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静态防御到动态安全:数据安全法律保护的范式变革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怀胜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 网络的代际更迭和风险特征的迁移引发数据安全制度体系的变迁和数据安全法律的范式变革。在数据安全法益对信息安全法益的逐步分离过程中,数据安全法律保护范式也完成了从静态防御范式到动态安全范式的转变。两者的技术特征、法律模式配置等均有显著不同,静态防御范式重视数据的要素保护,动态安全范式注重体系保护以及安全和发展的平衡。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数据安全观念与数据安全环境的情势变迁是其范式转换的逻辑基础。动态安全范式是多元多层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包括政策、法律、标准共存的多维治理体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合规体系,以及兼有协同共治、风险预防、市场激励的多元价值体系。应当在防御、监测、威慑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下,完善和扩充现有的数据安全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 动态安全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空域无人机动态安全间隔模型与风险评估
2
作者 刘钊瑄 师可 许逸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5,共10页
针对未来无人机融合空域与其他航空器共同运行的安全问题,文中在传统基于固定距离和时间的安全间隔标准设定原理基础上,提出无人机动态安全间隔模型与风险评估方法,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同时实现空域资源的灵活使用。首先,根据无人机与入侵... 针对未来无人机融合空域与其他航空器共同运行的安全问题,文中在传统基于固定距离和时间的安全间隔标准设定原理基础上,提出无人机动态安全间隔模型与风险评估方法,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同时实现空域资源的灵活使用。首先,根据无人机与入侵航空器飞行性能,建立基于航空器动力学特性的双层保护区,包括表征航迹可达范围的外层保护区和表征航空器位置不确定的内层保护区。其次,结合尾涡衰减规律下入侵航空器诱导滚转力矩、宿主无人机滚转控制力矩的参数关系,构建无人机尾流遭遇下的尾流间隔阈值模型,设计综合无人机滚转风险和碰撞风险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建立无人机正向、交叉和相向冲突相遇仿真场景,并分析两机运行速度、冲突角度、初始位置等因素对无人机风险概率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无人机冲突场景下无人机外层、内层保护区及尾流间隔数值分别为4263m、527m和743m时,所建动态安全间隔模型能够将风险概率下降至较低水平。此外,针对无人机-无人机、有人机-无人机不同冲突相遇场景下的风险概率影响要素分析,可以指导航空器有效避撞机动,对无人机安全决策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动态安全间隔 风险评估 无人机 双层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EB系统动态安全距离模型仿真测试
3
作者 赵振东 刘国庆 +1 位作者 吴金国 李思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54,共5页
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能够辅助驾驶员避免车辆的纵向碰撞,为进一步对避撞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Honda算法的动态安全距离模型。考虑到驾驶员反应时间,建立了优化后的算法模型,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并与原有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 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能够辅助驾驶员避免车辆的纵向碰撞,为进一步对避撞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Honda算法的动态安全距离模型。考虑到驾驶员反应时间,建立了优化后的算法模型,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并与原有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固定的安全距离模型相比,动态安全距离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两车的相对状况,并且能够解决固定安全距离模型刹停时距离远近不一的问题,在实现有效避撞的基础上完成定距停车,同时满足驾乘者舒适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纵向碰撞 动态安全距离 定距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动态安全预防控制策略
4
作者 葛晓琳 章国耀 +2 位作者 符杨 钱嘉 严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10,I0008,共14页
高渗透率的风电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向时间断面的预防控制方法已难以适用,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预防控制策略。首先,针对风电不确定集难以客观描述的问题,利用贝叶斯多元非线性模型构建计及风向影响下的风... 高渗透率的风电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向时间断面的预防控制方法已难以适用,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预防控制策略。首先,针对风电不确定集难以客观描述的问题,利用贝叶斯多元非线性模型构建计及风向影响下的风电功率不确定集;其次,建立考虑期望损失的故障集分类,在不大幅增加预防控制成本下,将部分故障集从紧急控制集转移至预防控制集,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防御能力;接着,针对含风电电力系统运行点变化剧烈的问题,引入动态安全指数描述预想故障对应的动态运行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连续时间动态安全预防控制方法;最后,针对鲸鱼算法求解预防控制策略难以获得高质量解的问题,构造基于马氏距离的自适应鲸鱼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有效提升系统的动态安全性并降低预防控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 预防控制 暂态稳定 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矿井施工中提升系统动态安全系数研究
5
作者 王国元 葛世荣 +7 位作者 王大刚 范文博 种海浪 牛鹏翔 孙远 马德迎 徐子阳 邓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针对我国超深立井施工中提升系统承载最小安全系数计算未充分考虑时变动载荷,以及与国外最小安全系数标准存在差异等问题,以三山岛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钢丝绳最小承载安全系数计算理论下的极限提升高度与提升载荷差异。建立... 针对我国超深立井施工中提升系统承载最小安全系数计算未充分考虑时变动载荷,以及与国外最小安全系数标准存在差异等问题,以三山岛矿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钢丝绳最小承载安全系数计算理论下的极限提升高度与提升载荷差异。