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刘婷婷 王晓辉 +3 位作者 王洪兴 潘锋 李昊 胡海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71-76,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经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31例和前列腺炎2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CE-MRI定量...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经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31例和前列腺炎2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CE-MRI定量参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患者的DCE-MRI特征。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基于DCE-MRI定量参数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T2加权成像(T2WI)以外周带结节状低信号为主,占58.06%;DWI以结节状、弥漫性高信号,ADC值下降为主,占51.61%;DCE-MRI可见病灶早期强化,以延迟后病灶造影剂退出,强化曲线呈流出型为主,占64.52%。27例前列腺炎患者中,T2WI以外周带单侧或双侧弥漫性不均匀低信号为主,占51.85%;DWI可见外周带单侧或双侧不规则高信号,ADC值降低为主,占59.26%;DCE-MRI可见病灶早期强化,以延迟后造影剂退出不明显,强化曲线呈流入型为主,占81.48%。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ADC值低于前列腺炎,速率常数(Kep)值、转移常数(K^(trans))高于前列腺炎(P<0.05)。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DC值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AUC为0.862(95%CI:0.659,0.865)、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81.48%,准确度为84.48%,阳性预测值为84.38%,阴性预测值为84.62%。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DC值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良好,能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炎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339-534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结束时均接受DCE-MR...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结束时均接受DCE-MRI扫描检查,观察所有患者预后情况。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22例(36.67%),预后良好38例(63.33%)。预后不良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K^(trans)、K_(ep)、V_(p)、V_(e)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K^(trans)、K_(ep)、V_(p)、V_(e)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短期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崇杰 杨珏红 +1 位作者 王俊波 郝晓宁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评价DCE-MRI及DWI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暨第八临床医学院2019~2021年共100例乳...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评价DCE-MRI及DWI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暨第八临床医学院2019~2021年共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MRI检查结果。根据TMB值的中位数(5.4/Mb),将100例患者分为TMB高表达组(TMB≥5.4/Mb,n=28)和TMB低表达组(TMB<5.4/Mb,n=72)。提取DCE-MRI及DWI的影像特征,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曲线类型等参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情况,计算TMB值。分析DCE-MRI及DWI参数与TMB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病理指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MB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CE-MRI及DWI参数中,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峰值信号强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斜率等与TMB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峰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等与TMB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乳腺癌病理指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与TMB值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峰时是影响TMB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EMRI及DWI参数与乳腺癌TMB值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估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 肿瘤突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子宫肌瘤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苏波 赵振华 +4 位作者 章俞 杨立铭 黄亚男 阮雅文 王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35例患者(普通型15...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35例患者(普通型15例,富细胞型8例,退变型12例)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盆腔DCE-MRI检查,计算各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_(p))的直方图参数(中位数、平均值、偏度、峰度、能量、熵),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参数在鉴别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效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子宫肌瘤Ki-67蛋白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类型Ki-67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直方图参数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富细胞型组K^(trans)、K_(ep)、V_(e)、V_(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均大于退变型组和普通型组(P<0.05或P<0.01);V_(e)的偏度、K_(ep)的偏度和峰度均小于普通型组(均P<0.05);K^(trans)的熵高于退变型组和普通型组(均P<0.05);V_(p)的熵高于普通型组(P<0.01)。K^(trans)的中位数、平均值和偏度,K_(e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e)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p)的中位数、平均值、能量和熵均与Ki-67表达水平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K^(trans)中位数阈值为0.994/min时,其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当K^(trans)平均值阈值为1.170/min时,其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K^(trans)的熵,K_(ep)的中位数和平均值,V_(p)的中位数、平均值和熵诊断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也较高(0.755~0.907)。结论: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尤其是富细胞型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病理分型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KI-67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金艳 王彦辉 +3 位作者 赵庆 李彩霞 赵福香 王唯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和DKI模型的平均扩散率(MD)、平均扩散峰度值(MK)及DCE-MRI模型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和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诸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病灶形态及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7)。