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动态不一致分析——基于河南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浩 陈中伟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5期63-68,共6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动态不一致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二者动态不一致及趋于同步的影响因素,得出土地自用机会成本、劳动力城市永久收入和城市生活成本是决...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动态不一致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二者动态不一致及趋于同步的影响因素,得出土地自用机会成本、劳动力城市永久收入和城市生活成本是决定因素。然后提出建立土地周期动态流转机制、信息化阶梯式培训机制和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再依据河南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土地流转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不一致性模型的中国税收授权立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守香 郝如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8,共7页
中国现行税法大多为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政府机关制定,这种授权立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使用中却出现了过多过滥的问题。授权立法产生的动态不一致性导致政府出台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文章首先通过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频繁调整,... 中国现行税法大多为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政府机关制定,这种授权立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使用中却出现了过多过滥的问题。授权立法产生的动态不一致性导致政府出台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文章首先通过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频繁调整,阐明动态不一致性造成的危害,引申出税收立法权应当向人大适度集中的思考。其次,进一步通过未引入不确定性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引入不确定性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和引入投资不可逆性后的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颁布行政法规的方式来制定税收政策容易导致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出现,而人大制定的法律能够较好解决动态不一致问题,比政府的行政法规具有更好的承诺效果,税收立法权应当向人大集中。最后是有关实现税收立法权向人大适度集中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不一致 授权立法 横向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周期现象与货币政策的时间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少斌 刘朝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23,共3页
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周期现象后,对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时间动态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虽能对经济周期现象做出某些反应,但仍存在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滞... 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周期现象后,对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时间动态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虽能对经济周期现象做出某些反应,但仍存在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滞后性等问题,在分析了时间动态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结构优化的动态不一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百芳 隋立秋 刘晓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共5页
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路径依赖和动态不一致。资产结构优化策略路径依赖于预期的资产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策略。长期来看,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依赖路径是不稳定的。资本合约驱动的变化,转化因子的变化... 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路径依赖和动态不一致。资产结构优化策略路径依赖于预期的资产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策略。长期来看,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依赖路径是不稳定的。资本合约驱动的变化,转化因子的变化和管理者对均衡收益率的认知变化,共同导致了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动态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结构优化 路径依赖 动态不一致 动态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机制研究——基于博弈论与动态不一致性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振国 王利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笔者利用博弈论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膨胀、破裂是微观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机制,商业银行的个体理性会诱发银行危机,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同时也对泡沫干预政策不能产生预期影响的... 笔者利用博弈论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膨胀、破裂是微观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机制,商业银行的个体理性会诱发银行危机,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同时也对泡沫干预政策不能产生预期影响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为控制房地产泡沫采用“自动调节器”所需规则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银行业危机 政府干预 动态不一致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救助与银行破产: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咏晖 王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2,共3页
本文通过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一个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从长期来看,即使政府付出代价救助银行,单纯的政府救助也并不能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理性的政府有动机救助面临困境的银行,哪怕这会违反其事先不救助银行和要求... 本文通过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一个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从长期来看,即使政府付出代价救助银行,单纯的政府救助也并不能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理性的政府有动机救助面临困境的银行,哪怕这会违反其事先不救助银行和要求银行风险自担的承诺。为了减轻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带来的效率损失,适当控制银行规模的扩大、弱化政府与银行在产权上的联系以及对政府"相机抉择"的权力进行适当限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银行破产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置信和动态不一致——农村税费政策博弈角度的解释
7
作者 梁红梅 柳建平 杜延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4-127,共4页
通过建立欠发达地区乡级政府与其上级政府在农村税费政策方面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对模型的分析 ,得出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政策存在的“不可置信”和“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关键词 农村税费 政策博弈 不可置信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与社会养老保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4-37,共4页
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特征大大改变了传统跨期决策问题的面貌,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会影响退休决策,而退休决策是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章将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引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分析,详细分析了两... 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特征大大改变了传统跨期决策问题的面貌,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会影响退休决策,而退休决策是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章将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引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分析,详细分析了两期模型,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 动态不一致 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不一致和政策信誉——理性预期与对策论的分析
9
作者 陆风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49,共7页
由于政府有着自身的效用函数,在其与公众之间的政策博弈中,出于最优化而进行相机选择决策。然而公众的理性预期,使政府的最优化意图最终无法实现,并使其收效最小,即产生动态不一致问题。但在多种政策博弈中,信誉使得政府遵守既定的决策... 由于政府有着自身的效用函数,在其与公众之间的政策博弈中,出于最优化而进行相机选择决策。然而公众的理性预期,使政府的最优化意图最终无法实现,并使其收效最小,即产生动态不一致问题。但在多种政策博弈中,信誉使得政府遵守既定的决策规则,成为克服动态不一致的最有说服力的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对动态不一致和政策信誉的理论分析,既有其重要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但这一理论对于提高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的信誉,加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及透明度,不无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信誉 动态不一致 理性预期 对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分析
10
作者 卜振兴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86,共12页
近年来,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了大多数国家央行的共识,但是,关于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也存在很多的争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将其收益概括为: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有利于货币政策监督、减少政策效果时滞... 近年来,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了大多数国家央行的共识,但是,关于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也存在很多的争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将其收益概括为: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有利于货币政策监督、减少政策效果时滞以及增强政策可信度。同时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弊端归纳为:造成动态不一致问题、引起市场剧烈变动、影响央行政策独立性以及抵消货币政策效果。最后,本文针对减少透明度带来的弊端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利弊分析 市场预期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视角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与启示
11
作者 林郁文 程建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1期62-65,共4页
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系列的观测指标,综合这些指标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要比建立在一个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断下降的中介目标基础上的判断更为准确可靠。多指标决策、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制度保障的信誉度更好地... 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系列的观测指标,综合这些指标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要比建立在一个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不断下降的中介目标基础上的判断更为准确可靠。多指标决策、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制度保障的信誉度更好地实现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功效,这是一个成功货币政策框架所必不可少的,也是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中介目标 动态不一致 名义锚 通货膨胀目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经济中的Lucas供给函数与通货膨胀倾向
12
作者 周成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31,共15页
文章首先在Lucas(1972,1973,1976)工作的基础上将Lucas供给函数扩展到了开放经济中。得到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开放经济中的Lucas供给函数。作者利用这一函数以及Barro和Gordon(1988)框架重新考察了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问题。... 文章首先在Lucas(1972,1973,1976)工作的基础上将Lucas供给函数扩展到了开放经济中。得到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开放经济中的Lucas供给函数。作者利用这一函数以及Barro和Gordon(1988)框架重新考察了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问题。在运用开放经济中的Lucas供给函数后,作者在开放与通货膨胀问题上得到了一个相比Romer(1993)等学者较为一般的,在解释实证结果上更加有力的结果。这一结果一方面证实了Romer等人证实的在不发达国家中存在的开放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该结论还说明了为什么在发达工业国家在实证上看不出同样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as供给函数 通货膨胀倾向 动态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