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江大堤大塘—绥江口河段险段整治动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本胜 练伟航 +1 位作者 杜涓 张广传 《广东水利水电》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试验河段近年的河床演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计算,指出近10年试验河段的河床演变主要是在无序的人为挖沙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床下切,并使北江大堤原有的河道险段进一步加剧;根据试验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特点,合...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试验河段近年的河床演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计算,指出近10年试验河段的河床演变主要是在无序的人为挖沙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床下切,并使北江大堤原有的河道险段进一步加剧;根据试验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特点,合理的设计模型和选配模型沙,并进行水流和泥沙冲淤的率定和验证;以定床试验推荐的较优的整治工程方案为基础,通过动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和调整,推荐的长潭、芦苞、黄塘和洪潭等险段的整治方案可作为北江大堤加固达标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堤 演变 动床试验 丁坝 水流 泥沙冲淤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态护坡结构物理模型动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健 王平义 +2 位作者 付中敏 韩林峰 王梅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94,共8页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基于保护长江中下游岸坡稳定性及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提出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观察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对不同类型岸坡的保护效果...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基于保护长江中下游岸坡稳定性及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提出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观察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对不同类型岸坡的保护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岸坡冲淤变化机理。观察不同水流入射角度对弯曲河道岸坡稳定性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合理的岸坡防护措施。结果表明:1)同等条件下弯曲河道岸坡防护效果较顺直河道差;2)弯曲河道岸坡冲刷范围和水流入射角度正相关;3)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不同的护坡优化方案,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态护坡结构 物理模型试验 岸坡稳定性 顺直河道 弯曲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拱坝动床试验和冲坑岩石破坏模式
3
作者 李保华 李瓒 《水电站设计》 2000年第1期73-79,共7页
对石门拱坝动床试验中加重节理块法的某些试验结果与过洪后的冲坑情况进行了对比 ,认为这种模拟方法与石门冲坑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并对石门冲坑岩石的破坏模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工模型 模型试验 冲刷试验 石门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干容重对动床模型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昆鹏 陈书奎 +2 位作者 马怀宝 王婷 王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2,16,共3页
为了保证模型冲淤相似并使动床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郑州热电厂粉煤灰作为模型沙,从起动流速、冲刷率及坍落高度等方面分析了干容重对动床模型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值粒径为0.021 mm的细颗粒粉煤灰,水下固结时间对其起... 为了保证模型冲淤相似并使动床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郑州热电厂粉煤灰作为模型沙,从起动流速、冲刷率及坍落高度等方面分析了干容重对动床模型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值粒径为0.021 mm的细颗粒粉煤灰,水下固结时间对其起动流速有较大影响;中值粒径为0.056 mm的粉煤灰,水下固结时间对其起动流速影响很小;中值粒径0.106 mm的粗颗粒粉煤灰,起动流速已与水下固结时间无关。②粉煤灰冲刷率随冲刷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同一进口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粉煤灰的冲刷率随干容重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随干容重的增大而有所变缓;粉煤灰冲刷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随流量的增大而有所变缓。③粉煤灰的沉积历时越长,临界坍落高度越大,而临界坍落高度增加的速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临界坍落高度最终趋于一最大值;坍落稳定坡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逐渐趋于一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坍落高度 冲刷率 流速 干容重 模型沙 动床试验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取沙对岸滩稳定性影响——波浪动床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啸 佘小建 崔峥 《水道港口》 2018年第4期427-433,共7页
为满足各种基本建设对沙源的需求,希望在近海滩涂取沙,为此需回答取沙后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波浪动床试验,研究曹妃甸东侧滩涂取沙区实施后的向-离岸泥沙运动及岸滩剖面冲淤类型的变化,据此评估取沙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近海取沙 岸滩稳定 波浪动床试验 曹妃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倒虹吸动床模型试验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穆咏梅 李德文 +1 位作者 杨连生 巩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
模拟4种永定河洪水流量过程,通过水流重力相似、水流阻力相似、泥沙起动相似、水流输沙能力相似、河床变形相似、水流运动时间相似等模型,试验永定河洪水过程对河道的冲刷影响情况,从而确定倒虹吸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永定河倒虹吸 模型试验 抗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秉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共6页
