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风中的动力论Alfven激波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先和 宋礼庭 魏奉思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指出因动力论Alfven波的存在非线性作用,从而能引起波连续陡化;这种情况下考虑频散效应,理论上应该形成中间激波.针对这一物理思想,在二元流体模型下,引进离子声反常阻尼,数值解出中间激波的结构.
关键词 太阳风 动力论 激波 跃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论的尘埃等离子体充电方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惠敏 石雁祥 +2 位作者 苏金善 孙毅 张保花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5-1009,共5页
尘埃等离子体与一般等离子体最大的不同源于尘埃粒子的充电问题,尘埃粒子充电方程是描述尘埃等离子体充放过程的基本方程,充电频率(电荷驰豫速率)是描述这一物理过程的基本物理量。在研究尘埃等离子体微波散射、尘埃等离子体介电张量及... 尘埃等离子体与一般等离子体最大的不同源于尘埃粒子的充电问题,尘埃粒子充电方程是描述尘埃等离子体充放过程的基本方程,充电频率(电荷驰豫速率)是描述这一物理过程的基本物理量。在研究尘埃等离子体微波散射、尘埃等离子体介电张量及尘埃等离子体中各种纵波问题时,不同的文献引入了不同的充电频率表达式。在动力论基础上研究了尘埃粒子的充电问题,用动力论方法推导了尘埃粒子充电方程,给出了充电频率表达式。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充电频率表达式做了分析,阐明它们是不同近似条件下给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等离子体 充电方程 动力论 充电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风中动力论Alfven波湍流谱(b)二次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礼庭 魏奉思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6-273,共8页
根据行星际Alfven湍流是由动力论Alfven波集合形成的模型理论.将行星际Alfven湍流分为三个区域:湍流耗散区、二次激发区和湍流惯性区.并对各区湍流谱的特性分别给出解释.由动力论Alfven波的二次激发和衰减... 根据行星际Alfven湍流是由动力论Alfven波集合形成的模型理论.将行星际Alfven湍流分为三个区域:湍流耗散区、二次激发区和湍流惯性区.并对各区湍流谱的特性分别给出解释.由动力论Alfven波的二次激发和衰减,解释了太阳风高速流质子温度高于电子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 动力论 湍流谱 太阳风 阿尔文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风中动力论Alfven波的湍流谱(a)朗道衰减 被引量:7
4
作者 宋礼庭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6,共10页
提出一个太阳风中Alfven脉动湍流的新模式,动力论Alfven波是Alfven波和离子声波非解耦的新波模.由太阳向外传播的各种波长的动力Alfven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导出动力论Alfven脉动湍流功率谱Pk,在A... 提出一个太阳风中Alfven脉动湍流的新模式,动力论Alfven波是Alfven波和离子声波非解耦的新波模.由太阳向外传播的各种波长的动力Alfven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导出动力论Alfven脉动湍流功率谱Pk,在Alfven半径以外,Pk∝k-3/2,而在Alfven半径以内,由太阳附近的Pk∝k-1变化成Pk∝k-3/2动力论Alfven脉动在Alfven半径以内完成朗道衰减.新模式克服了以前理论模式遇到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Alfven脉动 动力论 湍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取向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长双驱动双保护机制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与场动力论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丽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6,共6页
积极心理学和场动力论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危机被视为学生成长的一种机遇和生命价值的新转折点,是人生发展中暂时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成长考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成长价值和潜在教育价值。经过危机考验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从初期的不健... 积极心理学和场动力论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危机被视为学生成长的一种机遇和生命价值的新转折点,是人生发展中暂时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成长考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成长价值和潜在教育价值。经过危机考验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从初期的不健康状态、中期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后期的完全健康状态,学生危机成长也从负、零动力水平发展到正动力高级水平状态。在内外力“双驱动双保护”机制作用下,只有保护性因素力量成为主导力量,危害性因素力量降到最低,学生心理发展达到最佳健康水平,才能实现学生危机成长动力最大化,让学生从心理危机中获取重要经历、独有的心理经验资本,深度思考挫折困难对人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价值,激发学生挑战与超越自我的成长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成长 积极心理学 动力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被引量:1
6
作者 丘挺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8,共7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这是过去长期未能认识清楚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动力作用根源干社会主义社会基...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这是过去长期未能认识清楚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动力作用根源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统一;改革的动力作用集中体现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改革动力论 解放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主要矛盾 生产关系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原子在铂表面散射的分子动力论方法
7
作者 黄琳 陈伟芳 +1 位作者 吴其芬 任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运用分子动力论方法研究气体分子 (Xe)在固壁表面 (Pt)的散射。在构造了合理的气体分子与固壁表面相互作用势模型之后 ,运用随机经典轨道方法求解气体分子及固壁原子的运动方程 ,得到气体分子运动轨迹及散射后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 ,气... 运用分子动力论方法研究气体分子 (Xe)在固壁表面 (Pt)的散射。在构造了合理的气体分子与固壁表面相互作用势模型之后 ,运用随机经典轨道方法求解气体分子及固壁原子的运动方程 ,得到气体分子运动轨迹及散射后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 ,气体分子散射后的角度分布与Maxwellian模型存在较大差异 ,而速度基本服从半空间的Maxwellian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相互作用 分子动力论 随机轨道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毛泽东“农民革命动力论”及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 被引量:1
8
作者 邵艾青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8-10,30,共4页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其一系列独创性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农民革命动力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同时,毛泽东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历史局限,从思想教育和走集体化道路两方面对农民进行...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其一系列独创性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农民革命动力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同时,毛泽东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历史局限,从思想教育和走集体化道路两方面对农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由于这改造缺乏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之相适应,没能从根本上铲除产生农民消极的阶级特征的物质基础,因而其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革命动力论' 农民 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动力论与酒类文化营销——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儒家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娜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1期177-178,共2页
