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韩国珍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1期126-128,F0003,共4页
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以甘肃省地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省内经济差异的空间单元,选取各地区2004—2010年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甘肃省内地区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根据... 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以甘肃省地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省内经济差异的空间单元,选取各地区2004—2010年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甘肃省内地区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根据各地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甘肃省14个地区分为6类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以期对甘肃省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优势及劣势做出科学判断,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差异 动态偏离份额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宁夏农垦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蕾 温淑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02-1707,共6页
根据宁夏农垦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宁夏农垦2005-2010年产业发展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夏农垦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宁夏农垦三次产业比重变动指出宁夏农垦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宁夏农垦经济发展... 根据宁夏农垦产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宁夏农垦2005-2010年产业发展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夏农垦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宁夏农垦三次产业比重变动指出宁夏农垦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宁夏农垦经济发展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实施"优化农业、强化工业、大兴三产"战略,实现宁夏农垦经济新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农垦 产业结构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柴士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突破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法存在的"由于同度量因素采用不同时期所造成的‘权偏误’问题,与无法将单因素纯影响从交互作用中单独剥离"两种局限性,借鉴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 为突破传统动态偏离-份额法存在的"由于同度量因素采用不同时期所造成的‘权偏误’问题,与无法将单因素纯影响从交互作用中单独剥离"两种局限性,借鉴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构建改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仅弥补传统方法的两种缺陷,保证了分解结果的唯一性与精确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是一种有效的以偏离-份额法为基础的增长因素分解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权偏误 交互作用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产值增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齐瑛 王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定量分析黑龙江垦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分局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可以为垦区各分局制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垦区各分局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量分解为垦区增长分量... 定量分析黑龙江垦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分局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可以为垦区各分局制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垦区各分局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量分解为垦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产业竞争力分量,指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各分局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动态偏离份额 产业结构分量 产业竞争力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结构变化的区域差异——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运用静、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1993—2010年各省份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10年各省区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很大差距;就业类型主要表现为竞争优势推动型... 本文运用静、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1993—2010年各省份就业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10年各省区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很大差距;就业类型主要表现为竞争优势推动型和结构优势推动型;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显示,1993—2001年、2002—2010年两阶段相比,就业增长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存在增大的趋势,竞争力偏离分量存在减少的趋势。2002—2010年的就业类型由1993—2001年的快速增长型和竞争优势推动型转变为四种类型并存,不同区域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因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就业引导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是各地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静态偏离-份额分析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涑贤 王秀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7-138,共2页
本文在阐述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陕西省2004-2009年现代服务业数据为样本,从行业角度分析了其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竞争力的优劣势,综合对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考察期内,陕... 本文在阐述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陕西省2004-2009年现代服务业数据为样本,从行业角度分析了其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竞争力的优劣势,综合对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考察期内,陕西省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总体竞争力能力较弱。文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动态偏离份额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第一产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岑庆 陈江生 +1 位作者 章华丽 张晓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208-212,234,共6页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要靠全国经济带动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寻求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新的发展方向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基于DSSM的客源市场结构演变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石斌 马耀峰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86,共7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西入境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改变了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本文依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2016年)等数据,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DSSM),对2011-2015年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西入境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改变了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本文依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2016年)等数据,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DSSM),对2011-2015年陕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变作了分析。研究发现:2011-2015年,陕西的16个主要客源市场对客源增长的贡献呈稳定型、增强型、衰退型、波动型四种演变态势。近程市场除日本和菲律宾外,竞争力强且持续稳定。