建立了提升机-钢丝绳-提升容器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时变载荷谱的动态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揭示了提升系统在加速、匀速、减速全过程的振动特性、动张力演化规律及动态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升过程中,随着提升高度的增加,钢丝绳和吊桶的纵向与扭转振动幅度和频率逐渐增大,而横向振动则呈现先增大后下降、最终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基于国内外钢丝绳承载安全系数计算理论,钢丝绳动态承载安全系数在提升阶段随提升高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在下放阶段则随下放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在加速阶段动态波动幅值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立井 提升系统 动态承载安全 振动特性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家 王冰 +1 位作者 吴小红 李胜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 为提高LNG船舶安全区设置的科学性,保障内河水域LNG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征的内河LNG船舶三维动态安全区建模方法。基于LNG船舶航行方向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将传统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利用区域分解法,将复杂的三维几何区域分解成若干个子区域,建立相应的边界方程;基于船舶间极限通过设定约束条件,根据其几何形状,运用停船视距理论、船舶漂移计算方法和富余水深计算方法对安全区内部结构不同方位的安全距离进行数值求解。针对某内河LNG船舶,通过设置不同速度条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真实反映船舶安全区在速度影响下的差异变化,为内河LNG船舶航路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内河水域 LNG船舶 动态安全 速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安全智能评估中故障位置特征表达的电气坐标距离保持 被引量:3
7
作者 齐航 任喆 +1 位作者 李常刚 刘玉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15-4625,I0003,共12页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性与故障位置密切相关,故障位置特征的准确表达是构建数据驱动动态安全评估模型的关键。该文基于电气坐标形式的故障位置特征表达方法,提出故障位置特征严格距离保持概念,构建计及故障位置特征距离保持的动态安全评估...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性与故障位置密切相关,故障位置特征的准确表达是构建数据驱动动态安全评估模型的关键。该文基于电气坐标形式的故障位置特征表达方法,提出故障位置特征严格距离保持概念,构建计及故障位置特征距离保持的动态安全评估模型。首先,证明全维电气坐标在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满足严格距离保持要求。然后,分析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电气坐标的距离保持能力与电气坐标维数间的关系。最后,基于K近邻算法构建计及电气坐标距离保持能力的暂态稳定极限切除时间评估模型。以某省级电网为例,验证故障位置电气坐标距离保持能力对动态安全评估精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位置特征表达 数据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 电气坐标 距离保持 切比雪夫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安全车距的车辆跟驰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秀锋 赵凤阳 +2 位作者 王成鑫 曲大义 谷可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5-2110,共6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车辆的跟驰特性,在全速度差(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前车与跟随车的车头间距、速度差、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安全车距的改进FVD跟驰模型。构建了可变车头时距模型量化前车加速... 为了更好地模拟车辆的跟驰特性,在全速度差(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前车与跟随车的车头间距、速度差、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安全车距的改进FVD跟驰模型。构建了可变车头时距模型量化前车加速度对跟驰车头间距的影响程度;应用小振幅扰动分析和长波展开进行了模型线性稳定性分析,推导了改进FVD模型的临界稳定性条件;设计环形道路上微扰动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了扰动后的车辆跟驰行为特性,解析加速度参数对模型抗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可以降低扰动演化时的波动振幅,有助于提高车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数值仿真 动态安全车距 稳定性分析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用动态安全域的输电系统概率动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东涛 余贻鑫 付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实用动态安全域的输电系统概率动态安全评估模型。该模型计及了负荷和发电节点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预想事故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地点、故障切除时间及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的不确定性。安全域的数学描述使注入功率不... 提出一种基于实用动态安全域的输电系统概率动态安全评估模型。该模型计及了负荷和发电节点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预想事故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地点、故障切除时间及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比例的不确定性。安全域的数学描述使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和电动机负荷比例不确定性的计及变得简便。概率安全性评估的结果能够指导运行人员进行预防控制。以NewEngland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并用Monte-Carlo方法加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 概率评估 动态安全 实用动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动态安全监控支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国辉 边晓宇 +5 位作者 佘东香 何江 杜鹏 孟鑫 刘艳 吴艳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3,共5页
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调度控制中心安全监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迫切需要整合调度中心的各种平台资源,研发先进的统一支撑平台,以融合在线动态安全性评估、安全运行监控、预警和决策等关键技术。阐述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 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调度控制中心安全监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迫切需要整合调度中心的各种平台资源,研发先进的统一支撑平台,以融合在线动态安全性评估、安全运行监控、预警和决策等关键技术。阐述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监控平台的集成框架,对集成总线、数据总线、人机系统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介绍了支撑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系统具有易于应用集成、一体化支持稳态和动态应用、基于模板的图库模生成、可视化数据展示等特点。