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涛 关智宇 冯殿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 目的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技术。随访患者12个月,统计两组伤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愈合率、骨折复位满意率等指标,同时给予X线摄片,采用功能恢复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伤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100.0%(70/70),对照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88.6%(6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不良反应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动力髋螺钉 传统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6
2
作者 傅捷 衷鸿宾 +7 位作者 徐明球 陈福文 张智杰 王跃庆 刘志刚 王剑平 周密 王斌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治疗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超 王鹏建 +4 位作者 阮狄克 何勍 丁宇 侯黎升 王亦舟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22例,Ⅳ型16例。术前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内科系统伴随症的51例(73.9%),观察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7例出院后通过门诊及电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41个月。围手术期发生全身系统并发症17例,死亡4例;手术局部相关并发症12人18例次。其中包括滑动髋螺钉松动后退4例、拉力螺钉穿破股骨头3例、钢板断裂1例;髋内翻5例;深部组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不应作为治疗首选。应根据骨折分型,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充分重视高龄患者系统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护,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入路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建峰 邓磊 +2 位作者 韩斌 陈京峰 李治斌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的临床疗效,其中男33例,女45例;平均年龄76.8岁.采用两种入路方法,入路一:微创DHS内固定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8....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的临床疗效,其中男33例,女45例;平均年龄76.8岁.采用两种入路方法,入路一:微创DHS内固定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8.3岁;入路二:常规DHS内固定56例,男23例,女33例;平均年龄76.2岁.结果:术中出血量:入路一平均出血92.5 ml,入路二平均出血283.3 ml,采用SPSS 10.0统计学处理软件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78例中60例(入路一20例,入路二40例)分别获得6个月至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8例失访,其中2例院内死亡,16例电话和信件回访失败.骨折愈合时间:入路一为2.5~4个月,平均3个月;入路二为3~4个月,平均3.6个月,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黄公怡等评价标准,入路一:优15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85%;入路二:优23例,良10例,差7例,优良率8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常规DHS内固定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易愈合、瘢痕小等优点,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微创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结合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欣伟 王攀峰 +4 位作者 付青格 张春才 许硕贵 苏佳灿 潘思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5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5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1例。按Seinsheimer分类均为Ⅴ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38个月,平均28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3~4.5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按Merle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6.75±1.14)分,其中优4例,良8例。结论: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可选择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蒋家正 胡文雄 +1 位作者 张恒林 李雄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和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DHS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和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DHS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晨 郭京聚 +1 位作者 宋爱国 唐立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总结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经验。 方法  5 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 (A1型 2 7例 ,A2 型 2 0例 ,A3 型 7例 )。 结果 经 4~ 36个月平均 7个月随访疗效满意。 结论 术中... 目的 总结动力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经验。 方法  5 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 (A1型 2 7例 ,A2 型 2 0例 ,A3 型 7例 )。 结果 经 4~ 36个月平均 7个月随访疗效满意。 结论 术中尽可能恢复股骨粗隆后内侧皮质的完整性 ;标准的粗螺钉固定位置及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功能锻炼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孟维春 蒋俊峰 +1 位作者 曹骏敏 董启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中3例,...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被引量:8
9
作者 卢华定 蔡道章 +2 位作者 曾庆彩 王昆 王其友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1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及所致并发症的原因.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12例,其中男58例,女54例;年龄36~94岁,平均67.2岁.采用DHS内固定103例,DHS结合骨水泥固定3例,DHS结合大转子...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及所致并发症的原因.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12例,其中男58例,女54例;年龄36~94岁,平均67.2岁.采用DHS内固定103例,DHS结合骨水泥固定3例,DHS结合大转子稳定钢板(TSP)内固定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94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33例,良52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90.4%.术后局部并发症有骨折延迟愈合1例,髋内翻3例,螺钉从股骨头割出3例.结论:DHS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手段,适应证的正确选择和内固定物的正确置入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骨折固定术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部骨折1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刚 汤继文 +1 位作者 刘巧慧 李慧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纯 贺西京 +2 位作者 兰宾尚 李浩鹏 吕惠茹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6年5月-2001年12月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EvansⅢA型20例,EvansⅢB型16例),男12例,女24例;年...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6年5月-2001年12月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EvansⅢA型20例,EvansⅢB型1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70~82岁,平均74岁。术中所有病例均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135°DHS内固定,术后第3天起逐渐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第4天起用CPM机行髋、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6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本组无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EvansⅢB型发生轻度髋内翻。参照疗效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优26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7.2%。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失败率低。术前适当的皮牵引、术中尽可能恢复股骨粗隆后内侧皮质的完整性、标准的DHS固定位置及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性 老年 疗效分析 DHS内固定 Evans 内固定物松动 术后功能锻炼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治疗 2001年 1996年 X线机透视 临床疗效 钢板治疗 DHS) 等长收缩 股四头肌 CPM机 随访时间 被动活动 神经损伤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8
12
作者 黎建义 苏培基 黄星垣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599-599,共1页
