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EM数值预报产品的强降水动力释用试验
1
作者 金琪 王丽 +3 位作者 叶成志 李银娥 孟英杰 邓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56-1157,共2页
引进夏建国设计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的动力释用方案,利用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AREM模式输出的风场、比湿场与垂直速度场,结合实况降水强度,预报未来华中区域的降水强度及降水量。
关键词 AREM 动力释用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动力释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书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6-49,共4页
从散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不平衡场,并应用一层中尺度模式为T42L9模式的地面风场引入由中、小地形影响产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建立了一个符合郭晓岚对流参数化原理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动力释用系统。通过实例分析和业务应用,证... 从散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不平衡场,并应用一层中尺度模式为T42L9模式的地面风场引入由中、小地形影响产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建立了一个符合郭晓岚对流参数化原理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动力释用系统。通过实例分析和业务应用,证明该释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业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场 强对流天气 动力释用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数值预报产品的强降水动力释用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建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4,55,共4页
给出了利用有限区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强降水动力释用预报试验的要点及试验结果。首先将模式开始运行后获得的最新观测资料(00—06GMT6小时降水量或雷达资料)输入计算机,并推算出相应的降水强度,再以降水强度公式近似计算其垂直速度,然后... 给出了利用有限区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强降水动力释用预报试验的要点及试验结果。首先将模式开始运行后获得的最新观测资料(00—06GMT6小时降水量或雷达资料)输入计算机,并推算出相应的降水强度,再以降水强度公式近似计算其垂直速度,然后以有限区数值模式提供的风场、比湿场与垂直速度场来计算天气系统的移动及垂直速度的变化,以求出未来时刻的降水强度及6-24小时的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区数值预报 强降水 动力释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跃庭 董岸杰 +1 位作者 邓联东 元英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2-957,共6页
采用低分子量PEG PCL PEG、mPEG PLLA、mPEG PDLLA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载体包载紫杉醇形成纳米胶束 .研究了不同载药率胶束在磷酸缓冲液中释放的动力学 ,发现紫杉醇PEG PCL PEG胶束和mPEG PLLA胶束的体外释药遵从一级释放动力学 ;紫杉... 采用低分子量PEG PCL PEG、mPEG PLLA、mPEG PDLLA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载体包载紫杉醇形成纳米胶束 .研究了不同载药率胶束在磷酸缓冲液中释放的动力学 ,发现紫杉醇PEG PCL PEG胶束和mPEG PLLA胶束的体外释药遵从一级释放动力学 ;紫杉醇mPEG PDLLA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多呈现出两段零级释放动力学 ;低载药率胶束表现出高释药率 ;体外释药过程中磷酸缓冲液的更新量越大 ,紫杉醇的释放率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纳米胶束 体外动力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维拉帕米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振华 皮洪琼 何炳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盐酸维拉帕米 (VH)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0 0 1× 7)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及其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 5mol/L、1 0mol/L、2 0mol/LNaCl和 0 5mol/LHCl以及 0 5mol/L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 .交换动力学结果表明 ,随... 研究了盐酸维拉帕米 (VH)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0 0 1× 7)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及其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 5mol/L、1 0mol/L、2 0mol/LNaCl和 0 5mol/LHCl以及 0 5mol/L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 .交换动力学结果表明 ,随温度的升高 ,药物与树脂的交换率增加 ,交换反应达平衡时 ,VH的平衡常数为 0 0 5 2 7;VH与 0 0 1× 7树脂的交换过程属于粒扩散过程控制 .