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克伦 梁国华 何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77,共4页
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及山洪预警技术,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累计雨量、降雨强度及降雨分布等因素对山洪灾害的共同作用,建立不同时间尺度(1、3、6h)下各影响因素与临界雨量之间的关系。将该方法应用于英那河流域山洪预... 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及山洪预警技术,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累计雨量、降雨强度及降雨分布等因素对山洪灾害的共同作用,建立不同时间尺度(1、3、6h)下各影响因素与临界雨量之间的关系。将该方法应用于英那河流域山洪预警的动态临界雨量计算,并与其他临界雨量山洪预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山洪预警方法预警准确率较高,可用于山洪预警,并能为其他中小流域的山洪预警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水文模型 山洪预警技术 动态临界雨量 山洪灾害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照会 郭良 +1 位作者 翟晓燕 刘荣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9,共9页
以中国山洪水文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累积雨量、降雨强度及雨型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小流域动态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不同水文分区3个典型小流域(赶场、西宁和新生流域)为... 以中国山洪水文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累积雨量、降雨强度及雨型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小流域动态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不同水文分区3个典型小流域(赶场、西宁和新生流域)为例,评估了该指标用于小流域山洪预警的精度。研究表明:(1)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在研究区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3个小流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山洪模拟合格率均在90%以上;(2)以1h、3h和6h为预警时段,赶场、西宁和新生流域的临界雨量分别为20~250mm、12~160mm、6~140mm;(3)不同预警时段下,3个小流域山洪预警的合格率达到8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山洪预警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洪水文模型 动态临界雨量 山洪预警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径流关系的山洪动态临界雨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臻悦 赖瑞勋 +4 位作者 王金星 马利 汤业海 刘成帅 胡彩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解决初始土壤含水量不确定性给山洪快速准确预警带来的难题,实现山洪临界雨量的动态计算,以初始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和径流深之间的指数型关系为基础,构建考虑初始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径流关系,并通过试算法得临界雨量。以陕西省子洲县岔... 为解决初始土壤含水量不确定性给山洪快速准确预警带来的难题,实现山洪临界雨量的动态计算,以初始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和径流深之间的指数型关系为基础,构建考虑初始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径流关系,并通过试算法得临界雨量。以陕西省子洲县岔巴沟流域为典型区域,构建同历时降雨初始土壤含水量和临界雨量间的响应关系曲线,用1980—2019年间的21场降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临界雨量计算准确率为85.7%,因此基于降雨径流关系的山洪动态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降雨径流关系 动态临界雨量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动态临界雨量拟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瑜彬 杨文发 许银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6,共6页
由于资料缺乏和对临界雨量分析不足等问题,部分山洪防治地区山洪预警效果不佳。基于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结合流域土壤含水量和前期实测降雨量,计算了河道洪峰流量达到安全泄量所需的下一时段降雨量(临界雨量);并以最小二乘法准则拟合前... 由于资料缺乏和对临界雨量分析不足等问题,部分山洪防治地区山洪预警效果不佳。基于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结合流域土壤含水量和前期实测降雨量,计算了河道洪峰流量达到安全泄量所需的下一时段降雨量(临界雨量);并以最小二乘法准则拟合前期实测降雨与临界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不同土壤含水量等级下的动态临界雨量计算函数。依据试验流域隽水1964-2014年共38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洪水过程资料,对所建立的动态临界雨量计算函数进行检验,并开展山洪预警试验,合格率达到94.7%。表明该方法用于山洪预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动态临界雨量 降雨径流 山洪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临界雨量的山洪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姣 王丽荣 +2 位作者 王洁 邓鹏 赵铁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5-242,共8页
山洪预警预报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方法,准确估算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关键。以坡底流域为例,基于新安江水文模型,综合考虑前期土壤饱和度、前期河道流量与产流面积,研发了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计算模型,可逐时输出1、3、6、12... 山洪预警预报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方法,准确估算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关键。以坡底流域为例,基于新安江水文模型,综合考虑前期土壤饱和度、前期河道流量与产流面积,研发了山洪灾害动态临界雨量计算模型,可逐时输出1、3、6、12、24 h这5种历时的I-IV级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坡底流域的洪水过程,模型模拟场次洪水过程的确定性系数均在0.67以上,对山洪预报准确率达到83.3%;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阈值随前期降水、前期河道流量、产流面积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相比静态临界雨量,逐时滚动输出的动态临界雨量阈值更符合实际,可对山洪灾害预警预报业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预报 动态临界雨量 山洪灾害 新安江模型 坡底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在山区性中小河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泽文 熊金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7-30,共4页