肝郁痰凝证组的MD值小于冲任失调证组及正虚毒炽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组的MK值逐渐减小(P<0.001),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炽证组的Ktrans及Kep值最大,其次是冲任失调证组,肝郁痰凝证组最小(P<0.001),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模型中病变形态特征及强化方式对鉴别正虚毒炽证与非正虚毒炽证乳腺癌有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DCE-MRI模型的Ktrans值对正虚毒炽证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均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729~3.852,P<0.05)。DKI模型(MD+MK)的AUC为0.745;DCE-MRI模型(Ktrans+Kep)的AUC为0.902,大于DKI及常规MRI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02,P=0.003;Z=2.113,P=0.035)。DCE-MRI+DKI模型AUC为0.917,诊断效能高于DKI及常规MRI模型(Z=3.834,P<0.001;Z=2.556,P=0.011);DCE-MRI+DKI模型的准确度91.8%,均高于DCE-MRI、DKI及常规MRI单一模型。结论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中医证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中DCE-MRI模型的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DKI联合DCE-MRI模型对乳腺癌中医证型的鉴别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与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新瑜 刘晴晴 +3 位作者 李明霞 黄咏文 左伟龙 郝会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6-1100,1108,共6页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灶)资料,对TZ病灶行PI-RADS评分并选取3分及以上病灶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22个,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51个。比较两组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转移常数、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和ADC值的差异,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和各参数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与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相比,PCa组的ADC值较低(Z=-6.360,P<0.001),K_(ep)值较高(Z=-2.609,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常数和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7、-1.317,P>0.05)。ADC值、K_(ep)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1、0.693和0.980,两项指标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ADC值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9,P=0.223)。结论高b值ADC值和K_(ep)对TZ PCa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高b值ADC值对TZ PC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但两项指标联合应用未提供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带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对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清岚 敖炜群 +3 位作者 侯金丹 蔡磊 王能 茅国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_(e))、速率常数(K_(ep))]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分析LVI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LVI阴性46例,LVI阳性33例。两组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K^(trans)、K_(ep)、V_(e)值高于LVI阴性组(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OR=143.46)和V_(e)(OR=50.92)为直肠癌LV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直肠癌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V_(e)(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对直肠癌LVI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K^(rans)、V_(e)值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直肠癌LVI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参数图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禹 王培军 +1 位作者 周永明 祝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在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参数图中的特征,评估其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病变患者108例共111个病灶,联合采用乳腺普通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序列,绘制时...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在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参数图中的特征,评估其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病变患者108例共111个病灶,联合采用乳腺普通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序列,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通过软件处理获得Washin、Washout、PEI及Combine等4种乳腺灌注伪彩参数图像,分别测定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灌注参数值。参照病理结果,绘制ADC值及各灌注参数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ADC值及各灌注参数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DC、Washin、Washout、PEI及Combine灌注参数图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87,0.657,0.896,0.669,0.710。ADC以1.2×10-3mm2/s为阈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76.19%,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ashin、Washout、PEI及Combinec参数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91.3%,76.8%,95.7%和47.6%,78.6%,59.5%,52.4%。各灌注参数值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参数图特别是Washout图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灌注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贾中正 蒋佳珅 +3 位作者 沈丹丹 花烨 葛敏 周学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脑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2007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胶质瘤分级标准分为Ⅱ级30例[低级别胶质瘤(LGG)]和Ⅲ级8例、Ⅳ级41例[高级别胶质瘤(HGG)]...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脑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2007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胶质瘤分级标准分为Ⅱ级30例[低级别胶质瘤(LGG)]和Ⅲ级8例、Ⅳ级41例[高级别胶质瘤(HGG)],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CE-MRI检查,测算容积转运参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的最大值;术后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测算Ki-67增殖指数最大值。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Ve、Ki-67增殖指数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K^(trans)、Ve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LGG比较,HGG的K^(trans)、Ve、Ki-67增殖指数增加(P均<0. 05);HGG的K^(trans)、Ve与Ki-67增殖指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 614、0. 644,P均<0. 