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世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词"过2"。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演变又可分别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变发生和演变扩散。就形成机制而言,"过1"的产生主要是受隐喻、类推以及重新分析的作用,趋向动词"过"的形成是"过1"产生的关键;而"过2"是"过1"吸收了助词"来"及其经常出现的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而产生的,可以说是"过1"在特殊语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1 过2 动态助词 语法 演变发生 演变扩散 语法演变 语法创新 语境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2005年第1期54-61,共8页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事态助词 中古 佛经 模糊 年代 隋代 魏晋南北朝 产生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14
3
作者 苏政杰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3-35,共13页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等语法化手段而来。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语法 重新分析 类推 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法化进程看助词“的”的用法
4
作者 熊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X期87-88,共2页
在语法研究进程中,助词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助词中尤以动态助词最为特色,关于动态助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着"、"了"等的研究,对于"的"的研究在学术界还不多。本文将从语法... 在语法研究进程中,助词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助词中尤以动态助词最为特色,关于动态助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着"、"了"等的研究,对于"的"的研究在学术界还不多。本文将从语法化的进程对动态助词"的"的用法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的"的性质及作用的用法和所构成的句式进行全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助词“的”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的动态助词“过”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晓锦 林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3种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中的使用情况,认为动态助词“过”是动词“过”语法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动态助词“过”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位置对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制约——以“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金圈 刘清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现代汉语中作为连词和助词的"再说"是由近代汉语中的状中短语"再说"经由词汇化和语法化演变而来的。在元明清时期,短语"再说"经常分布在句首和句末两个位置,不同位置的"再说"分别发展出连词和... 现代汉语中作为连词和助词的"再说"是由近代汉语中的状中短语"再说"经由词汇化和语法化演变而来的。在元明清时期,短语"再说"经常分布在句首和句末两个位置,不同位置的"再说"分别发展出连词和助词的用法。这一语法化过程是由认知域投射、语用推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早期的连词"再说"在使用频率上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说 连词 助词 词汇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 本文从性质特征、句法功能和表义方式三方面对附加型“X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X式”在功能上接近于区别词又不同于区别词,是一种融词汇单位、语法形式为一身,集交际语境、百科常识为一体的特殊语言形式。作为一种语法化中的“词—语连续统”,“X式”的发展反映了当代汉语表达方式日趋灵活多样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式" 词缀 类词缀 比况助词 准比况助词 性质特征 汉语 词汇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醒世姻缘传》看近代汉语助词“将”的语法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岳立静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590-598,共9页
文章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功能以及所有带"将"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语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 文章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功能以及所有带"将"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语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性质的延续状态,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对助词"将"这一功能意义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条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助词 语法功能 语法 “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新年 《语言科学》 2004年第6期42-50,共9页
相对于“了、却、著、得”来说,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为动态助词的过程比较缓慢,学术界对其语法化迟缓的原因并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本文利用数据库,全面调查了唐宋时期《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三部禅宗著作中“... 相对于“了、却、著、得”来说,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为动态助词的过程比较缓慢,学术界对其语法化迟缓的原因并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本文利用数据库,全面调查了唐宋时期《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三部禅宗著作中“过”的语义特征、句法格式及其使用频率,试图说明“过”在这个时期语法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 唐朝 宋朝 近代汉语 助词 语法 语义特征 句法格式 禅宗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光景”向概数助词和情态副词的演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爱玲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5,96,共8页
名词"光景"在汉语史上经历了向"上下,左右"义概数助词和"大概,可能"义认识情态副词的语法化。"光景"在语法化为概数助词的过程中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情形,情况"义→"模样,样子... 名词"光景"在汉语史上经历了向"上下,左右"义概数助词和"大概,可能"义认识情态副词的语法化。"光景"在语法化为概数助词的过程中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情形,情况"义→"模样,样子"义→"上下,左右"义。名词"光景"在受时量短语修饰的结构中被重新分析为"上下,左右"义概数助词。名词"光景"在语法化为情态副词的过程中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情形,情况"义→"模样,样子"义→"大概,可能"义。情态副词"光景"来源于"看/见光景"的截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景 语法 概数助词 认识情态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话中的动态助词“哒”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靖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43-145,157,共4页
"哒"是恩施话中一个常见的动态助词。"哒"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和状态的完成、实现、持续和开始的语法意义,用在形容词、数量词和名词后表示状态的变化,并且"哒"在恩施话还出现了词汇化的现象。
