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西尔符号理论之动态形式论及其现实意蕴
1
作者 刘晓峰 《双语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
卡西尔认为人类全部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符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事实都表现为某种形式,且所有的形式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统一的基点为符号的功能。人创造了神话、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高级的社会符号形式,并以此为部分... 卡西尔认为人类全部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符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事实都表现为某种形式,且所有的形式都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统一的基点为符号的功能。人创造了神话、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高级的社会符号形式,并以此为部分和构件建造了人的自由的世界。卡西尔的符号形式观是动态的,每一种形式都处于不同程度的传统与改革、复制与创造的二元对立的无止境的运动中。这种动态的形式魅力揭示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不断自我解放向着自由的彼岸挺进的轨迹。文章认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观对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和语言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对理解、发扬及发展中华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动态形式 自由世界 建构 现实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因斯坦天文台——埃里希·门德尔松的动态形式
2
作者 刘鹤群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4期159-164,共6页
爱因斯坦天文台作为德国表现主义建筑中最著名的实例之一,通过考察该建筑,开展对埃里希·门德尔松高度个人化的表现主义方法研究,并揭示相对论对其建筑思想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厘清爱因斯坦天文台与表现主义主流设计之间的观念与形式... 爱因斯坦天文台作为德国表现主义建筑中最著名的实例之一,通过考察该建筑,开展对埃里希·门德尔松高度个人化的表现主义方法研究,并揭示相对论对其建筑思想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厘清爱因斯坦天文台与表现主义主流设计之间的观念与形式差异。爱因斯坦天文台作为门德尔松在功能范围内发展动态形式的首例,建筑师采用结合新科学理论及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应用来产生建筑形式的设计方法。文章结合门德尔松绘制的大量草图、信件、文章与展览,追溯了这一设计方法的酝酿与发生,从而对门德尔松20世纪20年代初建筑思想有全面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 动态形式 相对论 埃里希·门德尔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页设计中文字动态表现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欣 《消费电子》 2013年第22期83-83,共1页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人类正在经历一场信息的变革,互联网...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人类正在经历一场信息的变革,互联网在这场变革中是主角之一,而网页作为一个载体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适应当前的改革形势。笔者仅对网页设计中文字的动态表现形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页设计 文字 动态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知觉的动态文字形式与情感化内容表达
4
作者 田思思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8期102-104,共3页
视知觉在艺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于传达情感与体验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基于视知觉的动态文字形式,合理运用动态文字形式能够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传播效果。
关键词 动态文字形式 视知觉理论 情感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采煤非稳定沉陷区的动态建筑设计策略
5
作者 沈博 张曦沐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5期12-12,14,共2页
本文针对采煤沉陷非稳定区建筑形式研究现状,在分析非稳定沉陷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筑物的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基于开采沉陷学原理,提出了能逶斑非稳定沉陷区特殊工程地质特点动态建筑设计策昭。以期能解决在采煤沉路非稳定区上进行建... 本文针对采煤沉陷非稳定区建筑形式研究现状,在分析非稳定沉陷区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建筑物的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基于开采沉陷学原理,提出了能逶斑非稳定沉陷区特殊工程地质特点动态建筑设计策昭。以期能解决在采煤沉路非稳定区上进行建筑活动的难题,为重建采煤非稳定沉陷区的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非稳定区 动态建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与时间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琼 李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7,共6页
当代艺术主要由观念驱动,而驱动当代艺术的观念如身体、时间、场所等又是较终极的范畴。本文参照西方思想史的时间观念,分析视觉艺术的不同时间表达及其基本模式。西方视觉艺术史上的古典艺术较忽视时间表达,文艺复兴重启的世俗化进程... 当代艺术主要由观念驱动,而驱动当代艺术的观念如身体、时间、场所等又是较终极的范畴。本文参照西方思想史的时间观念,分析视觉艺术的不同时间表达及其基本模式。西方视觉艺术史上的古典艺术较忽视时间表达,文艺复兴重启的世俗化进程使视觉艺术对时间有了更多思考。视觉艺术经历了从静态形式的艺术以象征方式表现时间,到动态形式的艺术赋予时间具体形式的历程。其呈现时间的模式从静态艺术"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到直接表现运动和速度的多样尝试,继而是宽泛的动态艺术多种赋予时间具体形式的方式。这一过程貌似与柏拉图-基督教式线性时间观吻合,但细查相关模式及相应时间观念,过程中的曲折对当下艺术创造和文化建设更具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视觉艺术 时间模式 静态形式的艺术 动态形式的艺术 时间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相宜 清新空灵——陈林教授画作印象
7
作者 王廷信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210-210,共1页
工笔画自唐代兴起之后,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时至今日,工笔画依然是中国画当中最重要的画种之一,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画种之一。自20世纪末到新世纪的几年间,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年轻画家开始针对工笔画尝试新的画法,这些画作被评论界称... 工笔画自唐代兴起之后,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时至今日,工笔画依然是中国画当中最重要的画种之一,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画种之一。自20世纪末到新世纪的几年间,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年轻画家开始针对工笔画尝试新的画法,这些画作被评论界称作"新工笔画"。近些年,我偶尔也会关注国画的变化,能够感受到工笔画的变化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教授 动静相宜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学位 唐代兴 动态形式 画面空间 线色 泛娱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听觉到视觉的体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小喆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0期111-111,共1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由听觉的体验进入到了视觉的享受阶段,并且音乐的视觉化传播已经成为时下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着重论述时下音乐视觉化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由听觉的体验进入到了视觉的享受阶段,并且音乐的视觉化传播已经成为时下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着重论述时下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动态和静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视觉化传播 动态形式 静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 Expression of Meso-Criterion on Dynamic Fracture
9
作者 范天佑 李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5年第2期140+135-139,共6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so-criterion of dynamic fracture, on the basis of stress in integral form In such way the difficulty due to the singularity of stress distribution at the crack tip is overcome. A micro-paramete...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so-criterion of dynamic fracture, on the basis of stress in integral form In such way the difficulty due to the singularity of stress distribution at the crack tip is overcome. A micro-parameter, the atom radiu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riterion.Meanwhile a characteristic time concept is taken into account for describing the inertia effect of material. The criterion reveals The criterion reveals the effects of loading rate, defect and sample geometry,material constants including the micro-structure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fracture meso-scale/stress in integral 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容与时尚
10
作者 董锡成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64-64,共1页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外貌审美化,是普遍而具有心理感染力的社会现象,它表现了人对合理而优美的形体的追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美容是人对其自然形体的人工美化.施用美容术,校正大自然的制...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外貌审美化,是普遍而具有心理感染力的社会现象,它表现了人对合理而优美的形体的追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美容是人对其自然形体的人工美化.施用美容术,校正大自然的制造上的疵点,突出比例和谐、曲线优美、面容俏丽、体态优雅的风韵,并赋予一定的、个性化的审美趋向,这是美容术的天职.美容术不是点铁成金的幻化术,它的使命是补救大自然的失误,不是剥夺自然魁力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美之心 审美化 审美趋向 个人兴趣 失真性 动态形式 个体特征 镜心 社会礼仪 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港口吞吐量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欧轶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5,31,共5页
通过福建省港口的历史资料,探讨港口吞吐量的预测理论和方法,提出了6大货种分类法、预测结果采用动态结论形式、按货种划分直接腹地等吞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 港口吞吐量 预测方法 货种分类 动态表达形式 回归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