现铝锂合金T形接头穿透焊的应力和变形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20铝锂合金 动态应力 焊接应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控制器在低应力无变形自动焊接设备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栾国红 《航空工艺技术》 1996年第5期32-34,共3页
焊接设备的单机自动化,是现代焊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在低应力无变形焊接设备上实现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情况,该设备已调试成功并在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程序控制 应力无变形 自动化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非线性大梯度应力变形的高效计算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建勋 刘川 张林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焊接应力变形具有高度非线性大梯度特征,其数值计算涉及到材料、几何与组织的非线性问题.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的焊接应力变形计算能全面反映焊接的温度场、应力变形场及其变化规律,对深入理解焊接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焊接热弹... 焊接应力变形具有高度非线性大梯度特征,其数值计算涉及到材料、几何与组织的非线性问题.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的焊接应力变形计算能全面反映焊接的温度场、应力变形场及其变化规律,对深入理解焊接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焊接热弹塑性有限元的复杂计算过程和高耗时性使得如何进行高效的焊接计算成为备受关注的学科前沿,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严格科学性的焊接应力变形高效计算技术.研究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对焊接应力变形高效计算技术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应力变形 焊接数值模拟 高效计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W接头残余应力分布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柴鹏 栾国红 +1 位作者 郭德伦 李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82,共4页
对不同搅拌头、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优化参数条件下,研究了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搅拌头轴肩直径、降低焊接热输入... 对不同搅拌头、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优化参数条件下,研究了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搅拌头轴肩直径、降低焊接热输入有助于减小结构宏观变形;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有助于减小接头残余应力,但是对结构宏观变形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残余应力 动态控制应力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占远 郭彦林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综述了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材料高温性能、网格自适应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子结构子模型技术及分解算法等焊接钢结构模拟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厚板、节点、整体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总... 综述了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材料高温性能、网格自适应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子结构子模型技术及分解算法等焊接钢结构模拟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厚板、节点、整体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情况,给出了大型或复杂结构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大型或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在数值模拟方法、构件或整体结构性能、测量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大型复杂钢结构日益增多,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问题将对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结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钢结构 焊接 残余应力 残余变形 数值模拟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拉伸效应控制飞行器板壳结构焊接变形 被引量:10
9
作者 关桥 李菊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9期30-34,共5页
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直接实施热拉伸效应的方法,可以在待焊工件的全截面上由预置温度场建立温度梯度形成温差拉伸效应,或者在焊接热源附近的局域范围内由热沉建立大温度梯度形成温差拉伸效应。
关键词 焊接变形 热拉伸 板壳结构 飞行器 控制 应力无变形 温度梯度 焊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中防止变形和减少内应力的方法
10
作者 张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4年第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修理技术 焊接 变形现象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沉对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及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利华 张开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115,共4页
对常规的熔化极保护气体焊(MAG)和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dynamicallycontrolled low stress no-distortion,DC-LSND)MAG焊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实际的DC-LSND焊件进行了测量,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以构架侧梁的焊接残余变形为... 对常规的熔化极保护气体焊(MAG)和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dynamicallycontrolled low stress no-distortion,DC-LSND)MAG焊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实际的DC-LSND焊件进行了测量,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以构架侧梁的焊接残余变形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热沉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下DC-LSND MAG焊控制焊接残余变形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应力无变形焊接 热沉 数值仿真 优化分析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杰 郭素娟 +1 位作者 刘霞 轩福贞 《压力容器》 2014年第9期8-13,共6页