远程市场中,大洋洲市场的竞争力强且持续稳定,西欧和北美市场的竞争力则呈现出"强—弱—强"的规律性波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陕西应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品牌,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深耕港澳台重要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结构演变 动态偏离份额(dssm)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DSSM-区位熵的内蒙古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梅蕾 王宝 崔林影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8-95,共8页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构建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的空间模型,并以内蒙古服务业2009-2013年整体发展状况为研究主体进行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结合区位熵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内蒙古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最终选定最具潜力和...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法构建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的空间模型,并以内蒙古服务业2009-2013年整体发展状况为研究主体进行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结合区位熵综合分析结果评估内蒙古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最终选定最具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五大行业作为内蒙古服务业优先发展的主导行业,以期为内蒙古确定促进服务业快速、均衡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 空间模型 区位熵 服务业 主导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M的西北五省(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与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斯涵 张小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利用西北五省(区)林业的产值数据,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M)计算了该区域2006—2014年林业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分析了其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林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其产值由2006年的34.6... 利用西北五省(区)林业的产值数据,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M)计算了该区域2006—2014年林业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分析了其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林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其产值由2006年的34.6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15.6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70%;就产业结构而言,该区域林业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91.87∶4.54∶3.60调整为2014年的83.15∶9.69∶7.16,林业结构以传统的林业种植业为主,林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从省(区)间林业产业发展差异上分析,陕西、新疆两个省(区)林业发展水平较高;从区域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上分析,该区域有较多的林业子产业发展迅速,从动态的角度看该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较快的发展速度弥补了林业基础结构上的缺陷,产业结构总体上正在向逐步优化的方向演化。在此基础上,对西北五省(区)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dssm)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的产量结构、增长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海平 吕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80—2013年间粮食产量在稻谷、玉米、小麦和其它作物的结构、区位、竞争力优势、增长效益及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部分粮食主产省存在着粮食产量增长潜能降低、粮...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80—2013年间粮食产量在稻谷、玉米、小麦和其它作物的结构、区位、竞争力优势、增长效益及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部分粮食主产省存在着粮食产量增长潜能降低、粮食主体功能地位削弱以及粮食结构"去口粮"化的严峻形势。新的增长性作物尽管产量已居主导地位,但增量结构优势不突出。粮食主产区间的结构效益、竞争力效益和综合效益差距显著,非均衡性问题突出。粮食产能缺乏持续的稳定性,相对于粮食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产能的制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动态偏离-份额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基于13个省(区)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 被引量:28
12
作者 廖文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以13个省(区)1995—2011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具... 以13个省(区)1995—2011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优势,但林业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林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与南方集体林区整体水平相比,江苏、广东、安徽和广西4个省(区)的林业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和广东5省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较高,其中,又以前3个省(区)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优势最为明显,江苏、安徽、广东和广西4个省(区)的林业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南方集体林区13个省(区)林业产业发展类型区分为4类,即优势类型区、后发优势类型区、优势待提升类型区和优势滞后类型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的特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业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动态偏离 -份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立伟 衣保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农业竞争力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准确判断及提升对于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总体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种植... 农业竞争力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准确判断及提升对于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总体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的滞后发展是造成农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4~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集聚水平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是制约种植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种植业集聚水平及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内蒙古自治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农业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化及结构协调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麻学锋 刘雨婧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88,共8页
选取旅游资源产品、旅游保障和市场服务3大系统及9大要素构建张家界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横向测度各系统层权重和评价值,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纵向分析2002—2011年旅游竞争结构的协调性和合理性。结... 选取旅游资源产品、旅游保障和市场服务3大系统及9大要素构建张家界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横向测度各系统层权重和评价值,结合耦合协调模型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纵向分析2002—2011年旅游竞争结构的协调性和合理性。结果发现:总体上,张家界各县区旅游综合竞争力时空格局差异显著,逐步形成以武陵源和永定为旅游核心区的双翼联动发展格局,竞争系统已达初级协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各县区的协调性差异显著;武陵源旅游竞争力较强,但近年来旅游竞争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协调性由0.745下降至0.737,竞争力有下滑趋势;永定区旅游竞争力稳步上升,其结构协调性、合理性逐步得到改善,竞争结构逐步优化,竞争增长速度表现强劲;慈利县和桑植县始终是旅游边缘区,旅游竞争力虽稳步上升,但各要素发展程度仍较低,竞争结构有待深入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模型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慧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7-59,共3页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2010~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基础稍差,发展时间短,但通过支持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培...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2010~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基础稍差,发展时间短,但通过支持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创建标准的市场规范制度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 生产性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