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薇 张龙江 +1 位作者 罗松 黄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新的用来评估组织血管性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文中旨在探讨DCE-MRI在血管渗透性层面反映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从而为肝癌的评...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新的用来评估组织血管性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文中旨在探讨DCE-MRI在血管渗透性层面反映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从而为肝癌的评估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信息。方法对21例临床或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DCE-MRI,按选取位置不同将感兴趣区分为整个肿瘤、肿瘤热点和肿瘤周围肝组织3组。应用Tissue 4D软件包对DCE-MRI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下列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肿瘤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Ve)及半定量参数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下初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the contrast concentration versus time curve,iAUC)。结果肿瘤周围肝组织的平均Ktrans、Kep、Ve及iAUC分别为(0.124±0.057)/min、(0.632±0.158)/min、(0.205±0.098)和(10.009±6.201),整个肿瘤分别为(0.196±0.109)/min、(0.546±0.214)/min、(0.424±0.160)和(13.675±6.113),肿瘤热点分别为(0.422±0.170)/min、(0.780±0.308)/min、(0.589±0.116)和(35.663±19.086)。肿瘤热点各项参数均高于整个肿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均高于肿瘤周围肝组织,2组间Ktrans、V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肝组织的各项参数均明显低于肿瘤热点,除Kep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E-MRI参数分析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间接反映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监测肿瘤热点的各项DCE-MRI参数,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可能会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肿瘤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颖 赖利 +1 位作者 王新 陆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97-239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的定量评价价值。方法总共38例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使用3.0T磁共振仪器进行包括动态对比增强的磁共振检查,获得胶质瘤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的最大值...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的定量评价价值。方法总共38例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使用3.0T磁共振仪器进行包括动态对比增强的磁共振检查,获得胶质瘤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的最大值。不同级别胶质瘤的Ktrans值和Ve值的差异;Ktrans值、Ve值和胶质瘤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Ⅱ级胶质瘤Ktrans值(0.028±0.011 min-1)与Ve值(0.081±0.044)均低于Ⅲ级(0.105±0.025 min-1,0.456±0.079)和Ⅳ级(0.138±0.053 min-1,0.512±0.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Ve值和胶质瘤分级,Ktrans值和Ve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并可用于胶质瘤术前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 容积转运常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微循环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尹平 刘义 +7 位作者 周津如 时晓清 曾春 王静杰 刘梦奇 罗天友 吕发金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病灶的渗透、灌注及直方图参数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RRMS患者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并应用Tofts模型进行后处理,定量分析MS患者病灶及看似正常白...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病灶的渗透、灌注及直方图参数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RRMS患者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并应用Tofts模型进行后处理,定量分析MS患者病灶及看似正常白质(NAWM)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并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强化病灶的K^(trans)值明显高于非强化病灶、病灶旁NAWM及远离病灶NAWM(χ~2=24.771,P<0.001);非强化病灶的K^(trans)值明显高于病灶旁NAWM与远离病灶NAWM(P均<0.05)。2强化病灶的CBF、CBV明显高于非强化病灶及NAWM,但非强化病灶的CBF、CBV与病灶旁、远离病灶NAW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直方图结果显示非强化病灶的偏度值与强化病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分布更接近于正态分布;两者的峰度值均低于正态分布的峰值。4K^(trans)、CBF、CBV与EDSS评分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DCE-MRI结合Tofts模型可显示MS病灶及NAWM的微血管渗透及灌注异常,直方图可能对MS不同病灶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Tofts模型 多发性硬化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在肝炎后肝硬化中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岚 梁宗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技术对肝炎后肝硬化的评估价值。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各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行肝脏DCE-MRI扫描,通过Extended Tofts血流动力学模型测得各组渗透参数(Ktrans、Kep...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技术对肝炎后肝硬化的评估价值。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各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行肝脏DCE-MRI扫描,通过Extended Tofts血流动力学模型测得各组渗透参数(Ktrans、Kep、Ve、Vp)和灌注参数(HPI、BV、BF、MTT)。对各组定量参数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Ktrans值低于正常组(P<0.05),其中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较正常组Ktrans降低(P<0.05)。肝硬化组Ve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失代偿期肝硬化组Ve较正常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PI和MTT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BF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BV值、Kep值及V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各参数ROC,当HPI为0.54,MTT为0.29时,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敏感性(85%、85%)和特异性(75%、75%)之和最大。