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Trust:一种P2P系统中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 被引量:101
1
作者 常俊胜 王怀民 尹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01-1307,共7页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改变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能力支持不足,提出一个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DyTrust,使用时间帧标示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引入近期信任、长期信任、累积滥用信任和反馈可信度4个参数来...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改变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能力支持不足,提出一个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DyTrust,使用时间帧标示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引入近期信任、长期信任、累积滥用信任和反馈可信度4个参数来计算节点信任度,并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上述参数,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Dy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反馈信息有效聚合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和不诚实反馈对系统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反馈 动态信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行程编码的P2P网络动态信任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方群 吉逸 +2 位作者 吴国新 赵生慧 吴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02-1616,共15页
基于数据压缩领域中的行程编码理论提出一种RunTrust动态信任模型,以系统收益衡量节点合作成果,以经过压缩的节点合作记录作为信任评估依据,既增加了评估依赖的信息量,也保留了时间维度,提高了信任度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恶意行为的判别能... 基于数据压缩领域中的行程编码理论提出一种RunTrust动态信任模型,以系统收益衡量节点合作成果,以经过压缩的节点合作记录作为信任评估依据,既增加了评估依赖的信息量,也保留了时间维度,提高了信任度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恶意行为的判别能力;借助基于时间的反馈聚合算法,通过特殊的反馈过滤策略和动态参数调整,能够增强针对恶意反馈的过滤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unTrust以牺牲少量处理能力换取系统性能的显著提升.RunTrust模型的提出为信任数据压缩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动态信任模型 行程编码 恶意行为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动态信任模型研究 被引量:138
3
作者 李小勇 桂小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0-1521,共12页
随着网格计算、普适计算、P2P计算、AdHoc等大规模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深入研究,系统表现为由多个软件服务组成的动态协作模型.在这种动态和不确定的环境下,PKI(pubic key infrastructure)中基于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静态信任机... 随着网格计算、普适计算、P2P计算、AdHoc等大规模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深入研究,系统表现为由多个软件服务组成的动态协作模型.在这种动态和不确定的环境下,PKI(pubic key infrastructure)中基于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静态信任机制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动态信任模型是新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动态信任关系的相关概念、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选取新的、典型的动态信任模型及其使用的数学方法进行评述,并进行了各种算法的比较性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动态性是信任关系量化与预测的最大挑战.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对信任动态性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信息安全 动态信任模型 上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检测机制的P2P网络动态信任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孝遥 罗永龙 +1 位作者 陈付龙 孙丽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40,179,共7页
P2P网络目前存在诋毁、夸大、协同作弊、策略性欺骗等恶意交易问题,而且恶意节点比例增加导致系统交易成功率下降速度过快。提出了一种具有检测机制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模型中引入了服务广泛度评价机制、周期性... P2P网络目前存在诋毁、夸大、协同作弊、策略性欺骗等恶意交易问题,而且恶意节点比例增加导致系统交易成功率下降速度过快。提出了一种具有检测机制的动态信任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模型中引入了服务广泛度评价机制、周期性策略相似度检测机制和评价相似度检测机制,较好地抑制了恶意节点的不良服务。通过与目前几个典型的全局信任模型的对比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交易成功率方面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任模型 对等网络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评价节点诚信度的P2P动态信任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作汉 任旭鹏 卢鹏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25-2228,2323,共5页
为解决现有P2P信任模型计算开销大、动态适应能力差、推荐可信度的动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信任模型。通过直接交互节点的局部评价加权其推荐可信度计算节点的全局信誉值,避免了迭代过程,降低了网络开销。采用基... 为解决现有P2P信任模型计算开销大、动态适应能力差、推荐可信度的动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信任模型。通过直接交互节点的局部评价加权其推荐可信度计算节点的全局信誉值,避免了迭代过程,降低了网络开销。采用基于时间帧的方法更新节点的全局信誉值和推荐可信度,以抑制节点提供服务和推荐两方面的动态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较现有模型在网络开销、节点动态性推荐的抑制等方面有较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信任 信誉 推荐可信度 动态信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2P网络安全动态信任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道群 刘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90-94,共5页
为了提高P2P网络对等节点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动态信任模型.对模型的算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利用该模型可以在2个对等实体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 P2P 动态信任模型 可信度 信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的个性化动态信任模型研究
