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160 km/h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需求分析--以昆明局集团公司为例
1
作者 鲍晶晶 杨晓 +1 位作者 王智彪 郭一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6,135,共8页
从完善复兴号列车产品谱系,用好既有路网资源的角度考虑,扩大160km/h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能够提高普速列车开行质效。首先从通达性、运输效率和票价3个方面论证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的优势,然后在对比分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 从完善复兴号列车产品谱系,用好既有路网资源的角度考虑,扩大160km/h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开行能够提高普速列车开行质效。首先从通达性、运输效率和票价3个方面论证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的优势,然后在对比分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构建旅客出行选择的Logit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场景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运输市场分担率,并进一步进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客流需求预测和开行方案调整工作。最后以昆明局集团公司为例,根据不同线路实际情况,在通勤、旅游客流需求旺盛的昆明—保山、昆明—成都南、昆明—宣威、昆明—曲靖、昆明—西双版纳每日分别增加列车2.5对、3对、3对、5.5对和1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车 开行方案 运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故障状态下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动力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马文礼 石广田 林宣儒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轴箱轴承作为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s,EMU)走行部关键零部件结构,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车辆运行安全。在高速、重载、高温等极端运行环境中,轴箱轴承容易出现多种故障。为研究在复合故障状态下轴箱轴承的动力学响应,本文结合多... 轴箱轴承作为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s,EMU)走行部关键零部件结构,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车辆运行安全。在高速、重载、高温等极端运行环境中,轴箱轴承容易出现多种故障。为研究在复合故障状态下轴箱轴承的动力学响应,本文结合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动车组列车轴箱轴承复合故障瞬态动力学模型,分析轴箱轴承不同部件同时存在故障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轴箱轴承时变动态载荷对其动力学求解更敏感;轴承内外圈共同发生剥离复合故障,会降低保持架运动稳定性,滚子与内外圈接触出现断联,且在频谱分析中可明确识别内外圈故障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车组列车 轴箱轴承 复合故障 响应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系统的发展与借鉴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波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4,共8页
以德国ICE1/ICE2、意大利ETR 500和法国TGV-A为例介绍了早期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网络系统的不同特点,TCN标准形成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TB/MVB两层网络结构成为动车组、机车和地铁车辆网络系统的主流,韩国引进TGV动车组时改用了TCN网络,我... 以德国ICE1/ICE2、意大利ETR 500和法国TGV-A为例介绍了早期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网络系统的不同特点,TCN标准形成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TB/MVB两层网络结构成为动车组、机车和地铁车辆网络系统的主流,韩国引进TGV动车组时改用了TCN网络,我国速度160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动力车和控制车也采用了WTB/MVB网络,同时部署了以太网,形成MVB/ETH冗余结构,拖车则沿用了25T型客车的Lonworks网络,通过MVB/Lonworks网关与动力车和控制车通信,有利于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设计的整体性考虑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集中 车组 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分散型锚索与拉力集中型锚索抗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姚海波 干昆蓉 +3 位作者 伍冬 任彦超 吕卫东 段文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98-3603,共6页
京石客运专线石家庄明挖隧道工程与既有京广铁路线近距离并行长达5 km,为了摸清列车动载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锚固形式对动载的响应特点,特在该隧道设立压力分散型锚索试验段,与现场普遍采用的拉力集中型锚索锚固段相对照,进... 京石客运专线石家庄明挖隧道工程与既有京广铁路线近距离并行长达5 km,为了摸清列车动载对桩锚支护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锚固形式对动载的响应特点,特在该隧道设立压力分散型锚索试验段,与现场普遍采用的拉力集中型锚索锚固段相对照,进行长期应力、应变量测。在此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对比了压力分散型锚索与拉力集中型锚索在应对动载方面的不同特性。研究表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抗振性能是拉力集中型锚索的5倍,而且具有应力调整时间短、长期抗振性能稳定,预应力损失幅度小、比例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压力分散型锚索 拉力集中型锚索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间距和阻塞比对动车组空气动力学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宏谋 陈厚嫦 +1 位作者 朱俊廷 方兴 《铁道机车车辆》 2017年第5期31-33,43,共4页
