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力动员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紫瑶
杨忠敏
-
机构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024019)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B12YJ087)
-
文摘
从解释电力动员内涵并分析电力动员特点入手,说明电力产业链的构成。依据电力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动员特点,分别从分类防护发电企业设备与建筑、根据安全威胁类型保障输配电网安全运行、根据事件级别分层分区合理调度电能和获取一次性能源动员潜力数据以保证发电量等4个方面提出4种电力动员模式。电力动员时序过程分为3个阶段:包含潜力调查、预案以及保障队伍建设的准备阶段、包含动员决策和具体实施的实施阶段、恢复原有电力运行机制的复员阶段。
-
关键词
电力动员
产业链
动员模式
动员时序过程
-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mobilization
industry chain
mobilization model
mobilization sequential processing
-
分类号
F426.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族性动员及其消抑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范立强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70-90,共21页
-
文摘
族类群体的政治行动离不开政治动员的环节,族性动员普遍被视为现代政体中一种潜在的非整合性力量,其发生往往都以族性认同为内核或工具,再加上族群精英或族群政党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才得以实现。族性动员是一个族群围绕一定的族群认同(例如肤色、语言、风俗等)进行组织,以追求集体目标的过程。族性动员一旦发生,其对国家秩序、族群关系、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破坏,由此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也许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往往造成国家政治秩序紊乱、族群社会行为失范、民众恐惧心理加剧,其后果往往远超过于此,溢出效应可波及邻国,导致地区安全危机,甚至国际安全危机。研究族性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深刻洞察民族政治行动的发生、发展规律。族性动员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行动系统。族性动员既有方向性,又有技术和路径支持。目前,国内对族性动员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分析与建构。在实践层面上,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频率在加快,身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事件、运动及动员产生的模仿效应在增强。因此,对于民族国家及政府而言,不断寻求有效的整合与消抑策略,防范与管控失控的族性动员,将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
关键词
族性
族性动员
动员过程
消抑
-
Keywords
ethnicity
ethnic mobilization
process of mobilization
-
分类号
D032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