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岩威 王玲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 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假定国家影响区域而区域之间不相互影响,空间模型考虑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假设空间权重不随时间变化。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类因素,构造了基于可变空间权重系数的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测算结果与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空间拓展模型与传统模型测算结果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说明空间拓展模型考虑了空间相关性,揭示了邻近区域对山东省的空间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均具有一定的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优势最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第一产业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 传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格局差异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段雅斐 《山西农经》 2023年第17期10-13,共4页
文章结合山西省及各地市农业产业发展区位条件和现状,以2000—2019年山西省各地市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分析山西省各地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产业在省内产业体系和... 文章结合山西省及各地市农业产业发展区位条件和现状,以2000—2019年山西省各地市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分析山西省各地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产业在省内产业体系和全国农业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种植业在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中优势突出,渔业相对较弱;各地市农业发展差距较大,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关联性较强,特色农业不突出。对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产业竞争力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区位优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294-4296,共3页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植业处于上升趋势,畜牧业呈现下降势头。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区位优势 偏离-份额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晨 纪静 邵桂兰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8-164,共7页
中国水产品出口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水产品资源禀赋、生产、消费以及贸易运输方式的变动,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逐渐转移。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从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分量等方面对1995—2015年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市... 中国水产品出口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水产品资源禀赋、生产、消费以及贸易运输方式的变动,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逐渐转移。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从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分量等方面对1995—2015年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出从亚洲和北美洲逐步向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变动的趋势;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逐步改善,水产品出口增长总量、相对增长率以及结构效果较之前都明显提升,总结构偏离分量和总竞争力偏离分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亚洲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体市场,竞争力对该市场的水产品贸易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欧洲和北美洲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潜力市场,结构效应是推动该地区水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新兴市场。中国应进一步巩固主体市场、大力发掘潜力市场、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促进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出口 市场结构 动态变化 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育民 郑海御 《新经济》 2021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本文基于全国和广东省2013-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制造业数据,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演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总体合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比较高,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受... 本文基于全国和广东省2013-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制造业数据,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演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总体合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比较高,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存在“大而不强”短板,缺少具有稳定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广东省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
6
作者 张锦 《中国科技产业》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考察1999-2010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状况,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总体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31个省市动态偏移-份额分析表明各省市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不平衡,但西部区...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考察1999-2010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状况,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总体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31个省市动态偏移-份额分析表明各省市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不平衡,但西部区域内发展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基础设施投资 动态偏离-份额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第一产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岑庆 陈江生 +1 位作者 章华丽 张晓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208-212,234,共6页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要靠全国经济带动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寻求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新的发展方向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问题论述——基于份额-偏离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杨芹芹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13期25-26,37,共3页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武汉市产业结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武汉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弊端,指明了发展改进的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偏离-份额模型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就业的空间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顺魁 刘琼 《产经评论》 2013年第2期30-41,共12页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就业空间变动。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制造业的就业变动影响不大;2005年东部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国内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到制造业产业部门向非沿海...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就业空间变动。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制造业的就业变动影响不大;2005年东部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国内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到制造业产业部门向非沿海地区转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仍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制造业转移过程呈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同时发展的特征;沿海区域发展较好的产业部门难以向非沿海地区转移,非沿海区域对承接制造业产业部门存在着无序规划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偏离-份额分析 制造业就业 八大区域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产业结构对比研究——基于偏离—份额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诸葛晴怡 安海忠 陈景明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2005—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3个城市的产业数据,分别以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为参照,对其"二三一"型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份额... 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2005—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3个城市的产业数据,分别以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为参照,对其"二三一"型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使用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3大指标评价长三角两省一市17个产业部门,以此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相对于其所在更大区域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本地和邻地效应——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菁怡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69-75,共7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的增长。从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帮助农民增收这一问题出发,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普惠金融指数,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的增长。从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帮助农民增收这一问题出发,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普惠金融指数,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对本地农民收入产生显著的正效应;(2)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提升了本地农民的福祉,但由于对周边的资本、人力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对邻地的居民收入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农民增收 本地-邻地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新疆东三县产业结构分析
12
