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7W表面激光合金化涂层微观组织与动态力学性能
1
作者 郑丽娟 王纪伟 +1 位作者 陈孟琴 付宇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131,共8页
为提高钨重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激光合金化工艺在97W基体表面制备了65W10Cr5V4Co2和65W10Cr5V4Co2+2%C_(3)N_(4)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等试验仪器,对合金化试样进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动态压缩力学性... 为提高钨重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激光合金化工艺在97W基体表面制备了65W10Cr5V4Co2和65W10Cr5V4Co2+2%C_(3)N_(4)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等试验仪器,对合金化试样进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采用分离变量法拟合无涂层钨合金以及带涂层钨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关系,探讨了复合涂层对97W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2%C_(3)N_(4)的复合涂层生成了(Fe,Cr)_(4)W_(2)N和(Fe,Cr)_(3)W_(3)C等复杂的碳化物和氮化物,组织呈现规则的网状结构,元素分布更均匀,晶粒尺寸更小,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达到97W基体的2.3倍;复合涂层的添加提高了整体结构材料的应变强化程度,但整体材料的应变率敏感程度有所降低,在应变率加载范围为3 500 s^(-1)级别条件下,整体结构以W颗粒解理形式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激光合金化 显微结构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1 位作者 武薇 闫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了FRC在抗压、抗拉等静态力学性能,以及抗冲击、抗侵彻等动态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3
作者 张逸超 朱文博 +5 位作者 方登 房延凤 侯翀驰 陈昕 张曰果 虞凯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9-232,共14页
在工程技术的持续演进中,再生混凝土以其绿色建筑材料的身份,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建筑业向绿色化迈进。鉴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天然混凝土有所不足,深化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对提升结构抗冲击、抗震性能具有科... 在工程技术的持续演进中,再生混凝土以其绿色建筑材料的身份,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建筑业向绿色化迈进。鉴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天然混凝土有所不足,深化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对提升结构抗冲击、抗震性能具有科学研究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再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加入纤维增强和改性处理等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动态力学性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单轴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下软段含量对聚氨酯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王健龙 +1 位作者 魏浩 李永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69,共6页
聚氨酯材料内部存在特有的微相分离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其链段及分子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消耗能量,为材料提供阻尼特性。而在水下环境中,静水压力会导致材料表现出与常压不同的动态力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的阻尼性能。针对这... 聚氨酯材料内部存在特有的微相分离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其链段及分子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消耗能量,为材料提供阻尼特性。而在水下环境中,静水压力会导致材料表现出与常压不同的动态力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的阻尼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两步法工艺合成不同软段含量的聚氨酯材料,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与热性能表征,同时,通过施加0.5 MPa的预应力进行了常规的压缩力学性能测试与压缩模式下的动态热机械分析,表征材料在压力环境下的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软段含量的增加会对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压缩强度产生规律性的下降影响,同时降低了聚氨酯材料在变温模式下的储能模量参数,而损耗因子的峰值呈现规律性增大,证明了软段含量的增加加强了压力下聚氨酯材料对温度的响应;变频模式下软段含量的增加与变温模式下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即软段含量的增加同样加强了压力下聚氨酯材料对频率的响应,这些规律的揭示为探究压力下不同软段含量聚氨酯材料的温度和频率响应特性,以及为水压下高耗能聚氨酯材料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动态力学性能 阻尼 压力 软段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剂对老化沥青动态力学性能和组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况栋梁 马小军 +3 位作者 马晓燕 袁斌 侯俊鹏 蔡军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3,共8页
