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的渔用纤维适配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余雯雯 石建高 +4 位作者 陈晓雪 闵明华 王磊 刘永利 王鲁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3-539,共7页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PA)、聚丙烯(PP)、涤纶(PET)、中高分子量聚乙烯(MHMWPE)等6种常用渔用纤维材料的低温适配性及外部介质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样品的动态...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PA)、聚丙烯(PP)、涤纶(PET)、中高分子量聚乙烯(MHMWPE)等6种常用渔用纤维材料的低温适配性及外部介质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样品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由-20℃升至30℃时,几种渔用纤维材料的拉伸模量均下降。其中,UHMWPE、PET纤维具有较低的变化率,而PP单丝具有最高的变化率。DMA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在使用温度区间或附近出现玻璃化转变峰或与结晶相关的α转变峰,使用温度区间纤维的力学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高。若使用温度区间距离转变峰值对应温度远,则对温度的敏感性低。在水介质中,与UHMWPE纤维相比,PA分子链由于酰胺亲水基团的存在吸收了更多水分,模量下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 渔用纤维 分子运动 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大电机主绝缘老化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建成 成永红 +1 位作者 高乃奎 谢恒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9-104,共6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电机定子试验线棒绝缘在多因子应力作用下的老化诊断,提出了用动态力学参量来描述试验线棒绝缘老化状态的新方法。对不同老化阶段试验线棒绝缘进行了动态力学实验,分析了各力学特征参量与老化程度的关系。...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电机定子试验线棒绝缘在多因子应力作用下的老化诊断,提出了用动态力学参量来描述试验线棒绝缘老化状态的新方法。对不同老化阶段试验线棒绝缘进行了动态力学实验,分析了各力学特征参量与老化程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动态力学参量如动态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耗峰值、半峰值宽度和玻璃化转变活化能能够有效地表征大电机主绝缘的老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 大电机 主绝缘 老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在木材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吕建雄 彭辉 +3 位作者 曹金珍 蒋佳荔 赵荣军 高玉磊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分子运动状态表征材料的力学性能。木质材料的力学性能本质上是分子运动状态的反映,利用DMA可以架构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获得木质材料的结构、分子运动及其转变等重要信息。分别总结了DMA在...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分子运动状态表征材料的力学性能。木质材料的力学性能本质上是分子运动状态的反映,利用DMA可以架构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获得木质材料的结构、分子运动及其转变等重要信息。分别总结了DMA在实体木材和木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围绕实体木材,综合评述了DMA在分析木材材性、软化行为、机械吸湿效应以及早期腐朽程度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针对木质复合材料,重点介绍了DMA在分析其阻尼性能、胶合性能、界面相容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方面的应用。建议今后的研究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1)考虑到实体木材自身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采用DMA分析仪不同的载荷类型和形变模式进行组合测试,在一定温湿度场中系统研究实体木材的材性与软化行为和机械吸湿效应的关系。2)利用DMA分析仪的单纤维拉伸模式,探索单根纤维(管胞、木纤维细胞)的黏弹行为,进一步明晰木质材料微观黏弹性能的响应机制。3)联用振动光谱(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实现同步实时观察木质材料形变过程中组成分子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变化及响应,进而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质材料的形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 实体木材 木质复合材料 木材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大俊 李瑶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4-846,共3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赖性 .从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氢键作用 物理交联 温度依赖性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詹小丽 王端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0,52,共5页
鉴于目前的沥青黏弹性能评价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适用性较差,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频率下沥青的黏弹性能参数,通过Han曲线和动态黏弹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其黏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Han... 鉴于目前的沥青黏弹性能评价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适用性较差,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和频率下沥青的黏弹性能参数,通过Han曲线和动态黏弹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其黏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Han曲线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温度依赖性,由于其相态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其黏弹性能不同于基质沥青;采用动态力学方法能很好地揭示改性沥青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黏弹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Ha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黏弹性的频率响应(Ⅰ):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震雷 史美伦 杜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9-343,共5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的频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通过对柔量的复平面分析,采用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来描述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行为,并求得了模型参数.