当HPI为0.695,MTT为0.528时,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敏感性(95%、90%)及特异性(80%、80%)之和最大。当Ktrans为0.415,Ve为0.283时,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敏感性(90%、100%)及特异性(100%、80%)之和最大。结论:DCE-MRI定量分析技术能够反映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微环境变化,可用于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对其进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血流动力学 渗透参数 灌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在儿童髓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楚涵 翟瑄 +4 位作者 梁平 李禄生 钦斌 纪文元 周渝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MRI,DCE-MRI)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后颅窝肿瘤患儿34例,进...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perfusion MRI,DCE-MRI)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后颅窝肿瘤患儿34例,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和DCE-MRI检查,生成常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图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初诊后颅窝肿瘤患儿中,经术后病理学诊断髓母细胞瘤1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10例,间变型室管膜瘤8例,其中髓母细胞瘤(0.907±0.246、0.627±0.313、0.963±0.397)与间变型室管膜瘤(0.273±0.046、0.091±0.027、0.115±0.077)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Ve最大值、ROI Vp最大值、ROI K^(trans)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ROI K^(trans)第90百分位(P90)值、对照区(region of contract,ROC)K^(trans)最大值、ROC K_(ep)最大值、ROC V_(e)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母细胞瘤(2.320±0.695)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0.725±0.455)在ROI Kep最大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ROI K_(ep)第90百分位(P90)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通过多种参数准确地对髓母细胞瘤与其他后颅窝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后颅窝肿瘤 髓母细胞瘤 间变型室管膜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结合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子宫肌瘤 被引量:8
6
作者 蒋晓婷 宋佳成 +3 位作者 张爱宁 罗成燕 陈婷 刘希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表现为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2021年9月病理证实为子宫间叶性肿瘤患者68例,包括23例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45例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这些病灶在DWI(b=800 s/mm^(2))上均显示为弥散受限。对病灶进行常规MR特征评估以及ADC和DCE-MRI参数的直方图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于评估诊断性能。结果: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囊变坏死的发生率高于非恶性组(34.8%vs.8.9%,P=0.016)。STUMP/恶性组的ADC中位数和Ve中位数显著低于非恶性组(P<0.001,P=0.012),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5和0.713,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联合可将AUC提高到0.850,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有无囊变坏死联合得到更高AUC(0.883)。结论:ADC、DCE-MRI参数与常规MR特征联合可作为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 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拥志 王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CG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CG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CGPCa组(51例)和腺体增生组(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DCE-MRI及DWI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R图像特征,比较DCE-MR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两组患者及不同病变程度CGPCa患者中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CE-MRI、DWI及二者联合对CGPCa的诊断价值。结果CGPCa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和速率常数(Kep)均明显大于BPH组患者(P<0.001),ADC值明显小于BPH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血管外细胞外空间容积分数(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CGPCa组患者中,低危组患者的Ktrans和Kep值均明显小于中高危组患者(P<0.001),ADC值明显大于中高危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的V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Kep、ADC值及其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2、0.813、0.862和0.901,对CGPCa的诊断均具有预测价值(P<0.001),且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P<0.001)。结论DCE-MRI与DWI在CGPCa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DCE-MRI的定量参数Ktrans、Kep值和ADC值可为临床CGPCa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且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前列腺增生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邢征宇 高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腹部脏器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作为功能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肾脏疾病。平扫MRI对病灶形态及成分显示较佳,并主要以此作为... 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腹部脏器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作为功能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肾脏疾病。平扫MRI对病灶形态及成分显示较佳,并主要以此作为定性依据。DCE-MRI以平扫MRI为基础,在补充疾病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肾癌不同类型的平扫MRI特征表现及其缺点进行简单描述,并通过DCE-MRI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肾癌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着重对DCE-MRI定量分析的原理、后处理以及在肾癌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肾细胞癌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9
