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雷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和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莉 姜红 +7 位作者 华琦 杨汉跃 郑家通 金浩 焦媛 王云 孙瑞华 柯元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2972-2975,共4页
目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对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剂量递增的临床研究。74例95 mm Hg≤舒张压<110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14... 目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对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剂量递增的临床研究。74例95 mm Hg≤舒张压<110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140 mm Hg≤收缩压<180 mm Hg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给予5 mg/d阿雷地平肠溶胶囊,4周后如诊室谷值坐位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维持原剂量治疗,血压未达标者剂量增至10 mg/d。8周时诊室谷值坐位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者,维持原剂量5 mg/d或10 mg/d,血压未达标者剂量增至20 mg/d服药至第12周。在第0周(治疗前)和第12周(治疗后12周)时分别各进行一次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AASI的变化。结果试验共入组74例,脱落及剔除7例,意向性数据集(ITT)为67例。(1)阿雷地平肠溶胶囊治疗12周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4±13)mm Hg、11(-5,3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5.3%和78.2%。(2)阿雷地平肠溶胶囊治疗12周后,患者AASI的下降幅度为0.13(0.0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AASI异常增高的患者,患者AASI的下降幅度为(0.3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阿雷地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主要是轻度的头晕、面色潮红和心悸。结论阿雷地平肠溶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24 h血压,还能显著降低AASI,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阿雷地平 动态血压 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和24h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莫小丽 安巍 万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09-271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与24h脉压(24hPP)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非合并高血压组(n=32例)和合并高血压组(68例)。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与24h脉压(24hPP)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非合并高血压组(n=32例)和合并高血压组(68例)。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记录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脉压(24hPP)、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比值(nDBP/dDBP)。然后按AASI=1-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斜率计算每个个体的AASI值。结果:两组患者在ACR、24hSBP、24hDBP、24hPP和AASI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AASI与年龄、ACR、24hPP、nSBP/dSBP和nDBP/dDBP有显著性相关性(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存在高血压,AASI均与24h脉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动脉的僵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态动脉僵硬度 24 h脉压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