以现场试验为主,并辅以仿真计算,针对明线交会、隧道通过、隧道交会等典型工况,研究线间距和隧道截面积对动车组空气动力学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明线交会时,线间距从4.4m变化到5.0m对会车压力波有一定影响,但均交会压力波远小... 以现场试验为主,并辅以仿真计算,针对明线交会、隧道通过、隧道交会等典型工况,研究线间距和隧道截面积对动车组空气动力学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明线交会时,线间距从4.4m变化到5.0m对会车压力波有一定影响,但均交会压力波远小于车体容许气动载荷;隧道通过和隧道交会时,线间距对会车压力波影响较小,影响隧道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为隧道截面积或阻塞比。线间距改变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影响主要体现在车体横向加速度,轮轨力和脱轨系数等指标未见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组 线间距 隧道截面积 阻塞比 列车空气动力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动车组列车风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业腾 张超 +1 位作者 白夜 孙振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4-4071,共8页
列车行驶过程中会诱导周围空气流动形成列车风,较大强度列车风会危及行人和轨道旁工作人员的安全,甚至会卷起附近的货物和杂物。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行驶速度的五编组双层车厢动车组周围的流场结构和列车风。结果表明:列车风主... 列车行驶过程中会诱导周围空气流动形成列车风,较大强度列车风会危及行人和轨道旁工作人员的安全,甚至会卷起附近的货物和杂物。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行驶速度的五编组双层车厢动车组周围的流场结构和列车风。结果表明:列车风主要由尾流区域涡脱落诱导产生,头车流线型区域、转向架等附属结构和地面效应对诱导列车风也有重要作用。列车周围靠近地面的区域受到附属结构和地面效应直接影响,列车风强度大于远离地面的区域。依据TSI 130—2014,行驶速度在20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双层车厢动车组符合列车风风速的安全标准,行驶速度25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双层车厢动车组符合车头压力脉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车组 空气动力 列车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km/h动车组交会空气压力波试验 被引量:28
7
作者 梁习锋 田红旗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4,共4页
为确定我国200km/h动车组与准高速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的大小,从而为动车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在广深线上利用瞬态压力测试系统,对其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间距为4m、动车组运行速度... 为确定我国200km/h动车组与准高速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的大小,从而为动车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在广深线上利用瞬态压力测试系统,对其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间距为4m、动车组运行速度为200km/h(准高速列车速度为160km/h)时,准高速列车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为1568Pa,而动车组承受的压力波幅值在1400Pa左右;列车头部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幅值有较大影响,控制车外形流线化程度比动力车的流线化程度好,控制车对准高速车造成的压力冲击波幅值小于动力车造成的压力冲击波幅值;对于目前使用的准高速车辆,动车组以200km/h的速度与之交会运行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组 空气压力波 试验 安全评估 列车空气动力 列车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独立车轮动车组导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原亮明 陈泽深 +1 位作者 王成国 刘金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3,共7页
由于简单的独立车轮结构不具备复位和导向功能 ,绝大多数独立车轮转向架模型没有投入实际工程使用 ,究其原因是对独立车轮导向机理认识不够 ,缺乏解决复位功能的有效办法。Talgo列车是成功应用独立车轮的唯一范例。本文以Talgo列车为原... 由于简单的独立车轮结构不具备复位和导向功能 ,绝大多数独立车轮转向架模型没有投入实际工程使用 ,究其原因是对独立车轮导向机理认识不够 ,缺乏解决复位功能的有效办法。Talgo列车是成功应用独立车轮的唯一范例。本文以Talgo列车为原型 ,进行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机理研究 ,分析解决独立车轮复位和导向能力的措施 ,为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实际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分析铁道车辆传统刚性连接轮对蛇行运动的产生机理 ,进而研究独立车轮轮对的复位和导向原理。参照Talgo列车的独立轮对导向结构 ,建立了新型独立轮对动车组的多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模型 ,应用作者研制的车辆多体系统动力学程序 ,进行横向稳定性和稳态曲线通过性能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曲线通过能力。研究表明 ,为了使独立车轮具有复位和导向能力 ,关键措施有两点 :一是采用合理的导向机构和相关参数以实现独立轮对的导向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组 导向机理 独立车轮 列车动力 Talgo列车 轮对 横移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制动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向东 张贺 敬海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3-4255,共13页
为研究列车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基于ANSYS软件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一体化动力分析模型,根据CRH动车组列车的制动力时程,分别研究制动停车位置、制动初速度、列车种类、列车挠曲力和制动力... 为研究列车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基于ANSYS软件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一体化动力分析模型,根据CRH动车组列车的制动力时程,分别研究制动停车位置、制动初速度、列车种类、列车挠曲力和制动力等因素对钢轨附加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的动力、静力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动力计算考虑到前一荷载步对后一荷载步的影响以及线路纵向阻力滞回特性的影响,动力、静力计算结果差别显著,传统静力计算低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钢轨的受力,在实际工程应用时有必要按动力方法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问题;制动停车位置对钢轨附加拉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增量影响显著,列车制动停止于主跨跨中位置为本文研究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所选4种典型工况中的最不利工况;列车制动力对梁端位置钢轨附加拉应力和梁轨相对位移影响显著,列车挠曲力对主桥范围内钢轨附加应力和梁轨纵向位移的分布规律影响显著,并与钢轨附加压应力峰值大小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CRH5和CRH2型动车组列车为研究CRH型动车组制动下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的不利车型,其中CRH5型动车组最不利制动方式为最大常规制动;由于CRH动车组列车制动初速度不影响列车制动力峰值大小,大跨度悬索桥梁轨相互作用对制动初速度因素变化并不敏感。