作者 石欣莹 李雨轩 +4 位作者 董子妍 郑文静 刘晓琴 罗昕 曹金凤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226,共6页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golden-angle radial sparse parallel,GRASP)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压缩感知、并行成像以及黄金角径向采样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可以在加快成像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信息,并能够对采集到的原...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golden-angle radial sparse parallel,GRASP)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压缩感知、并行成像以及黄金角径向采样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可以在加快成像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信息,并能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后处理,减少其受呼吸运动伪影等的影响,从而保证图像的质量。GRASP技术已经在心血管系统成像、腹部动态成像及肿瘤诊断等方面有了初步的应用,并获得较传统影像学手段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系统综述GRASP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头颈部、心血管、胸腹部及运动系统等多部位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最新拓展技术,旨在为该技术的未来改进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技术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前列腺癌Ki-67表达
10
作者 李爰莹 胡晓航 +2 位作者 王雅静 罗童 李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9-393,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Ca)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4例PCa,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05)与测试集(n=89),并根据病理所见Ki-67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亚组(≤10%)与...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Ca)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4例PCa,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05)与测试集(n=89),并根据病理所见Ki-67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亚组(≤10%)与高表达亚组(>10%)。于DCE-MRI中勾画瘤内及瘤周ROI,提取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筛选与PCa Ki-67表达状态相关者,构建相应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其中最佳者。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临床模型,以之联合最佳影像组学模型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各模型预测PCa Ki-67表达状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效能并加以比较;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各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PCa 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905、0.867及0.930,后者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T分期≥3均为PCa Ki-67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基于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911,与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AUC=0.906)无显著差异(Z=0.349,P=0.727)但高于临床模型(AUC=0.684;Z=4.370,P<0.05);0.10~0.70风险阈值内,联合模型带来的净收益高于临床模型与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结论DCE-MR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预测PCa Ki-67表达;联合临床指标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KI-67抗原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宋加哲 胡兰花 +1 位作者 范国光 李松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对术前颅内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其中脑胶质瘤患者29例)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DCE-MRI检查,利用GE MR工作站的Kinetic Modeling-version 3.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对术前颅内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其中脑胶质瘤患者29例)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DCE-MRI检查,利用GE MR工作站的Kinetic Modeling-version 3.0软件计算颅内肿瘤实质区相应的动态灌注扫描定量参数Ktrans和Ve值,比较任意2个分级之间各定量参数差异,分析颅内不同级别胶质瘤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特点,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Ktrans值及Ve值进行分析。结果应用DCE-MRI获得的定量参数ktrans值、Ve值在Ⅲ级与Ⅳ级的高级别胶质瘤均明显高于Ⅰ级与Ⅱ级的低级别胶质瘤(P<0.05);Ⅰ级与Ⅱ级,Ⅲ级与Ⅳ级胶质瘤之间Ktrans值、Ve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鉴别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Ktrans诊断阈值为0.204/min,Ve诊断阈值为0.099。区分Ⅱ级胶质瘤与Ⅲ级胶质瘤Ktrans诊断阈值为0.247/min,Ve诊断阈值为0.176。结论结合3.0T DCE-MRI的定量参数Ktrans值、Ve值及常规MRI增强扫描可以在术前区分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也可用于区别Ⅱ级与Ⅲ级胶质瘤,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Ⅰ级与Ⅱ级、高级别胶质瘤中的Ⅲ级与Ⅳ级无法鉴别,对于术前无创性评价肿瘤病理分级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脑胶质瘤 分级 诊断 容积转运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和ADC值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光斌 罗锦文 +4 位作者 邓义 关玉宝 杜国新 刘志强 欧阳中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对前列腺癌与非癌组织、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n=45)、前列腺癌旁非癌组织(n=41)和良性前列腺增生(n=38)的磁共振影... 目的:探索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对前列腺癌与非癌组织、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n=45)、前列腺癌旁非癌组织(n=41)和良性前列腺增生(n=38)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计算弥散加权成像(DWI)b=1000s/mm^(2)时的ADC值,获取DCE-MRI的灌注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并进行多组间比较。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DWI信号随b值升高,呈明显高信号,ADC值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组、非癌组均明显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DCE-MRI定量参数中K^(trans)、Kep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Ve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K^(trans)、Kep值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703、0.695、0.906。