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力髋部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
11
1
作者
易先宏
陈红卫
潘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8对新鲜冰冻人体股骨标本行标准4部分截骨术,每对分别以DHS及PFN固定后分为DHS组及PFN组...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8对新鲜冰冻人体股骨标本行标准4部分截骨术,每对分别以DHS及PFN固定后分为DHS组及PFN组,行生物力学测试。在持续加载负荷(0.2、0.4、0.6、0.8、1.0、1.2和1.4 kN)后测量骨折端分离移位程度以反映内植物的稳定性。每个标本重复加载5次,计算其平均值后绘制载荷-距离曲线,并计算刚度值。设定最初载荷为1.4 kN,加载速度10 N/s,每次加载600 N,当压力逐渐增加至最高值时停止,维持10 s后压力逐渐减小至0 N。记录内固定失败时加载的最大压力值作为内植物最大强度。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测试,内固定物均无断裂。在不同负荷下DHS组位移变化值与刚度值平均值分别为(3.92±2.21)mm和(215.28±58)N/mm;PFN组分别为(4.22±1.80)mm和(197.06±34.20)N/mm,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PFN组为钉尾端发生新的骨折;DHS组均为钢板远端皮质螺钉处发生骨折,并无螺钉切出股骨头。PFN组内固定失败时平均载荷为(4 312±560)N,DHS组(3 954±520)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与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强度及轴向稳定性上并无本质性差别。临床上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治疗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对于难以解剖复位者要力争恢复内后侧骨皮质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部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
生物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HS和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谭三智
黄桂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95-339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4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68例,年龄35~89岁,平均为72.3岁。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4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68例,年龄35~89岁,平均为72.3岁。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5.6个月(3个月至2年),DHS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7~13周),统计42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优28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85.7%。PF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周(7~12周),统计6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优52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8.5%。结论: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部螺钉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力髋部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
11
1
作者
易先宏
陈红卫
潘骏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基金
浙江省义乌市科技计划项目(11-3-03)
文摘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固定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8对新鲜冰冻人体股骨标本行标准4部分截骨术,每对分别以DHS及PFN固定后分为DHS组及PFN组,行生物力学测试。在持续加载负荷(0.2、0.4、0.6、0.8、1.0、1.2和1.4 kN)后测量骨折端分离移位程度以反映内植物的稳定性。每个标本重复加载5次,计算其平均值后绘制载荷-距离曲线,并计算刚度值。设定最初载荷为1.4 kN,加载速度10 N/s,每次加载600 N,当压力逐渐增加至最高值时停止,维持10 s后压力逐渐减小至0 N。记录内固定失败时加载的最大压力值作为内植物最大强度。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测试,内固定物均无断裂。在不同负荷下DHS组位移变化值与刚度值平均值分别为(3.92±2.21)mm和(215.28±58)N/mm;PFN组分别为(4.22±1.80)mm和(197.06±34.20)N/mm,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PFN组为钉尾端发生新的骨折;DHS组均为钢板远端皮质螺钉处发生骨折,并无螺钉切出股骨头。PFN组内固定失败时平均载荷为(4 312±560)N,DHS组(3 954±520)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与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强度及轴向稳定性上并无本质性差别。临床上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治疗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对于难以解剖复位者要力争恢复内后侧骨皮质的连续性。
关键词
动力髋部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
生物力学测试
Keywords
Dynamic hip screw (DHS)
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
Fracture
Biomechanical testing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HS和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27
2
作者
谭三智
黄桂填
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95-339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4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68例,年龄35~89岁,平均为72.3岁。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5.6个月(3个月至2年),DHS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7~13周),统计42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优28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85.7%。PF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周(7~12周),统计6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优52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8.5%。结论: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部螺钉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力髋部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易先宏
陈红卫
潘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HS和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谭三智
黄桂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