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的光谱畸变抑制
1
作者 唐才杰 高红春 +3 位作者 王学锋 杨勇 蓝天 杨飒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0,共7页
动应变是分析和治理火箭发动机管路振动问题的重要测量参数。针对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面临的光谱畸变问题,开展了抑制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谱畸变的方法研究。选择了3种适用于直径≤30 mm的小管路应变测量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动应变是分析和治理火箭发动机管路振动问题的重要测量参数。针对低温管路动应变光纤光栅测量面临的光谱畸变问题,开展了抑制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谱畸变的方法研究。选择了3种适用于直径≤30 mm的小管路应变测量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封装和安装方法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第一种方法是拉伸光纤光栅并将光纤光栅及其两侧光纤整体粘接到管路表面;第二种方法是拉伸光纤光栅并将光纤光栅之外的两侧光纤粘接到管路表面;第三种方法是光纤光栅套毛细管拉伸并将毛细管及两侧光纤整体粘接到管路表面。在液氮试验中,套毛细管的4只光纤光栅未发生谱峰分裂,其中3只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半峰全宽相对变化≤5%、谱峰强度相对变化≤6%,光谱畸变得到了有效抑制;光纤光栅应变测量值与通过管件热膨胀施加的应变吻合。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套毛细管拉伸整体粘接方法可用于火箭发动机低温小直径管路动应变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光纤光栅 光谱畸变抑制 低温 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故障下细高齿齿轮齿根动应变研究
2
作者 余鹏飞 章翔峰 +3 位作者 周建星 王海伟 刘义 孔艺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为探究裂纹故障对细高齿齿轮齿根动应变的影响规律,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故障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作为输入,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裂纹深度下的齿轮副动态啮合力。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含裂纹故障齿轮结构动力... 为探究裂纹故障对细高齿齿轮齿根动应变的影响规律,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故障下的时变啮合刚度作为输入,对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裂纹深度下的齿轮副动态啮合力。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含裂纹故障齿轮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轮齿承载接触分析确定裂纹故障下的齿间载荷分配关系,采用瞬态分析得到齿根应变时域历程,并对不同裂纹深度下的齿根动应变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从动轮发生裂纹故障后,其齿根动应变故障特征主要表现为啮合区内齿根应变数值的变化,主动轮齿根动应变故障特征主要表现为齿根应变时域历程中出现周期性冲击及幅值衰减,在1.5 mm裂纹深度下主动轮齿根应变峰值因子相对变化量达到1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高齿齿轮 态啮合力 有限元法 齿根应变 裂纹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航天发动机的镀金光纤光栅高温动应变测量技术
3
作者 常莹 杜永清 +3 位作者 陈晖 朱柯钦 马晓松 邓锦荣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4,共8页
在航天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或高空模拟试验中,通过准确测量高温管路的动应变参数,可以有效掌握结构疲劳和裂纹情况,从而提高发动机载荷能力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能力,这对于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针... 在航天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或高空模拟试验中,通过准确测量高温管路的动应变参数,可以有效掌握结构疲劳和裂纹情况,从而提高发动机载荷能力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能力,这对于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针对该动应变测量需求,论证了高温光纤光栅(FBG)应变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采用镀金涂层的飞秒激光刻写光纤光栅(FBG)进行高温动应变的测量。通过高温温度特性试验,开展了温度补偿技术研究,明确了高温应变温度补偿方案;在高温等强度梁上对高温应变测量准确度和温度补偿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高温温度补偿以后应变测量误差在±5×10-5范围内,可以满足航天液体发动机高温动应变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该光纤高温应变技术目前在本研究所设计的多个型号发动机热试车中高温动应变的测量中获得了良好应用。该技术具有测量成本低、测量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以在300~800℃范围内实现管路壁面动应变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光纤光栅 航天发 热试车 高温应变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平叶片全域动应变-叶尖振动映射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治良 王维民 +2 位作者 张扬 张旭龙 李天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410,共8页
