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军 武晓燕 +1 位作者 郭锦 江海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 为研究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晶粒尺寸特征,采用热压缩实验、数学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016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和微观结构演变规律,构建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及变形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应变速率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将建立的6016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和变形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可有效预测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尺寸,与实验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2.37%和4.9%。该模型可实现微观组织预报的功能,为后续热变形晶粒尺寸调控及工艺优化提供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数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6159高温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动态再结晶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祥 廖润泽 +6 位作者 徐雪峰 涂啟啟 陈霄霄 罗杰 范旭 黄乐亨 刘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205,共13页
目的通过热压缩实验和微观组织分析,获得GH6159高温合金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规律,为优化热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对GH6159高温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应变速率0.1~10 s^(-1)和温度900~110... 目的通过热压缩实验和微观组织分析,获得GH6159高温合金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规律,为优化热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对GH6159高温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应变速率0.1~10 s^(-1)和温度900~1100℃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采用摩擦修正与变形热修正公式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修正,并建立修正后的Arrhenius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模型;同时,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试样的微观组织特征,随后建立了GH6159高温合金圆柱压缩有限元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模型,预测GH6159高温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热变形时,GH6159高温合金表现出明显的流动软化现象,微观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动态再结晶。通过仿真预测和实验对比发现,经900℃-0.01 s^(-1)、1100℃-0.01 s^(-1)、900℃-10 s^(-1)、1100℃-10 s^(-1)热压缩变形后,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分别为81.3%、83.7%、78.5%、82.7%,基本与EBSD实验结果一致。结论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较为敏感,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低且组织均匀性差;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高且组织均匀性好。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模拟发现,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6159高温合金 热变形 组织演变 动态再结晶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GH4730高温合金热变形中的动态再结晶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轶博 赵张龙 +4 位作者 李森 王涛 韦康 万志鹏 昝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4730合金进行了开坯热变形模拟压缩研究,选取的变形温度1060~1160℃、应变速率0.001~10 s-1。通过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基于合金热变形中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4730合金进行了开坯热变形模拟压缩研究,选取的变形温度1060~1160℃、应变速率0.001~10 s-1。通过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基于合金热变形中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软化平衡原理,建立了动态再结晶演化模型;并且建立了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结果表明:Zener-Hollomo参数与峰值应变呈分段线性变化关系,而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呈单一线性变化关系;随着应变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百分数呈S形上升,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发生。微观组织实验结果与建立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说明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铸态GH4730合金热变形的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0高温合金 热变形行为 动态再结晶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温度相关性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理论表征模型
4
作者 曾梓熙 李卫国 麻建坐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0-267,共8页
目的合金钢通常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可应用于防护材料。以高强度钢等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定量表征其在宽温域下的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方法基于Li能量等效原理,从位错的增值与湮灭角度出发,通过考虑位错能与热能对材料达到稳态流动阶段贡... 目的合金钢通常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可应用于防护材料。以高强度钢等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定量表征其在宽温域下的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方法基于Li能量等效原理,从位错的增值与湮灭角度出发,通过考虑位错能与热能对材料达到稳态流动阶段贡献等效的角度建立无拟合参数的合金钢温度相关性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理论表征模型。结果模型预测结果与获取的5组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9%,实现了对合金钢温度相关性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的合理预测。通过分析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对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的定量影响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发现在一定温域内,提高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会提升合金钢的稳态应力。结论该工作为定量评价合金钢在宽温域下的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力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为建立宽温域力热耦合本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稳态应力 温度相关性 合金钢 Li能量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554钛合金β相区动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模拟
5
