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颗粒粒度的实验室间比对分析
1
作者 邓小娟 胡小侠 +3 位作者 杜海燕 王意 丁国生 薛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5,共7页
动态光散射法是测定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平均流体力学直径及其粒度分布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由于不同仪器、不同人员等因素影响,不同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考察实... 动态光散射法是测定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平均流体力学直径及其粒度分布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由于不同仪器、不同人员等因素影响,不同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会有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考察实验室间的数据可比性,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该文介绍了以2023年高校实验室间比对项目“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颗粒粒度”的开展情况。项目选用均匀稳定的样品作为比对样品,共有27家实验室共28台仪器参加比对,采用稳健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Z比分数对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评价。比对结果表明,初测合格率为92.9%。验证了不同实验室间纳米粒度分析数据的可比性,综合分析了影响结果一致性的因素,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粒度 实验室间比对 Z比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rozov偏差原理的动态光散射粒度反演
2
作者 王保珺 申晋 +4 位作者 李鑫强 王钦 刘伟 王雅静 明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与窄粒度分布反演相比,宽粒度分布的反演难以获取与其相适应的正则参数。为提高宽分布颗粒体系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改进Morozov偏差原理,通过遗传算法迭代求取正则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包分解求出电场自相关函数的噪声分量,... 与窄粒度分布反演相比,宽粒度分布的反演难以获取与其相适应的正则参数。为提高宽分布颗粒体系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改进Morozov偏差原理,通过遗传算法迭代求取正则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包分解求出电场自相关函数的噪声分量,利用Morozov偏差原理建立适应值函数,在正则参数经验范围内生成初始种群,将适应值函数与初始种群带入遗传算法,全局寻找最优适应值对应的参数值作为正则参数。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在窄分布颗粒体系条件下,所提方法与L-curve准则反演结果无显著差异,在宽分布条件下,所提方法反演结果的性能指标均优于L-curve准则,且避免了宽粒度分布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虚假峰情况,表现出明显优于L-curve准则的宽分布反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颗粒测量 粒度分布 反演 正则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斯项对超低浓度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影响
3
作者 付晓君 王雅静 +2 位作者 申晋 刘伟 明虎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1269,共9页
采用去除和保留非高斯项方法,分别反演了不同分布宽度颗粒的模拟动态光散射数据,并通过相应的光强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与平均粒径对应的光强ACF间的差值,计算出不同分布宽度颗粒的粒度信息在光强ACF中的分布。结... 采用去除和保留非高斯项方法,分别反演了不同分布宽度颗粒的模拟动态光散射数据,并通过相应的光强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与平均粒径对应的光强ACF间的差值,计算出不同分布宽度颗粒的粒度信息在光强ACF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对于窄分布颗粒,在较低噪声水平下,去除与保留非高斯项对颗粒粒度分布反演无明显影响。随着噪声水平的增高,去除非高斯项反演的性能指标优于保留非高斯项。对于宽分布颗粒(变异系数一般大于3%),保留非高斯项则可得到更为准确的反演结果。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不同分布宽度颗粒对应的非高斯项中的粒度信息含量不同。与窄粒度分布相比,宽分布颗粒对应的非高斯项包含更多的粒度信息,去除非高斯项会导致粒度信息丢失,从而降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光强ACF的长延迟时段含有较多噪声,窄分布颗粒的反演不仅不能通过保留非高斯项获益,而且还会因噪声增加使反演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超低颗粒浓度 非高斯项 颗粒粒度分布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图像动态光散射的非球形纳米颗粒测量
4
作者 王炳尧 蔡小舒 +1 位作者 蔡天意 周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91,共10页
纳米材料的功能特性与其粒度和形貌有很大关系。图像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快速、准确、非接触的纳米颗粒测量方法。将图像动态光散射与偏振散射结合,提出了一种测量非球形纳米颗粒形貌的方法。根据偏振散射理论,当入射光为垂直线偏振光,... 纳米材料的功能特性与其粒度和形貌有很大关系。图像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快速、准确、非接触的纳米颗粒测量方法。将图像动态光散射与偏振散射结合,提出了一种测量非球形纳米颗粒形貌的方法。根据偏振散射理论,当入射光为垂直线偏振光,颗粒的散射光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散射特性与颗粒的形貌有关,可以用线偏振度参数描述。