结论:ADC值和磁共振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p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三者联合应用可以为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量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及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在预测高级别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鹏翾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张华鹏 王少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目的 探讨应用平均表观传播子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P-MR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预测3、4级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 目的 探讨应用平均表观传播子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P-MR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预测3、4级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hransferase, 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本院自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17例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胶质瘤患者,进行了术前常规MRI、DCE-MRI及MAP-MRI扫描。通过手动勾画肿瘤实质区域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并提取ROI定量参数特征,测量DCE-MRI参数及MAP-MRI参数。参数与MGMT甲基化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参数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CE-MRI和MAP-MRI对预测3、4级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DeLong检验比较DCE-MRI参数、MAP-MRI参数与多参数联合模型预测MGMT甲基化的诊断效果。结果 DCE-MRI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fractional volume of the extravascular-extracellular space, Ve)以及MAP-MRI参数非高斯(non-Gaussianity, NG)、非高斯轴向(non-Gaussianity axial, NGAx)、Q空间逆方差(Q-space inverse variance,QIV)、返回原点概率(return to the origin probability, RTOP)、返回轴线概率(return to the axis probability,RTAP)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间呈中等相关性,对预测3、4级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03、0.815、0.807、0.803、0.765、0.790、0.73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Ve是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最佳预测因子,其准确性最高,AUC为0.815(95%CI:0.659~0.971),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0.891(95%CI:0.815~0.97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DCE-MRI和MAP-MRI多参数联合后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92。结论 DCE-MRI和MAP-MRI对于预测高级别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应用两者联合诊断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不同后处理模型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鹏 康厚艺 +3 位作者 张乐天 李晓光 郭广阔 张伟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77-2583,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不同后处理模型[Tissue-4D和Omni-Kinetics(OK)软件]在鉴别脑胶质瘤不同级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共89例经术后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不同后处理模型[Tissue-4D和Omni-Kinetics(OK)软件]在鉴别脑胶质瘤不同级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共8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其中Ⅱ级29例、Ⅲ级24例、Ⅳ级36例。患者均于术前行DCE-MRI检查,分别用Tissue-4D及OK后处理软件获得相应参数值。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参数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不同参数与胶质瘤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两种后处理模型热点分析的Ktrans值、Tissue-4D的iAUC值和OK的Vp值在不同级别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胶质瘤的Kep值低于Ⅱ级(P<0.05),Ⅳ级和Ⅲ级胶质瘤的Ve值高于Ⅱ级(P<0.05)。Ktrans参数AUC值为0.949(Ⅱ级vsⅣ级,P<0.01),诊断效能最高。Ktrans(OK)与胶质瘤级别之间相关性最强(r=0.775,P<0.01)。OK软件直方图参数,Ktrans值的第50百分位数(50th),Ve值的平均值、第75百分位数(75th)、第90百分位数(90th),Kep值的平均值、熵、50th及Vp值的平均值在鉴别Ⅱ级与Ⅲ级、Ⅱ级与Ⅳ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值的能量、熵、50th、75th、90th及Kep值的能量,在鉴别Ⅱ级与Ⅳ级、Ⅲ级与Ⅳ级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模型热点分析的Ktrans值及Ve值对胶质瘤分级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OK软件中直方图分析较热点分析参数更丰富、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后处理模型 胶质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成像评价晚期肝癌TACE术疗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璐璐 邵国良 庞佩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6-759,共4页
TACE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较为成熟有效的方法 ,术后快速准确、创伤最小地评价其疗效,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评价TACE术后疗效主要取决于CT和MR形态成像,但事实上肿瘤功能特性改变早于形态变化。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DWI... TACE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较为成熟有效的方法 ,术后快速准确、创伤最小地评价其疗效,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评价TACE术后疗效主要取决于CT和MR形态成像,但事实上肿瘤功能特性改变早于形态变化。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DWI)、多b值DWI、动态对比增强(DCE)成像等MR功能成像越来越多地用于定量评价肿瘤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和血流微循环灌注,且在评价肿瘤疗效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上述功能成像方法研究进展及在TACE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直方图分析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余加懿 郭大静 +5 位作者 罗银灯 何晓静 凌茜 吴伟 陈维娟 白珊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206-2213,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对前列腺癌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行盆腔常规MRI、DWI和DCE-MRI扫描的患者72例,经病理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对前列腺癌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行盆腔常规MRI、DWI和DCE-MRI扫描的患者7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38例,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plasia,BPH)18例,结合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观察诊断前列腺炎16例。