作者 彭志伟 武川 +1 位作者 王圆圆 时文才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为了探究热变形过程中工艺参数对Ti6554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机理,在变形温度为770~91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获得的应力-应变以及微观组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热变形过程中工艺参数对Ti6554钛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机理,在变形温度为770~91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获得的应力-应变以及微观组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构建了动态再结晶演变方程,并结合元胞自动机法(CA)实现了Ti6554钛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β相区的动态再结晶(DRX)演变模拟。结果表明,Ti6554钛合金的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响应强烈,并且随着温度的提升和应变速率的降低,材料内部通过促进DRX行为提高了软化效应,从而降低了流变应力;建立的CA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不同工艺条件下Ti6554钛合金的DRX行为,所预测的平均晶粒尺寸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554钛合金 Β相 高温变形 元胞自动机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数值模拟
6
作者 江长春 潘徐杰 钱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利用Therme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对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和真应变为0.7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综合考虑热压实过程中的温升及摩擦效应的存在,修正... 利用Therme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对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实验,获得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和真应变为0.7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综合考虑热压实过程中的温升及摩擦效应的存在,修正了流变应力曲线。基于修正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了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再结晶及流变行为,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体积分数模型及晶粒尺寸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试样进行了微观组织模拟,并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增大,使峰值应力降低。在Deform-3D模拟中,试样不同区域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分布并不均匀,并且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通过模拟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动态再结晶模型的精确度,为热变形过程中钢的微观组织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2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 流变行为 动态再结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742高温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文 冯阳 +3 位作者 李虎成 田强 秦鹤勇 刘鑫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 为研究GH4742高温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GH4742高温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050~1140℃、应变速率为0.01~1 s^(-1)、应变为0.18~1.20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定量分析了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显微组织,确定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分数。利用经典的动力学和晶粒尺寸模型,建立了GH4742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条件下拟合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均呈“S”型,在较低和较高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都很低,而在中等应变时,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长率明显增加。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温度和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所建立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不仅可以为高温合金热加工过程显微组织演化模拟提供参数输入,还可以为优化工艺,进而获得组织均匀的显微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42高温合金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晶粒尺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高温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宁远 陈秋明 +1 位作者 陈世豪 左寿彬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95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变形温度分别达1000℃和1050℃时,α相含量大量减少,组织演变中动态再结晶机制占主导,晶粒细化明显。为研究此现象对流变行为的影响,结合K-M位错密度模型与动态再结晶分数模型,建立了基于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现象的流动应力高温本构模型。将此本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相关性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9和6.53%,表明所构建的考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流动应力模型能够准确预测TC11钛合金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高温本构模型 K-M位错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超高强铝合金在应变速率10^(-3)s^(-1)下的热流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
9
作者 李昂 张毅 +2 位作者 陈开媛 吴福 高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7,共9页
采用等温热压缩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Al-11.1Zn-2.3Mg-2.0Cu-0.05Sc合金在应变速率10^(-3)s^(-1),变形温度653~733 K条件下的热流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临界应变、相对含量、晶粒平均尺寸的拟合... 采用等温热压缩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Al-11.1Zn-2.3Mg-2.0Cu-0.05Sc合金在应变速率10^(-3)s^(-1),变形温度653~733 K条件下的热流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临界应变、相对含量、晶粒平均尺寸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相关特征参数的拟合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含钪铝合金在实验条件范围内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变形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晶粒内部的取向差,减弱晶粒沿法向的择优取向,有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动态回复是含钪铝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随着温度的变化,铝合金微观组织存在不连续动态、连续动态及几何动态三种再结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铝合金 动态再结晶 热流变行为 低应变速率 微观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对多道次低温轧制Mg-2Zn合金板材动态再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浩 刘轲 +3 位作者 杜文博 李淑波 杜宪 刘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94-3307,共14页
