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生姜贸易网络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贻斌 李佳慧 《蔬菜》 2024年第11期9-20,共12页
中国是最大的生姜出口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于市场规模效应,研究世界生姜贸易格局及内在机制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生姜贸易,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的世界190个国家生姜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生姜贸... 中国是最大的生姜出口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于市场规模效应,研究世界生姜贸易格局及内在机制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生姜贸易,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的世界190个国家生姜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生姜贸易网络,从网络结构、节点特性、网络效率以及贸易社团4个方面对生姜贸易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连通性较强,聚集系数较高,但平均路径短,存在“小世界”现象;第二,中国出度和加权出度较高,中介中心性较低,在贸易网络中为核心出口国;第三,主要存在3个贸易社团,社团内进口国、出口国、中介国分工较为明显。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对生姜贸易网络动态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生姜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性、多连通性以及时间依赖性;贸易关系接受者经济效应明显,相同的语言、宗教以及较短的距离会促进贸易关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贸易 复杂网络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驱动机制 贸易社团 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稀土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变与影响机制——基于产业链的视角 被引量:25
2
作者 庄德林 李嘉豪 +1 位作者 陈紫若 刘雨晨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0-1911,共12页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演变的趋势,且稀土中级加工品贸易网络的变化趋势依次领先于稀土制成品和初级加工品贸易网络;(2)从主干结构看,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依次由欧洲主导向欧美并立演变、由中国主导向欧亚并立演变、由欧美亚三足鼎立向亚洲主导演变;(3)中国在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中均发展成为直接影响力前三甲国家(地区),但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而间接影响力仅在初级加工品和制成品网络进入前三甲行列,且增幅较小;(4)互惠、三角形、星形辐射和星形扩张结构效应对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动态演变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稀土贸易网络 依赖关系 网络结构效应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基于TERGM的实证
3
作者 张文蓓 吕一凡 +2 位作者 戴靓 郑慧彬 邹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3-915,共13页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居区域技术转移的核心地位,城市群规划后南昌崛起成为新增长极,3个中心城市以“枢纽―网络”的结构组织着区域内与省界高度耦合的技术转移组团,跨省技术流动薄弱;2)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逐渐演化为兼具核心边缘式的等级特征和小世界式的组团特性,但网络极化性减弱,而集聚性和传输性增强,技术转移路径呈现稳中有变的渐进式创新;3)城际技术转移除了受自身的创新规模、城际空间距离和省界效应的影响外,也受到网络自组织的内生机制驱动。城际技术转移的互惠性、扩散性、聚敛性和层级式传递性均正向影响网络发育,而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强于创新性。鉴于此,从推动跨省技术流动、促进空间溢出和板块融合、发挥网络择优依附和组团式发展规律等方面提出技术转移路径优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网络 专利转让 网络模拟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