对3种配比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胶粉改性水泥浆体试样...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的频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通过对柔量的复平面分析,采用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来描述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行为,并求得了模型参数.对3种配比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胶粉改性水泥浆体试样在0.01~100.00 Hz频率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简单实用,能较好地解释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黏弹性行为,进一步验证了频域方法的实用性,以及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的适用性;所得结果对聚合物改性混凝土黏弹性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满足干缩和徐变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黏弹性 频率响应 动态力学分析 流变模型 复模量 复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态力学分析技术评价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界面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华杰 董海山 +2 位作者 郝莹 肖鹤鸣 李敬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在测定四种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基础上 ,利用三相模型和A参数评估这四种复合材料界面。结果表明 :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界面的分子间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 ,并且这种力不能有效阻止该界面的滑移。同时 ,还存在着另一种影响界面... 在测定四种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基础上 ,利用三相模型和A参数评估这四种复合材料界面。结果表明 :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界面的分子间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 ,并且这种力不能有效阻止该界面的滑移。同时 ,还存在着另一种影响界面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 ,这种机制与氟聚物的相态相关。因此改变有关相态可能是提高TATB/氟聚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粘结炸药 动态力学分析 TATB 界面 聚氟物 复合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乙二醇修饰高交联度不饱和聚酯网络结构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立新 许家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8-951,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反应活性端基的改性聚乙二醇 ,并用其对 BMC(团状模塑料 )专用的高交联度不饱和聚酯进行增韧 .结果表明 ,含有反应性马来酸酐端基的聚乙二醇参与了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反应 ,可在交联网络中构成不同长度的柔性链段 ,在显...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反应活性端基的改性聚乙二醇 ,并用其对 BMC(团状模塑料 )专用的高交联度不饱和聚酯进行增韧 .结果表明 ,含有反应性马来酸酐端基的聚乙二醇参与了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反应 ,可在交联网络中构成不同长度的柔性链段 ,在显著提高不饱和聚酯的韧性的同时 ,基本保持了材料的模量及其它力学性能 .用动态力学分析 ( 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乙二醇 不饱和聚酯 交联网络结构 动态力学分析 韧性 马来酸酐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海况下FPSO模块支墩的动态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琴 陈言 +4 位作者 黄志强 高兆鑫 陈振 敬爽 付春丽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8-706,共9页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是集油气生产、存储及外输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模块化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在南海的极端海况下其模块支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海上油气生产作业的安全。为此,...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是集油气生产、存储及外输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模块化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在南海的极端海况下其模块支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海上油气生产作业的安全。为此,基于水动力学分析和耐波性理论分析,研究在南海典型海域的极端海况条件下FPSO的运动响应规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其整体模型进行动态力学分析,并进行模块支墩的强度分析和安全评价;采用相似理论设计了缩尺比为1∶10的试验模型,开展用六自由度平台模拟海况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南海海况恶劣程度的提高,横摇运动幅值增大,模块支墩变形和受力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应力主要集中在斜支撑肘板,其屈服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关键点ZD1-N3、ZD2-N4处最大应力测试值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10%,验证了有限元动态力学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增加肘板筋板厚度和改善支墩结构是提高支墩结构强度的有效方式。研究为FPSO模块支墩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模块支墩 动态力学分析 相似理论 六自由度平台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异氰酸酯型TPU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丽丽 石雅琳 +2 位作者 张振江 赵岩 韦永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81,84,共3页