针对高速旋转叶片振动导致的叶片裂纹甚至断裂而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的问题,研究了叶片全域动应变与叶尖振动幅值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透平叶片弯曲及扭转共振下叶片动应变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可实现基于叶尖振动幅值的叶片动应变反演,为叶片... 针对高速旋转叶片振动导致的叶片裂纹甚至断裂而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的问题,研究了叶片全域动应变与叶尖振动幅值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透平叶片弯曲及扭转共振下叶片动应变非接触式测试方法,可实现基于叶尖振动幅值的叶片动应变反演,为叶片疲劳寿命预测奠定基础。首先,以某透平叶片为对象,对叶片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全域应变和幅值比,进行叶尖振动测量点的优化;其次,运用振动台对叶片进行振动激励试验,获得叶片1阶、2阶共振下模态频率和应变-位移响应比,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叶片动应变测试应变-位移相对误差小于10%,频率误差小于1%,证明了叶片动应变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叶片振 模态分析 高频振 应变-位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行车荷载下土体动强度和动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唐益群 王艳玲 +1 位作者 黄雨 周载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1-704,共4页
通过对南京地铁三山街站底部的原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循环三轴仪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动应力比以及不同的固结状态来模拟地铁行车荷载及隧道周围土体 .研究了在地铁行车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 ,淤泥质粉质粘土... 通过对南京地铁三山街站底部的原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循环三轴仪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动应力比以及不同的固结状态来模拟地铁行车荷载及隧道周围土体 .研究了在地铁行车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强度和动应力 -动应变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强度随动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在设计基础时 ,所取土的强度指标必须根据一次列车的动荷载大小及其循环次数而定 ;淤泥质粉质粘土在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 -动应变关系的形式仍可用R .L .Kondner的双曲线关系描述 ;土体的动剪切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荷载 三轴 强度 应力-应变关系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路基粗颗粒土循环振动试验与累积动应变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文劼 冷伍明 +3 位作者 蔡德钩 周文权 陈锋 方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7,共7页
重载铁路路基核心层为粗粒土,其直接承受轨道结构传递的列车动载的往复作用,但目前对粗粒土填料在重载列车往复作用下累积动应变的研究较少。为探索粗粒土填料在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或路基浸水时的累积动应变变化规律,利用基于MTS精确控... 重载铁路路基核心层为粗粒土,其直接承受轨道结构传递的列车动载的往复作用,但目前对粗粒土填料在重载列车往复作用下累积动应变的研究较少。为探索粗粒土填料在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或路基浸水时的累积动应变变化规律,利用基于MTS精确控制的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不同围压、多组动应力幅值下饱和粗颗粒土(铁路路基A级填料)的振动试验。由此获得一系列粗颗粒土累积动应变与振动次数的关系曲线,揭示动应力比对累积动应变发展类型的影响,得出基于围压的临界动应力比表达式以及累积动应变与振动次数的拟合关系式,同时证明一定振动次数时试样动应力与累积动应变关系比较符合双曲线模型。试验结果可供重载铁路路基核心层的动力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基于动力变形控制的路基设计参考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土 三轴试验 累积应变 临界应力比 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层间状态的沥青面层动应变疲劳数值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兵 艾长发 +1 位作者 阳恩慧 成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2-686,共5页
为确定沥青层疲劳寿命与层间接触状态、温度和轴载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层间状态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沥青层底动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常用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模型,构建了适... 为确定沥青层疲劳寿命与层间接触状态、温度和轴载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层间状态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沥青层底动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常用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模型,构建了适用于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沥青层或超薄路面的沥青层在多因素作用下的疲劳方程一般表达式,确立了沥青层疲劳寿命与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其最不利点位.研究结果表明:层间结合系数、温度、轴载荷均对沥青面层疲劳寿命具有明显影响,且分析点位不同,影响程度不同;加强层间粘结能显著提高沥青面层疲劳寿命,在最不利分析点位处,当层间结合系数由0.5增大到0.7时,疲劳寿命提高1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面层 层间接触状态 应变 疲劳特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控制下压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保健 张晓荣 程海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在动应变控制条件下,对压实黄土进行了应力松弛特性研究,得出应力松弛随湿度、围压、激振频率和初始应变变化的关系。对压实黄土在动应变控制方式下的振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振陷时间很短,振陷量随围压、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在动应变控制条件下,对压实黄土进行了应力松弛特性研究,得出应力松弛随湿度、围压、激振频率和初始应变变化的关系。对压实黄土在动应变控制方式下的振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振陷时间很短,振陷量随围压、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及理论推导基础上,提出了压实黄土在动应变控制下的动力流变试验模型。研究结论对实际工程中处理压实黄土的振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控制 应力松弛 黄土振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与格构式组合支挡结构位移和应变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文畅平 杨果林 +2 位作者 江学良 李珍玉 段靓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83-189,196,共8页
