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状态转移法的冷却水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任鑫 赵新文 蔡琦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2期81-83,97,共4页
由于传统的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在描述时间、过程变量和操纵员等的动态影响时存在困难,而无法满足复杂动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需要。对具有动态随机性故障的可修系统采用静态近似处理,经常会导致计算的可靠性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由于传统的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在描述时间、过程变量和操纵员等的动态影响时存在困难,而无法满足复杂动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需要。对具有动态随机性故障的可修系统采用静态近似处理,经常会导致计算的可靠性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针对动态分析问题,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建立了系统中部件可靠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转移方程,根据冷却水系统的原理和运行特点建立了冷却水系统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运用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地分析计算冷却水系统的不可用度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转移法 动态可靠性分析 不可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系统多态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金平 李少雄 +1 位作者 王康 薛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4,共6页
针对CTCS-3列控车载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故障的多态性、动态性及认知不确定性,提出GO-FLOW法分析复杂多态系统的动态可靠性。首先,以GO-FLOW法原理为基础,构建证据多态操作符解决元部件故障发生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完成对复杂多态系统的不... 针对CTCS-3列控车载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故障的多态性、动态性及认知不确定性,提出GO-FLOW法分析复杂多态系统的动态可靠性。首先,以GO-FLOW法原理为基础,构建证据多态操作符解决元部件故障发生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完成对复杂多态系统的不确定量化。其次,基于多状态部件的动态性,提出4个假设表明不同部件间的状态转移强度,并建立多态、动态可靠性计算模型,即证据GO-FLOW模型。最后,以CTCS-3列控车载系统为例,根据所建模型,对运行时间在100~500 h的系统工况进行可靠性分析,获得相关软件模拟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整理兰新客专2020年全年CTCS-3级列控车载系统现场维护数据,与可靠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分析认知不确定性和共有信号对多态、动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系统 多态、动态可靠性分析 认知不确定性 共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状态转移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飞腾 郁军 肖航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80-83,共4页
基于系统的马尔可夫性假设,对系统状态进行适当的离散化处理,利用状态转移方法来描述系统的动态随机过程.在求得状态转移矩阵后,再建立离散动态事件树,来求得系统故障概率.用此方法具体分析了水位调节系统.
关键词 Markov状态转移 动态可靠性分析 系统故障分析 马尔可夫链 离散事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法在CEFR核级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丽芳 杨红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4,41,共11页
根据CEFR的核级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特点,基于GO法原理建立了该系统可靠性分析动态计算模型。针对动态分析问题,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建立了三种特殊故障模式的部件可靠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状态转移方程,创建并导出互备自投门的可... 根据CEFR的核级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特点,基于GO法原理建立了该系统可靠性分析动态计算模型。针对动态分析问题,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建立了三种特殊故障模式的部件可靠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状态转移方程,创建并导出互备自投门的可靠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转移方程。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计算了系统的典型运行工况动态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可靠度达到0.999 92,说明其设计和设备选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典型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地计算典型瞬态工况下系统的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法 动态可靠性分析 中国实验快堆 核级循环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GO法的复杂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宇奇 徐廷学 +1 位作者 李志强 李海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7,共8页
为了准确把握复杂多态系统及其部件可靠性指标的演变规律,需要对其进行动态可靠性分析。针对复杂多态系统退化参数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动态可靠性分析的证据GO算法,以GO法原理为分析基础,结合证据理论构建一种考虑认知不确... 为了准确把握复杂多态系统及其部件可靠性指标的演变规律,需要对其进行动态可靠性分析。针对复杂多态系统退化参数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动态可靠性分析的证据GO算法,以GO法原理为分析基础,结合证据理论构建一种考虑认知不确定性的多态GO法操作符,完成对复杂多态系统的不确定量化,结合马尔可夫模型对复杂多态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从而有效地分析认知不确定性给系统可靠度的影响,并用算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多态系统 GO法 认知不确定性 证据理论 动态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和Monte Carlo的动态可靠性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汝男 孙志礼 +1 位作者 郭凡逸 王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8-664,共7页
