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力学热分析法测定合成薄膜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萼良 康新 +2 位作者 林保平 何小元 汪凤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3年第4期302-303,共2页
讨论了动态力学热分析测试方法 ,并利用强迫非共振拉伸模式测定了厚度为 37μm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合成薄膜的力学性能。文章给出了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
关键词 力学性能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 合成薄膜 动态力学分析 测定 杨氏模量 材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外部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岩 张晨晨 +1 位作者 王旭东 张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7-143,共7页
为探究环境因素、交通水平等外部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选取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应变水平3个试验因素,采用DMA方法在不同试验水平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利用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玻璃态转变... 为探究环境因素、交通水平等外部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选取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应变水平3个试验因素,采用DMA方法在不同试验水平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利用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Boltzmann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材料玻璃态转变温度;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对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有显著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随着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增大而升高,玻璃态转变温度与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对数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处于弯拉受力模式下的沥青混合料,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在线粘弹性区域内并无明显的应变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玻璃态转变温度 动态力学分析法 影响因素 线性回归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忠柱 乔秀颖 +1 位作者 姜闻博 孙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热塑性淀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PS/EVOH)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体系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分子间作用力加强;复合体系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当EVOH含量到达30%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动态力学分析 流变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俐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2-24,共3页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 ,以及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力学损耗因子≥ 0 .6的温度范围在 2 8~ 75℃ ;≥ 1 ...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 ,以及影响材料阻尼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力学损耗因子≥ 0 .6的温度范围在 2 8~ 75℃ ;≥ 1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 制备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三元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动态力学分析法 阻尼性能 阻尼减振降噪技术 功能材料 甲苯二异氰酸酯 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