重力式挡土墙与格构式框架护坡组合是典型的高边坡支护方式,其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和动应变响应特性是颇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比尺为1∶8的边坡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只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水... 重力式挡土墙与格构式框架护坡组合是典型的高边坡支护方式,其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和动应变响应特性是颇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个比尺为1∶8的边坡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支挡结构只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水平向的动位移响应,X向激振下的动位移负峰值和XZ双向激振下的动位移正峰值较小。当激振加速度AXmax0.6 g时,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动位移正峰值和负峰值基本相同,当AXmax>0.6 g时,X向激振时动位移正峰值大于负峰值,而在XZ双向激振时负峰值大于正峰值。在X向或XZ双向激振下,当AXmax0.6 g时永久位移响应幅度较小,而当AXmax>0.6 g时响应强度急剧增大。XZ双向激振时永久位移量稍大于X向激振且方向相反。重力式挡墙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与转动的耦合,且动位移模式的变化与地震动方向、烈度相关;格构式锚杆框架梁的动位移模式为平移。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重力式挡墙墙顶和框架梁产生较大的正向动应变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挡结构 地震力响应 大型振台试验 位移响应 位移模式 应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文举 马艳霞 +2 位作者 张吾渝 蒋宁山 刘凌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1-737,共7页
利用英国GDS双向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西宁地区原状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与自然沉积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原状黄土的深度和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结果表明:①西宁原状黄... 利用英国GDS双向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西宁地区原状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与自然沉积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原状黄土的深度和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结果表明:①西宁原状黄土在不同取样角度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加载初期,原状黄土各向异性不明显,当εd≥0.8%时,试样表现出显著各向异性。随着动应力增大,较小动应力增量引起试样较大动应变,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弱硬化型;②西宁原状黄土在不同取样角度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得出了各深度处、不同角度下H-D模型参数;③原状黄土的埋置深度和初始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有显著的影响,达到同一动应变所施加动应力与土体埋深、困压同增减,较深黄土层的动弹性模量较大,但随着深度逐渐增加,动弹性模量的增量逐渐减小,大围压下、较深黄土层的可以更好的抵抗振动变形,袁明西宁浅层黄土多孔隙或架空体系结构,受到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时,易发生振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原状黄土 各向异性 应力-应变 H-D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在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临界动应力比及动应变发展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增荣 王鑫 +1 位作者 张柯 吴敏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1-767,780,共8页
以黄土地区地铁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20kN电液伺服控制动三轴试验机,对地铁列车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不同类型黄土的动变形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黄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黄土临界动应力比的新方法,确定了不同... 以黄土地区地铁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20kN电液伺服控制动三轴试验机,对地铁列车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不同类型黄土的动变形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黄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黄土临界动应力比的新方法,确定了不同类型黄土动应变发展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型黄土的临界动应力比大于0.6,湿型黄土的临界动应力比为0.45-0.49,饱和型黄土则为0.22-0.24;拓展的Langmuir模型和经典Freundlich模型分别对于稳定型和破坏型黄土动变形发展的回归分析是有效的,反映了黄土在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荷载 黄土 临界应力比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应变的桥梁动态称重及其优化算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宁波 任伟新 万华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将桥梁视为"秤"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是一种获取桥面移动车辆行驶速度、轴距、轴重等信息的新方法。