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UIC的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切换机制
1
作者 李焯坚 覃毅芳 +3 位作者 王冬举 杜文基 周旭 范琮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7-2153,共7页
传统静态配置单一拥塞控制算法的方式已无法适应跨时间和跨地域下的网络动态变化特性,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切换被业界广泛关注。针对动态切换过程中的网络探测准确度低、传输性能波动等问题,在有线网络场景中开展了基于QUIC的拥塞控制算法... 传统静态配置单一拥塞控制算法的方式已无法适应跨时间和跨地域下的网络动态变化特性,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切换被业界广泛关注。针对动态切换过程中的网络探测准确度低、传输性能波动等问题,在有线网络场景中开展了基于QUIC的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切换机制研究。该机制首先引入接收端缓冲区影响因素,来增强算法对不同配置接收端的适应能力;其次建立基于BBR的瓶颈链路缓冲区探测模型,来提高网络条件探测的准确度;最后实现BBR与CUBIC之间的平滑切换,以兼顾切换过程的性能提升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瓶颈链路浅缓冲区场景和深缓冲区场景中的吞吐增益覆盖率分别达到78%~87%及89%~95%。相较于传统基于建模的算法,该机制显著提升了有线网络场景下的带宽利用率,并在吞吐与往返时延两维度上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动态切换 QUIC 网络质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切换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疏散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洪玲 徐瑞华 段晓英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4,共8页
基于应急条件下乘客可能采取的最近疏散行为、退避疏散行为、从众疏散行为、回返疏散行为、均衡疏散行为等5种主要疏散行为对乘客吸引力的动态变化,构建了基于应急信息刺激的乘客疏散行为动态切换的3层模型体系.对不同微观行人仿真模型... 基于应急条件下乘客可能采取的最近疏散行为、退避疏散行为、从众疏散行为、回返疏散行为、均衡疏散行为等5种主要疏散行为对乘客吸引力的动态变化,构建了基于应急信息刺激的乘客疏散行为动态切换的3层模型体系.对不同微观行人仿真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构建了融合应急行为决策模型、A*算法、社会力模型的应急疏散联合仿真体系.最后,利用实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应急疏散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应急疏散行为 动态切换 应急疏散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动态切换的实时路由协议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权 高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4-234,共11页
为了实现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任意端到端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切换的实时路由协议(DSRT)。首先针对低占空比网络中睡眠延迟太长的特点,DSRT利用2跳邻居信息提出了一种可达速度的概念来帮助发现延迟更优的路径(实... 为了实现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任意端到端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切换的实时路由协议(DSRT)。首先针对低占空比网络中睡眠延迟太长的特点,DSRT利用2跳邻居信息提出了一种可达速度的概念来帮助发现延迟更优的路径(实验证明该方法至少能够多发现20%左右延迟更优的路径)。另外,首次发现了在低占空比网络中节点的拥塞程度不仅与缓冲队列中数据分组的个数有关,而且与数据分组的目的节点有关。然而传统基于1跳邻居的方法无法区分此类拥塞,因此DSRT利用2跳邻居信息结合动态切换机制提出了一种通过将缓冲队列分类的拥塞避免算法。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DSRT比传统的路由算法在实时性和能量消耗上更高效,并且在网络发生拥塞时能够将数据分组的延迟降低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低占空比 实时路由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DSP实时动态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
4
作者 刘鹏 赵备 马振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88,共5页
集群实时多任务要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能够实时动态切换应用程序。为此,在分析DSP自启动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大容量Nor Flash作为自启动应用程序的缓存,提出一种在CAN总线网络中可为多DSP系统实时动态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集群实时多任务要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能够实时动态切换应用程序。为此,在分析DSP自启动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大容量Nor Flash作为自启动应用程序的缓存,提出一种在CAN总线网络中可为多DSP系统实时动态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有缓存机制的平均自启动时间明显小于无缓存机制,且在缓存命中的条件下可提高集群内DSP自启动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CAN总线 自启动 实时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N环境下的虚拟网络动态切换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房海峰 赵亚婵 +1 位作者 檀蓉 韩院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4,69,共5页
SDN的出现开展了计算机虚拟网络模式新的转变,实现了将控制层面与数据转发分离的功能。利用OpenFlow协议对控制器与交换机进行交流。针对网络传输的能耗问题,提出虚拟网络动态切换技术,在该系统中虚拟机之间通信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即... SDN的出现开展了计算机虚拟网络模式新的转变,实现了将控制层面与数据转发分离的功能。利用OpenFlow协议对控制器与交换机进行交流。针对网络传输的能耗问题,提出虚拟网络动态切换技术,在该系统中虚拟机之间通信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即光交换机和电交换机。通过对交换机的切换,实现虚拟网络流量的整合,减少物理网络资源的冗余浪费,从而达到优化数据网络能耗的目的。通过Ping与Netperf这两个测试工具测出丢包率、延迟及流量值,这些数值的变化证明了所提系统可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 动态切换 SDN环境 流量整合 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射频微系统时钟动态切换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诗孝 章增优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1期60-62,65,共4页