基于API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是以前期影响雨量P_(a)作为参变量,建立流域已降雨总量∑P与山洪致灾临界雨量I_(t+1)的三变数相关图。采用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建立前期影响雨量、累积降雨量和临界雨量的关系,... 基于API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是以前期影响雨量P_(a)作为参变量,建立流域已降雨总量∑P与山洪致灾临界雨量I_(t+1)的三变数相关图。采用基于API水文模型的动态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建立前期影响雨量、累积降雨量和临界雨量的关系,通过查图的方式查算不同前期影响雨量下,某一时段累积降雨量对应的下一时段的临界雨量值,并在重庆市不同地区山区性中小河流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前期影响雨量、累积降雨量、降雨强度及降雨分布的影响,使用简单,在山区性中小河流应用预警成功率较高,基本达到了预警预报的防灾减灾目的,能为山区性中小河流的山洪预警预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模型 动态临界雨量 山区性中小河流 山洪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地貌的中小河流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包红军 林建 +1 位作者 曹爽 王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5-1507,共13页
构建基于流域下垫面地形地貌的中小河流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移植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解决无资料中小流域洪水预警方法。选取影响中小河流致洪的四个流域特征信息:面积、河道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建立基于流域土壤饱和度的致... 构建基于流域下垫面地形地貌的中小河流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移植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解决无资料中小流域洪水预警方法。选取影响中小河流致洪的四个流域特征信息:面积、河道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建立基于流域土壤饱和度的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与四个流域特征数据之间的指数模型;将指数模型移植至无资料或缺资料中小流域,根据待求的四个流域特征确定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选取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淮河潢川流域、钱塘江屯溪与渔梁流域、太湖西苕溪与南苕溪流域五个中小流域为试验流域,以警戒洪水为例,结合流域长序列水文气象资料,基于GMKHM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推求出潢川、渔梁、西苕溪与南苕溪流域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依据建立的指数模型,推求确定屯溪流域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并与基于长序列水文气象资料反演出的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在屯溪流域35场典型洪水预警中的效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中小河流洪水致洪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模型与基于长序列水文气象资料的动态临界面雨量阈值反演模型在屯溪流域洪水预警效果相近,命中率为91.4%,对无资料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与山洪灾害预警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 动态临界雨量阈值 指数模型 地形地貌 GMKHM分布式水文模型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
8
作者 王振亚 王迪 +3 位作者 栗晗 张亚春 马蕴琦 葛振飞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4-755,共12页
以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为基础,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该方法根据新安江水文模型建立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动态临界雨量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和... 以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为基础,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该方法根据新安江水文模型建立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动态临界雨量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和模糊评分的对应关系,采用CMA-MESO、CMA-SH9、CMA-BJ模式及智能网格等降水预报作为输入,计算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及其模糊评分,分别使用等权重平均及以确定性系数、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构建的权重算法,计算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综合模糊评分,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判别气象预警等级。采用该方法对2021年7月17—22日安阳河横水水文站以上流域的山洪灾害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结果命中率与CMA-BJ模式相当,高于其他模式;漏报率和空报率与CMA-BJ模式相当,低于其他模式;TS评分均高于其他模式。与采用CMA-MESO、CMA-SH9、CMA-BJ模式及智能网格等单一降水预报作为降水输入判别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相比,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结果较好,能够延长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气象预警 动态临界雨量 模糊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