目前,再生沥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上,而对老化后再生沥青性能变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自制的两种废机油残留物再生剂(REOB1、REOB2)对老化基质沥青进行再生,并对再生沥青进行短期老化(TFOT)和长期老化(PAV)。采用动态... 目前,再生沥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上,而对老化后再生沥青性能变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自制的两种废机油残留物再生剂(REOB1、REOB2)对老化基质沥青进行再生,并对再生沥青进行短期老化(TFOT)和长期老化(PAV)。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薄层棒状色谱仪(TLC-FID)分析再生沥青及其老化后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化学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REOB再生剂均能使老化基质沥青的性能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并且REOB2再生剂与老化基质沥青的相容性优于REOB1再生剂;采用CAM模型对沥青复数模量、相位角主曲线进行拟合,并以原样沥青主曲线为参考,对老化与再生沥青拟合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发现两种REOB再生剂均可以恢复老化基质沥青的复数模量和相位角。在二次老化过程中,RA+REOB再生沥青的归一化复模量指标(NCMI)在低频和中频范围内逐渐增大,即使经过长期老化,其复模量仍低于长期老化的基质沥青;而归一化相角指标(NPAI)在中频范围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内的下降幅度,RA+REOB1再生沥青经过PAV老化后的NPAI低于长期老化后的基质沥青;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RA+REOB再生沥青的化学组分从芳烃组分向胶质迁移,REOB1再生沥青经PAV老化后轻组分损失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 再生剂 二次老化 动态力学性能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超 郝宏媛 +1 位作者 刘立熙 朱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7-125,193,共10页
为研究再生骨料的预浸碳化处理方式及碳化循环次数对再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强化后的再生骨料100%取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试件,分别开展静、动态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加载时,预浸碳化组的抗压强度随碳化循环次数的... 为研究再生骨料的预浸碳化处理方式及碳化循环次数对再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强化后的再生骨料100%取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试件,分别开展静、动态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加载时,预浸碳化组的抗压强度随碳化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直接碳化组的抗压强度仅在第1次碳化循环后有所提升,继续进行碳化循环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动态加载时,预浸碳化组再生混凝土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动态抗压强度与动态增加因子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提高,相较于普通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预浸碳化循环3次后制备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动态抗压强度提升了23.8%,而直接碳化组仅提升了5.7%,且动态增加因子与应变率的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应变率的lg10线性增加;当应变率相同时,随着碳化循环次数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也增大。从能量的角度看,预浸碳化组在高应变率下的比能量吸收值大于低应变率下的比能量吸收值,再次说明了预浸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仍具有应变率效应,相同应变率条件下,预浸碳化组的比能量吸收值大于直接碳化组,说明预浸碳化再生骨料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且效果优于传统的直接碳化处理。上述研究也为预浸碳化强化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结果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预浸碳化 再生混凝土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影响下路用CFB灰混凝土孔隙特征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立波 赵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SHPB动力学试验,探究冻融循环对CFB灰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特征,分析高应变率作用下冻融循环次数和CFB灰掺量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公路建设季冻灾害与动载扰动的影响规律,分析CFB灰混凝土的路用可行性...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SHPB动力学试验,探究冻融循环对CFB灰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特征,分析高应变率作用下冻融循环次数和CFB灰掺量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公路建设季冻灾害与动载扰动的影响规律,分析CFB灰混凝土的路用可行性。研究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CFB灰混凝土的孔隙率与混凝土可承受的冻融循环次数呈对数关系,CFB灰掺量的增加使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孔隙率减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抗压强度呈对数减小,动态峰值应变呈对数增加,掺量为20%的CFB灰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动态抗压性能;在公路建设中,掺量不大于20%的CFB灰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孔隙率、提高动荷载承载力、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成果对于探究CFB灰混凝土力学性能、促进CFB灰混凝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灰混凝土 冻融循环 孔隙率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AZ31B/2024Al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梁汉良 罗宁 +2 位作者 陈彦龙 芮天安 潘玉龙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56,共18页