为满足射频微系统芯片的降低功耗要求,使国产射频微系统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考虑低功耗的射频微系统时钟动态切换管理方法。考虑芯片功耗设计问题,利用局部位置的系统时钟的自适应动态切换,对芯片运行切入点进行了设计;... 为满足射频微系统芯片的降低功耗要求,使国产射频微系统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考虑低功耗的射频微系统时钟动态切换管理方法。考虑芯片功耗设计问题,利用局部位置的系统时钟的自适应动态切换,对芯片运行切入点进行了设计;基于数字时钟对射频微系统的处理加速单元进行晶振替换,并对芯片时钟进行动态自适应调整,降低了芯片运行功耗;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实测数据,所提方法在芯片运行功耗上具有更优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微系统 低功耗 时钟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PSM:分级移动IPv6的动态切换MAP机制
7
作者 刘建洋 陈晓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99-102,共4页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 针对分级移动IPv6进行域间切换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切换MAP机制的分级移动IPv6模型,在树状MAP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动态地改变移动节点当前注册的MAP,避免了域间切换的产生,并且有效地分担了MAP的负荷,缩短了注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减少了切换延时。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移动IPV6 移动锚点(MAP) 域间切换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买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前提出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射频动态切换时长过长,功率损耗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对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进行设计,应用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作为矢量信号发生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程... 目前提出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射频动态切换时长过长,功率损耗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对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进行设计,应用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作为矢量信号发生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程序发送芯片将矢量信号的信息统一化处理,并设计具有信息转换的数据输出与输入端口,在多途径的环境中进行射频状态的动态计算,引用离散傅里叶算法对矢量信号的射频动态进行表达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DM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射频动态切换系统能够缩短切换时长,降低功率损耗,所提系统切换时长在相同的工作频率状态下领先传统系统0.02 s,且所提系统完成整套切换任务后的功率消耗始终控制在1 W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复用 矢量信号发生器 射频动态切换 离散傅里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3的SDN动态切换时间延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房海峰 赵亚婵 檀蓉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2期77-80,共4页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模式,可以使执行转发与控制决策分离,它的出现极大简化了网络控制与管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时间延迟,使用户在突然进行大量数据传输时能够快速发送数据,减少时间和能源的浪费,故需在时间...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模式,可以使执行转发与控制决策分离,它的出现极大简化了网络控制与管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时间延迟,使用户在突然进行大量数据传输时能够快速发送数据,减少时间和能源的浪费,故需在时间延迟突增前进行交换机动态切换。为优化系统,文中设计一种预测模型。首先提出测试方法并选择配置参数进行测试,采集时间延迟数据,其次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对数据可视化并剔除异常值,选取合适的数据并计算各变量与时间延迟的相关性,最后使用ID3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证明,所提预测模型为系统优化和数据网络能耗减少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时间延迟 动态切换 ID3 预测模型 系统测试 数据分析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三圆柱流固耦合响应的尾流干涉与动态演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红钧 钟家文 宋金泽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8-1186,共9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应用开源OpenFOAM软件对串列三圆柱的涡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雷诺数Re=150、间距比介于2~6的串列三圆柱在约化速度2~16范围内的流固耦合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观察到:当间距比为2时,上游圆柱振动锁定的区域明... 基于有限体积法应用开源OpenFOAM软件对串列三圆柱的涡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雷诺数Re=150、间距比介于2~6的串列三圆柱在约化速度2~16范围内的流固耦合动态响应特性.研究观察到:当间距比为2时,上游圆柱振动锁定的区域明显变宽,并且在锁定区域内振幅明显高于大间距工况,表明小间距布置时,下游圆柱的存在对上游圆柱振动起增强作用.由于尾流诱导的作用,中间圆柱和下游圆柱振幅的最大值高于上游圆柱.串列三圆柱的尾流干涉模式存在拓展体模式、持续再附着模式、交替再附着模式、拟同脱落模式和同脱落模式5种,并且由于圆柱振动过程中振幅的动态变化,尾流干涉模式出现不稳定切换.在间距比为2,约化速度为7时观察到振动存在“拍”现象,在间距比为6,约化速度为4时观察到多频参与振动的大周期现象,两种现象发生时都会引起柱体升力和振幅的波动.当中间圆柱和下游圆柱的尾流干涉处于拟同脱落模式时,尾迹中的双排涡合并形成二次涡街,而双排涡的融合发生在同侧相邻的两个旋涡或3个旋涡之间,与圆柱的间距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三圆柱 涡激振动 干涉模式 振幅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汇聚节点动态路径切换机制
11
作者 刘少卿 陈祖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89-1892,共4页
为了解决在具有多个汇聚节点的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能耗不均匀而产生一些节点能量提前耗尽的问题,提出一种节点动态路径切换机制。该机制利用梯度传输协议计算出每一个节点至各汇聚节点的成本字段,选出距离各节点最近和次近的汇聚节点... 为了解决在具有多个汇聚节点的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能耗不均匀而产生一些节点能量提前耗尽的问题,提出一种节点动态路径切换机制。该机制利用梯度传输协议计算出每一个节点至各汇聚节点的成本字段,选出距离各节点最近和次近的汇聚节点并进行分群。节点在信息传输时将依据上游节点电力层级进行对比,动态选取较高电力层级的上游节点作为其下一跳节点,建立到最近或次近汇聚节点的传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机制可以在不同来源产生环境下达到延长整个网络存活时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汇聚节点 能量效益 动态切换 存活时间 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切换动态矩阵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宏光 廖一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7-1283,共7页
