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齿背啮合的齿轮系统动态接触与动力学耦合分析
1
作者
常乐浩
王佩蔺
+2 位作者
黄绮笛
袁冰
苏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1,共10页
为更深入地研究齿背啮合对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齿背啮合的齿面动态接触与系统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齿背啮合机理,揭示了齿背啮合与正常啮合的模型差异及相位关系。然后,建立了考虑齿背啮合的齿...
为更深入地研究齿背啮合对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齿背啮合的齿面动态接触与系统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齿背啮合机理,揭示了齿背啮合与正常啮合的模型差异及相位关系。然后,建立了考虑齿背啮合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DLTCA)模型,提出了系统“激励—响应—反馈”闭环的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振动位移对齿面动态接触状态的反作用,还考虑了齿侧间隙、齿面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可得到更为真实的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及系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齿背啮合主要影响系统降速阶段的振动,对升速阶段的影响并不明显;增大齿侧间隙会增大齿轮系统的主共振转速区间,且系统振动对齿侧间隙变化的敏感度会随着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当齿侧间隙较小时,其主要通过齿背啮合来影响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齿背啮合不但会改变系统发生混沌的转速,而且会改变同一转速下的混沌状态。该文研究结果可为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系统
齿背啮合
动态承载接触分析
动态
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齿轮副非线性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乐浩
袁冰
+1 位作者
宋文
贺朝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齿轮副瞬态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齿轮接触特性与系统振动之间的交互作用,将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DLTCA)和系统动力学分析进行耦合,形成了系...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齿轮副瞬态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齿轮接触特性与系统振动之间的交互作用,将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DLTCA)和系统动力学分析进行耦合,形成了系统“激励-响应-反馈”闭环动力学分析流程。研究发现,振动位移的反作用会改变齿面动态接触状态,影响动态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等振动激励。在共振区附近,振动位移的增大可能会使齿面出现完全脱啮,产生响应幅值跳跃等非线性现象。增加啮合阻尼和螺旋角均会使系统非线性特性减弱直至消失。该方法可计入齿面误差、修形、齿侧间隙等多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齿轮副动态啮合过程,可作为现有齿侧间隙非线性动力学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承载接触分析
齿轮动力学
动态
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齿背啮合的齿轮系统动态接触与动力学耦合分析
1
作者
常乐浩
王佩蔺
黄绮笛
袁冰
苏进展
机构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475050,52005382)。
文摘
为更深入地研究齿背啮合对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齿背啮合的齿面动态接触与系统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齿背啮合机理,揭示了齿背啮合与正常啮合的模型差异及相位关系。然后,建立了考虑齿背啮合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DLTCA)模型,提出了系统“激励—响应—反馈”闭环的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振动位移对齿面动态接触状态的反作用,还考虑了齿侧间隙、齿面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可得到更为真实的齿轮动态啮合刚度及系统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齿背啮合主要影响系统降速阶段的振动,对升速阶段的影响并不明显;增大齿侧间隙会增大齿轮系统的主共振转速区间,且系统振动对齿侧间隙变化的敏感度会随着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当齿侧间隙较小时,其主要通过齿背啮合来影响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齿背啮合不但会改变系统发生混沌的转速,而且会改变同一转速下的混沌状态。该文研究结果可为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齿轮系统
齿背啮合
动态承载接触分析
动态
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Keywords
gear system
tooth back meshing
dynamic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dynamic mesh stiffness
nonlinear vibration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齿轮副非线性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乐浩
袁冰
宋文
贺朝霞
机构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船重工第七○五研究所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040,5200538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40943)。
文摘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齿轮副瞬态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齿轮接触特性与系统振动之间的交互作用,将齿轮副动态承载接触分析(DLTCA)和系统动力学分析进行耦合,形成了系统“激励-响应-反馈”闭环动力学分析流程。研究发现,振动位移的反作用会改变齿面动态接触状态,影响动态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等振动激励。在共振区附近,振动位移的增大可能会使齿面出现完全脱啮,产生响应幅值跳跃等非线性现象。增加啮合阻尼和螺旋角均会使系统非线性特性减弱直至消失。该方法可计入齿面误差、修形、齿侧间隙等多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齿轮副动态啮合过程,可作为现有齿侧间隙非线性动力学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动态承载接触分析
齿轮动力学
动态
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Keywords
dynamic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gear dynamics
dynamic mesh stiffness
nonlinear vibration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齿背啮合的齿轮系统动态接触与动力学耦合分析
常乐浩
王佩蔺
黄绮笛
袁冰
苏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齿轮副非线性接触特性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方法
常乐浩
袁冰
宋文
贺朝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