运用平行法爆炸焊接工艺,开展了TA2/AZ31B/2024Al多层轻质金属板材爆炸焊接实验。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及三维轮廓扫描等测试技术,对多层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材料物相变化规律、复合板材动态... 运用平行法爆炸焊接工艺,开展了TA2/AZ31B/2024Al多层轻质金属板材爆炸焊接实验。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及三维轮廓扫描等测试技术,对多层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结构特征、材料物相变化规律、复合板材动态力学性能及材料冲击断口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后多层轻质金属复合板的4个焊接界面均呈现出爆炸焊接特有的波形结构特征,结合界面处无明显缺陷,总体焊接质量良好。结合界面处晶粒发生细化并形成细晶区,1060Al过渡层内晶粒组织由于强塑性变形呈现典型的拉长层状晶粒特征,4个结合界面处均出现明显的变形织构与再结晶织构特征。沿X方向的试样最大动态抗压强度达605 MPa,分层断口界面三维形貌呈现近似水面波纹的独特结构特征。沿Z方向的试样最大动态抗压强度达390 MPa,断口界面三维形貌呈现明显的纤维状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金属 多层复合板 爆炸焊接 界面微观结构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压下白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绍品 郑光 +2 位作者 郑宇轩 聂宏 周风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3-554,共12页
深部岩石在地下高地应力环境的动态力学性能对深部矿山工程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顶山某煤矿下白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霍普金森杆装置开展动态力学试验并采用HJC本构模型的白砂岩进行三维... 深部岩石在地下高地应力环境的动态力学性能对深部矿山工程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顶山某煤矿下白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霍普金森杆装置开展动态力学试验并采用HJC本构模型的白砂岩进行三维霍普金森杆有限元仿真,研究静水压对白砂岩动态力学性能、能量吸收和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砂岩的峰值应力随着静水压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变随着静水压的增加而降低;静水压可抑制裂纹的扩展,增强白砂岩的强度;HJC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白砂岩的损伤失效。预期结果可为深部岩石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深部岩石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霍普金森杆 白砂岩 静水压 有限元仿真 HJC本构模型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多胞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白雪 张元瑞 +3 位作者 王少华 彭克锋 虞吉林 郑志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1,共29页
多胞材料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空穴和胞元的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吸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人体防护等碰撞/爆炸防护领域。引入梯度设计可实现多胞材料的有序耗能和载荷调控,满足不同情形和工况下的防护需求。对梯度多胞... 多胞材料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空穴和胞元的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吸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人体防护等碰撞/爆炸防护领域。引入梯度设计可实现多胞材料的有序耗能和载荷调控,满足不同情形和工况下的防护需求。对梯度多胞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和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结构在抗冲击、抗爆炸和模拟爆炸载荷加载3个方面的应用案例。首先,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的分类,较系统地总结了梯度多胞材料在动态加载下的变形特征、冲击波模型、防护性能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梯度多胞材料的密度/强度梯度与惯性效应存在的竞争机制。其次,以冲击波模型为力学原理指导梯度多胞材料/结构设计,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耐撞性反向设计、多种抗爆炸夹芯结构设计、计及弹靶耦合效应的爆炸载荷模拟器设计等策略,实现了最佳防护效果或载荷精准控制,为抗冲击/抗爆炸防护设计和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展望了梯度多胞材料在极端环境加载、大能量冲击和强非线性载荷调控等需求下冲击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多胞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耐撞性设计 抗爆炸设计 载荷模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及相关失效准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芹 黄西成 +1 位作者 陈军红 段裕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共13页
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及其失效准则对于理解其性能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预测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从而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力学行为特性和失效准则着手,归纳和总结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动态力... 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及其失效准则对于理解其性能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预测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从而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力学行为特性和失效准则着手,归纳和总结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指出应变速率和温度对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总结了现有的复合材料失效准则,并讨论了这些准则的适用性差异。指出温度和应变速率耦合环境下的力学行为研究、相关失效准则建立和基于多尺度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温度 应变速率 动态力学性能 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琳琳 尹克飞 +2 位作者 王振 吴汩 何鹏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84,共9页
