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当量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潘洪义 张琴 +2 位作者 李加安 徐婕 黄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218-8229,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定、三生空间确定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以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当...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定、三生空间确定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以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揭示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强烈,汉居区、彝汉混居区、彝居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均呈现增强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2)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仅在2010年略有回升,且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存在差异;(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出中部和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且各区域变化方向存在差异,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彝汉混居区和汉居区,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彝居区和彝汉混居区。基于动态当量进行生态服务系统价值时空演变研究,立足于变化过程,着眼于现状,可为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生态保护规划提供科学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当量的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若思 潘洪义 +3 位作者 刘翊涵 唐玉萍 张之凤 马红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90,共15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作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前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乐山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地理探测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作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前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乐山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乐山市2000—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仅在2005—2010年有所回升,总量共减少了23.22亿元,主要与林地大量减少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有关;(2)空间上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变化不同,西南方向山地以下降为主,东部平原丘陵以上升为主,河流两侧上升明显;(3)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的主导因素为土地利用、NPP、降水量和坡度,除此之外气温、高程、土壤类型也有较大决定力;(4)自然因子决定力大于社会经济因子,但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研究揭示了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基于动态调节当量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俊 汪辉 冯越珺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6,共14页
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驱动因素是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动态当量调节因子模型测算200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驱动因素是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动态当量调节因子模型测算200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演进,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全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以及人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而全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占第一产业GDP的比重、人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人均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呈现稳定的“东北-西南”分布方向,其中西部地区最大。降水、气温、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人口密度以及产业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时空异质性 动态调节当量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风险过程及其关联性——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伟峰 许艳 +3 位作者 李冬花 毕珊珊 李倩 陆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目的]明确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的时空格局及相互关系,为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淮河流域安徽段2000—2... [目的]明确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的时空格局及相互关系,为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淮河流域安徽段2000—201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动态当量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动态评估模型,核算研究区各年份ESV,并结合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探讨ESV与生态风险(ER)时空演化过程的异质性和关联性。[结果](1)2000—2019年研究区地类转换频繁,其中建设用地、农田转入转出最多(1 488,1 763 km^(2))。(2) ESV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19年ESV总量从3.13×10^(10)元增至3.58×10^(10)元,生态系统服务以调节服务为主,农田和水域对ESV总量贡献率达70%以上。ESV高值区主要在六安市以及淮河支干流两侧。(3)ER指数整体较稳定,研究区ER均值波动幅度在0.01范围内,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中部高、西南低的特征,ER高值区主要在城镇建设用地周围。[结论]研究区ESV总量呈动态上升趋势,ESV与ER具有空间集聚性,并且二者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风险 动态当量 空间关联性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