05),LGG的K^(trans)、Ve与Ki-67增殖指数均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DCE-MRI可以定量评估HGG患者瘤细胞增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 细胞增殖程度 容积转运参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尹思远 高缇 +2 位作者 刘慧君 胡喜斌 王唯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64例,其中三阴性组46例,非三阴性组118例,所有患者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64例,其中三阴性组46例,非三阴性组118例,所有患者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诸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三阴性组的病灶不规则形较非三阴性组少见,强化多不均匀,环形强化占比较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43);三阴性组的MK、Ve值小于非三阴性组(P<0.05),呈低度负相关(r=-0.212,P=0.006;r=-0.480,P<0.001);而三阴性组的MD、K^(trans)、Kep值大于非三阴性组(P<0.05),呈低度正相关(r=0.209~0.294,P<0.05)。其中Ve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192~2.895,P=0.028~0.038)。DCE-MRI模型的AUC为0.851,大于DKI模型(AUC=0.684)和常规MRI模型(AUC=0.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68;P=0.022;Z=3.546,P<0.001)。DKI联合DCE-MRI模型的AUC为0.885,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模型(Z=1.890~4.888,P<0.05)。结论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其中DCE-MRI模型的Ve值诊断效能最高,DKI联合DCEMRI模型对鉴别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克罗恩病病情的评估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小玲 阮君 朱敬松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45-247,250,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DCE-MRI)增强定量参数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对克罗恩病(CD)病情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克罗恩病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MRI、DCE-MEI扫描和K^trans值测量,同时收集患者的HBI和ADC等各项资料。将5...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DCE-MRI)增强定量参数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对克罗恩病(CD)病情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克罗恩病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MRI、DCE-MEI扫描和K^trans值测量,同时收集患者的HBI和ADC等各项资料。将50例患者根据HBI水平分为重度活动组10例、轻中度活动组22例和静止组18例,对3组患者的K^trans、ADC进行比较,分析活动期和慢性期CD患者MRI表现及K^trans、ADC、HBI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K^trans值、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CD的结果显示:假阳性患者5例,假阴性患者23例,敏感度为66.2%,特异度为84.4%,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54.0%;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50例CD患者的K^trans与HBI呈现正相关,与ADC呈现负相关,血清ADC与K^trans呈现负相关(P均<0.05)。结论:MRI定量参数K^trans在反应CD活动状态方面有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磁共振动态增加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于呈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检查以及DCE-MRI+DWI联合检查,对比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检查和确诊用时、灵敏度、特异度、漏诊误诊发生率。结果:DCE-MRI+DWI联合检查明显比单一DCE-MRI检查结果更为精准(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较低(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灵敏度明显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和确诊用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联合检查对于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小肝癌 肝脏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李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胆道狭窄性质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胆道狭窄性质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良性组(60例)和恶性组(40例)。两组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两组患者病灶定位的准确率均为100%。两组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长度、壁厚及上方扩张段末端管径分别为(9.56±1.06)mm、(1.99±0.16)mm、(8.67±0.43)mm,均短于恶性组患者的(14.68±2.06)mm、(3.02±0.46)mm、(11.36±0.56)mm(P<0.05);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管径为(2.86±0.65)mm,长于恶性组患者的(1.60±0.78)mm(P<0.05)。两组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延迟期、门静脉期、动脉期狭窄段管壁强化程度分别为(23.87±2.16)Hu、(27.57±1.48)Hu、(15.68±1.06)Hu,低于恶性组患者的(42.56±2.45)Hu,(44.98±2.51)Hu,(29.98±2.06)Hu(P<0.05)。结论:对胆道狭窄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各具优势,均有助于鉴别诊断胆道狭窄的性质,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临床可将两者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CT动态增强扫描 胆道狭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参数在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熙 吴志清 李文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MRI联合DWI和DCE-MRI,记录所有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A期为22例,B期76例,C期21例,D期1例。DCE-MRI诊断的前列腺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率93.33%,Kappa=0.89)优于DWI(符合率80.83%,Kappa=0.73);随着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程度增高,MRI定量参数值中Ktrans、Ve、Kep逐渐增加,而AD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5、27.33、9.33、333.20,P <0.05);与病理分期的回归方程:Ktrans=0.09+0.08×(病理分期),Ve=0.26+0.10×(病理分期),Kep=0.45+0.04×(病理分期),ADC=1.26-0.12×(病理分期)。结论 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DCE-MRI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较高于DWI。当使用DWI诊断前列腺癌病理分期时可联合DCE-MRI与定量参数Ktrans、Ve、Kep、ADC值进行检查,为患者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容量转移常数 容积分数 回流速率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天瑞 高文怡 +2 位作者 姚娟 邹振宇 杨建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DCE-MRI影像学特征。根据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DCE-MRI影像学特征。根据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四个亚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DCE-MRI影像学特征。结果57例患者中Luminal A型占21.1%(12/57),Luminal B型占47.4%(27/57),HER-2过表达型占17.5%(10/57),三阴性乳腺癌占14.0%(8/57);Luminal型乳腺癌MRI检查表现为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三阴性乳腺癌边缘较光整且呈环形强化,HER-2过表达型通常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即Ⅲ型TIC曲线类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具有相应的特征,可辅助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省白 高益萍 +3 位作者 黎良山 李斌 周冰 陆黎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不同作用。