为研究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以温度和加载速率为可变参数,开展了复合层试件动态压缩试验及静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ynamic intensity factor,... 为研究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以温度和加载速率为可变参数,开展了复合层试件动态压缩试验及静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ynamic intensity factor, DIF)均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应变率低于45 s~(-1)时DIF随温度升高单调减小,高于45 s~(-1)后DIF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高温后复合层界面黏结减弱,随着温度升高水泥砂浆和花岗岩破坏形态差异化增大;复合层试件削波耗能特性表现出加载速率低敏感和温度高敏感。峰值应力比和耗能率不随加载速率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高温后复合层等效波阻抗下降,削波能力得到增强而耗能效果受到削弱;随着温度升高,入射能更多地转化为反射能,透射能及破坏耗能的占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复合层 高温 冲击荷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1060铝动态力学性能参数识别及验证
13
作者 毛伯永 刘强 +1 位作者 叶希洋 翟红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531-14536,共6页
为了建立1060铝材料动态本构模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霍普金森拉杆装置,对1060铝试件在25~300℃范围内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和0.01~4 922 s^(-1)拉伸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和J-C本构模型,拟合得到了材料的... 为了建立1060铝材料动态本构模型,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霍普金森拉杆装置,对1060铝试件在25~300℃范围内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和0.01~4 922 s^(-1)拉伸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和J-C本构模型,拟合得到了材料的J-C本构模型,并结合1060铝薄板结构的冲击变形试验和数值仿真对J-C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当应变率从准静态向高应变率转变时,1060铝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和应变率敏感性,真实应力随应变率的升高而增大,而材料在高应变率区则表现出较低的应变率敏感性;材料表现出显著的温度热软化效应,其塑性屈服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利用建立的J-C本构模型对薄板结构的冲击变形进行仿真,仿真与试验结果偏差为2.01%~8.86%。可见,本文建立的J-C本构模型可以表征1060铝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0铝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及本构表征
14
作者 葛宇静 白春玉 +2 位作者 惠旭龙 曹乐 郭亚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01-9709,共9页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PP-TD20、PP+EPDM-TD20和PP-LGF203种材料在准静态和中应变率下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D20和LGF20的加入分别将PP基体的强度极限提升约1倍和3.2倍,三元乙...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PP-TD20、PP+EPDM-TD20和PP-LGF203种材料在准静态和中应变率下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D20和LGF20的加入分别将PP基体的强度极限提升约1倍和3.2倍,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在韧性方面起到显著增强作用,PP-TD20和PP+EPDM-TD20仍表现为韧性,而PP-LGF20改变为脆性材料。3种材料在弹性和塑性阶段均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率敏感性,刚度、流动应力、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采用修正的ZWT(Zhu-Wang-Tang)模型和修正的J-C(Johnson-Cook)模型构建几种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识别模型参数,拟合的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这两种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由修正的ZWT模型推广获得三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方程,编写VUMAT子程序,数值模拟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表明了本构关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中应变率 动态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VUMAT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子蛟 吕博洋 +1 位作者 方雅楠 李海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407,共8页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 为揭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B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针对长度分别为6 mm和12 mm的纤维,分别成型了纤维体积掺量为0.10%、0.15%、0.20%、0.25%、0.30%的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并采用Φ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BFRPC冲击压缩试验,获得BFRPC应力-应变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和冲击应变率对BFRPC动态抗压强度、临界应变、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动态弹性模量和韧性的影响。基于BFRPC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Z-W-T模型,建立BFRP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抗变形和吸能能力,BFRPC的动态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长;长度为6 mm的纤维对BFRPC抗冲击性能的提高效果更好,玄武岩纤维最优掺量为0.2%;动态损伤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相符,适用于BFRPC抗冲击设计。研究结论为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应变率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蒋涛 江学良 +2 位作者 路国红 王国成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3,38,共4页
