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船山动态人性论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子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王船山基于对程朱理气二分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动态人性论。船山指出“义理之性”说不能成立,因为善不能离开阴阳二气而存在,且须在阴阳相继后得以实现,因而并不存在超越气而存在的纯善的义理之性。二气并非全善,二气... 王船山基于对程朱理气二分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动态人性论。船山指出“义理之性”说不能成立,因为善不能离开阴阳二气而存在,且须在阴阳相继后得以实现,因而并不存在超越气而存在的纯善的义理之性。二气并非全善,二气五行之理就是人性,因而人性实有善与不善。“气质之性”说亦不能成立,因为气质并非凝固的、先天不可易的,气的变化也可以改变质。不能将人之作恶归因于气禀的优劣与才性的偏全,而应归因于滥用天赋自主权,以及以才之偏为由而不修为。船山超越先天普遍人性论及命定论,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性的变化,既区分了“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对各种人性论的综合重建,更是具有现代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义理之性 气质之性 动态人性论 习与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被引量:2
2
作者 云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 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孳为善”、善善不断地先天动态结构。向善论者多以经验论的方式来讲人性。这种抽离“善”的先天内容讲人性的方法,与告子“生之谓性”的思维模式殊途同归,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性的消解。孟子在心性论这一整体论域中,本乎“性”以言“心”,立于“本”以言“生”,从而将人性之“生”与“充端”的过程理解为人性自身的复“本”运动。所以,充“端”实即复“本”,孟子的扩充善端说与人性本善论亦由此而为一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孟子所道之“性善”实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性本善 “四端”之心 动态人性论 向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