支撑平台的主要功能已经在国调中心的跨区动态安全预警系统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监控 可视化 支撑平台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动态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严宇 刘天琪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在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动态安全域的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方法,构建了用于拟合动态安全域的ANN拟和器和用模糊理论在安全边界上构造一个模糊中间带的模糊识别器,并对该方法中的系统灵敏度和超平面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4机11... 在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动态安全域的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方法,构建了用于拟合动态安全域的ANN拟和器和用模糊理论在安全边界上构造一个模糊中间带的模糊识别器,并对该方法中的系统灵敏度和超平面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4机11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实验表明,用神经网络拟合的动态安全域其拟和合度和精度均高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拟合,其模糊识别器进一步减少了临界点的误判和在安全域边界上稳定和非稳定点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安全评估 动态安全 神经网络 模糊理论 模糊识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表-粗糙集理论的动态安全分析神经网络输入特征优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宇 刘天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2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动态安全分析神经网络输入特征的优选方法。该方法将决策表最优特征子集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元素离散化方法相结合,在保证较高精度的运行点分类和稳定裕度计算的基础上,从大维数的注入元中优选特征元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特征,以... 提出了一种动态安全分析神经网络输入特征的优选方法。该方法将决策表最优特征子集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元素离散化方法相结合,在保证较高精度的运行点分类和稳定裕度计算的基础上,从大维数的注入元中优选特征元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特征,以降低其输入特征的个数,较好地解决了神经网络动态安全域方法用于大系统所面临的“维灾难”问题。通过对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EPRI-36测试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安全分析 动态安全 人工神经网络 决策表最优特征子集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注入空间上的实用动态安全判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沅 余贻鑫 +1 位作者 王红梅 贾宏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动态安全域在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监视与控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动态安全域的定义出发,应用微分动力系统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的相关概念,对注入空间上的动态安全分析进行了阐述;进而以事故清除时刻系统的暂态能量裕度作... 动态安全域在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监视与控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动态安全域的定义出发,应用微分动力系统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暂态能量函数的相关概念,对注入空间上的动态安全分析进行了阐述;进而以事故清除时刻系统的暂态能量裕度作为稳定性判别指标,借助功率扰动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电力系统注入空间上的实用动态安全判据.该实用判据具有明晰的物理解释,对动态安全域的实用化描述及求解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安全 暂态能量函数 注入空间 实用动态安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系统 被引量:111
14
作者 严剑峰 于之虹 +1 位作者 田芳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87-93,共7页
介绍了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系统(PDSA)的主要组成和功能。PDSA以并行计算平台作为运行支撑平台,提供了大区互联电网的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的整套工具包。通过对能量管理系统/相角量测装置(EMSs/PMUs)收集到的在线数据和... 介绍了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系统(PDSA)的主要组成和功能。PDSA以并行计算平台作为运行支撑平台,提供了大区互联电网的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和预警的整套工具包。通过对能量管理系统/相角量测装置(EMSs/PMUs)收集到的在线数据和电网离线分析计算数据进行整合,获得当前运行工况的计算数据。PDSA集成PSASP计算软件功能,可以实现在线暂态稳定、电压稳定、小干扰稳定等多种稳定分析。PDSA系统在国、网、省3级电网中均已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评估 并行计算 数据整合 安全稳定在 线预警 调度辅助决策 传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 被引量:43
15
作者 肖晋宇 谢小荣 +4 位作者 李建 张涛 罗建裕 王小英 吴玉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该系统由 3 部分组成:以相量测量单元(PMU)为核心的子站系统、以同步相量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主站系统和分析中心站高级应用系统。PMU 在子站实现相量的同步实时测量和打包发送;...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该系统由 3 部分组成:以相量测量单元(PMU)为核心的子站系统、以同步相量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主站系统和分析中心站高级应用系统。PMU 在子站实现相量的同步实时测量和打包发送;主站系统对来自子站的相量数据进行再同步处理、存储管理以及转发,为高级分析功能提供实时的或历史的相量数据;分析中心站集成了用于实时在线监视与事后分析的软件。在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用 3 机 9 节点的试验系统,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进行了精度测试以及短路故障、线路无故障跳开和断线等多种扰动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了对实际电网动态过程进行广域实时监测与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 动态模拟试验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动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9
16
作者 郑超 侯俊贤 +7 位作者 严剑峰 陈勇 许晓菲 宁文远 马世英 陶向红 严亚勤 张松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60,共6页