首次穿越法可以得到失效概率随时间的变化,但是计算复杂提高计算成本.拟静态法计算量较小但是只能得到给定时间段对应的失效概率值,不能得到其变化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Kriging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提出一种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AK... 首次穿越法可以得到失效概率随时间的变化,但是计算复杂提高计算成本.拟静态法计算量较小但是只能得到给定时间段对应的失效概率值,不能得到其变化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Kriging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提出一种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AK-MCS-T.AK-MCS-T即拥有拟静态法计算量小的优点又可以给出失效概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为提高Kriging模型精度,AK-MCS-T提出一种新的选点准则.新的选点准则不仅考虑到样本点处基于Kriging模型的响应估值符号判断错误的概率,还考虑了该样本点对应的概率密度.同时,为保证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AK-MCS-T提出了新的学习停止条件.最后通过腐蚀梁结构和悬臂管结构证明了新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 Carlo方法 KRIGING模型 选点准则 学习停止条件 动态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MP的某核电厂化容系统上充回路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雪松 夏林路 +2 位作者 张磊 周世梁 刘洋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4-1361,共8页
核电厂化学与容积控制系统(CVCS)关键组成设备有上充泵、上充阀门组以及热交换器,是保证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其运行可靠性对于核安全有重要意义。传统静态故障树不能很好地描述这些动态行为的失效模式,对于此类问题,分析假设过于保... 核电厂化学与容积控制系统(CVCS)关键组成设备有上充泵、上充阀门组以及热交换器,是保证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其运行可靠性对于核安全有重要意义。传统静态故障树不能很好地描述这些动态行为的失效模式,对于此类问题,分析假设过于保守。针对故障树分析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布尔逻辑驱动的马尔可夫过程构建了上充回路的动态可靠性模型,采用KB3进行BDMP建模,分别采用YAMS和PRISM进行不同部分对总不可用率的影响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总不可用率约为0.033,上充泵失效对系统贡献占比最大约为99.99%,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运维措施,以提高核电厂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CS上充功能 动态可靠性分析 BDMP PR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动态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延凯 林萌 杨燕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2-67,共6页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可以理清系统各个部件可能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失效后果,在概率安全分析(PSA)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FMEA以静态分析为主,无法完全适用于具有复杂动态交互作用的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动态FMEA方法通过对DC...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可以理清系统各个部件可能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失效后果,在概率安全分析(PSA)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FMEA以静态分析为主,无法完全适用于具有复杂动态交互作用的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动态FMEA方法通过对DCS系统功能(硬件、软件和固件功能,以及DCS与被控工艺系统间的交互)进行模拟,分析者可以动态地插入、分析DCS不同故障的影响,有效降低对分析者的经验依赖以及对电厂的运行数据依赖,提高FMEA的便捷性和效率,并使得后续动态故障树的建立等PSA分析工作变得更为可行也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仪控系统 核电厂仿真 概率安全分析 动态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C-STPA模型的战机飞行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瑛 孙贇 李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针对战机飞行安全性分析不全面且缺少定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价方法。首先,危险分析技术(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战机飞行安全的风险源,基于人为可靠性动态分析(inf... 针对战机飞行安全性分析不全面且缺少定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价方法。首先,危险分析技术(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战机飞行安全的风险源,基于人为可靠性动态分析(information,decision and action in crew,IDAC)模型是目前最全面的人为可靠性分析模型,结合两者的优势提出了IDAC-STPA分析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分析战机飞行风险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飞行员操纵-战机机体模型,叠加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参量的风险度可以得到相应机动动作的安全谱,在此基础上得到该飞行动作的风险度。最后,通过对某型战机眼镜蛇机动的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型战机飞行中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和潜在风险。通过安全谱提供一种直观的分析事故演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的风险度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事故演化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人为可靠性动态分析-危险分析技术 飞行仿真 安全谱 风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舰船研究》2011年总目次
10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舰船 船舶能量管理系统 舰船装备 舰船结构 动态可靠性分析 环肋圆柱壳 圆柱面壳 阻振质量 目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