在悬移质动床模型设计中长期存在着两个表征泥沙扩散相似的条件。在变态模型中,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本文根据相似流动的基本方程必须相同这一原则,从泥沙扩散方程的原始形式出发,说明只能导得一个泥沙扩散相似条件;并进而... 在悬移质动床模型设计中长期存在着两个表征泥沙扩散相似的条件。在变态模型中,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本文根据相似流动的基本方程必须相同这一原则,从泥沙扩散方程的原始形式出发,说明只能导得一个泥沙扩散相似条件;并进而说明,另一条件,即所谓悬浮相似条件,在变态模型中是不能成立的。在现行的后一条件推导中,引入了若干假设,其中包括流速分布式:但在满足动量和水连续方程相似的前提下,这一流速分布式在变态模型中是不能保持相似的,因而据上式而导得的“悬浮”相似条件便不能成立,在模型设计中也就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变态模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口水电站局部动床模型试验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谢佩珍 陈水俤 林宗燊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67-70,76,共5页
一、引言1988年10月,水口水电站定床正态整体模型试验确定了截流采用上游围堰单戗立堵方案,并选定了龙口位置,为降低截流难度,提供安全、合理的龙口护底结构,需进行度汛护底局部动床模型试验。动床模型布置见图1。闽江为少沙河流,坝址... 一、引言1988年10月,水口水电站定床正态整体模型试验确定了截流采用上游围堰单戗立堵方案,并选定了龙口位置,为降低截流难度,提供安全、合理的龙口护底结构,需进行度汛护底局部动床模型试验。动床模型布置见图1。闽江为少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718万t,平均输沙率为228kg/s。参照新安江罗桐埠测验结果分析,推移质泥沙约为悬移质泥沙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模型试验 水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年洲浅滩航道整治动床河工模型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月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51,共6页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地形资料以及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在分析万年洲浅滩成因及其河床演变的基础上,对调整后的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航道整治工程能满足航运、取水以及防洪等要求.
关键词 浅滩演变 航道整治 模型试验 万年洲浅滩 泥沙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昌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6,共2页
根据对水流泥沙运动相似规律的一些认识,讨论了《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中论定悬沙水流相似中只存在一个相似条件等问题。指出原文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假定后,循原文的途径导出了两个相似条件。认为... 根据对水流泥沙运动相似规律的一些认识,讨论了《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中论定悬沙水流相似中只存在一个相似条件等问题。指出原文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假定后,循原文的途径导出了两个相似条件。认为相似条件λu =λΩ不是不能成立,而是须满足条件λn=λH1/6才能成立,在物理上是须满足流速垂线分布相似。试验资料表明,在模型变率不是很大时,相似条件λu =λΩ是可以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变态模型 悬沙水流 泥沙运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岩水电站工程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国贵 刘国华 陈斌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8,44,共3页
待建的红石岩水电站水库属严重淤沙型水库,通过动床水工模型试验和有关研究分析发现,其冲沙闸排沙效果不理想,引水隧洞存在进沙严重的隐患。为此,提出了增设一道导墙的方案,以减少引水隧洞进沙并提高冲沙闸排沙效果。同时,从提高电站的... 待建的红石岩水电站水库属严重淤沙型水库,通过动床水工模型试验和有关研究分析发现,其冲沙闸排沙效果不理想,引水隧洞存在进沙严重的隐患。为此,提出了增设一道导墙的方案,以减少引水隧洞进沙并提高冲沙闸排沙效果。同时,从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考虑,对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墙 导沙坎 冲沙闸 模型试验 红石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街河河道整治工程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金明 董志慧 刘琼轶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新街河大桥附近河道整治对桥墩、主槽岸坡以及两岸堤防稳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动床试验 主槽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落差水闸冲刷坑深度动床模型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兵伟 赵博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第4期49-51,72,共3页
通过动床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高落差水闸下游冲刷坑深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水闸泄洪时不同洪水标准时下游冲刷坑深度的试验,给出了下游冲刷坑的位置和深度,绘制了冲刷坑的等值线图和三维图。另给出了冲刷坑深度计算的渐进法。... 通过动床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高落差水闸下游冲刷坑深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水闸泄洪时不同洪水标准时下游冲刷坑深度的试验,给出了下游冲刷坑的位置和深度,绘制了冲刷坑的等值线图和三维图。另给出了冲刷坑深度计算的渐进法。此方法所得结果与模型试验吻合相对较好,从而为高落差水闸防冲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落差 大型水闸 冲刷坑深度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口防洪堤工程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14
作者 刘国贵 刘国华 +1 位作者 陈斌 章军军 《浙江水利科技》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动床模型试验,分析山口镇防护堤工程实施后的河床冲刷情况,通过不同方案的试验比较,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建议取消改水重力墩方案,提出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抛石方案解决了河流对河床及防洪堤堤脚的严重冲刷问题。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防洪堤工程 防护堤 堤脚 抛石 重力墩 冲刷 石方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大桥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正波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第5期39-40,68,共3页