7
作者 袁小艳 卫洪春 成淑萍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针对现有云环境中云服务信任问题,将SLA服务水平协议中的参数引入信任度的计算中,通过在云端和客户端实时监测SLA参数,同时结合用户对SLA参数和云服务属性的主观评价,计算出云服务质量的信任度,并将个性化因素考虑其中,最终形成对云服... 针对现有云环境中云服务信任问题,将SLA服务水平协议中的参数引入信任度的计算中,通过在云端和客户端实时监测SLA参数,同时结合用户对SLA参数和云服务属性的主观评价,计算出云服务质量的信任度,并将个性化因素考虑其中,最终形成对云服务全面的、动态的、个性化的评估.同时,本模型还考虑了历史因素、时间因素、金额因素等,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评价相似度,最终提高综合信任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两种模型比较,其成功交易率分别提高了5%和9%,有效地提高了云服务的成功交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参数 动态信任模型 云服务 个性化 智能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监控的自适应动态信任度测模型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小勇 桂小林 +1 位作者 毛倩 冷东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的动态信任关系模型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的定量表示和预测.将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开放环境下动态构建基于行为数据监控与分析的信任关系...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的动态信任关系模型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的定量表示和预测.将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开放环境下动态构建基于行为数据监控与分析的信任关系度测(度量与预测)模型.该方法直接从分析传感器监测到的动态数据入手,针对影响信任的多个度测指标进行自适应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信任关系建模思路,跳出了传统信任关系建模过程中各种主观假设的束缚,并克服了传统模型对多维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开放分布式环境下实体的可信性判别,而且具有良好的行为数据规模的扩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动态信任模型 粗糙集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任可靠度的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模型 被引量:20
9
作者 游静 上官经伦 +2 位作者 徐守坤 李千目 王印海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54-2369,共16页
分布式动态信任模型作为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访问管理机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许多信任模型忽视了对信任数据可靠性的评估,导致推荐信任不可靠时出现模型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信任可靠度的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模型D... 分布式动态信任模型作为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访问管理机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许多信任模型忽视了对信任数据可靠性的评估,导致推荐信任不可靠时出现模型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信任可靠度的分布式动态信任管理模型DDTM-TR.首先使用可靠度对信任进行评估,降低不可靠数据对直接信任、推荐信任、综合信任计算的影响;然后,选择多个待选节点计算它们的综合信任,并以计算出的综合信任为概率,随机选择待选节点进行交互;在交互结束后,根据交互满意度反馈修正节点的可靠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DTM-TR模型在处理恶意服务、恶意推荐方面都优于对比模型,并且能够通过反馈算法进一步降低判断的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任模型 可靠度 DDTM-TR 信任管理 推荐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勇 张少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4-887,共4页
针对已有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中由于决策属性的粗糙而导致的可信决策的谬误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多属性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引入直接信任、风险、历史信任和反馈信任等多个决策属性来量化实体之间的动态信任关系,从多个角度更精细地... 针对已有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中由于决策属性的粗糙而导致的可信决策的谬误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多属性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引入直接信任、风险、历史信任和反馈信任等多个决策属性来量化实体之间的动态信任关系,从多个角度更精细地刻画信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使该模型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模拟实验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该可信决策的准确性和动态适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处理系统 信息安全 动态信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勇 张少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11-212,215,共3页
提出一个新的自适应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该模型在建立基于历史函数的直接信任计算方法和基于路径函数的反馈信任聚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自信因子和反馈因子来自动建立和动态调节直接信任与反馈信任的权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模... 提出一个新的自适应动态信任关系量化模型。该模型在建立基于历史函数的直接信任计算方法和基于路径函数的反馈信任聚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自信因子和反馈因子来自动建立和动态调节直接信任与反馈信任的权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可信决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处理系统 信息安全 动态信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信任预测的认知模型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李小勇 桂小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76,共14页