考察了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扩链剂种类对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DI型TPU的耐热和内生热性能均优于MDI体系,软段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影响TPU的热稳定性,HQEE可提高材料的... 考察了异氰酸酯、多元醇和扩链剂种类对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DI型TPU的耐热和内生热性能均优于MDI体系,软段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影响TPU的热稳定性,HQEE可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 动态力学分析(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力学分析法测量蛇形互连铜导线疲劳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瑞 陈诚 +1 位作者 赵汉伟 谷望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1,共6页
铜导线的疲劳性能是影响柔性电子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对膜-基结构疲劳性能定量测试方法。首先采用纳米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分析柔性基底上沉积厚度为25~400 nm铜导线的粘弹性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膜-基结构的疲劳寿命。... 铜导线的疲劳性能是影响柔性电子设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对膜-基结构疲劳性能定量测试方法。首先采用纳米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分析柔性基底上沉积厚度为25~400 nm铜导线的粘弹性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膜-基结构的疲劳寿命。其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铜导线的微观晶粒结构,探究导线厚度影响膜-基结构疲劳性能的机理。最后对不同厚度铜导线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优化柔性电子器件长度尺度工艺设计参数。结果表明,沉积100 nm以上厚度铜导线疲劳寿命在数百万次,晶粒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50 nm,晶粒的稳定分布抑制位错运动,疲劳性能可靠。因此柔性基底上沉积100 nm厚度的铜导线在提高柔性电子器件使用寿命方面极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纳米动态力学分析 DMA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在食品研究中的优势及应用进展
12
作者 薛旭亮 刘霞 +4 位作者 卢旭 张龙涛 郑宝东 缪松 邓凯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3-462,共10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种环境中对于外部施加应力反馈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DMA在表征食品高分子材料中的力学特征研究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DMA技术的工作原...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各种环境中对于外部施加应力反馈的一种重要技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热度的不断上升,DMA在表征食品高分子材料中的力学特征研究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DMA技术的工作原理、对食品材料的测定优势及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该技术在食品材料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测定、α-弛豫监控及食品玻璃化转变温度定位等方面体现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准确性高的特点,为食品动态力学物理性质测定提供了更科学的评测手段。在未来,DMA技术不仅可以通过DMA-振动光谱联用技术分析分子变化规律,从而开发食品级绿色清洁材料,还可以作为传统热力学技术辅助验证技术,对食品热物性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 工作原理 弛豫监控 玻璃化转变温度 食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燃易爆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研究进展
13
作者 田井清 李平云 +5 位作者 梁力 涂晶 徐恒 季洁 李浩哲 郭效德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69-477,共9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材料力学分析中常见的一种测试方法,通过在动态的温度和动态的应力下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在拉伸、单/双悬臂梁、三点弯曲和剪切模式下测试不同刚性和硬度的材料。本文中的易燃易爆类材料主要指的是高聚物黏结炸...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材料力学分析中常见的一种测试方法,通过在动态的温度和动态的应力下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在拉伸、单/双悬臂梁、三点弯曲和剪切模式下测试不同刚性和硬度的材料。本文中的易燃易爆类材料主要指的是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和作为火箭发动机燃料的推进剂,由于材料的特殊性,要确保测试的安全和精确。推进剂和PBX的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所需的样品量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DMA测试所需的样品量少,且安全性高。本文介绍了DMA的测试原理,并综述了DMA在推进剂和炸药中的应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测定、蠕变测试、应力松弛测试,最后对DMA在易燃易爆类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DMA) 推进剂 PBX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力学分析及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建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0-95,共16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动态力学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各种仪器的功能;并描述了动态力学分析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模拉伸共聚高密度聚乙烯的动态力学分析
15
作者 谭洪生 益小苏 邹湘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6-158,共3页
共聚 HDPE的 DMA结果表明 ,β松弛峰是以往均聚 HDPE所没有的 ,它应归属于共聚 HDPE中丁基的运动。随着拉伸比的增大 ,γ峰的强度变弱 ,非晶区的有序化程度提高。α松弛则是一个多重转变过程 ,代表球晶结构中的颗粒疆界或层状片晶之间... 共聚 HDPE的 DMA结果表明 ,β松弛峰是以往均聚 HDPE所没有的 ,它应归属于共聚 HDPE中丁基的运动。随着拉伸比的增大 ,γ峰的强度变弱 ,非晶区的有序化程度提高。α松弛则是一个多重转变过程 ,代表球晶结构中的颗粒疆界或层状片晶之间滑移运动 α3的退化 ,以及代表纤维结构微原纤或原纤之间折叠区运动的 α1的强化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反映了共聚 HDPE经口模拉伸后由球晶结构向纤维结构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高密度聚乙烯 动态力学分析 口模拉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沦纤维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鲁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3,共4页