采用多道次轧制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Mg-2Zn基复合材料板材,利用EBSD、TEM等技术研究了板材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合拉伸实验分析了板材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轧制过程中晶界处的CNTs能够阻碍位错运动,使位错在晶界处堆... 采用多道次轧制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Mg-2Zn基复合材料板材,利用EBSD、TEM等技术研究了板材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合拉伸实验分析了板材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轧制过程中晶界处的CNTs能够阻碍位错运动,使位错在晶界处堆积,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促进变形孪晶的产生。变形孪晶诱发动态再结晶(DRX)发生,在孪晶内和孪晶界区域发剧烈的动态再结晶(DRX),导致终态高CNTs含量(CNTs含量为0.6%)的板材的基面织构强度趋弱。CNTs主要影响了板材的织构状态,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板材的(0001)基面强度逐渐降低,从轧向(RD)向横向(TD)劈裂,降低了基面织构的强度。在CNTs、细晶和织构强化下,0.4%CNTs/Mg-2Zn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83 MPa、屈服强度为260 MPa、伸长率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基复合材料 CNTS 轧制变形 动态再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创 张海涛 +3 位作者 邹晶 付金禹 颜帅 许光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Cr对Al-CuMg-Ag合金铸态组织和双级均匀化后弥散相分布、尺寸和数量密度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不同等效应变下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 借助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Cr对Al-CuMg-Ag合金铸态组织和双级均匀化后弥散相分布、尺寸和数量密度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不同等效应变下Cr对Al-Cu-Mg-Ag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阶段除析出棒状T-Al_(20)Cu_(2)Mn_(3)弥散相外,还出现平均直径和数量密度分别为67.4 nm和4.7μm^(-2)的球状Al7(Cr, Mn)弥散相,Cr与Mn相反的平衡分配系数(K_(Mn)<1_(vs) K_(Cr)>1)将无弥散相析出面积分数从29.5%降至13.8%,棒状的T-Al_(20)Cu_(2)Mn_(3)弥散相平均长度从275.4 nm减小至147.3 nm,数量密度从3.5μm^(-2)增至10.4μm^(-2)。EBSD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Al7(Cr, Mn)弥散相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减少热压缩过程中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的转变,抑制动态再结晶。Cr的添加提高Al-Cu-Mg-Ag合金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在25,250,300℃下Al_(7)(Cr,Mn)弥散相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值分别为21.9,16.2 MPa和15.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高温拉伸 高通量等温压缩 弥散相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齿轮钢的动态再结晶和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肖佩佩 吴晓东 周少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6,共8页
在不同变形条件(变形温度10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道次间隔时间5~30 s)下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DRX)和亚动态再结晶(MDRX)行为,建立了DRX和MDRX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变形... 在不同变形条件(变形温度10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道次间隔时间5~30 s)下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DRX)和亚动态再结晶(MDRX)行为,建立了DRX和MDRX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变形条件下的DRX和MDRX体积分数进行预测,分析了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该钢的DRX体积分数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MDRX体积分数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提高以及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构建的DRX和MDRX动力学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前者预测的DRX体积分数曲线与由流变曲线计算得到的结果的决定系数大于0.9,后者预测的MDRX体积分数与由2%应力补偿法获得的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619%。通过Zener-Hollomon参数方程得到的DRX和MDRX激活能分别为47.381,291.802 k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齿轮钢 动态再结晶 体积分数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43镁合金温热压缩下织构演变及再结晶行为
13
作者 郑惠泽 何建丽 +2 位作者 高晨鑫 章海明 向雨欣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09,共7页
0引言工业高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力研发绿色工程材料势在必行。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1-2]的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铸造、切削加工特性以及易回收再利用等特点,在绿色制造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0引言工业高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力研发绿色工程材料势在必行。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1-2]的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铸造、切削加工特性以及易回收再利用等特点,在绿色制造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WE43稀土镁合金更是凭借高比强度、优异的抗蠕变性以及良好的耐蚀性等,成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商用镁合金之一[3-6]。作为最轻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航空运输的广泛应用将为节能减排带来巨大的效益,然而镁合金相对强度较低,很少作为承重构件应用于航空领域;并且室温成形性差,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WE43 微观结构演变 孪晶 织构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再结晶对纯镍热压连接界面结合率的影响
14
作者 仝珏川 袁瑶 +2 位作者 仝大明 郭正洪 顾剑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08-2718,共11页
为研究热压连接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化与连接界面结合效果的关系,以纯镍试棒为载体进行单向热压模拟实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变形速率的组合,触发不同类型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对热压后的试棒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和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纯... 为研究热压连接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化与连接界面结合效果的关系,以纯镍试棒为载体进行单向热压模拟实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变形速率的组合,触发不同类型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对热压后的试棒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和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纯镍在动态再结晶过程中,当热压温度高至1100℃和热压变形速率低至0.001 s^(-1)的组合易于触发晶界弓出的再结晶方式,分体试棒连接界面的迁移效应显著,得到高的结合率;而当热压温度低至800℃和热压变形速率高至0.01 s^(-1)时易于产生亚晶合并的再结晶方式,其对界面迁移的影响相对较弱,分体试棒的界面结合率较低。