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分散型机车在路涵过渡段的动应力-应变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献民 王永和 +1 位作者 倪宏革 阮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67-1170,共4页
运用高性能多通道并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以及 BY-1 型动静态土压力传感器等测试手段,对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山绥综合试验段某路涵过渡段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所引起的动应力-应变... 运用高性能多通道并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以及 BY-1 型动静态土压力传感器等测试手段,对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山绥综合试验段某路涵过渡段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所引起的动应力-应变比较稳定,这对于列车的高速运行是有利的;同时对路涵过渡段线路纵向上动应力-应变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涵过渡段 动应力应变响应 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Iwan模型的软黏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蔡袁强 柳伟 +1 位作者 徐长节 黄洪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4-1319,共6页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由于孔压上升和结构重塑会发生应变软化;同时会产生累积塑性应变。而且,当存在初始偏应力时,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速率加快,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回圈明显向右滑移。正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杭州正常固结饱和...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由于孔压上升和结构重塑会发生应变软化;同时会产生累积塑性应变。而且,当存在初始偏应力时,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速率加快,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回圈明显向右滑移。正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杭州正常固结饱和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首先建立考虑不同动应力、初始偏应力下正常固结软黏土的软化指数经验模型;然后将软化模型引入Iwan串联模型中考虑循环软化的影响;同时再串联一理想刚塑性元件,模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最后结合Masing准则对软黏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描述。通过对试验值进行模拟以及与其他模型的对比分析,初步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循环荷载 动应力-应变 Iwan模型 累积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行车荷载下土体动强度和动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益群 王艳玲 +1 位作者 黄雨 周载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1-704,共4页
通过对南京地铁三山街站底部的原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循环三轴仪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动应力比以及不同的固结状态来模拟地铁行车荷载及隧道周围土体 .研究了在地铁行车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 ,淤泥质粉质粘土... 通过对南京地铁三山街站底部的原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循环三轴仪的室内动三轴试验 ,采用一定的动应力频率、不同的动应力比以及不同的固结状态来模拟地铁行车荷载及隧道周围土体 .研究了在地铁行车循环荷载长期作用下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强度和动应力 -动应变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动强度随动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在设计基础时 ,所取土的强度指标必须根据一次列车的动荷载大小及其循环次数而定 ;淤泥质粉质粘土在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 -动应变关系的形式仍可用R .L .Kondner的双曲线关系描述 ;土体的动剪切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荷载 动三轴 动强度 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峻 钟秀梅 +3 位作者 柴少峰 杨理臣 王谦 王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以素黄土和粉煤灰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荷载作用下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同时对其模型参数、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 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以素黄土和粉煤灰改良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荷载作用下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同时对其模型参数、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素黄土和不同掺合比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服从双曲线模型,但模型参数随粉煤灰掺入量的不同而不同。通过研究数据的拟合,初步建立了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参数a、b与粉煤灰掺入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2)粉煤灰掺入量对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影响明显,表现出初始动弹性模量随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加以及阻尼比明显减小的特性。(3)从土动力学角度出发,定量地给出了最佳灰-土掺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黄土 初始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动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软化特性的软黏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军 陈张林 +1 位作者 蔡袁强 刘飞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8,70,共7页
针对在地震、波浪、交通等循环荷载的作用下饱和软黏土残余孔隙水压力上升,从而导致软黏土刚度、强度发生软化的这种现象,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循环软化特性的饱和软黏土动应力-应变进行了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初始偏应力对软黏土循... 针对在地震、波浪、交通等循环荷载的作用下饱和软黏土残余孔隙水压力上升,从而导致软黏土刚度、强度发生软化的这种现象,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循环软化特性的饱和软黏土动应力-应变进行了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初始偏应力对软黏土循环软化及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通过对萧山正常固结饱和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次数、循环应力水平、初始偏应力对饱和软黏土刚度软化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刚度逐渐减小;循环应力水平的提高和初始偏应力的施加都将加快刚度软化和累计塑性应变的发展,从而加速土体的破坏.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反映土体刚度软化规律的经验公式,利用该公式并结合修正的Masing准则对软黏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 循环荷载 动应力-应变 修正的Masing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武文举 马艳霞 +2 位作者 张吾渝 蒋宁山 刘凌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1-737,共7页