工业生产中某些过程对象的特性会随着操作区域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这类系统的有效控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提出采用线性切换系统状态方程对过程进行描述,同时定义了离散切换律变量和切换模式变量.基于模型预测控... 工业生产中某些过程对象的特性会随着操作区域的改变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这类系统的有效控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提出采用线性切换系统状态方程对过程进行描述,同时定义了离散切换律变量和切换模式变量.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思想,推导出了一种有效的切换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其显著的特点在于考虑了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对预测控制输出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控制扰动,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鲁棒性.为了验证控制算法,在TE(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过程的汽液分离器液位控制系统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到了比串级PID控制更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过程 特性变化 切换动态矩阵控制 TE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变系统的多模型切换动态调节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岩 王昕 王振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01-2510,共10页
当被控对象参数所在的不确定区域未知时,多模型切换调节等控制算法虽然最终可以使系统达到期望特性,但随着不确定区域的增大,系统需要增加大量的模型才能满足快速性等方面上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一类时变系统在只增加少量模型时便能够... 当被控对象参数所在的不确定区域未知时,多模型切换调节等控制算法虽然最终可以使系统达到期望特性,但随着不确定区域的增大,系统需要增加大量的模型才能满足快速性等方面上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一类时变系统在只增加少量模型时便能够满足期望控制性能的目标,提出了多模型切换动态调节控制算法.此算法在不确定区域内分配若干上层模型,在双切换机制的监督下,利用动态分配方法,在最优上层模型所在的子区域分配出若干下层模型,在与自适应模型的协作中,设计最优控制器,保证了系统的暂态和稳态响应.在数值仿真与故障卫星系统的仿真研究中,结果表明了多模型切换动态调节算法在暂态性能方面优于多模型切换调节算法,并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 切换动态调节 切换机制 动态分配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信道切换的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资源调度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小梅 赵云波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9期973-980,共8页
本文针对通信网络中存在竞争和非竞争信道的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WNCS),提出了一种基于估计器的信道选择策略,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了宝贵的非竞争信道资源。在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中,控制信号通过竞争信道传输时可能... 本文针对通信网络中存在竞争和非竞争信道的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WNCS),提出了一种基于估计器的信道选择策略,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了宝贵的非竞争信道资源。在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中,控制信号通过竞争信道传输时可能发生数据包丢失,导致执行器无法收到实时的控制信号。而传感器端未知控制信号的实际传输情况,因而也无法得知每个时刻执行器所使用的控制信号。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设计了估计器来估计执行器端上一时刻实际使用的控制信号,再通过信道选择策略来约束执行器端使用控制信号的误差。最后,在所提信道选择策略下设计控制器来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本文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化控制系统(WNCS) 网络资源 动态信道切换 估计器 控制信号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独立运行的复合型高效余热锅炉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范澄 强向敏 +2 位作者 袁毅 李兵 李期斌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4,共11页
文中设计并模拟了一种可独立运行的复合型高效余热锅炉,该锅炉可以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并能脱离燃气轮机独立运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该锅炉的三维数值模型并模拟了该锅炉在3种稳态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特性,分析了不同模式间... 文中设计并模拟了一种可独立运行的复合型高效余热锅炉,该锅炉可以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并能脱离燃气轮机独立运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该锅炉的三维数值模型并模拟了该锅炉在3种稳态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特性,分析了不同模式间动态切换过程整体特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模式在稳态运行时均可通过调整燃气补燃量来满足热负荷需求。在动态切换过程中,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整个过程中余热锅炉运行状态平稳,3种工作模式实现无缝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数值模拟 动态切换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爬壁机器人真空吸附性能分析与运动切换策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鑫 王从庆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了分析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性能及优化运动切换策略,建立了一种双框架结构爬壁机器人的吸附结构,采用真空技术分析了有效抽速、流导、泄漏等影响机体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吸盘漏率和吸附系统切换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 为了分析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性能及优化运动切换策略,建立了一种双框架结构爬壁机器人的吸附结构,采用真空技术分析了有效抽速、流导、泄漏等影响机体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吸盘漏率和吸附系统切换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了3种情况下的吸盘漏率参数值与吸盘的响应和释放曲线以及吸盘组切换时的压力动态过程曲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吸盘动态吸附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吸盘动态切换的过程。为真空系统吸附性能的分析和运动切换策略优化提供了直观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真空吸附 吸附性能 分析方法 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构型陆空平台动态起降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巍 范康迪 +3 位作者 王若琳 赵默雷 赵之然 王剑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2-687,共6页