本文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采用"峰值法"识别车辆速度、轴距,引入最小二乘原理识别车辆各轴重,再结合梯... 将桥梁视为"秤"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是一种获取桥面移动车辆行驶速度、轴距、轴重等信息的新方法。本文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采用"峰值法"识别车辆速度、轴距,引入最小二乘原理识别车辆各轴重,再结合梯度法对初始识别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模拟桥梁动应变,对桥梁动态称重及优化算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已经具备一定精度的动态称重初始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影响线 桥梁态称重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动力应变-孔压特性试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年廷凯 焦厚滨 +2 位作者 范宁 郭兴森 贾永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4-1572,1580,共10页
针对南海北部陆坡原状软黏土,开展了不同偏压固结比K_c和循环应力比CSR条件下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动荷载作用下试样的残余动应变、残余动孔压与循环振次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试验过程中残余动应变和残余动孔压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动应变... 针对南海北部陆坡原状软黏土,开展了不同偏压固结比K_c和循环应力比CSR条件下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动荷载作用下试样的残余动应变、残余动孔压与循环振次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试验过程中残余动应变和残余动孔压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动应变-孔压模式的动三轴试验破坏标准,并采用微观电镜扫描(SEM)图像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给定K_c条件下,CSR值不同,残余动应变随循环振次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而残余动孔压随循环振次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K_c的增加,CSR临界值逐步增大,相应的最终残余动应变逐渐减小,而残余动应变-动孔压曲线也表现出相似特征;将传统的应变值破坏标准扩展至由应变-孔压曲线拐点控制的破坏区间,可以有效界定破坏振次并描述试样的完整破坏过程,揭示动荷载条件下试样内在的有效应力-应变-孔压互馈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软化-孔压模型的建立、海洋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海洋工程基础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三轴试验 残余孔压 残余应变 破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近区爆破振动动应变测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驰 杨新安 +2 位作者 李坤 王斌 肖承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68,共7页
隧道爆破振动动应变测试可以直接反映岩体或支护结构的应力状况,明确爆破冲击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扰动情况,对隧道近区爆破有重要意义。以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测试系统的减振保护和连接加固来改进现场爆破动应变... 隧道爆破振动动应变测试可以直接反映岩体或支护结构的应力状况,明确爆破冲击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扰动情况,对隧道近区爆破有重要意义。以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测试系统的减振保护和连接加固来改进现场爆破动应变测试环境,较准确地测出现场隧道初期支护的爆破振动动应变,给出隧道爆破动应变在隧道迎爆侧及背爆侧、隧道环向及纵向的分布规律。结合爆破振速监测,研究爆破动应变与振速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在建隧道结构允许振动速度标准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实测得到爆破动应变与振速的相关性及隧道结构允许动应变来计算确定。研究表明:隧道初期支护现场爆破振动动应变测试是可行和可靠的;隧道初期支护迎爆侧的动应变比背爆侧大,沿隧道环向的动应变比沿隧道纵向大,隧道交叉口区域的纵向动应变显著增大;爆破振动速度与动应变存在较好的正线性相关性,即动应变越大,振动速度越高;该方法能确定在建隧道结构的允许振动速度,并为在建隧道的爆破振动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爆破 应变测试 隧道结构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技术开发虚拟动态应变测试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新 田健 +1 位作者 聂鑫 原培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鉴于虚拟仪器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嵌入式MCU控制技术及最新的USB总线数据采集技术设计完成了程控动态应变测试系统。利用LabWindows/CVI软件设计方法,构建出了图形逼真、功能强大的虚拟式动态应变测试系统。该系... 鉴于虚拟仪器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嵌入式MCU控制技术及最新的USB总线数据采集技术设计完成了程控动态应变测试系统。利用LabWindows/CVI软件设计方法,构建出了图形逼真、功能强大的虚拟式动态应变测试系统。该系统的软件含盖如下功能模块:建立标定文件模块,单通道示波模块,多通道示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历史数据回放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应变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系统可对多类型参量进行实时测量,将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一体化,数据和结果实现可视化。同时对仪器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应变 模块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黏粒含量淤泥质粉质黏土动残余应变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涛 唐小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09-1619,1628,共12页