利用英国GDS双向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西宁地区原状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与自然沉积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原状黄土的深度和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结果表明:①西宁原状黄... 利用英国GDS双向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西宁地区原状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与自然沉积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原状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原状黄土的深度和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影响。结果表明:①西宁原状黄土在不同取样角度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加载初期,原状黄土各向异性不明显,当εd≥0.8%时,试样表现出显著各向异性。随着动应力增大,较小动应力增量引起试样较大动应变,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弱硬化型;②西宁原状黄土在不同取样角度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得出了各深度处、不同角度下H-D模型参数;③原状黄土的埋置深度和初始固结压力对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有显著的影响,达到同一动应变所施加动应力与土体埋深、困压同增减,较深黄土层的动弹性模量较大,但随着深度逐渐增加,动弹性模量的增量逐渐减小,大围压下、较深黄土层的可以更好的抵抗振动变形,袁明西宁浅层黄土多孔隙或架空体系结构,受到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时,易发生振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原状黄土 各向异性 动应力-动应变 H-D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动应力-应变发展特性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成顺 栾茂田 郭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56-960,共5页
对福建标准砂和南沙群岛珊瑚砂进行了不同初始固结条件下的循环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应变发展模式显著不同.在均等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循环效应和对称累积特性均十分显著,随着砂土强度的完全丧失累... 对福建标准砂和南沙群岛珊瑚砂进行了不同初始固结条件下的循环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应变发展模式显著不同.在均等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循环效应和对称累积特性均十分显著,随着砂土强度的完全丧失累积变形迅速发展;而在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当动应力作用平面上具有扭剪应力预剪作用时,剪应变则以单向累积变形为主,当动应力作用平面上只有轴向应力作用时,剪应变循环效应相对较大,累积变形并不显著,即使在循环扭剪荷载作用下,变形仍以轴向变形为主.这种特征似乎与中主应力系数没有显著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扭剪 累积特征 动应力-应变关系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南京片状细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国兴 刘雪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片状结构砂与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相比,在物理力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上升会导致土体刚度发生软化,当振动孔压累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液化现象,从而引起土体结构发生破... 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片状结构砂与常用的圆形颗粒标准石英砂相比,在物理力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振动孔压上升会导致土体刚度发生软化,当振动孔压累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液化现象,从而引起土体结构发生破坏。采用英国WFI动三轴仪,研究了南京片状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静偏应力水平、循环应力比水平和循环次数对其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考虑每一次循环过程中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的卸载及再加载割线动剪切模量G_(sec)和最大割线模量G_(max)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动剪模量软化的经验公式;静偏应力水平对动剪模量软化有显著影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动应力—应变滞回圈逐渐向应变累积方向滑移和向应变轴方向倾斜,且彼此分离;考虑循环软化特性,采用修正的Masing准则,描述了循环荷载下南京片状细砂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片状结构砂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剪模量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王建祥 唐新军 张凌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6,共4页
以新疆某心墙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为例,对其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设计方案,以动应力为考察指... 以新疆某心墙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为例,对其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设计方案,以动应力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变化基本符合双曲线规律,围压和主应力比对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大,随围压和主应力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动强度明显增大;振动频率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材料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的影响较小,不同频率下的骨干曲线均集中于狭窄的分布带内,高振动频率的动强度略大于低频下的动强度。围压和主应力比对动应力的影响比较显著,是影响动应力的主要因素,振动频率对动应力的影响不显著,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围压、主应力比和振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动应力-应变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及剪切波速相似的模型软岩配制方法
10
作者 王志佳 黎洪磊 +3 位作者 李胜民 吴祚菊 段书苏 谢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5,共8页
根据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原理,结合某地下工程底部软岩性质,利用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材料,研制了一种可以有效模拟原型软岩动力特性的相似材料。开展正交试验,通过对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原材料... 根据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原理,结合某地下工程底部软岩性质,利用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材料,研制了一种可以有效模拟原型软岩动力特性的相似材料。开展正交试验,通过对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原材料含量对相似材料密度、初始剪切模量及参考应变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软岩相似材料的最终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材料中重晶石粉对相似材料的密度起主要控制作用,参考应变值随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相似材料的初始剪切模量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重晶石粉和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配制的软岩相似材料可以很好地模拟原型软岩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和剪切波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相似材料 动应力应变关系 剪切波速 正交试验 初始剪切模量 参考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条件下颗粒破碎粗粒土的动力特性分析
11
