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麦淀粉动态体外消化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1
作者 王浩 赵方佳 +5 位作者 李媛 韩高露 但红睿 袁亚宏 牛海力 岳田利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66-74,共9页
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淀粉消化产物的结构特征(如结晶结构、化学键与官能团)和理化性质(包括热力学性质、形貌特征与黏度)直接影响其生理功能。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特性,对开发针... 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淀粉消化产物的结构特征(如结晶结构、化学键与官能团)和理化性质(包括热力学性质、形貌特征与黏度)直接影响其生理功能。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特性,对开发针对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动态人胃肠消化系统模型,体外模拟藜麦淀粉(Quinoa Starch,QS)的口腔、胃和小肠消化过程,以探究各阶段消化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糊化QS的胃半排空时间为29.53 min,胃内pH先上升后下降,消化特征接近流体食物,经口腔、胃和小肠消化后,产物的晶体类型转变为V型,弱结晶不断解体,结晶度下降,晶体结构多样性增加,抗酶解能力增强,黏度逐渐下降,且难以糊化。消化过程中未产生新的化学基团,氢键作用力逐渐减弱,糖苷键和吡喃糖环结构被破坏,淀粉分子双螺旋程度和结晶有序性降低,转变温度升高,熔融焓值下降。消化产物的形态转变为片层状,表面破损增强,并且在小肠消化产物中出现酶解孔洞。因此,QS在口腔、胃和小肠消化过程中,产物的晶体结构、官能团含量、酶解特性和表面形态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推动藜麦基食品研究和慢消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淀粉 动态体外消化 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青贮与黄贮及苜蓿干草的体外动态消化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巍 王新峰 +1 位作者 潘晓亮 孙国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22-225,共4页
采用产气量法测定了玉米秸青贮、玉米秸黄贮和苜蓿干草的瘤胃微生物体外动态消化参数。将 3种饲料样品及其分离出的相应的中性洗涤纤维 (NDF)同时进行 72h体外发酵 ,并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产气量。中性洗涤可溶物 (NDS)的产气量可由饲料样... 采用产气量法测定了玉米秸青贮、玉米秸黄贮和苜蓿干草的瘤胃微生物体外动态消化参数。将 3种饲料样品及其分离出的相应的中性洗涤纤维 (NDF)同时进行 72h体外发酵 ,并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产气量。中性洗涤可溶物 (NDS)的产气量可由饲料样品与其相应的NDF的产气量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结果表明 ,3种饲料的 72h累积产气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 3种饲料相应的NDF和NDS部分对产气量的贡献不同 (P <0 .0 5 )。其产气量曲线变化趋势受饲料中NDS和NDF的含量及消化率的影响。 3种饲料经 72h发酵后对瘤胃液的pH值没有显著影响 ,但对发酵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 (VFA)的摩尔百分比有影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青贮 苜蓿干草 动态消化 产气量法 瘤胃微生物发酵 玉米秸黄贮 肉牛 饲料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饭冷藏时间对老年人胃排空和体外动态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苹 伍鹏 +1 位作者 段续 陈晓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1,共8页
作者旨在定量研究衰老引起的胃肠生理条件变化对米饭的胃排空和动态消化特性的影响。基于老年人与年轻人胃肠道生理条件的差异,利用动态体外人胃消化系统构建了老年人胃生理消化环境,考察了4℃下米饭冷藏时间(6、24、48 h)对胃排空和淀... 作者旨在定量研究衰老引起的胃肠生理条件变化对米饭的胃排空和动态消化特性的影响。基于老年人与年轻人胃肠道生理条件的差异,利用动态体外人胃消化系统构建了老年人胃生理消化环境,考察了4℃下米饭冷藏时间(6、24、48 h)对胃排空和淀粉水解动力学的影响;结合静态浸泡实验,分析了冷藏米饭的水分质量分数、质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静态浸泡过程中米饭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米饭的持水力显著下降,而压痕硬度明显提高;冷藏48 h后,胃半排空时间(t_(1/2))从303.3 min显著增加到630.6 min,而淀粉消化率从15.4%下降为7.4%。研究结果表明,米饭经较长时间冷藏后,在老年人的消化环境中胃排空速度延缓,淀粉水解速率显著降低。该研究为深入理解米饭在老年人胃内的消化特性,选择和优化食物加工及贮藏方式,开发更加适合老年人的淀粉类主食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米饭 老年人胃肠道 动态消化 胃排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方式对不同物种乳蛋白消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蒲志平 张丽娜 +3 位作者 张凯 侯艳梅 赵怡晴 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1,I0001,I0002,共11页
