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
王世群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
2011 |
2
|
|
2
|
从中古佛经看事态助词“来”及其语法化 |
龙国富
|
《语言科学》
|
2005 |
15
|
|
3
|
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
苏政杰
|
《汉语学报》
CSSCI
|
2010 |
14
|
|
4
|
从语法化进程看助词“的”的用法 |
熊岭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5
|
广州话的动态助词“过” |
陈晓锦
林俐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6
|
句法位置对短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制约——以“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为例 |
张金圈
刘清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
张谊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48
|
|
8
|
从《醒世姻缘传》看近代汉语助词“将”的语法功能 |
岳立静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6
|
|
9
|
试析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
林新年
|
《语言科学》
|
2004 |
7
|
|
10
|
名词“光景”向概数助词和情态副词的演化 |
张爱玲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湖北恩施话中的动态助词“哒” |
胡靖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2
|
|
12
|
近代汉语处所名词“处”的语法化 |
焦浩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1
|
|
13
|
“到”的动态助词词性刍议——谈现代汉语“动词+到+名词”结构中的“到” |
郑红明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0 |
0 |
|
14
|
带“的”的V—R结构与动态助词“了” |
程国富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5
|
宜春话的将来时态助词“格”及其来源 |
陈海波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6
|
“过”字虚化的历史考察 |
木霁弘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17
|
名助词“的”与“的”字短语 |
刘公望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8
|
|
18
|
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 |
孔令达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9
|
湖南辰溪方言中三个表进行、持续的助词 |
谢伯端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2
|
|
20
|
1992年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
郭锡良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