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仿真中心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电网实时运行数据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群为基础,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运行电网实施快速安全稳定性评估。阐述了该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并分别针对平台支... 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仿真中心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电网实时运行数据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群为基础,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运行电网实施快速安全稳定性评估。阐述了该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并分别针对平台支持系统、电网安全稳定评估决策系统以及人机界面可视化系统,提出了具体的功能设计方案。华北电网在线动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项目的工程实施,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系统具有运行可靠、界面友好、维护简便、功能扩充适应性强、分析结论准确和全面等特点。系统的投运有效地提高了电网运行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据 并行计算机群 电力系统 动态安全评估 预警系统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环境下铁路轮轨动态安全性能及脱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开云 王少林 +1 位作者 杨久川 王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4,共13页
针对地震环境下铁路轮轨动态安全性及列车脱轨问题,本文详细地评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首先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轮轨相互作用模型,包括密贴轮轨接触模型、简化轮轨弹性接触模型、轮轨弹性接触模型;然后分别评述了地震激励模... 针对地震环境下铁路轮轨动态安全性及列车脱轨问题,本文详细地评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首先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轮轨相互作用模型,包括密贴轮轨接触模型、简化轮轨弹性接触模型、轮轨弹性接触模型;然后分别评述了地震激励模型及输入方法的研究进展;接着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列车脱轨判断准则、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及防脱轨措施的研究进展;接下来分析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地震作用下列车脱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笔者目前现有工作,对车辆高速跳轨脱轨时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状态及其边界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建议了地震环境下列车运行安全性及脱轨机理等方面的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轮轨系统 铁路 动态安全 脱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评价的一种快速数值积分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杜正春 甘德强 +1 位作者 刘玉田 夏道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二阶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的预估──校正法,并利用稀疏向量法和补偿法进行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价的快速方法。计算量分析表明,对每一预想事故进行暂态稳定分析所需的积分运算时间不超过一次PQ解耦潮流计算中迭代...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二阶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的预估──校正法,并利用稀疏向量法和补偿法进行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价的快速方法。计算量分析表明,对每一预想事故进行暂态稳定分析所需的积分运算时间不超过一次PQ解耦潮流计算中迭代时间的两倍.63机和45机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准确、可靠,对每一预想事故进行暂态稳定分析的平均时间少于一次PQ解耦潮流计算,具备在线实现动态安全评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动态安全评价 暂态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动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家红 许开立 陈志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6-419,共4页
针对系统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系统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将SPA和Markov链用于系统的动态安全评价,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集状态评价和趋势分析于一体的系统动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为安全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 针对系统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系统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将SPA和Markov链用于系统的动态安全评价,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集状态评价和趋势分析于一体的系统动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为安全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利用SPA中的联系数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建立了将系统的安全状态变量、集对势的趋势变量、悲观势的趋势变量相结合的三元组趋势分析模型,剖析了系统的发展趋势,动态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根据Markov链的遍历性,预测系统最终的安全水平,为管理者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评价 集对分析 马尔可夫链 集对势 悲观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动态安全评估中事故扫描的综合性能指标法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守相 张伯明 郭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事故扫描可以大大减少需分析的预想事故数目,是在线动态安全评估的重要组成功能。文章定义了反映事故严重程度的多个性能指标,并综合这些性能指标提出了以滤除电力系统的不严重事故为目标的事故扫描的综合性能指标法。该方法滤除系统不... 事故扫描可以大大减少需分析的预想事故数目,是在线动态安全评估的重要组成功能。文章定义了反映事故严重程度的多个性能指标,并综合这些性能指标提出了以滤除电力系统的不严重事故为目标的事故扫描的综合性能指标法。该方法滤除系统不严重事故的准确性较高,计算速度快,可以满足在线动态安全评估快速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安全 在线 扫描 计算速度 快速性 电力系统 综合性能指标 严重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