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 ,VH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 ,但其释药速率随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释放动力学过程可用Viswanathan方程来描述 ,并且VH在上述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属于粒扩散过程控制 ,粒扩散系数随释放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维拉帕米 动力 ORCRS 药物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担载姜黄素缓释体系的制备及其缓释动力学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静雯 傅佳佳 +1 位作者 万玉芹 王鸿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1-885,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载药量为20%的多层结构醋酸纤维素/聚乳酸(CA/PLA)载药纳米纤维膜、载药量分别为10%、20%、30%的单层结构CA载药纳米纤维膜,研究了药物姜黄素(CM)与CA间的相互作用,测试了载药膜的释药性能并探讨了其释药动力学模型...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载药量为20%的多层结构醋酸纤维素/聚乳酸(CA/PLA)载药纳米纤维膜、载药量分别为10%、20%、30%的单层结构CA载药纳米纤维膜,研究了药物姜黄素(CM)与CA间的相互作用,测试了载药膜的释药性能并探讨了其释药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可纺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CM与CA为纯物理混合;释药性能测试发现,载药量大的纳米纤维释药速率更大,240h内,单层结构载药膜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50.6%、58.8%、68.8%;随着PLA层厚度的增加,释药速率减小,240h内,多层结构载药膜的累积释药率分别为55.9%、53.1%、50.8%;可通过改变PLA层厚度控释药物。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CM在CA中的释放主要以扩散机制为主,其释放规律更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PLA 纳米结构 姜黄素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区夏季月降水数值产品释用预报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立祥 陈力强 +2 位作者 刘文明 李辑 张凯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4,共7页
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国家气候中心的 T63动力延伸预报场进行误差订正 ,将订正后的预报场用于基于天气系统特征定性判断与相似离度指数定量相似相结合的降水预报模型 ,制作东北区 51个站点的定量的月降水预报 ,并对 1 996~1 998年夏季月... 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国家气候中心的 T63动力延伸预报场进行误差订正 ,将订正后的预报场用于基于天气系统特征定性判断与相似离度指数定量相似相结合的降水预报模型 ,制作东北区 51个站点的定量的月降水预报 ,并对 1 996~1 998年夏季月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 ,试验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释用 误差订正 月降水预报 中国 东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尤静 余丽丽 杨黎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47-449,共3页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β-环糊精微球,共沉淀法制备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微球(BH-β-CDP)。研究了胃肠环境下BH-β-CDP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微球对盐酸小檗碱的最大包封率可达70.12%;肠环境下释药比较缓慢;BH-β...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β-环糊精微球,共沉淀法制备盐酸小檗碱β-环糊精微球(BH-β-CDP)。研究了胃肠环境下BH-β-CDP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微球对盐酸小檗碱的最大包封率可达70.12%;肠环境下释药比较缓慢;BH-β-CDP(20∶1)在胃肠环境中的释药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和Korsmeyer-Peppas模型,说明BH-β-CDP的释放机制为单纯扩散为主,Fick扩散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微球 盐酸小檗碱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缓释片释药性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宗宁 韦凤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3,共2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恩诺沙星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平均回收率为 10 1.6 2 % ,RSD为 2 .86 %(n=9)。处方 8在 1h释药达 33% ,12 h释药达 75 %以上 ,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放度 动力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洛芬钙缓释片的研制及释药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娟 吴德燕 +1 位作者 丛大可 刘素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为减少非诺洛芬钙(fenoprofencalcium)的胃肠道刺激性和副作用,根据水凝胶骨架释放机理,研制了非诺洛芬钙缓释片。通过测定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了该缓释片的处方。