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其中早期前列腺癌30例(外周带中早期18例,中央带中早期12例),前列腺增生53例,前列腺炎7例。扫描序列采用T1WI、T2WI、...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不同作用。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其中早期前列腺癌30例(外周带中早期18例,中央带中早期12例),前列腺增生53例,前列腺炎7例。扫描序列采用T1WI、T2WI、DWI,DWI扫描,测量DWI高信号区ADC值及观察ADC图;动态增强采用钆喷酸葡胺20ml静脉推注后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部分病例病灶区观察动态曲线。结果 27例外周腺体前列腺癌有1例误诊,而3例中央腺体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其中2例为b值选用800s/mm^2时,1例为b值选用1000s/mm^2时,而有4例前列腺增生误诊为前列腺癌,其中3例为b值选用800s/mm^2时,1例为b值选用1 000s/mm^2时。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早期外周腺体前列腺癌准确率较高,而选用不同的b值其准确率各不相同,其中b值为1 200s/mm^2能提高中央腺体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总体说来1.5T高b值弥散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动态增强,而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冬女 郭世伟 +3 位作者 樊树峰 汪军峰 朱华勇 陆军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其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其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均获得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对病变的边缘、形态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用评分法对病变性质分恶性、可疑恶性及良性三组进行判断。参照动态增强病变位置确定扩散图像病变所在,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感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良性和恶性ADC值比较。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和ADC值,采用评分法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定性诊断。比较动态增强扫描、DWI ADC值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效能。结果:动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形态学表现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9.5%、72.2%和3.221、0.146。良性病变组ADC值1.474±0.441(×1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1.082±0.160(×10-3mm2/s),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0.05)。ADC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66.7%和2.842、0.079。动态增强扫描和DWI-ADC值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83.3%和5.684、0.063。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较单一动态增强扫描或扩散成像诊断效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萌迪 李杰 +1 位作者 李真真 张中冕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切除的淋巴结进行病理...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切除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DCE-MRI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NSCLC患者DCE-MRI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参数(Ve)、运动速率常数(Kep)]。比较两组DCE-MRI参数(SS、Ktrans、Ve、Kep)水平,并分析DCE-MRI参数对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作用。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腺癌、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占比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SS、Ktrans、Ve、Kep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腺癌、SS、Ktrans、Ve、Kep水平均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SS、Ktrans、Ve、Kep水平联合预测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6.03%、0.848,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SS、Ktrans、Ve、Kep水平在NSCLC患者中水平异常升高,且均是影响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长玉 李苏建 +1 位作者 卢光明 唐晓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MRI资料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MRI显示 2 2个病灶形态不规则或有毛刺征 ,9个病灶存在癌组织坏死 ;MRI...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MRI资料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MRI显示 2 2个病灶形态不规则或有毛刺征 ,9个病灶存在癌组织坏死 ;MRI显示腋窝淋巴结肿大 8例 ,检出率 6 6 .7% (8/12 ) ,内乳淋巴结肿大 2例 ,6例病灶累及胸壁。所有病灶均不均匀强化 ,其中 16个呈环形强化 ,10个见对比剂填充征 ;15个病灶呈Ⅲ型曲线 ,10个呈Ⅱ型曲线 ,1个呈Ⅰ型曲线。结论 :边缘不光整、毛刺征及环状强化、冲刷型曲线强烈提示乳腺癌 ;MRI能较清楚的显示乳腺癌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及部分淋巴结情况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薇 张龙江 +1 位作者 罗松 黄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新的用来评估组织血管性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文中旨在探讨DCE-MRI在血管渗透性层面反映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从而为肝癌的评... 目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一种新的用来评估组织血管性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文中旨在探讨DCE-MRI在血管渗透性层面反映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从而为肝癌的评估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信息。方法对21例临床或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DCE-MRI,按选取位置不同将感兴趣区分为整个肿瘤、肿瘤热点和肿瘤周围肝组织3组。应用Tissue 4D软件包对DCE-MRI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下列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肿瘤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Ve)及半定量参数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下初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the contrast concentration versus time curve,iAUC)。结果肿瘤周围肝组织的平均Ktrans、Kep、Ve及iAUC分别为(0.124±0.057)/min、(0.632±0.158)/min、(0.205±0.098)和(10.009±6.201),整个肿瘤分别为(0.196±0.109)/min、(0.546±0.214)/min、(0.424±0.160)和(13.675±6.113),肿瘤热点分别为(0.422±0.170)/min、(0.780±0.308)/min、(0.589±0.116)和(35.663±19.086)。肿瘤热点各项参数均高于整个肿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均高于肿瘤周围肝组织,2组间Ktrans、V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肝组织的各项参数均明显低于肿瘤热点,除Kep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E-MRI参数分析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间接反映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监测肿瘤热点的各项DCE-MRI参数,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估可能会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肿瘤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