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王艾录
-
机构
山西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4,共7页
-
文摘
语义干涉和义素脱落王艾录一、解题词的义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对象、行为、性质等,都是高度抽象化了的孤立的观念,但义位一旦进入句法·语义组合(义丛·义句),就会在这个由语义结构的宏观控制和义位组合的微观制约所形成的语义网络中产生个性化的变异,而不管这一变...
-
关键词
语义干涉
义素脱落
语义异常
义位
《现代汉语词典》
中心词
语义结构
有声语言
动宾组合
羡余成分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语野问答(二)
- 2
-
-
作者
史有为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汉语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7-50,共4页
-
文摘
4.“参观展览会”? 问:我知道,本期问题征答的答案有的是你写的。其中第1题的答案我觉得似乎言犹未尽。 你说明了病句“五个小时参观了展览会”错在宾语未用物量定语,但是为什么在此时此句中必须用物量定语却并未回答。或者也可以这样提问:“参观展览会”和“参观一个展览会”究竟有什么区别?你能否再进一步谈谈。 答:是的。我仅仅回答了“为什么”的前一半,考虑到这一问题需要较大篇幅才能说清楚,所以决定拦腰斩断,准备另文展开。 在汉语中,动宾组合实际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宾语不带物量定语的,一类是宾语带物量定语的。带不带物量定语并不只是简单的说明量的有无,而是反映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概括。前者(不带物量)实际上是对一类事实的概括,可以称之为“事类”;后者(带物量)实际上则是对某一个具体事实的概括,可以称之为“事例”。对于事例就可能包含不同的量,甲事例可以是对多个事物施加动作,而乙事例则只对单个相同事物施加动作。
-
关键词
物量
事类
定语
个展
参观展览会
动宾组合
宾语
顿号
中心语
短语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也说“来着”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史有为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
文摘
也说“来着”史有为在日本教汉语,常常能从日本学生的口中得到启发,深化对汉语的认识。现在就举一例。造句练习中有"来着"一词,中国的南方人通常不大会用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似乎是北方话专有的,南方诸方言中一般没有与此相对应的词。有趣的是日本同学大都造得不错,...
-
关键词
语气助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动词的重叠
动词重叠
动态助词
动宾组合
动作动词
日本学生
动结式
造句练习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说“互相”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吕叔湘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8年第1期1-2,共2页
-
文摘
早些时在《人民日报》(1987年5月27日第7版)上看到一条新闻的标题:《美两位换心者互相见面》,当时觉得这里边好象有个什么问题,可是一时没想出个所以然,也就没再去想它。最近想起这个问题,又琢磨了一阵,似乎能说出点道理,写下来请同志们指教。 先说,如果这个标题是《美两位换心者相见》,就一点儿不觉得怎么样。(“换心”指心脏移植。)可是把“相见”改成“互相见面”,就觉得不对劲,觉得这个“互相”是多余的,《两位换心者见面》就够了。
-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标题
心脏移植
新闻
动宾组合
行动
比赛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