在90°散射角方向采用偏振相机,对球形和非球形纳米颗粒在0°,45°,90°,135°偏振方向上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球形颗粒的线偏振度接近1,八面体颗粒的线偏振度略小于1,棒状颗粒的线偏振度小于1且随长径比增加而减小,纳米片及纳米线等非球形颗粒的线偏振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定义线偏振度为光学球体度,用以表征颗粒形貌,采用偏振图像动态光散射方法可以快速测量纳米颗粒的形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纳米颗粒 颗粒形貌 偏振散射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的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芳 刘剑洪 +3 位作者 罗仲宽 张黔玲 陈敬中 袁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酸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溶胶粒子形成的特征,并结合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H2O/TEOS=8∶1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的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粒径存在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现象,并在不同... 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酸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溶胶粒子形成的特征,并结合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H2O/TEOS=8∶1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的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粒径存在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现象,并在不同阶段存在着相互缔合的活性羟基体系;红外研究表明,硅氧网络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中活性溶胶粒子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对进一步在活性二氧化硅溶胶粒子表面键接形成复合材料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水解-缩合 动态散射(dls)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的迭代CONTIN算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喻雷寿 杨冠玲 +1 位作者 何振江 李仪芳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9,共6页
恰当地调整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反演算法的反演范围,使之趋近真实颗粒分布范围是改善反演结果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通用的CONTIN算法尚没有自动调整反演范围的能力,反演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提出了一种自动调整反演范围的迭代CONTIN算法... 恰当地调整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反演算法的反演范围,使之趋近真实颗粒分布范围是改善反演结果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通用的CONTIN算法尚没有自动调整反演范围的能力,反演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提出了一种自动调整反演范围的迭代CONTIN算法,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在无噪声和多种噪声水平影响下CONTIN算法和迭代CONTIN算法对单分散和双分散颗粒系的反演结果。研究表明,迭代CONTIN算法与CONTIN算法相比,在反演分布峰值位置、峰宽度、峰对称性、双峰识别能力以及抗噪声干扰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颗粒测量 算法 反演范围 CO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解质体系中土壤胶体凝聚动力学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华玲 李兵 +2 位作者 熊海灵 李航 贾明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5-1231,共7页
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在不同浓度的KNO3和Mg(NO3)2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动力学.通过分析凝聚过程中光强和有效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得到:(1)根据凝聚过程中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判断土壤胶体凝聚过程中碰撞的发生是由布朗运动支配还是... 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在不同浓度的KNO3和Mg(NO3)2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动力学.通过分析凝聚过程中光强和有效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得到:(1)根据凝聚过程中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判断土壤胶体凝聚过程中碰撞的发生是由布朗运动支配还是由重力作用支配;(2)在不同的电解质体系下土壤胶体凝聚表现为快速凝聚特征或不同的慢速凝聚特征,并且在慢速凝聚中存在一个对重力敏感的电解质浓度;(3)两种电解质作用下的土壤胶体凝聚特征相似,但对Mg(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远大于KNO3体系.此外,通过分析凝聚平均速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找到慢速凝聚与快速凝聚的电解质浓度转折点,即临界絮凝浓度(CFC),提供了一个实验测定CFC的可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土壤胶体 快速凝聚 慢速凝聚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1
8