对新型汽轮机焊接转子材料25Cr2Ni2MoV焊接接头及其母材进行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试验,并进行了相应的断裂位置统计和循环变形特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削弱了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受到结构非均匀性和各部分力学性能的相对不匹配等因素... 对新型汽轮机焊接转子材料25Cr2Ni2MoV焊接接头及其母材进行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试验,并进行了相应的断裂位置统计和循环变形特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削弱了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受到结构非均匀性和各部分力学性能的相对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焊接接头的断裂位置体现出明显的应变水平依赖性;焊接接头和母材在循环变形过程中均表现出循环软化特性,且存在明显的拉压不对称性,拉压不对称程度随应变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母材相比,焊接接头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平均应力松弛现象,且平均应力绝对值随着循环周次不断减小最后趋于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25Cr2Ni2MoV 周疲劳 平均应力松弛 循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金属焊接技术
13
作者 李连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共1页
异种金属管冷挤压热扩散焊工艺是固体焊接方法之一,是采用冷挤压和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热扩散相结合的分步焊接工艺。连接管系采用锥套接结构,通过冷挤压使焊接件产生一定塑性变形,挤破两金属结合面上的氧化膜并使其紧密压合,然后进... 异种金属管冷挤压热扩散焊工艺是固体焊接方法之一,是采用冷挤压和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热扩散相结合的分步焊接工艺。连接管系采用锥套接结构,通过冷挤压使焊接件产生一定塑性变形,挤破两金属结合面上的氧化膜并使其紧密压合,然后进行热扩散,利用两被焊金属及附加箍压套三者之间热膨胀差所产生的热应力来保持扩散焊所需要的焊接压力,使两金属结合面间产生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 异种金属 冷挤压 焊接方法 焊接工艺 真空条件 塑性变形 焊接压力 冶金结合 扩散焊 结合面 金属管 扩散相 焊接 氧化膜 热扩散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与热沉的距离对焊接接头应变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菊 杜欲晓 +1 位作者 关桥 郭德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热源与热沉的距离D是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关键参数之一。采用有限元技术开展了热源与热沉中心的距离对焊接接头应变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冷却介质的急冷作用使得热源与热沉之间的温度陡降,温度梯度变大,热沉作用处成为焊缝... 热源与热沉的距离D是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关键参数之一。采用有限元技术开展了热源与热沉中心的距离对焊接接头应变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冷却介质的急冷作用使得热源与热沉之间的温度陡降,温度梯度变大,热沉作用处成为焊缝中心线上温度最低的位置;不同的D值引起的焊缝中心点的温度历史不同,塑性应变的历史不同,残余态结果也不同。热源与热沉之间距离越近,拉伸作用越强。热源与热沉中心的距离较近时,可以产生大于加热阶段形成的压缩塑性应变的拉伸塑性应变,从而不仅补偿加热时产生的缩短应变,而且还使焊缝中存在拉伸塑性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 热源与热沉中心的距离 温度场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冲击表面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4,共1页
高频冲击表面处理技术是利用高密度能量推动冲击工具(冲击头)以每秒二万次以上的频率冲击金属表面,使表层产生较大塑性变形,从而起到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改善力学性能的作用。高频冲击可用于金属零件的表面强化处理,特别是对提高焊... 高频冲击表面处理技术是利用高密度能量推动冲击工具(冲击头)以每秒二万次以上的频率冲击金属表面,使表层产生较大塑性变形,从而起到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改善力学性能的作用。高频冲击可用于金属零件的表面强化处理,特别是对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效果显著,其强化机理是: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引入残余压应力场;使焊趾处产生圆滑的几何过渡,减低余高和凹坑造成的应力集中;闭合焊趾表层微小裂纹和消除熔渣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高频 表面强化处理 焊接接头 大塑性变形 残余拉应力 金属表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薄板带热沉的TIG焊温度场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菊 关桥 +3 位作者 史耀武 郭德伦 张崇显 杜欲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钛合金薄板常规钨极氩弧焊(TIG)及带热沉的TIG焊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形态与演变历史。相对于预置温度场的静态焊接应力和变形控制技术 ,带热沉的TIG焊接技术又称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 (...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钛合金薄板常规钨极氩弧焊(TIG)及带热沉的TIG焊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形态与演变历史。相对于预置温度场的静态焊接应力和变形控制技术 ,带热沉的TIG焊接技术又称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 (DC -LSND ,Dynamicallycontrolledlowstressno distortion)。该技术中 ,在热源之后紧随起冷却作用的热沉装置。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DC -LSND技术在热沉附近形成了中间低两边高的马鞍形温度场 ,热沉作用部位存在温度低谷 ,该温度区冷却收缩造成对附近高温区的拉伸作用 ,使焊缝不协调应变减小 ,焊缝中的残余拉应力降低 ,防止了焊接变形的产生。对DC -LSND畸变温度场的研究是了解这种方法控制变形机理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沉 动态应力无变形焊接 温度场 数值分析 TIG焊 薄板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