对涤沦纤维的未拉伸丝、全拉伸丝、POY、DTY分别进行动态力学——温度谱测试的论述,发现经历各种生产过程后的涤沦纤维动态力学性能截然不同,分析了涤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 聚酯纤维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PA6温度相关黏弹性本构模型
17
作者 马营利 宋增瑞 +2 位作者 宁慧铭 刘海东 李谦 《塑料工业》 2025年第8期123-128,166,共7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获取高聚物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获取PA6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并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对非参考温度下的实验值进行平移,建立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同时记录不同温度的平移量(转换因子)... 动态力学分析(DMA)是获取高聚物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获取PA6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并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对非参考温度下的实验值进行平移,建立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同时记录不同温度的平移量(转换因子)。而后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描述PA6在参考温度下的黏弹性力学性能。最后,将转换因子引入,把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转换为温度相关黏弹性本构模型。文章分析了不同Maxwell单元数描述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效果,讨论了单元数对线性回归方法可用性的影响。结合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的松弛时间谱形貌和参数拟合效果(R^(2)),文章对线性回归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选择Maxwell单元数目时,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可以计算得到合理的广义Maxwell模型参数。通过与文献对比,发现使用1个Maxwell单元描述1个数量级的频率范围是比较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相关黏弹性 动态力学分析 主曲线 广义Maxwe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率对n-HA/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复合材料吸水后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有所降低,且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振动频率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PE推进剂动态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艳宾 陈雄 +1 位作者 许进升 胡少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0-1415,共6页
为了研究NEPE推进剂在不同温度和频率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利用DMAELF32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了材料动态力学参数。通过试验,获得了推进剂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损耗因子温度谱。由分子运动理论得到了玻璃化转活化能。基于时间... 为了研究NEPE推进剂在不同温度和频率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利用DMAELF32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了材料动态力学参数。通过试验,获得了推进剂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损耗因子温度谱。由分子运动理论得到了玻璃化转活化能。基于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对NEPE推进剂动态粘弹性参数进行等效叠加,得到了移位因子随试验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损耗模量的温度谱曲线在低温段只存在一个峰值(玻璃化转变峰),玻璃化转变温度对频率有依赖性,在1Hz加载频率下转变温度为-62℃;玻璃化转变所需要的活化能为163.8k J·mol-1;移位因子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遵循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随试验温度升高,移位因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动态力学分析 玻璃化转变温度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分析:5种不同方法腰椎融合术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20
作者 解玉堂 武韬 +9 位作者 杨政彪 赵乐 张奥华 化泽坤 薛艳茹 张萌 段王平 陈维毅 王艳芹 武晓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2-242,共1页
目的比较5种不同入路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包括TLIF、ALIF、OLIF、XLIF和PLIF在内的5种手术模型进行6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上下终板和软骨的最大应力变化的测量、分析,比较5种模型的稳定性。同时针对现... 目的比较5种不同入路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包括TLIF、ALIF、OLIF、XLIF和PLIF在内的5种手术模型进行6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上下终板和软骨的最大应力变化的测量、分析,比较5种模型的稳定性。同时针对现有手术模型展开动态力学分析,在模拟人体生理振动工况下,测量上下终板最大应力点的瞬态应力曲线以及应变能变化波动。结果在静力学分析中,5种手术模型在6种工况下,L4下终板的应力会比L5上终板的应力稍大一点,同时L4下终板的Z方向最大位移值明显大于L5上终板,自稳定融合器支撑的ALIF手术模型的下终板应力最小,但是上终板应力表现没有明显优势,同时有着非常好的稳定性;软骨应力分析部分,TLIF手术模型的软骨应力在6种工况下都最小;在瞬态动力学分析中,ALIF手术模型在循环振动载荷下L4下终板的应力值适中,且振动的幅值明显大于其余4种模型,TLIF手术模型的两终板瞬态应力都最小且振幅波动适中,TLIF手术模型中融合器应变能最小,刺激骨填充物生长速度最慢。结论静力学分析中,ALIF手术模型表现良好,但是由于整体钛合金材质且融合器体型过大,在瞬态动力学分析中,表现不佳,可在后续的研究中,针对这一方面的特性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终板 人体生理 动态力学分析 融合器 生物力学特性 力学分析 生物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