结果表明该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符合Higuch... 为减少非诺洛芬钙(fenoprofencalcium)的胃肠道刺激性和副作用,根据水凝胶骨架释放机理,研制了非诺洛芬钙缓释片。通过测定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了该缓释片的处方。结果表明该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常数(K)主要受原辅料比例的影响。不同处方的释药常数,50%释药时间(T50)和63.2%释药时间(Td)有显著差异(P<0.01)。处方5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其T50和Td分别为288min和438min。此外,溶出介质pH、转速及溶出试验方法对该制剂的释药速度常数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洛芬钙 溶出度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H_(3)热分解释氢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蔚明辉 李和平 +5 位作者 庞爱民 唐根 徐星星 刘建忠 周禹男 徐江荣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三氢化铝(AlH3)作为一种潜在的储氢量高和能量密度大的储氢介质,可广泛用于固体或混合火箭推进器,炸药和低温燃料电池等领域。介绍了AlH3用于固体推进剂高能燃料的应用价值,指出了目前阻碍其在固体推进剂中广泛使用的因素。为了研究AlH... 三氢化铝(AlH3)作为一种潜在的储氢量高和能量密度大的储氢介质,可广泛用于固体或混合火箭推进器,炸药和低温燃料电池等领域。介绍了AlH3用于固体推进剂高能燃料的应用价值,指出了目前阻碍其在固体推进剂中广泛使用的因素。为了研究AlH3的热分解释氢特性和机理,综述了热分解释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微观释氢机理、释氢影响因素(氧化层、粒径、晶型、加热速率、热解气氛、球磨和掺杂等)以及各种稳定化改性方法(表面钝化法、表面包覆法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不同晶型的热分解释氢特性和其释氢影响因素,并指出了AlH3作为高能储氢材料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深入研究释氢及氧化机理,提出更加高效的改性调控方法;寻找实现AlH3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_(3) 动力 微观机理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PLGA微球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性能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泽宇 姜宏 +1 位作者 许燕 石永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可用于骨肉瘤治疗的甲氨蝶呤(MTX)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缓释降解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O/W乳化剂挥发法制备MTX-PLGA载药微球。以聚乙烯醇(PVA)浓度,磁力搅拌器转速,温度为主要影... 目的制备一种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可用于骨肉瘤治疗的甲氨蝶呤(MTX)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缓释降解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O/W乳化剂挥发法制备MTX-PLGA载药微球。以聚乙烯醇(PVA)浓度,磁力搅拌器转速,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L 9(34)正交实验;以载药率,包封率及体外药物缓释百分比为试验指标,选择稳定且持续释放药物的最优微球加工工艺参数,利用释药动力学数学模型,考察微球体外释药机理。结果磁力搅拌器转速是影响微球质量的主要因素,在300 r·min^-1下,可制备出粒径较小包载甲氨蝶呤的PLGA微球,平均载药率为(3.3±0.16)%,包封率为(59.64±0.51)%。结论通过计算释药动力学数学模型,此方法下制备的微球体外释药是由扩散和溶蚀共同作用完成,满足生物可降解载药微球释药机理,为治疗骨肉瘤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 甲氨蝶呤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载药微球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释药行为与介质中溶解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紫霞 熊丹 +4 位作者 鲁蒙蒙 杨世壮 雷萌桐 蔡进忠 潘保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为阐明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Ivermectin Solid Dispersion,IVM SD)释药行为与介质中溶解度的相关性,先测定伊维菌素在不同比例复合介质中的溶解度,然后研究释药行为。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IVM溶解度越大,IVM SD中IVM的释药现象... 为阐明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Ivermectin Solid Dispersion,IVM SD)释药行为与介质中溶解度的相关性,先测定伊维菌素在不同比例复合介质中的溶解度,然后研究释药行为。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IVM溶解度越大,IVM SD中IVM的释药现象越明显,初始释放速度越大;在不同溶解度介质中,初始释放速度和溶解度之间具有指数相关性,S=0. 2471e1. 4372v,R2=0. 8629,证实IVM SD中IVM的释放速率和溶解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这为IVM SD长效混悬注射剂的介质和辅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 药行为 溶解度 动力学模型 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uO氧载体释氧机理研究
14
作者 冯晓鸣 冯永新 +1 位作者 刘亚明 李方勇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5期393-398,共6页