我们医院自1999年至2000年采用AO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AO动力髋螺钉 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晓荣 杨克强 +1 位作者 杨牧 张鑫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DHS内固定的4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26例,右侧20例;Ⅰ型骨折8例,Ⅱ型14例,Ⅲ型18例,Ⅳ型及... 目的:观察和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DHS内固定的4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26例,右侧20例;Ⅰ型骨折8例,Ⅱ型14例,Ⅲ型18例,Ⅳ型及逆粗隆间各3例。46例术后获6-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髋内翻、断钉、断板、骨折移位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5例疗效优,8例良,3例可,优良率为93.5%。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粗隆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元庄 张敏 +1 位作者 马滚韶 闫伟强 《现代医院》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2009年7月,对具有完整资料且接受DHS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8月~2009年7月,对具有完整资料且接受DHS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5例,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站立时间、髋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DHS组随访6~36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随访6~24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而在术后站立时间、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优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点,疗效均好,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优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动力髋螺钉的应力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松林 陈建列 +2 位作者 陆文杰 潘志军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明确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10根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MTDHS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进行骨折固定。标本在WE-5型万能试验机上...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明确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10根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MTDHS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进行骨折固定。标本在WE-5型万能试验机上加载不同级别载荷,以检测载荷-应变变化、载荷-位移变化、股骨的强度和刚度,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组间对比。临床应用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按Harris标准评分,确定疗效。结果:MTDHS组股骨张力侧应变变化比DHS组小14%,压力侧应变小11%;下沉位移比DHS组小19%,水平位移小22%;外侧应力强度比DHS组高12%,内侧应力强度高11%;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比DHS组分别高19%和37%;MTDHS组最大破坏扭矩比DHS组高15%,而扭角变形小18%,最大平均扭转刚度比DHS组高15%;在1800N的作用下,MTDHS组骨折断面张开角为2.28°,而DHS组达到3.60°,相差37%。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经MTDHS固定,平均得分91分,优良率为92.7%,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TDHS结构合理,能实现小切口微创植入固定,有效对抗骨折端旋转、剪切和内翻应力,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动力髋螺钉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娜 牛志霞 王玲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0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护理常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系统随访9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前严密准备及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及预...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护理常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系统随访9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前严密准备及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并给予康复指导。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除3例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而失败,3例在术后3个月死亡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掌握好适应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应用动力髋螺钉可以成功地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骨折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健强 孟志斌 +2 位作者 李俊 李洪潮 李德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52-53,共2页
回顾性分析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7例失败患者中,内固定松动髋内翻7例,钉穿出6例,钢板拔钉2例,髋螺钉退出2例。认为骨折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及手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动力髋... 回顾性分析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7例失败患者中,内固定松动髋内翻7例,钉穿出6例,钢板拔钉2例,髋螺钉退出2例。认为骨折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及手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动力髋螺钉失败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骨折端要力求解剖复位,重建内存结构的稳定性,髋螺钉的位置安置适当可有效避免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被引量:79
18
作者 李晓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PFNA、DHS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PFNA、DHS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感染、压疮、髋内翻、内固定松动、股骨头切割)发生情况。术后第6个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低于DHS组,P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DHS组(P<0.05)。术后第6个月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1.2%;DHS组优1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PFNA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发生压疮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DHS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压疮2例、髋内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PFNA和DHS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相比DHS,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动力髋部螺钉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源 高永辉 杨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通过DHS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作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及DHS内固定手术...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通过DHS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作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及DHS内固定手术的技巧。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6.5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疗效评定为优28例,良33例,可6例,优良率为91%。共有7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深部静脉血栓1例,压疮2例。结论: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多合并内科疾病,DHS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并且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进行骨质疏松及伴发的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部螺钉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玉松 张国富 张健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措施加以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和总结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内固定松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措施加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措施加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组患者内固定松动发生3例(6.0%),对照组患者内固定松动发生8例(1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8.8±7.7)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70.7±6.2)分,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其施行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加以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 股骨近端锁定髓内钉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