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心脏模型的体表心电图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灵 叶学松 +1 位作者 霍梅梅 刘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以往的电生理心脏模型大多是静态的,而非动态模型。这样在用准静电场理论求解体表电位时,整个心动周期中等效心电偶极子(源点)与体表(场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恒定不变,从而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更准确仿真心电图,有必要采用... 以往的电生理心脏模型大多是静态的,而非动态模型。这样在用准静电场理论求解体表电位时,整个心动周期中等效心电偶极子(源点)与体表(场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恒定不变,从而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更准确仿真心电图,有必要采用动态或跳动的心脏模型。基于原来静态心脏模型,构造了一个动态心脏模型,并对体表12导联心电图进行仿真比较研究。在动态心脏模型中考虑了心肌电兴奋引起的心脏机械力学收缩,通过计算心动周期中心室壁的位移,从而将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考虑进体表电位计算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心电图,基于动态心脏模型的仿真结果比基于静态心脏模型的仿真结果更符合临床记录心电图,特别是V1-V6胸导联的ST段和T波。对于前壁轻微缺血情况,在动态心脏模型的仿真心电图中能明显看出ST段和T波的变化,而在静态心脏模型的仿真心电图中与正常心电图相比看不出什么变化。本研究的仿真研究证实了动态心脏模型的确能更准确地仿真体表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电生理-力学动态心脏模型 有限元法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态心脏模型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蔡雨琪 何健 +7 位作者 林静茹 陶瑾 赵莹 陶佳 王浩 朱振辉 陆敏杰 吴伟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以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为金标准,探讨三维动态心脏模型(DHM)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因气促、胸闷、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 目的:以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为金标准,探讨三维动态心脏模型(DHM)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因气促、胸闷、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患者96例,并根据HFA-PEFF评分分为HFpEF组(HFA-PEFF≥5分,n=36)与对照组(HFA-PEFF评分≤4分,n=60)。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DHM、CMR检查两组患者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三个参数,并比较2DE、DHM单个心动周期测值(DHM_s)和DHM自动测量的多个心动周期测值的均值(DHM_ave)与CMR所测上述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评价DHM技术的重复性。结果:HFpEF组和对照组2DE所测的LAVmax、LAVmin均低于同组CMR测值,2DE所测的LAEF均高于同组CMR测值,DHM所测的LAVmin均低于同组CMR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对照组,DHM与CMR所测的LAVmax、LAVmin中度相关(r值0.706~0.764,P均<0.01),在HFpEF组高度相关(r值0.834~0.914,P均<0.01)。HFpEF组DHM_s与DHM_ave比CMR所测的LAVmax分别平均低估3.67 ml、2.94 ml,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35.14~42.47 ml、-33.96~39.85 ml;DHM_ave与CMR所测的LAEF中度相关(r值为0.546,P<0.01),LOA为-24.22%~21.38%。DHM获得的左心房容积和LAEF重复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951~0.983,P均<0.05)。结论:DHM可准确快速测量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对HFpEF患者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脏模型 心脏磁共振成像 左心房容积 斑点追踪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