开放系统中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到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结合人类社会的认知行为,提出了一种符合人类心理认知习惯的动态信任预测模型:(1)构建了自适应的基于历史证据窗... 开放系统中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到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结合人类社会的认知行为,提出了一种符合人类心理认知习惯的动态信任预测模型:(1)构建了自适应的基于历史证据窗口的总体可信性决策方法,不但克服了已有模型常用的确定权重的主观判断方法,而且可以解决直接证据不足时的可信性预测问题;(2)使用已有的DTT(direct trust tree)机制进行全局反馈信任信息的搜索与聚合,以降低网络带宽消耗,增强系统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的可扩展性;(3)引入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简称IOWA)算子的概念,建立了基于IOWA算子的直接信任预测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传统预测模型动态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稳健的动态适应性,在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信息安全 动态信任预测模型 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多属性关联的动态信任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道丰 张小萍 +1 位作者 钟诚 黄汝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4-1258,共5页
动态信任评价可以结合实体的多项属性参数来进行,这些属性可能是冗余属性,未能提供重要信任信息,致使信任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体信任程度;同时由于评价中利用了多个属性,会带来更大的存储和运算的开销.为此,将灰色系统理论、粗糙集... 动态信任评价可以结合实体的多项属性参数来进行,这些属性可能是冗余属性,未能提供重要信任信息,致使信任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体信任程度;同时由于评价中利用了多个属性,会带来更大的存储和运算的开销.为此,将灰色系统理论、粗糙集理论与属性权重结合,以综合考虑影响实体信任度的多属性指标为主要内容,建立适于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动态信任评价模型.从实体信任属性开展研究,提出基于信任策略的属性约简算法、快速获取影响信任信息的多属性指标,同时给出求解实体信任度的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能及时客观地刻画实体的动态信任值,同时动态信任评价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任评价模型 灰度关联 粗糙集 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动态信任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德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7-1648,1748,共3页
上下文环境对于信任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有模型中常常被忽略。根据P2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信任计算模型。在模型中,直接信任度是采用基于贝叶斯评估方法,推荐信任度是基于直接信任度,结合自身信任经... 上下文环境对于信任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有模型中常常被忽略。根据P2P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动态自适应信任计算模型。在模型中,直接信任度是采用基于贝叶斯评估方法,推荐信任度是基于直接信任度,结合自身信任经验进行计算的,给出了信任度的综合评估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交互决策时显示出模型的优越性和健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信任 上下文感知 动态信任计算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P2P电子商务TM-AT信任模型
15
作者 吴绍兴 姜彬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566-4568,4582,共4页
为了有效解决P2P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通过对现有信任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任模型TM-AT。将信任分为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提供了两种获得节点信任值的方法。在计算直接信任时,提出用三元组表示直接信任值,有效地解决了新节点的... 为了有效解决P2P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通过对现有信任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任模型TM-AT。将信任分为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提供了两种获得节点信任值的方法。在计算直接信任时,提出用三元组表示直接信任值,有效地解决了新节点的信任值问题。同时,引入了交易金额等级、交易时间、失败加速因子等5个因素。在计算推荐信任时,增加了可信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打击恶意节点,保护诚实节点,增强P2P电子商务系统的可用性,降低交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电子商务 动态信任模型 交易金额等级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信任度量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茜 王新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2,共3页
开放系统中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本文在现有的基于行为监控的动态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把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信任度量与预测模块。... 开放系统中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本文在现有的基于行为监控的动态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把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信任度量与预测模块。通过实验证明,新的条件信息熵权重确定方法可以解决原有权重确定方法自适应性差和行为数据规模的扩展能力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任预测模型 分类知识 粗糙集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项目落地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区域发展成熟度与政府信誉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学乐 吴健 禇昭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63,共8页
PPP落地难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采用201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的PPP落地难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区域发展成熟度对PPP落地水平的作用效果为正,政府信誉(地方政府腐败)的作用效果却为负,而且后者的作用... PPP落地难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采用201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的PPP落地难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区域发展成熟度对PPP落地水平的作用效果为正,政府信誉(地方政府腐败)的作用效果却为负,而且后者的作用程度要大于前者。东、中、西部各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说明PPP落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信誉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契约精神与规范意识,而且PPP项目的区域供给结构与区域需求结构存在不匹配现象也影响项目落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双边锁定效应 动态信任模型 空间面板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