作者 郑刚 申晋 +1 位作者 孙国强 庄松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在分析国内外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在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增加自相关函数的拟合参数来克服热晕效应的影响,用单束光互相关方法提高信号的时间分辨率及测量浓悬浮颗粒时的改进装置... 在分析国内外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在动态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增加自相关函数的拟合参数来克服热晕效应的影响,用单束光互相关方法提高信号的时间分辨率及测量浓悬浮颗粒时的改进装置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测量 动态散射 子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bVIEW实现基于光子计数的动态光散射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晖 郑刚 +2 位作者 张荣福 郁飞龙 边岱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70-173,共4页
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设计了基于光子计数原理的动态光散射纳米颗粒测量系统.采用光电倍增管(H6240-01)作为检测器件以及光子计数板(M9003)对单光子信号计数,利用LabVIEW作为软件平台,并用brookhven的标准纳米颗粒进行了实验,取... 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设计了基于光子计数原理的动态光散射纳米颗粒测量系统.采用光电倍增管(H6240-01)作为检测器件以及光子计数板(M9003)对单光子信号计数,利用LabVIEW作为软件平台,并用brookhven的标准纳米颗粒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测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测量 动态散射 子计数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黄壤胶体凝聚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兵 李航 +2 位作者 朱华玲 田锐 高晓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5,共7页
土壤胶体的凝聚或分散紧密地联系着许多环境问题,并受胶体表面电荷性质的调控。以黄壤为实验材料,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pH作用下该可变电荷胶体颗粒的凝聚动力学。结果发现: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否强烈依赖于pH。不同浓度HNO3和KOH诱发的... 土壤胶体的凝聚或分散紧密地联系着许多环境问题,并受胶体表面电荷性质的调控。以黄壤为实验材料,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pH作用下该可变电荷胶体颗粒的凝聚动力学。结果发现: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否强烈依赖于pH。不同浓度HNO3和KOH诱发的土壤胶体凝聚均表现出慢速和快速凝聚特征,在快速凝聚中,HNO3作用较KOH作用的黄壤胶体平均凝聚速率更高、变化更快,表明表面电荷中和诱发的凝聚远大于压缩双电层诱发的凝聚。通过快速平均凝聚速率变化的反转点对应的pH,估计电荷零点(Zero pointof charge,ZPC),提供了一个实验测定ZP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胶体 动态散射 可变电荷表面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khonov正则化与多重网格技术相结合的动态光散射反演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雅静 申晋 +2 位作者 郑刚 刘伟 孙贤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3-971,共9页
针对单尺度反演方法中存在的精度偏低问题,结合Tikhonov正则化与瀑布型多重网格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尺度Tikhonov正则化(ML-TIK)动态光散射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重网格技术将原反演问题分解到多尺度的网格空间,按着网格从粗到细的顺序,... 针对单尺度反演方法中存在的精度偏低问题,结合Tikhonov正则化与瀑布型多重网格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尺度Tikhonov正则化(ML-TIK)动态光散射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重网格技术将原反演问题分解到多尺度的网格空间,按着网格从粗到细的顺序,采用单尺度Tikhonov正则化(TIK)对每个子反演问题进行求解,获取颗粒的粒度分布。分别采用TIK和ML-TIK法对噪声水平为0、0.005、0.01的200~650nm模拟双峰分布颗粒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ML-TIK法的反演结果与理论分布吻合,平滑性更好;相对于TIK法,ML-TIK法最多可减少粒径峰值误差8.19%,粒径反演误差0.448 2;而TIK法在噪声水平为0.005、0.01时,反演结果双峰特征不明显。因此,ML-TIK方法的反演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最后,用60nm与200nm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多重网格 TIKHONOV正则化 反演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分布的超细颗粒动态光散射信号模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雅静 郑刚 +2 位作者 申晋 刘伟 孙贤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37-2342,共6页
为获取双峰分布超细颗粒的动态光散射模拟信号,通过建立动态光散射随机过程的AR模型,利用修正的Levison-Durbin递推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和阶数的方法模拟光散射信号.分别对10 nm与90 nm,200 nm与1 000 nm双峰分布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 为获取双峰分布超细颗粒的动态光散射模拟信号,通过建立动态光散射随机过程的AR模型,利用修正的Levison-Durbin递推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和阶数的方法模拟光散射信号.分别对10 nm与90 nm,200 nm与1 000 nm双峰分布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模拟,得到的模拟信号光强自相关函数与理论值吻合,用双指数法对颗粒粒径反演,相对误差小于3.55%.通过分析模型阶数、采样时间、采样频率、模拟数据长度等参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得出双峰分布颗粒光散射信号的模拟精度与各参数的关系:在低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大,模型阶数越高,信号模拟的精度越高,高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不大,可选阈值阶数模型模拟信号.选定一定的采样时间,采样频率越高,模拟数据长度越长,模拟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信号模拟 AR模型 超细颗粒 随机信号 模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光散射信号分形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申晋 郑刚 +1 位作者 柏雪源 庄松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1-423,434,共4页