应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测定了动态硫化 EPDM/ PP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行为、Tg峰的变化 ,表明 PP的非晶部分与 EPDM具有部分互溶性 ,同时讨论了共混物动态模量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橡塑比、硫化剂和软化剂用量对动态硫化 EPDM/
关键词 EPDM 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 动态力学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键类型对未填充NR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范汝良 张勇 +2 位作者 张隐西 孙康 范永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5,89,共4页
分别用平衡溶胀法、平衡弹性模量 E′和应力 -应变方法对 3种硫化体系的 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进行了测定和估算 ,同时借助化学探测剂方法测定了 3种硫化胶中各种交联键型浓度分布 ,并研究了交联键类型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分别用平衡溶胀法、平衡弹性模量 E′和应力 -应变方法对 3种硫化体系的 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进行了测定和估算 ,同时借助化学探测剂方法测定了 3种硫化胶中各种交联键型浓度分布 ,并研究了交联键类型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平衡弹性模量 E′估算的交联密度值最高 ,用平衡溶胀方法的估算值最低。3种 NR硫化胶具有相似的交联密度 ,但交联键型密度不同 ,多硫键含量最多的CV硫化体系具有稍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5 7.1℃ )以及 Tg 以上区域内较低的动态损耗因子tanδ;SEV和 EV体系的 Tg 分别为 - 5 5 .6℃和 - 5 3.5℃ ,但 EV体系具有最高的动态损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硫化胶 交联密度 动态力学性能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本构关系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郑广辉 许金余 +3 位作者 王鹏 方新宇 王佩玺 闻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1-37,共7页
基于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和φ100 mm SHPB试验平台,分别对四种饱水度红砂岩试样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六种应变率的动态冲击试验;借鉴宏观唯象损伤力学概念及Lemairte损伤模型,依据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压缩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分段式水软化-... 基于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和φ100 mm SHPB试验平台,分别对四种饱水度红砂岩试样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六种应变率的动态冲击试验;借鉴宏观唯象损伤力学概念及Lemairte损伤模型,依据不同饱水度红砂岩静态压缩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分段式水软化-应变损伤本构关系,最后利用所得本构关系,对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SHPB冲击试验结果表明:(1)各饱水度红砂岩均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峰值模量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2)在水-岩-力的响应体系中,既存在水对岩石的软化作用,同时又存在应变率、孔隙水以及岩石结构之间的动力耦合强化作用,这两种作用始终存在,但随着应变率的变化,两种作用的效能发挥有所浮动,进而影响红砂岩所呈现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饱水度 应变损伤 本构关系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硅烷偶联剂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彭华龙 刘岚 +2 位作者 罗远芳 傅伟文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采用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二硫化物(TESPD)和3-丙酰基硫代-1-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XT)制备了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布形态。SEM表明,与TESPT和TESPD相... 采用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二硫化物(TESPD)和3-丙酰基硫代-1-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XT)制备了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布形态。SEM表明,与TESPT和TESPD相比,PXT改性白炭黑在橡胶中分散最好,分布最均匀。力学测试表明,含TESPT的复合材料其定伸应力最大,而含PXT的拉伸与撕裂强度最大。利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三种偶联剂改善了白炭黑的表面特性,大大减轻填料网络化,使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减小,其中PXT的改性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硅烷 白炭黑 橡胶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柏生 胡时胜 +1 位作者 马芹永 涂智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利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对4种低温下的冻土进行了4种高应变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冻土不仅具有温度效应,还具有应变率效应,两种效应反映出冻土材料的时温等效性.另外这种时温等效性在分析冻士材料的破坏过程时还体现在... 利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对4种低温下的冻土进行了4种高应变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冻土不仅具有温度效应,还具有应变率效应,两种效应反映出冻土材料的时温等效性.另外这种时温等效性在分析冻士材料的破坏过程时还体现在它的冻脆性和动脆性.冻土材料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的汇聚现象和振荡现象均起源于这种冻脆性和动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动态力学性能 SHPB 应变率效应 温度效应 时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