亚晶合并耦合多相场法的界面迁移模型分析同样表明,亚晶合并形核仅能消除小角度晶界,而对大角度晶界(如连接界面)的消除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连接 不连续动态再结晶 连接界面结合 再结晶形核类型 多相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动态再结晶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小辉 黎子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7-2558,共12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金属材料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加工参数(温度、应变速率等)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程度,并对比多种输出变量(应力−应变曲线、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在判定动态再结晶机制中的作用,构建了一套基...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金属材料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加工参数(温度、应变速率等)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程度,并对比多种输出变量(应力−应变曲线、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在判定动态再结晶机制中的作用,构建了一套基于网络输入输出特征的筛选准则。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超参数的整定以及评估指标的选择。最后,在总结当前人工神经网络在动态再结晶机制预测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动态再结晶 热变形 BP人工神经网络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不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断裂机制
16
作者 王淼 刘延辉 刘昭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1,共5页
本工作对热等静压态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在变形温度为1 080℃、应变速率为3 s^(-1)的条件下进行等温变形,最大变形量为50%,进而研究高温变形过程中该合金组织演变规律,并选取具有典型形变组织的区域在700℃、0.001 s^(-1)条件下进行力... 本工作对热等静压态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在变形温度为1 080℃、应变速率为3 s^(-1)的条件下进行等温变形,最大变形量为50%,进而研究高温变形过程中该合金组织演变规律,并选取具有典型形变组织的区域在700℃、0.001 s^(-1)条件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基于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显微组织和断口的分析测试结果,发现热变形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从试样截面中心到边缘区域再结晶程度依次降低,中心部位抗拉强度可达到1 422.79 MPa,屈服强度为1 110.3 MPa,延伸率为10.15%。再结晶晶粒形核首先发生在晶界处,形核方式主要为晶界凸出形核。不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中的变形晶粒内部存在亚晶界,对位错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使得合金强度提高。合金断口形貌为韧窝状和撕裂棱的混合结构,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4096合金 不完全动态再结晶 力学性能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典型初始取向Mg-11Gd-3Y-0.5Nd-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17
作者 丁乔峰 唐昌平 刘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4,共7页
对锻态Mg-11Gd-3Y-0.5Nd-Zr合金进行520℃×18h的退火,再分别沿平行于和垂直于锻造方向取样(0°,90°试样)并沿试样轴向进行高温压缩,研究了不同变形量(25%,50%,70%)高温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塑性变形机制及... 对锻态Mg-11Gd-3Y-0.5Nd-Zr合金进行520℃×18h的退火,再分别沿平行于和垂直于锻造方向取样(0°,90°试样)并沿试样轴向进行高温压缩,研究了不同变形量(25%,50%,70%)高温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增加,0°试样和90°试样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均逐渐增大;90°试样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相比0°试样更小,尤其在变形量50%下二者相差最大;0°试样和90°试样的塑性变形机制均为棱柱面滑移;90°试样的无滑移系启动晶粒数量相比0°试样更少,棱柱面滑移施密特因子更接近0.5,小角度晶界密度更大,接近1的晶间变形协调因子占比更大,说明其滑移更容易启动,晶间变形协调能力也更强,变形更分散,更难激活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初始取向 高温压缩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核机制下对动态再结晶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立文 卢瑜 +2 位作者 邓小虎 裴继斌 张国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1-355,共5页
为了研究形核机制对多晶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3种形核机制下动态再结晶组织的演化过程,得到了热加工过程中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及生长动力学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再结晶平均... 为了研究形核机制对多晶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3种形核机制下动态再结晶组织的演化过程,得到了热加工过程中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及生长动力学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由形核机制和生长方式共同决定,但稳态时的平均晶粒尺寸只与总的形核数目有关;生长动力学曲线均呈S形,其变化规律符合JMAK理论;Avrami指数的大小取决于晶核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drx) 元胞自动机(CA) 形核机制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43
19
作者 陈振华 许芳艳 +1 位作者 傅定发 夏伟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介绍了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组织特点,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以及原始晶粒组织等因素对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及晶粒大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变形温度提高变形速度可使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随变... 介绍了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组织特点,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以及原始晶粒组织等因素对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及晶粒大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变形温度提高变形速度可使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随变形程度增大,晶粒变得细小。同时也论述了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形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7
20
作者 刘楚明 刘子娟 +1 位作者 朱秀荣 周海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共12页
综述了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镁及镁合金室温或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包括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变速率方程和流变应力方程;描述了该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位错、孪晶、亚结构等微观组织演变... 综述了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镁及镁合金室温或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包括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变速率方程和流变应力方程;描述了该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位错、孪晶、亚结构等微观组织演变以及各种动态再结晶如孪生动态再结晶、低温动态再结晶、连续动态再结晶、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和旋转动态再结晶的机理及其特点;最后讨论了动态再结晶与塑性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力学行为 微观结构演变 塑性变形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