通过两种不同黏粒含量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黏粒含量对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动残余应变和动残余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粒含量高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峰值强度小于黏粒含量低试样的相应强度;黏粒含量高试样的灵敏度... 通过两种不同黏粒含量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黏粒含量对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动残余应变和动残余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粒含量高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峰值强度小于黏粒含量低试样的相应强度;黏粒含量高试样的灵敏度大于黏粒含量低试样的相应值;随着动荷载的增加,试样的动残余应变与动残余孔压不断增大,重塑与原状试样动残余应变差值与比值也在增大,并且比值都大于各自的灵敏度;相同动荷载作用下,重塑试样的动残余应变均高于原状试样,黏粒含量高试样的动残余应变比黏粒含量低试样的大。分析认为,土体中黏粒的粘结与润滑双重作用导致两种黏粒含量的试样出现了不同的试验结果。最后采用幂函数模型对渐稳型动残余应变曲线进行拟合,建立了包含循环应力比与振动次数的动残余应变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黏粒含量 残余应变 残余孔压 残余应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应变的红外遥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象忠 刘宝华 Филиппов.Е.Б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动、静态应变测量的一种新方法——红外遥测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关键词 应变 应变 红外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动应变参数测量工艺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海峰 刘英元 《火箭推进》 CAS 2009年第6期52-56,61,共6页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动应变测量系统的测量工艺技术。分析了长电缆对应变片灵敏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分析了动应变测量系统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抗干扰的技术措施,同时分析了温度对动应变测量系统的影响及工艺...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动应变测量系统的测量工艺技术。分析了长电缆对应变片灵敏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分析了动应变测量系统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抗干扰的技术措施,同时分析了温度对动应变测量系统的影响及工艺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测量工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成层场地动剪应变与震动速度关系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瑞山 袁晓铭 李程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23-3630,共8页
以SHAKE2000为代表的频域等效线性化是目前主流的土层地震动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在软土场地计算结果严重不合理,其改进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采用频率相关法,但一直没有取得实效。对频率相关法中土体动剪应变和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 以SHAKE2000为代表的频域等效线性化是目前主流的土层地震动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在软土场地计算结果严重不合理,其改进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采用频率相关法,但一直没有取得实效。对频率相关法中土体动剪应变和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的基本假定进行研究,从波动方程推导出了均匀全空间单向行波、单一均匀半无限场地、成层场地等3种典型场地中土体剪应变与震动速度关系的精确解答,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这一假定的合理性与偏差程度。结果表明:动剪应变和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这一假定只有在无边界均匀介质单向行波情形下才成立,对于实际成层土场地,动剪应变与震动速度关系强烈依赖于波的频率和观察点的位置,如果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忽略反射波而采用单向行波恒定比例假定将会使计算结果产生显著偏差;动剪应变与震动速度成恒定比例关系的假定导致的偏差达4个量级,即使对于单一均匀半无限空间模型偏差也十分显著;对实际土层地震动的求解,该假定在理论上定性错误,定量上偏差不可接受,必须放弃而另寻其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频率 应变 速度 地震反应分析 等效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应变测量系统在机械振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曙光 廖明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99,共3页
利用电阻应变计开发的动应变测量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机械振动信号的动态检测。这里对动应变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实测中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 电阻应变 应变 惠斯通电桥 机械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