该研究通过体外动态仿生胃消化模型,比较了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处理对不同物种乳蛋白在胃消化过程中的凝块大小与微观结构、水解动力学和游离氨基酸释放的影响。微观结构显示,母乳和山羊乳中的蛋白质凝块聚集体比牛乳和绵羊乳的更小更松... 该研究通过体外动态仿生胃消化模型,比较了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处理对不同物种乳蛋白在胃消化过程中的凝块大小与微观结构、水解动力学和游离氨基酸释放的影响。微观结构显示,母乳和山羊乳中的蛋白质凝块聚集体比牛乳和绵羊乳的更小更松散,而热处理后的蛋白质凝块比原乳更细软松散。电泳结果显示,在胃消化120 min时,母乳和牛原乳中酪蛋白的消化速度快于山羊原乳和绵羊原乳。在不同热处理间,巴氏杀菌乳的消化率最高,其次是喷雾干燥乳和原乳。蛋白质水解度和肽分子质量分布一致表明,母乳在动态胃消化过程中的水解率显著低于动物乳且热处理加速了动物乳蛋白水解和小分子肽片段(<1 kDa)的生成,尤其是喷雾干燥处理。在游离氨基酸的释放量上,母乳显著高于动物乳(P<0.05),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强度越高越有利于乳蛋白水解,但对游离氨基酸释放的抑制作用越强。综上所述,认为低热处理可以促进凝块消化,而高热处理会引起牛奶蛋白质的变性和聚集,提高凝块消化效率和水解成肽段的速度,但会减缓游离氨基酸的释放。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物种加工牛奶在胃消化率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热处理 物种 婴幼儿 动态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姜文铠 李秋艳 +2 位作者 盛文洋 王雅琼 芮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鹰嘴豆、红芸豆、小扁豆、豌豆四种杂豆中进行蛋白提取,命名为CP、RKP、LP、PP。采用植物乳杆菌B1-6对制备的四种杂豆蛋白进行发酵,对发酵形成的杂豆蛋白凝胶最小凝胶浓... 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鹰嘴豆、红芸豆、小扁豆、豌豆四种杂豆中进行蛋白提取,命名为CP、RKP、LP、PP。采用植物乳杆菌B1-6对制备的四种杂豆蛋白进行发酵,对发酵形成的杂豆蛋白凝胶最小凝胶浓度、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色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将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对不同杂豆蛋白凝胶消化特性及对乳酸菌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RKP、LP、PP在乳酸菌作用下的最小临界凝胶浓度(LGC)分别为1.6%(w/v)、1.6%(w/v)、1.4%(w/v)和1.2%(w/v);CP与LP凝胶硬度显著高于RKP与PP凝胶(P<0.05),且形成的凝胶具有致密而均匀的三维蛋白凝胶网络,而RKP与PP形成的凝胶微观结构较为疏松。采用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对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消化特性评估,CP和LP在消化早、中期的可溶性蛋白和肽含量显著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RKP和PP),且CP和LP凝胶对植物乳杆菌B1-6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杂豆蛋白在乳酸菌发酵作用下表现出差异性胶凝能力及消化特性,为明确不同杂豆蛋白在乳酸菌作用下的发酵性能、凝胶特性及营养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豆 发酵 凝胶特性 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P-8低温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6
作者 刘青轩 郑新飞 +2 位作者 张静雯 张和平 姚国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4-120,128,共8页
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制剂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且可连续化生产的优势,但由于高温会损伤菌体活性因此喷雾干燥的应用受限。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降低热损伤,提高菌体存活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优化工艺条件,... 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制剂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且可连续化生产的优势,但由于高温会损伤菌体活性因此喷雾干燥的应用受限。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降低热损伤,提高菌体存活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优化工艺条件,以制备植物乳植杆菌P-8活性菌粉,并探究其菌株形态变化、贮藏稳定性以及在动态体外仿生胃肠道消化模型中的耐受性。植物乳植杆菌P-8在进料速度9 mL/min、干燥温度75℃、雾化压强为0.3 MPa时,存活率最高为81.50%,且菌粉颗粒形态完整。在动态体外仿生胃肠道消化模型内连续消化4 h后,表现出良好的耐受特性。菌粉4和25℃贮藏35 d后存活率分别为92.18%和87.49%。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可用于植物乳植杆菌P-8高活性菌粉的制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以为植物乳植杆菌P-8中试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P-8 低温喷雾干燥 工艺优化 动态仿生消化系统 贮藏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