作者 闵雅雯 《中外建筑》 2017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采用2006年到2015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新疆省昌吉州东三县——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昌吉州经济增长对三个县的带动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奇台、吉木萨尔、木垒。新疆东三县...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采用2006年到2015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新疆省昌吉州东三县——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昌吉州经济增长对三个县的带动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奇台、吉木萨尔、木垒。新疆东三县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全省增长份额和产业结构转移份额,且吉木萨尔县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强。奇台县各产业发展较为平衡,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稳定第二产业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吉木萨尔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最后针对新疆东三县的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三县 产业结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脱贫县经济韧性演化特征研究——基于DSSM模型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马慧莉 夏雷雨 王冉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1期8-15,共8页
乡村振兴作为民族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向共同富裕迈出的重要一步。甘肃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脱贫县仍然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对脱贫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监测有着重... 乡村振兴作为民族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向共同富裕迈出的重要一步。甘肃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脱贫县仍然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对脱贫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监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甘肃省75个脱贫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2010—2021年间甘肃省脱贫县经济韧性,使用相似系数将脱贫县经济韧性变化划分为两个阶段,同时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DSSM)分析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前后脱贫县竞争力分量变化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深入研究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前后脱贫县经济韧性及竞争力分量变化情况得到其演化特征。结果发现:(1)甘肃省脱贫县经济韧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精准脱贫政策对于脱贫县的经济韧性结构有正向作用。(3)精准脱贫政策对于脱贫县经济韧性竞争力水平有着抑制作用。(4)分批次、分地区脱贫县经济韧性发展规律相似。(5)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前后除转型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外,其余两者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县 经济韧性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精准脱贫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贤芳 舒强 张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88-3489,3500,共3页
采用偏离-份额方法对我国1999~2006年间各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差异明显,大陆31个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变化可划分为6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差... 采用偏离-份额方法对我国1999~2006年间各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差异明显,大陆31个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变化可划分为6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差异是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偏离-份额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纯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46-6049,6055,共5页
将河南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数据和图形数据相结合,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河南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县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河南县域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对经济... 将河南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数据和图形数据相结合,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河南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县市在空间上更趋于集中;河南县域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了阻碍作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优势区、发展平衡区、发展劣势区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 河南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模型的乌昌石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连涛 刘光远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5期118-123,共6页
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运用静态偏离—份额模型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乌昌石城市群产业结构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200... 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运用静态偏离—份额模型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乌昌石城市群产业结构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2005—2013年,乌昌石城市群总体产业竞争力明显高于全疆的产业竞争力,且第三产业竞争力优势突出;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和自生能力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优势明显;2007年以来乌昌石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开始显现,第三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但部分县市产业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着力调整优化城市群整体产业结构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复杂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偏离-份额模型 乌昌石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云鹏 晏燕 王久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2,共4页
基于空间结构要素构建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以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沿线的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速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郑州、西安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加强,成为郑西高速铁路沿... 基于空间结构要素构建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以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沿线的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速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郑州、西安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加强,成为郑西高速铁路沿线两端的核心;区域内大部分城市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呈增长态势,空间竞争力较强,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西高速铁路 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A的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兴国 马崇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4,共4页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综合角度对纺织行业在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对比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纺织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竞争力优势正在下降,在区域结构中的竞争力有从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并以此为...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综合角度对纺织行业在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对比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纺织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竞争力优势正在下降,在区域结构中的竞争力有从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东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纺织产业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区域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 数学模型 纺织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戴明锋 李宗和 吴翌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31,共9页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充分考虑空间距离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对长三角地区2014—2018年高新技术五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充分考虑空间距离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对长三角地区2014—2018年高新技术五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论与现实经济总体状况一致,空间因素对地区产业竞争力明显,长三角地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最强,浙江和上海竞争力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区经济增长与产业优势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贝贝 肖海峰 孙赫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1,22,共9页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考察2005年-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状况,并根据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对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国家分量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考察2005年-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状况,并根据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对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国家分量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经济增长的主因,而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在不同省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从产业经济增长来看,各省区的经济增长均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海南除外),但各省区三次产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从空间竞争分量来看,东部的江苏、福建和海南三省区的三次产业均具有竞争优势,而西北的甘肃、宁夏和东部的浙江、广东四省区的三次产业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各省区可借鉴邻区经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强化竞争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