关键词 恩施话 动态助词 “哒” 完成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处所名词“处”的语法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浩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近代汉语处所名词“处”以处所义为起点,在“时间”和“虚化处所”两条路径上发生语法化。时间路径上,“处”的语法化有两个分支,分别发生从时间名词到假设助词、话题标记和从时间名词到赘余成分的语法化。虚化处所路径上,“处”的语法... 近代汉语处所名词“处”以处所义为起点,在“时间”和“虚化处所”两条路径上发生语法化。时间路径上,“处”的语法化有两个分支,分别发生从时间名词到假设助词、话题标记和从时间名词到赘余成分的语法化。虚化处所路径上,“处”的语法化也有两个分支,分别发生从虚化处所到事情所达到的程度、地步和从虚化处所到结构助词的语法化“。处”的语法化显示出语法化路径的多重性与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多重路径 假设助词 话题标记 结构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的动态助词词性刍议——谈现代汉语“动词+到+名词”结构中的“到”
13
作者 郑红明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2期74-78,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到”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其结构位置也很灵活。如“到上海”“看到”“弄到手”。等等,它或置于动词前,或置于动词后。因而,“到”的归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到”论述得较早而又较全... 在现代汉语中,“到”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其结构位置也很灵活。如“到上海”“看到”“弄到手”。等等,它或置于动词前,或置于动词后。因而,“到”的归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到”论述得较早而又较全面的,当首推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在这部论著中,黎先生对“到”作了如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动态助词 名词短语 介词 名词性成分 “了” “得” 教学语法体系 “不” 趋向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的”的V—R结构与动态助词“了”
14
作者 程国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动态助词 “了” “的” 因果关系 结果补语 述补结构 语言运用过程 趋向补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汉语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话的将来时态助词“格”及其来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它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少数名词、数量词之后,表示事件即将发生。“格”具有离散功能,可看做离散标志。“格”字句常表意愿、推测、提醒、警告。“格”的本字是“去”。
关键词 宜春话 将来时态助词 本字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字虚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木霁弘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7-42,共6页
汉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显现了自身的新陈代谢,作为现代汉语的某些语法关系,人们是能够找到它的变化渊源的。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过”的虚化是明显的。但从总体上来看,“过”的虚化还处于萌芽期,而且这种虚化到了一定程度后似乎就停滞... 汉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显现了自身的新陈代谢,作为现代汉语的某些语法关系,人们是能够找到它的变化渊源的。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过”的虚化是明显的。但从总体上来看,“过”的虚化还处于萌芽期,而且这种虚化到了一定程度后似乎就停滞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过”虚化的完善程度远不如同时代“了”“著(着)”虚化的程度。从书中例子来看,唐代虚化的“了”“著”都有相当的比例,而“过”则无法相比,没有那么多虚化的例子。此外,有一有趣的现象,“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现代汉语 朱子语类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 动态助词 演变发展 搜神记 完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助词“的”与“的”字短语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公望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65-70,77,共7页
1.名助词“的”的语法作用 名助词“的”是专指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的助词。这种由“的”和它前面的实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在结构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省略了中心语。“的”作为使整个语法单位名词化的标志,同前... 1.名助词“的”的语法作用 名助词“的”是专指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的助词。这种由“的”和它前面的实词性词语构成的“的”字短语,在结构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省略了中心语。“的”作为使整个语法单位名词化的标志,同前面的词语结合稳定,不能省去。 在意义上,它用对事物的修饰和限定来表示事物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 名词性偏正短语 定语 名词 语言现象 中心语 词语构成 主宾语 主语 语法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令达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29,共3页
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孔令达关于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笔者有两点想法:第一,现代汉语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在许多高校不少专业开设,不同的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教... 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孔令达关于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笔者有两点想法:第一,现代汉语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在许多高校不少专业开设,不同的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就不能完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孔令达 汉语课 汉语言文学 朱德熙先生 语义指向 语法错误 胡裕树 邢福义先生 动态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辰溪方言中三个表进行、持续的助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伯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116-117,共2页
湖南辰溪方言中表示动作进行、状态持续的常用助词有动态助词“哒”、“起”和语气动词“在”。本文介绍这三个助词的语法特点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一 语法功能分析及例释 1.1 “哒[ta]”,在辰溪方言中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进... 湖南辰溪方言中表示动作进行、状态持续的常用助词有动态助词“哒”、“起”和语气动词“在”。本文介绍这三个助词的语法特点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一 语法功能分析及例释 1.1 “哒[ta]”,在辰溪方言中用作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进行,一般附着于及物动词之后,构成“动词十哒十名词(词组)”格式。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辰 语气助词 方言 “在” 辰溪 形容词 动态助词 不及物动词 语法功能 名词性宾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年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20
作者 郭锡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6-17,共2页
1992年是古汉语语法研究获得丰收的一年。据我们的初步统计,这一年仅在大陆各种刊物和专集上发表的古汉语语法论文就有140多篇(材料由崔立斌同志帮助收集)。这些论文有的是关于语法史的专题研究,有的是专书语法研究或断代语法研究,还有... 1992年是古汉语语法研究获得丰收的一年。据我们的初步统计,这一年仅在大陆各种刊物和专集上发表的古汉语语法论文就有140多篇(材料由崔立斌同志帮助收集)。这些论文有的是关于语法史的专题研究,有的是专书语法研究或断代语法研究,还有对《马氏文通》或对古代注疏中语法观点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语法体系 《马氏文通》 专书 袁仁林 语法学界 语法系统 现代汉语语法 动态助词 结构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