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泥堆肥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及层次效应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同斌 黄启飞 +3 位作者 高定 黄泽春 郑玉琪 李艳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6-741,共6页
对城市污泥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调理剂比例较低时 ,堆体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都较为缓慢 ,堆肥处理时间长 ,堆体温度较低。当调理剂比例较高时 ,堆体升温速率较快 ,堆肥温度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灭菌... 对城市污泥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调理剂比例较低时 ,堆体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都较为缓慢 ,堆肥处理时间长 ,堆体温度较低。当调理剂比例较高时 ,堆体升温速率较快 ,堆肥温度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灭菌稳定化所要求的高温。堆体温度在高温阶段持续的时间与调理剂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调理剂比例太高时 ,高温持续时间短 ,如加入适当比例的回流污泥 ,堆温可以在 5 0℃以上高温阶段持续足够的时间。当堆肥原料的起始温度高于 1 5℃ ,堆体一般要经历升温阶段、高温持续阶段和降温阶段 ,但是当堆肥原料的起始温度很低时 ,堆体温度还要经历一个起爆阶段。堆体内不同层次的温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 ,堆肥初始阶段 ,堆体下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 ,随后上层温度逐渐高于下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效应 城市污泥 堆肥温度 动态变化过程 层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素娟 王占礼 +4 位作者 黄明斌 张宽地 刘俊娥 袁殷 陈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1)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皆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递增,并皆可用对数线性组合方程很好地描述。开始降雨后的15min和35...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1)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皆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递增,并皆可用对数线性组合方程很好地描述。开始降雨后的15min和35min是侵蚀强度随降雨过程变化的转折点;(2)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皆随雨强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用线性方程很好地描述;(3)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用对数线性组合方程很好地描述,25°左右是侵蚀强度发生变化的临界坡度;(4)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随坡长的增加整体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用对数线性组合方程很好地描述,坡长80cm左右是侵蚀强度发生变化的转折点;(5)土壤侵蚀强度随雨强、坡度、坡长的动态变化可用三元线性方程描述,雨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远超过坡度与坡长,且坡度与侵蚀强度的关系较坡长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面 土壤侵蚀 动态变化过程 降雨强度 坡度 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少同 贾永刚 +2 位作者 刘晓磊 郭磊 单红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4,共12页
黄河入海沉积物自河口进入海洋后,在重力、水动力、生物改造等一系列外部作用下,经历着堆积、固结、液化、侵蚀再悬浮、海床变形滑动以及后期改造等一系列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团队近十几年来针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开... 黄河入海沉积物自河口进入海洋后,在重力、水动力、生物改造等一系列外部作用下,经历着堆积、固结、液化、侵蚀再悬浮、海床变形滑动以及后期改造等一系列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团队近十几年来针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室内外物理模拟试验与水下三角洲现场原位长期观测等研究工作。在各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方面,主要得到了以下认识:快速堆积后沉积物的固结速度很快,1—2天便可达到甚至超过原始海床强度,海床发育有显著的各项非均匀性,并发育有"硬壳层"。粉质土海床易于累积孔隙水压力,发生沉积物"液化"现象,一方面会改变海床表层沉积物的抗侵蚀性;另一方面,在海床内部垂向渗流的驱动下,海床内部部分细粒沉积物会被"泵送"输运到海床表面,进而进入上覆水体成为再悬浮沉积物,即部分再悬浮沉积物来源于海床内部。黄河三角洲坡度极缓,海底滑坡可以在近于水平的坡度条件下发生。波致海床液化引起的地层重构或海床渗流导致的内部土颗粒运移,可能会将相对均匀的海床改造为层化结构,这对河口地区沉积层理的解读具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沉积物 动态变化过程 机理 现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酸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赵任辉 龙荷云 兰洪忠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30-36,共7页
本文研究了循环冷却水的动态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南京栖化厂循环水的报表数据及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冷却水酸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随机周期性,它与加酸时间及加酸方法有关,长历程(4个月)的数据可用时间序列模型(1-B^3)AR(8)表示。短历程... 本文研究了循环冷却水的动态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南京栖化厂循环水的报表数据及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冷却水酸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随机周期性,它与加酸时间及加酸方法有关,长历程(4个月)的数据可用时间序列模型(1-B^3)AR(8)表示。短历程(74小时)可用(1-B)AR(2)描述。按照模型及谱分析提出了合适的加酸方法、发挥缓蚀药剂的作用,以及提前预报,加强水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时间序列分析 循环冷却水的动态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中部优势灌木物种叶功能性状参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建红 赵传燕 +2 位作者 李娜 汪红 席亚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植物叶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重要桥梁,是探索植物适应环境、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也是生态水文模型重要的输入参数。通过高时间分辨率样品的采集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祁连山中部优势物种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和... 