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实验数据采集的彩色PDP动态伪轮廓评价方法
1
作者 李力 汤勇明 +1 位作者 崔渊 李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8-78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采集的彩色PDP动态伪轮廓评价方法,在现有距离法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实际PDP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可区分RGB三色荧光粉对动态伪轮廓的影响程度。本评价方法无需事先了解PDP具体驱动方式,包括... 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采集的彩色PDP动态伪轮廓评价方法,在现有距离法的基础上,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实际PDP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可区分RGB三色荧光粉对动态伪轮廓的影响程度。本评价方法无需事先了解PDP具体驱动方式,包括子场权重和时序方案等信息,完全通过实验数据采集,能更准确和客观地对DFC进行评价。本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对PDP各种改善DFC的驱动方式进行优化,提高PDP显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 动态伪轮廓 距离法 荧光粉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内MPD极值的自适应灰度编码PDP画质提升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韦海成 张小宁 刘纯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为改善动态伪轮廓(DFC)及其引起的灰度级损失,提出一种基于行内运动图像干扰(MPD)极值的自适应子场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一行图像内出现的DFC极大值及其位置变化判断图像运动状态,再根据图像不同运动状选择DFC极小的灰度编码。对静... 为改善动态伪轮廓(DFC)及其引起的灰度级损失,提出一种基于行内运动图像干扰(MPD)极值的自适应子场编码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一行图像内出现的DFC极大值及其位置变化判断图像运动状态,再根据图像不同运动状选择DFC极小的灰度编码。对静态图像采用无灰度级损失的全灰阶编码方式,对动态图像采用DFC极小的关键灰度级编码。该方法的运动状态判断和关键灰度级选择均基于行图像的MPD极值完成,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图像显示细节丰富完整,动态图像DFC可减轻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显示器 动态伪轮廓 运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