化学链氧解耦(CLOU)是基于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具有CO2内分离的优良特性。具有良好吸氧释氧性能的氧载体是CLOU技术的关键,其宏观层面的反应性决定于其微观层面的晶格氧传输机理,但目前对这种微观机理的研究非常缺... 化学链氧解耦(CLOU)是基于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具有CO2内分离的优良特性。具有良好吸氧释氧性能的氧载体是CLOU技术的关键,其宏观层面的反应性决定于其微观层面的晶格氧传输机理,但目前对这种微观机理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Cu O氧载体释氧的微观机理,构建了Cu O团簇及Cu O平板模型,模拟团簇及表面的释氧过程。Cu O平板模型释氧包括O原子在Cu O内部扩散、表面O2的形成及释放过程。结果表明:Cu O(111)表面释氧过程的最高能量势垒为3.16 e V,与实验值3.39 e V接近,低于Cu O团簇模型的释氧能量势垒3.51 e V;此外,O原子在Cu O(111)内部的扩散势垒仅为0.87 e V,说明Cu O(111)释氧的限制步骤是表面O2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DFT) 化学链氧解耦 铜基氧载体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苗世光 孙桂平 +8 位作者 马艳 徐晓亮 王晓云 林行 蒋维楣 刘红年 张宁 孙林 王耀庭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0-379,共10页
该文初步建立了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包括预报模式和释用模式)。预报模式基于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式V3.0,模式设计为网格数60×50×38,水平分辨率500m。在IBM小型机上用8个线程作15 h预报所需机... 该文初步建立了青岛奥帆赛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包括预报模式和释用模式)。预报模式基于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式V3.0,模式设计为网格数60×50×38,水平分辨率500m。在IBM小型机上用8个线程作15 h预报所需机时约为1 h 20 min,可满足实时业务预报需要。利用高分辨率边界层模式和城市小区尺度模式对该预报结果进行了动力释用(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00 m和10 m)。该模式系统于2008年夏季进行了实时运行试验,模式产品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青岛分中心使用。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城市热岛、海陆风、地形及建筑物影响等局地环流特征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数值试验分析表明:城市化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增大了海陆温差,使海风加强;城市建筑物拖曳作用使风速减小,从而使海风推进速度减缓;精细下垫面资料的引入对海风等局地环流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奥帆赛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 WRF模式 动力释用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网格风场主客观融合技术的应用及评估
16
作者 杨国杰 唐思瑜 +1 位作者 程正泉 谢蜀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针对实际预报工作中,台风主观预报和模式风场客观预报不一致的问题,基于南海台风模式(CMATRAMS)资料、实时台风主观预报资料,采用一种考虑下垫面作用的动力解释应用方法TCwind,得到了能较合理描述台风风场的数学方程组,结合网格预报技术... 针对实际预报工作中,台风主观预报和模式风场客观预报不一致的问题,基于南海台风模式(CMATRAMS)资料、实时台风主观预报资料,采用一种考虑下垫面作用的动力解释应用方法TCwind,得到了能较合理描述台风风场的数学方程组,结合网格预报技术,进行台风主观预报和模式风场的主客观融合,实现了台风风场预报的订正,能为网格预报提供有效辅助。以实时台风主观预报为评判标准,检验评估了2018—2019年西北太平洋所有台风的融合订正效果,发现订正后的台风风场中心能较准确地向主观路径预报调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相较模式显著增强,趋近主观强度预报;台风环流风速比模式原始风速增大,风场结构分布相比模式原始风场也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动力释用 主客观融合 网格预报 检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祝玲 秦超 +2 位作者 吴金莲 陈玉红 尹莉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制备日服1次的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普瑞巴林释放的影响,并对柠檬酸钠、聚乙二醇4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 制备日服1次的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普瑞巴林释放的影响,并对柠檬酸钠、聚乙二醇4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优处方和工艺,最终处方为普瑞巴林82. 5 mg,微晶纤维素40%,柠檬酸钠27. 5%,硬脂酸镁0. 5%,黏合剂为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包衣液为醋酸纤维素和60%PEG400致孔剂,包衣增重为3%。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机制以渗透压机制为主,受p H影响较小。对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显示12 h内的释放曲线与零级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 991 6,呈零级动力学特征。所得微孔渗透泵片可有效减缓药物释放,可提高药物安全性和减少用药次数,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微孔渗透泵片 制备 评价 零级动力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