绥满高速公路齐甘段,主线嫩江大桥桥址所处河段,多为三汊、四汊河道,属汊网型河道。为了对桥孔布置、新疏浚河道位置进行方案比选,判断在修建大桥后桥址处的河道稳定性及河势变化,需开展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动床试验研究,将... 绥满高速公路齐甘段,主线嫩江大桥桥址所处河段,多为三汊、四汊河道,属汊网型河道。为了对桥孔布置、新疏浚河道位置进行方案比选,判断在修建大桥后桥址处的河道稳定性及河势变化,需开展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动床试验研究,将方案2作为推荐桥位方案,在该桥位处,建桥后桥址区的河道基本保持稳定,在新疏浚河道河底及两岸均需要进行防护,以保证汊道不发育,确保主槽的稳定。另外,为防止新疏浚河道水流顶冲明月岛的右侧岛头,该处需进行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河道演变 嫩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动床模型试验和现场的比较
16
作者 徐敏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的设计和现场施工的需要,我们在室内动床模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成果.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成果的可靠性和实际效能,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着重探讨了友谊港码头、引桥下游沙嘴形态和连岛坝发... 为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的设计和现场施工的需要,我们在室内动床模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成果.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成果的可靠性和实际效能,作者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着重探讨了友谊港码头、引桥下游沙嘴形态和连岛坝发展规律,并对原、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工作为类似于友谊港的泥沙淤积模型试验工作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淤积 模型试验
全文增补中
管道穿越富春江分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元平 陈刚 +1 位作者 陈韬霄 王瑞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设计水文条件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是管道等穿越河床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分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预测尤为困难。采用分层、分粒径组的方法模拟河床分层泥沙,探索分层河床冲刷预测的模拟方法,预测了管道穿越富春江分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结... 设计水文条件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是管道等穿越河床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分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预测尤为困难。采用分层、分粒径组的方法模拟河床分层泥沙,探索分层河床冲刷预测的模拟方法,预测了管道穿越富春江分层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结果表明,分层河床组合抗冲能力越弱,冲刷深度越大。试验冲刷深度结果合理,可做为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河 管道工程 模型设计 最大冲刷深度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质动床模型中模型沙运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旭辉 刘海婷 +1 位作者 陈绍文 钱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6,共6页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 模型沙的选择是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中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性和河道冲淤趋势与量级的判断。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概化动床模型试验,从起动条件、输沙强度和沙波形态三个方面对比精煤和天然沙这两种典型模型沙的运动特性。研究表明,精煤为代表的轻质沙与天然沙在起动条件和输移强度方面基本类似,都能模拟天然河道中的推移质起动和输移现象,但是在较大水流强度时形成沙波形态后,在波高、波长等几何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床面阻力的准确模拟有一定影响。因此,遇超过沙波临界条件的较大水流强度时,宜采用天然沙作为动床模型沙模拟推移质运动。该研究成果可为推移质动床模型选沙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推移质 轻质沙 天然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的试验研究——以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达 李连侠 +2 位作者 黄本胜 廖华胜 张延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的冲沙孔孔前漏斗范围往往随冲沙流量增加而增大,但相应地,冲沙孔与廊道连接过渡段的压力则迅速减小,并出现较大负压,简单的调度运行方式很难使压力特性及冲沙漏斗范围达到均佳,必须进行调度方式的优化研究... 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的冲沙孔孔前漏斗范围往往随冲沙流量增加而增大,但相应地,冲沙孔与廊道连接过渡段的压力则迅速减小,并出现较大负压,简单的调度运行方式很难使压力特性及冲沙漏斗范围达到均佳,必须进行调度方式的优化研究才能达到两者均佳的目的。结合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的模型试验,通过对复杂冲沙系统冲沙孔组合运行方式的优化调度研究,在不改变冲沙孔孔口尺寸及冲沙廊道系统布置方案的基础上,采用4#冲沙孔全开+3#冲沙孔局开1/2的运行方式使孔前冲沙漏斗、输沙管道压力特性达到了均佳的目标。研究成果对类似布置的取水口冲沙系统的运行方式拟定有重要工程价值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复杂冲沙廊道 排沙漏斗 动床试验 运行方式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紊流宽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庄元 刘祖源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44,共6页
由于我国现行的《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中,没有桥墩紊流宽度的计算方法,桥梁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通常将桥梁跨度加大,这样既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又增加了工程的投资。通过水槽定床和动床试验,分析了行近流速、行近... 由于我国现行的《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中,没有桥墩紊流宽度的计算方法,桥梁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通常将桥梁跨度加大,这样既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又增加了工程的投资。通过水槽定床和动床试验,分析了行近流速、行近水深、来流角度、桥墩尺寸、桥墩墩型、桥墩冲刷等因素对桥墩紊流宽度的影响,利用量纲分析法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推导出了桥墩紊流宽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紊流宽度 动床试验 试验 桥墩 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