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具有分形特征 ,通过对其特征值的分析 ,可以得到颗粒粒径信息。采用 10 0 nm、2 0 0 nm、5 0 0 nm和 10 0 0 nm4种亚微米粒径范围的标准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样品 ,分别求取了它们的动态光散射信号的分形维数。实验结... 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具有分形特征 ,通过对其特征值的分析 ,可以得到颗粒粒径信息。采用 10 0 nm、2 0 0 nm、5 0 0 nm和 10 0 0 nm4种亚微米粒径范围的标准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样品 ,分别求取了它们的动态光散射信号的分形维数。实验结果表明 ,颗粒粒径越小 ,对应的动态散射光分形维数越大 ;粒径越大 ,分形维数越小。从而证明了用分形维数表征颗粒粒径的可行性。与相关方法相比 ,分形方法具有所需的采样数据少、计算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分形维数 特征值 相关方法 证明 散射 表征 颗粒粒径 聚苯乙烯 乳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组合对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雪敏 申晋 +3 位作者 朱新军 王雅静 孙贤明 尹丽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共9页
针对多角度动态光散射中角度组合对颗粒粒度分布测量的影响,对5组模拟的双峰分布颗粒体系(114/457 nm,202/800 nm,307/541 nm,433/721 nm和600/900 nm)分别选取3、4、5和6个散射角,采用不同角度组合进行测量.粒度反演结果表明,在选取同... 针对多角度动态光散射中角度组合对颗粒粒度分布测量的影响,对5组模拟的双峰分布颗粒体系(114/457 nm,202/800 nm,307/541 nm,433/721 nm和600/900 nm)分别选取3、4、5和6个散射角,采用不同角度组合进行测量.粒度反演结果表明,在选取同样数量散射角条件下,不同的角度组合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当选取的各散射角对应的Mie散射光强差异显著,特别是对应光强值包含了Mie散射光强曲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点时,测量结果更准确.采用标准聚苯乙烯乳胶颗粒进行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与反演结果一致.这种角度组合影响的原因在于,随着散射角的增多,得到的颗粒粒度信息也相应增加,但只有增加的散射角所对应的散射光强显著不同时,才会较多地增加颗粒粒度信息,从而改善测量效果;否则,增加的信息会被增加的角度校准噪声所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粒度分布 颗粒测量 散射 散射 散射参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动态光散射角度误差影响测量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明亮 王雪敏 +3 位作者 申晋 黄钰 王雅静 李秀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在分析角度误差对测量结果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角度误差,通过对六组单峰(82nm、104nm、350nm、431nm、816nm和865nm)和三组双峰(137/601nm、242/750nm和470/895nm)颗粒体系的模拟数据及306nm/974nm双峰颗粒体系实测动态光散射... 在分析角度误差对测量结果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角度误差,通过对六组单峰(82nm、104nm、350nm、431nm、816nm和865nm)和三组双峰(137/601nm、242/750nm和470/895nm)颗粒体系的模拟数据及306nm/974nm双峰颗粒体系实测动态光散射数据的反演,研究了权重估计和基线计算两种途径中角度误差对反演结果的作用.结果表明,角度误差对颗粒粒度分布反演结果的影响是由基线计算和权重系数估计的双重作用途径产生的;权重因素对峰值和性能误差的影响明显大于基线因素,仅在小颗粒窄峰测量时,基线因素对峰值误差的影响略超权重因素,但权重因素对性能误差的影响仍然大于基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粒度分布 反演 散射 颗粒测量 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动态光散射测量系统信噪比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晖 郑刚 +2 位作者 李孟超 郁飞龙 边岱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50-1755,共6页
通过对光电倍增管计数统计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由于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发射是一个随机过程,在计算光子自相关函数时,就会引入一个Poisson噪声。因此,根据Wiener-Khintchine定理,将时域自相关函数转换为频域的功率谱密度,采用数字滤波的方... 通过对光电倍增管计数统计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由于光电倍增管的光电子发射是一个随机过程,在计算光子自相关函数时,就会引入一个Poisson噪声。因此,根据Wiener-Khintchine定理,将时域自相关函数转换为频域的功率谱密度,采用数字滤波的方法滤除Poisson噪声及无效直流信号,可明显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信噪比 自相关函数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鹏杰 简澍瑜 +3 位作者 王辰元 郭慧媛 文鹏程 任发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98-302,共5页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与冷冻透射电镜图像中测得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超纯水和钙咪唑缓冲液作为脱脂乳稀释液时,部分胶束发生解离,影响测试结果;采用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作为稀释液时,胶束的微环境没有改变,反映了胶束的真实粒径及分布;放置24 h后,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将产生颗粒;温度对测试有显著的影响(P〈0.05):4℃的样品用25℃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动态光散射的计数率和粒径分别增大了16.6%和11.4%;25℃的样品用4℃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计数率和粒径分别降低了16.1%和9.8%.