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动态塌陷坑回填治理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陆玉根 段鑫 +1 位作者 孙国权 孙丽军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49-54,共6页
塌陷坑回填治理对于保护地表环境,保障井下开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崩落法开采地表塌陷坑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对于实施回填治理工程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须搞清塌陷坑动态发展特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回填治理工艺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塌陷坑回填治理对于保护地表环境,保障井下开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崩落法开采地表塌陷坑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对于实施回填治理工程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须搞清塌陷坑动态发展特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回填治理工艺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本文以大红山铁矿正在实施的动态塌陷坑回填治理工程为成功案例,介绍了其动态塌陷坑变形特性,即塌陷坑各点每月均处于缓慢平稳线性的下沉状态,塌陷坑中心最大下沉速度在0.8~1.0 m/月,年均下沉量约91万m^(3);介绍了塌陷坑回填治理方案,即汽车直排运输加推土机推进的覆盖式回填治理方式,自下而上分台阶堆置,目前已回填废石量约729.3万m^(3);重点阐述了相关回填治理安全保障措施,对于同类塌陷坑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塌陷 回填治理 塌陷规律 安全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兴中 张超凡 +1 位作者 张冠雄 黄鑫 《风景园林》 2022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山东省兖州煤田邹城市太平采煤塌陷区为例,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太平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动态塌陷特点,重点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 以山东省兖州煤田邹城市太平采煤塌陷区为例,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太平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动态塌陷特点,重点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塌陷区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从生态系统整体设计与修复的角度,提出了6种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包括顺应塌陷时间节律的动态设计、以生境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结构设计、地形–底质复合设计、水上–水下一体化设计、动物–植物协同设计、多功能生境设计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生态修复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明显,修复后的采煤塌陷区成为多样性丰富、多物种协同的共生系统及林–水一体化的动态景观系统,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研究结果可为采煤塌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育 动态塌陷 新生湿地 采煤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