研究成果可为完善列车制动下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轨相互作用 悬索桥 动力分析 列车动力时程 CRH车组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列车制动系统仿真速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文波 黄晓旭 王雪梅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6,共6页
针对列车制动系统传统整体仿真模型,随着编组的加长,模型状态数增加,仿真速度变慢的问题,以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为例,依据AMESim软件提供的并行及分区仿真方法,在建立机车、客车车辆制动系统模型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自带的联合仿... 针对列车制动系统传统整体仿真模型,随着编组的加长,模型状态数增加,仿真速度变慢的问题,以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为例,依据AMESim软件提供的并行及分区仿真方法,在建立机车、客车车辆制动系统模型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自带的联合仿真元件,构建列车制动系统分布式仿真模型。通过在列车编组定置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对比实际试验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分布式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在获得相同仿真准确性的条件下,可比传统方法大大减少仿真时间。该分布式仿真方法为提高具有大状态数模型的长大列车制动系统的仿真速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系统 仿真速度 动力集中车组 分布式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
11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铁道学会 学术活 牵引动力 委员会 铁路车组 技术 学术会议 货运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旅客运输机车车辆装备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7,共7页
面对中国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阐述我国铁路旅客运输机车车辆装备应采用的动车组、动力分散、摆式列车、智能化列车、安全监测、交流传动、数字式直通制动机、无摇枕转向架、主动半主动控制、密接式车钩、铝合金车体等高新技术,... 面对中国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阐述我国铁路旅客运输机车车辆装备应采用的动车组、动力分散、摆式列车、智能化列车、安全监测、交流传动、数字式直通制动机、无摇枕转向架、主动半主动控制、密接式车钩、铝合金车体等高新技术,探讨了机车车辆装备的设计主体、生命成本周期管理,以及与装备相关的大型养路机械、站台与限界、维修体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铁路 旅客运输 机车车辆 发展 车组 动力分散技术 摆式列车技术 智能化列车技术 安全监测系统 交流传技术 数字式直通制 无摇枕转向架 半主控制技术 密接式车钩 铝合金车体 管理 养路机械 信号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核心技术创新与成果(2) 被引量:1
13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通过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掌握时速350km高速动车组“九大核心”和“十大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速列车耦合分析动力学完整理论模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速铁路工程 高速车组 分析动力 消化吸收 高速列车 组技术 时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学报》2016年报道重点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0,共1页
根据铁路科技发展规划及科研进展情况,本刊重点征集及选登具有以下内容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及综述。铁路运输及经济:铁路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铁路站场;路网规划及运输能力协调配置;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联网编制;铁路重载运输组织;高速铁路... 根据铁路科技发展规划及科研进展情况,本刊重点征集及选登具有以下内容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及综述。铁路运输及经济:铁路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铁路站场;路网规划及运输能力协调配置;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联网编制;铁路重载运输组织;高速铁路或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调度指挥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机车车辆 铁路运输组织 铁道学报 铁路重载运输 列车运行图 高速车组 车辆空气动力 车辆动力 铁路站场 路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学报》2017年报道重点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4,共1页
根据铁路科技发展规划及科研进展情况,本刊重点征集及选登具有以下内容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及综述。
关键词 铁路机车车辆 铁路运输组织 铁道学报 铁路重载运输 列车运行图 高速车组 车辆空气动力 车辆动力 铁路站场 路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铁道机车车辆》总目次
16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6,共6页
关键词 车组系统 《铁道机车车辆》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动力集中车组 架控制系统 异常磨耗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机车牵引电机 受电弓滑板 牵引变流器 地铁车辆 机车车轮 高速车组 铁路供电 铁道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