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磁共振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洁华 林倩倩 +1 位作者 沈志华 汪永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7-353,共7页
目的借助功能磁共振结合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究伴有和不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脑功能连接状态的差异。方法招募17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9例不伴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使用修改版外显攻击... 目的借助功能磁共振结合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究伴有和不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脑功能连接状态的差异。方法招募17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9例不伴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使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采集被试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得到4个功能连接状态,提取不同功能连接状态间转换次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伴有攻击行为组、不伴有攻击行为组、健康对照组间脑功能连接转换次数的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0(0.0,3.0)次、4.0(2.5,4.0)次和2.5(1.0,4.0)次,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H=14.411,P=0.001),其中伴有攻击行为组低于不伴有攻击行为组(P<0.001),不伴有攻击行为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41)。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连接状态转换次数与MOAS财产攻击评分(r=-0.521,P<0.001)、体力攻击评分(r=-0.421,P=0.004)和MOAS加权总分(r=-0.519,P<0.001)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可能与其动态脑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功能磁共振 静息状态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转换次数 组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MRI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春阳 詹松华 +8 位作者 谭文莉 张颖颖 成建明 龚志刚 国荣芳 陈慧 黄炎文 徐慧慧 杨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oA)默认网络(DMN)与视觉网络(VN)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方法:纳入45例MwoA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DPARSFA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GIFT软... 目的:探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woA)默认网络(DMN)与视觉网络(VN)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方法:纳入45例MwoA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DPARSFA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GIFT软件对预处理MRI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并挑选出34个独立成分作为内在连接网络,使用滑动时间窗技术分析得到4个功能连接状态(state)、动态功能连接(dFC)指标,结果经过FDR校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MwoA组的dFC指标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MwoA组在state 1状态停留时间长。在state 2状态中,MwoA患者VN内功能连接强度减低,DMN与VN之间呈现弱连接状态(P<0.05)。dFC指标中的state 1持续时间与头痛影响测试⁃6分数具有正相关,转化次数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dFC方法探究到MwoA患者DMN与VN之间以长时间弱连接状态为主要异常表现,MwoA患者可能以视觉空间记忆障碍为早期的认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动态功能网络连接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