利用第三方后处理软件(Omni Kinetic,OK),在病灶最大中心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获得感兴趣区内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和Ve)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值(5%、10%、25%、50%、75%、90%和95%),分别比较外周带PCa与前列腺炎、中央腺体PCa与BPH各参数值的差异,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外周带PCa组Ktrans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值均大于前列腺炎(平均值及50%、75%、90%和95%百分位数值P<0.05)。PCa组Kep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值均大于前列腺炎(P<0.05)。外周带PCa组Ve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值小于或等于前列腺炎(5%、10%、25%和50%百分位数值P<0.05)。中央腺体PCa与BPH渗透参数Ktrans、Kep、Ve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带PCa组Ktrans和Kep高百分位数AUC大于平均值,低百分位数AUC最小,90%Kep诊断效能最大(AUC为0.932,敏感度78.3%,特异度92.9%);外周带PCa组Ve百分位数不具有诊断效能。结论基于DCE-MRI的直方图分析在外周带PCa与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Ktrans、Kep高百分位数诊断效能优于平均值和低百分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型网络的乳腺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图像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薇 何聪 +1 位作者 宫照煊 张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2-315,共4页
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但是对造影剂过敏患者将无法进行该项检查,提出一种融合边界及区域信息的增强图像生成网络用于生成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该网络由一条下采样路径和两条对称的... 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但是对造影剂过敏患者将无法进行该项检查,提出一种融合边界及区域信息的增强图像生成网络用于生成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该网络由一条下采样路径和两条对称的上采样路径组成,使用跳跃连接将下采样路径的低维特征图直接传递到上采样路径上,同时在两条上采样路径间也实现边界与区域特征图的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安全、高效及低费用地实现乳腺虚拟动态增强MRI图像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造影剂 图像合成 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边界及区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稀疏理论的乳腺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联合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冠皓 徐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04-3308,共5页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 乳腺在注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后,乳腺核磁共振(MR)图像中恶性肿瘤区域比正常或者良性区域呈现出更加快速和更强的灰度变化,因此动态对比度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CE-MRI)成为了医生检测和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工具。但是DCE-MR图像的快速获取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这样的DCE-MR图像,根据群稀疏思想和压缩感知(CS)理论,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密度随机采样的共轭梯度下降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变密度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图像的局部k-空间(傅立叶系数)数据中获取采样信息,再将传统的基于l1范数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扩展到l2,1范数以使得改进的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可以对多幅DCE-MR图像同时进行联合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采样率小于40%时,改进的联合重建方法比多测量向量(MMV)算法在重建时间上减少了约30%;变密度随机采样比均匀随机采样在重建准确率上提高了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共轭梯度 变密度随机采样 群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宫颈癌神经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倩瑜 刘架伸 +8 位作者 田士峰 张钦和 宋庆玲 陈丽华 马长军 王楠 林良杰 王家正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序列评估宫颈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盆腔3.0 ...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序列评估宫颈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盆腔3.0 T MRI检查(包括APTw、DCE-MRI序列)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病例及影像资料,其中有PNI(PNI组)12例,无PNI(NPNI组)24例。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病灶的APT值与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移分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between EES and blood plasma,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volume fraction,V_(e))以及血浆容积分数(capillary plasma volume,V_(p))。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olmogorov-Smirov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诊断PNI效能,获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算有差异参数的联合诊断效能,DeLong检验进行各参数和联合参数AUC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APT值和有差异DCE-MRI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的APT值及K^(trans)值、K_(ep)值、V_(e)值、V_(p)值结果一致性良好,ICC均>0.75。两组间的APT值和V_(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组的APT值(2.89%±0.72%)和V_(p)值[7.80×10^(-3)(6.80×10^(-3),1.14×10^(-2))]均大于NPNI组[APT值2.31%±0.71%;V_(p)值4.19×10^(-3)(2.04×10^(-3),7.35×10^(-3))]。评估宫颈癌PNI时,APT值和V_(p)值的AUC分别为0.717、0.785,阈值分别为2.7%及6.46×10^(-3),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7%及75.0%、83.3%及75.0%;APT值联合V_(p)值后的AUC为0.792,APT值、V_(p)值与两者联合后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值与V_(p)值无相关性(r=0.219,P=0.198)。结论APTw序列及DCE-MRI的定量参数均能有效预测宫颈癌PNI,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神经周围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