作者 吕中英 向波 +1 位作者 刘恩龙 魏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堆石等土料会发生颗粒破碎,从而导致其动力特性与不发生颗粒破碎的土料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探讨破碎粒状材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对人工制备的粒状破碎土料进行了频率为1.0 Hz的循环加载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ion ... 地震荷载作用下堆石等土料会发生颗粒破碎,从而导致其动力特性与不发生颗粒破碎的土料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探讨破碎粒状材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对人工制备的粒状破碎土料进行了频率为1.0 Hz的循环加载固结不排水(consolidation undrained,CU)三轴试验,试验围压为100、200、300、400 kPa。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均为压缩破坏,呈应变硬化型;且不同激振力下的轴向应变曲线分为三段,即初始骤升段、中间平衡段和最终破坏段,并且每一阶段的长短和试样的变化均有所不同;动孔压随循环振次增大而增大,且在相同围压下激振力越大动孔压上升得越快。对动强度曲线分析发现,应力比越小动强度曲线越低;阻尼比整体上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相同围压下激振力越小则阻尼比越小。颗粒破碎的影响因素有激振力、围压和振次等共同作用,不同围压(激振力)下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不一、此消彼长,且随着围压增大颗粒破碎程度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载 颗粒破碎 动强度 动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循环荷载下海洋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孙淼军 闻怡玲 +3 位作者 单治钢 王威 吴帅峰 胡敏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91,共6页
为探究海洋土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影响因素,采取原状黄海海洋黏土,利用GCTS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探讨偏应力水平、动应力幅值和动荷载频率对海洋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孔压的影响规律,分析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特征。试验结... 为探究海洋土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影响因素,采取原状黄海海洋黏土,利用GCTS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探讨偏应力水平、动应力幅值和动荷载频率对海洋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孔压的影响规律,分析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海洋黏土的动应变随偏应力水平提高和动应力幅值增大而增大,且具有显著的频率效应,低频段动荷载(0.02~0.1 Hz)引起的动应变累积量高于高频段动荷载(1~10 Hz)的应变累积量;在低频段动荷载作用下,土样内超静动孔压显著上升,而在高频段下,动孔压的累积变化量很小;土样的动剪切模量对动荷载的频率反应不十分明显,仅在低频段,动剪切模量会随动荷载频率的提高略有下降,但是会随动应力幅值增加而显著提高,随偏应力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土样的阻尼比对动荷载频率也很敏感,在低频段,阻尼比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在0.1 Hz时的阻尼比最低;在高频段,土样的阻尼比随动荷载频率增加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可达到1倍以上;阻尼比会随动应力幅值增长而略有减小,随偏应力水平提高而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土 动应力应变 孔压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频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动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帅 邵生俊 +1 位作者 陈攀 袁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原状黄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在增湿及循环剪切作用下均可导致其结构破坏。通过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大尺寸原状黄土圆筒试样的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原状黄土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以及逐级增大... 原状黄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在增湿及循环剪切作用下均可导致其结构破坏。通过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大尺寸原状黄土圆筒试样的动扭剪试验,测试分析了原状黄土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以及逐级增大循环扭剪作用下黄土的剪切强度。得到了10-5~10-2剪切应变范围内黄土动剪切模量随固结围压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黄土最大动剪切模量随黄土构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黄土最大动剪切模量与构度和固结围压的关系式。揭示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不同含水率黄土的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对数值的变化分布在一个带内;循环扭转作用下圆筒黄土样存在两组破坏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动扭剪试验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剪切破坏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荷载作用下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的变形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增祥 顾欢达 陈冬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解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FMLSS)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含水率、水泥掺入量和气泡含量对FMLSS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MLSS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符合双曲线关系,在一定的动应力作用下,... 为了解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FMLSS)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含水率、水泥掺入量和气泡含量对FMLSS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MLSS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符合双曲线关系,在一定的动应力作用下,动应变随围压和水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含水率和气泡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动应变相同时,FMLSS的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和水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和气泡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曲线为平缓衰减型;含水率和水泥掺入量是影响FMLSS变形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 动力荷载 变形特性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大型动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飞 陈旺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3-690,共8页
由于土工格室特殊的三维立体形状,对于填料具有较强的侧限约束作用,可以提高填料的强度和刚度,其加固机理与平面加筋材料有显著区别。土工格室加筋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边坡加固和防护等工程实践中,但是动荷... 由于土工格室特殊的三维立体形状,对于填料具有较强的侧限约束作用,可以提高填料的强度和刚度,其加固机理与平面加筋材料有显著区别。土工格室加筋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边坡加固和防护等工程实践中,但是动荷载作用下格室加筋土的力学性质研究仍然匮乏。为了揭示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应力应变响应规律,以PET土工格室加筋砂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研究土工格室加筋对砂土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圈和动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动应变较小时,格室的加固效果不明显,随着累积变形的增加,格室加筋土所能承受的动应力幅值较素砂有显著提高;在素砂与土工格室加筋土动应力幅值相同或接近的工况下,格室加筋土的滞回圈排列紧密,累积塑性变形较小;与素砂相比,土工格室加筋砂土的动模量有显著提升,在300 kPa和500 kPa下动弹性模量分别提高约27.5%和20.57%;此外,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对于条带刚度较大的格室,由于轴向变形的增加引起格室约束围压的增大,导致格室加筋土的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围压的提高,格室加筋作用对于累积变形的减小幅度和动模量的提高幅度逐渐衰减;相对于未加筋土,围压的提高对格室土的塑性应变减小幅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大型动三轴 动应力应变曲线 滞回曲线 动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影响下结构性软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爱武 王亚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84-188,共5页