陆空平台具有多域机动能力,通过陆空模式的转换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但陆空模式转换多为静止起飞或悬停下降,这种静态起降方式不利于陆空平台机动性的充分发挥.针对一种动力机构可偏转的变构型陆空两栖平台,基于牛顿-欧拉方程建立陆空... 陆空平台具有多域机动能力,通过陆空模式的转换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但陆空模式转换多为静止起飞或悬停下降,这种静态起降方式不利于陆空平台机动性的充分发挥.针对一种动力机构可偏转的变构型陆空两栖平台,基于牛顿-欧拉方程建立陆空平台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规划偏转角的时间序列以获得动态动力学约束,确定相对时间最优目标函数;基于5次多项式拟合二维平面轨迹,根据PID控制方法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并进行轨迹规划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切换时间相比静态切换时间缩短了23.02%,动态切换规划轨迹平滑,高度方向无超调,控制器能较好地跟踪目标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平台 变构型 动态切换 轨迹规划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动态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国权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90,共10页
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的时间视角,提出了动态分析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会发生动态变化。一种是可预测的和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学习来应对;一种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创新来应... 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的时间视角,提出了动态分析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会发生动态变化。一种是可预测的和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学习来应对;一种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创新来应对。根据在时间视角上应对动态变化的两种方式——学习和创新,提出了动态兼顾、动态切换和动态转换的思想。动态兼顾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既要重视学习,又要重视创新;动态切换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与创新之间进行切换,在有些情况下应该侧重于关注学习,在有些情况下应该侧重于关注创新;动态转换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促进学习与创新的转换,建立前后相生、良性互动的流程和体系。基于动态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和实践方法,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管理 时空理论 组织学习 组织创新 动态分析 动态兼顾 动态切换 动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的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苗敬利 井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9-122,共4页
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作中容易受到系统的外部干扰和参数摄动的影响,根据滑模变结构具有快速响应、鲁棒性好、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可以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的抖振现象,提出动态滑模方案。同... 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作中容易受到系统的外部干扰和参数摄动的影响,根据滑模变结构具有快速响应、鲁棒性好、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可以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的抖振现象,提出动态滑模方案。同时将自适应技术和反演控制相结合运用到动态滑模方案中,可以实现不确定系统的无抖振滑模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反演自适应 动态滑模 动态切换函数 抖振 滑模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负载下光储DC/DC变换器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
20
作者 刘宝泉 张浩铭 +1 位作者 李昊轩 韩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3,共10页
针对光储DC/DC变换器带逆变器负载造成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流电压前馈与负载识别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蓄电池电压二倍频波动及其诱发的系统工作模式动态切换是造成MPPT抖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蓄电池Theveni... 针对光储DC/DC变换器带逆变器负载造成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流电压前馈与负载识别的MPPT抖动抑制方法。蓄电池电压二倍频波动及其诱发的系统工作模式动态切换是造成MPPT抖动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蓄电池Thevenin等效模型,分析逆变负载下蓄电池各等效参数对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的作用机理并建立含蓄电池等效参数的DC/DC变换器反向增益模型,随后提出母线电压波动耦合的前馈抑制方法。进一步根据蓄电池MPPT充电模式、恒压-恒流充电模式的切换关系,分析逆变负载导致工作模式不稳定切换的诱因,提出一种负载识别方法,通过时间窗检测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情况作为环路切换附加判据,有效规避工作模式的动态切换。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方法可有效降低逆变器负载下光储DC/DC的MPPT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直流变换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电压脉动 模式动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