植物叶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重要桥梁,是探索植物适应环境、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也是生态水文模型重要的输入参数。通过高时间分辨率样品的采集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祁连山中部优势物种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和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叶功能性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LA)从生长初期到生长末期发生明显变化,且2020年6—7月初灌木叶面积变化最为明显;比叶面积(SLA)分别在76—157 cm^(2)/g之间和120—217 cm^(2)/g之间,金露梅SLA平均值(123 cm^(2)/g)<鬼箭锦锦鸡儿SLA平均值(176 cm^(2)/g);在生长初期金露梅的叶面积指数(LAI)明显大于鬼箭锦鸡儿,金露梅和鬼箭锦鸡儿的叶面积指数随时间的变化都符合三次函数;生物量与基径和高度的乘积呈显著性相关,最优回归模型均为幂函数;地上生物量与叶功能性状参数在不同阶段的模拟方程均不同,地上总生物量与叶生物量在生长期的最优选择模型分别呈S型函数和幂函数,金露梅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在不同阶段与SLA的最优模型均为对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灌木 叶功能性状参数 动态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对象函数Petri网评价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佳 黄光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81-1689,共9页
在传统对象Petri网中引入函数的概念,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OFPNEM(Object Function Petri Net Model),将对生态系统恶化过程中起促进与抑制作用的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用变迁表示脆弱程度的触发条件,用对... 在传统对象Petri网中引入函数的概念,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OFPNEM(Object Function Petri Net Model),将对生态系统恶化过程中起促进与抑制作用的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用变迁表示脆弱程度的触发条件,用对象库所表示生态系统变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从而直观地表示生态环境恶化的逻辑因果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函数Petri网的矿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OFPNEM。在对象函数Petri网基础上,结合模型原理的规则,给出OFPNEM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通过对象函数Petri网对具有动态变化过程的矿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函数 PETRI网 脆弱性评价建模 动态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常宝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5期21-24,共4页
耕地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多年连续定点调查、田间试验、样品采集和分析化验等方式,观测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田间基础设施等诸因子动态变化过程的一项工作。它是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建设与保护的重要依据,也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耕地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多年连续定点调查、田间试验、样品采集和分析化验等方式,观测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田间基础设施等诸因子动态变化过程的一项工作。它是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建设与保护的重要依据,也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质量红线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基础设施 耕地地力 样品采集 分析化验 田间试验 藏粮于技 动态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remain passenger queues at subway station platform
8
作者 许心越 刘军 +1 位作者 李海鹰 周艳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837-844,共8页
The remain passenger problem at subway station platform was defined initially,and the period variation of remain passenger queues at platform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rriving and boarding analyses.Taking remain passe... The remain passenger problem at subway station platform was defined initially,and the period variation of remain passenger queues at platform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rriving and boarding analyses.Taking remain passenger queues at platform as dynamic stochastic process,a new probabilistic queu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probabilistic theory and discrete time Markov chain theory.This model can calculate remain passenger queues while considering different directions.Considering the stable or variable train arriving period and different platform crossing types,a series of model deformation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The probabilistic approach allows to capture the cyclic behavior of queues,measures the uncertainty of a queue state prediction by computing the evolution of its probability in time,and gives any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arrivals.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ata,the deviati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less than 20%,which shows the efficiency of probabilistic approach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WAY PLATFORM remain passenger queuing theory probabilistic theory Markov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