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粒径的测试前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在与样品的温度相同条件下,以配置好后24 h内的模拟牛乳超滤液或牛乳超滤液(10 kDa超滤膜)作为脱脂乳的稀释液进行稀释.通过与冷冻电镜条件下测得的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真值比较,发现该前处理条件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7%~1.8%,表明该样品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动态光散射方法快速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获取酪蛋白胶束的粒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乳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粒径 温度 酪蛋白胶束 动态散射 前处理 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态光散射现代谱估计法测量纳米颗粒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晖 郑刚 王雅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96-2001,共6页
为了解决目前动态光散射软件信号分析法采用的自相关和功率谱估计存在分辨率和方差较低,以及能谱泄漏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功率谱估计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分析法。对该系统所采用的现代功率谱估计算法和测量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动... 为了解决目前动态光散射软件信号分析法采用的自相关和功率谱估计存在分辨率和方差较低,以及能谱泄漏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功率谱估计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分析法。对该系统所采用的现代功率谱估计算法和测量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动态光散射测量法涉及的光子相关光谱理论和散射光谱估计理论。接着,描述了基于现代功率谱估计的动态散射光谱法,特别是其中阶数p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测量系统,包括硬件部分的光学系统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部分的系统开发流程。最后,对粒径分别为30、50、100nm的乳胶球标准颗粒溶液(透光率为96%)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现代谱估计分析法的测量均值误差和重复性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88%和1.62%,满足国标要求的均值误差和重复性误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测量 动态散射 现代功率谱估计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亚微米级微粒粒度测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永彩 王远 +1 位作者 高潮 邓冬梅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119,共4页
阐述了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微小微粒粒径的原理,介绍了动态光散射实验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激光器、光电倍增管、数字相关器.通过对多种纳米、亚微米级单分散颗粒溶液进行测量,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微粒的... 阐述了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微小微粒粒径的原理,介绍了动态光散射实验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激光器、光电倍增管、数字相关器.通过对多种纳米、亚微米级单分散颗粒溶液进行测量,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微粒的分散性、对溶剂的可溶解性、光电倍增管的接收面积,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溶剂的选取、防尘及温度控制、光阑孔径大小的范围,对正确的得出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自相关函数 子相关 微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光散射技术用于氟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青 杨丽燕 +4 位作者 刘剑波 羊小海 王柯敏 嵇海宁 刘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95-2198,共4页
基于氢键取代作用,氟离子可以降低巯基乙胺-CdTe量子点之间的团聚,提高量子点的分散性,使量子点的水合粒径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于此,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检测氟离子的方法,其检出限为20 nmol/L,与荧光... 基于氢键取代作用,氟离子可以降低巯基乙胺-CdTe量子点之间的团聚,提高量子点的分散性,使量子点的水合粒径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于此,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DLS)技术检测氟离子的方法,其检出限为20 nmol/L,与荧光方法和传统的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相比,其检出限降低了约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散射 氟离子 量子点 团聚 水合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