为研究频率对结构性软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天津滨海新区结构性海积软土为试验材料,基于两种波形,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振动频率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动力塑性累积应变以及孔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振... 为研究频率对结构性软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天津滨海新区结构性海积软土为试验材料,基于两种波形,进行了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振动频率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动力塑性累积应变以及孔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振动频率越低,土体的软化程度越高,土体产生的变形越大,累积应变增速快最终值大,相同条件方波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软化程度高于正弦波。频率对孔压有影响,在相同振次下,孔压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振幅对于孔压变化的影响表现为低幅值上升速度快,数值也大于高幅值作用下的孔压值,有明显的高幅滞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结构性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力塑性累积应变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运专线路基动静强度的全风化花岗岩路用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了扩大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底层及以下部分路基本体填料的使用范围,基于客运专线路基动静强度要求,对全风化花岗岩及水泥改良土进行了静强度、动三轴试验,分析其静强度特性,以及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其临界动应力、累积... 为了扩大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底层及以下部分路基本体填料的使用范围,基于客运专线路基动静强度要求,对全风化花岗岩及水泥改良土进行了静强度、动三轴试验,分析其静强度特性,以及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其临界动应力、累积塑性变形等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论证其水泥改良土作为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底层及以下部分路基本体填料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确定化学改良土的强度指标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全风化花岗岩 动荷载 动强度 动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高含冰量冻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俊豪 陈页开 +2 位作者 霍晓辉 甄晓霞 郑剑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31,共7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含冰量冻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对西北地区地震多发地段的冻土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兰州的重塑冻土进行动三轴试验,分别研究了地震荷载下不同控制温度(-6,-3,-1℃)、不同含水量(30%,50%,75%)以及不同围... 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含冰量冻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对西北地区地震多发地段的冻土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兰州的重塑冻土进行动三轴试验,分别研究了地震荷载下不同控制温度(-6,-3,-1℃)、不同含水量(30%,50%,75%)以及不同围压(0.3,0.5,1,2 MPa)下高含冰量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弹性模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并且不同温度、不同围压和不同含水量对模型参数都有着影响。动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每升高1℃,弹性模量就下降12~15 MPa。围压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有强化作用和弱化作用,-6℃时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1℃时大应变情况下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对于高含冰量冻土,动弹性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荷载 高含冰量冻土 动三轴试验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围压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粗粒土的动力特性与骨干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周文权 冷伍明 +3 位作者 刘文劼 聂如松 杨奇 赵春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423,共9页
基床层是铁路路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为粗颗粒土,厚约2.5~3.0 m,长期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基工作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研究粗粒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应... 基床层是铁路路基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为粗颗粒土,厚约2.5~3.0 m,长期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其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基工作性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研究粗粒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应力控制的单向循环加载大型动三轴试验,模拟列车动载和路基粗粒料填筑实际情况,包括不同动应力幅值(模拟不同列车轴重)、不同围压(模拟不同埋深)的动三轴持续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刚度变化与振动次数、围压关系密切。根据动应力幅值大小的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粗粒土的动应变随振次的发展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稳定型、破坏型和临界型。根据试验所得出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点,建立了含围压和循环振次的骨干曲线模型。与传统的骨干曲线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反映土体刚度随循环振次的变化,更能反映列车往复作用的实际情况;同时该模型能用于估算路基土体动强度,对铁路路基核心层的动力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基于动力变形控制的路基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循环荷载 大型动三轴试验 动应力-应变 滞回圈 骨干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混合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洪梅 沈艳青 +1 位作者 王志华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作为一种路堤填料,EPS混合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模量和阻尼比是进行路堤动力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开展了15个循环扭剪试验研究EPS混合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EPS混合土的骨干曲线、模量以及阻尼比特性,重点讨论了配合比和初始固结条件的... 作为一种路堤填料,EPS混合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模量和阻尼比是进行路堤动力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开展了15个循环扭剪试验研究EPS混合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EPS混合土的骨干曲线、模量以及阻尼比特性,重点讨论了配合比和初始固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EPS混合土具有典型的动力非线性特征,受水泥土强度和初始应力状态控制;EPS掺入比对混合土的初始剪切模量几乎无影响,但土体进入非线性阶段后,EPS颗粒对混合土强度的削弱作用明显;EPS颗粒与水泥土间薄弱接触面的动力行为导致"结构阻尼"效应,是混合土阻尼机制的重要组成;EPS混合土的初始剪切模量随试样初始小主应力增大而增大,其模量衰减特性与初始小主应力和EPS掺入比显著相关。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描述EPS混合土骨干曲线、模量衰减和阻尼比增长特性的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混合土 动应力应变关系 初始固结状态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