跨文化交际学者霍夫斯塔德(Hofstede)在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时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其中一条为:儒家动力论(Confucian Dynamism)。他指出许多东亚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能够飞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学中的一些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应用。为... 跨文化交际学者霍夫斯塔德(Hofstede)在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时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其中一条为:儒家动力论(Confucian Dynamism)。他指出许多东亚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能够飞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学中的一些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应用。为了验证这一点,该文从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入手,结合中外几个酒类产品的广告语,对酒类产品的成功营销做了实例分析,从中得出儒家思想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结论。在制定诸如酒类产品的营销策略时,儒家思想的运用不仅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而且为许多跨国企业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带来无限商机。由此,该文从一个侧面充分验证了霍夫斯塔德所提出的关于儒学促进经济发展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动力论 文化营销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及其现实启示
10
作者 王丽芹 姚文双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5-47,共3页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实现了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动力论 改革 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组成部分 动力问题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动力论的答辩
11
作者 马文驹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2期60-62,共3页
《心理学探新》1980年第1期发表“是综合动力论还是唯内因动力论”一文,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通过百家争鸣深入探索人的心理发展动力这一重大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在该文中承认:“至于人的心理诸外部矛盾与诸内部矛盾所构成的‘矛盾系... 《心理学探新》1980年第1期发表“是综合动力论还是唯内因动力论”一文,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通过百家争鸣深入探索人的心理发展动力这一重大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在该文中承认:“至于人的心理诸外部矛盾与诸内部矛盾所构成的‘矛盾系统’的壮丽图景,我们刚开始探索,目前尚难以完整地描绘出来。”因此,同志们在探索中的每一新发现,实质上都是对“综合动力论”的有力声援,我们均表热烈欢迎。但为了阐明“综合动力论”的合理性,我们也有必要对某些问题进行答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动力 外部矛盾 心理学 动力论 心理发展动力 内部矛盾 内因 矛盾系统 矛盾论 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机缘的哲学反思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12
作者 任玉岭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社会主义诞生和发展于 2 0世纪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因而也是历史的机遇和缘分。但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令人痛心地跌入低谷。原因之一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即用什么和怎样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这一问题没有能正确解决。历史的启迪发人深思 ... 社会主义诞生和发展于 2 0世纪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因而也是历史的机遇和缘分。但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令人痛心地跌入低谷。原因之一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即用什么和怎样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这一问题没有能正确解决。历史的启迪发人深思 ,前车之鉴以校后人。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人民应当对这一历史的机缘予以唯物辩证的哲学反思。邓小平正是在对这一时代课题进行深刻反思 ,从而成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人。正因如此 ,才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孑然崛起 ,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模式和蓬勃生机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 ,对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应予以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动力论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思想道德素质 语言风格 表述方式 实践性 社会主体 具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动力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
13
作者 赵小芒 《燧石》 1994年第2期24-26,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系统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社会系统理论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使他们成为20世纪系统科学的伟大先驱者。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正确地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动力论,对...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系统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社会系统理论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使他们成为20世纪系统科学的伟大先驱者。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正确地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动力论,对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健康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论 社会系统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践意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重大贡献 系统科学 经济加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的“非对抗矛盾动力论”
14
作者 王辛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2-14,共3页
本文阐述毛泽东的“非对抗矛盾动力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毛泽东的这一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抗矛盾动力论”的超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动力 非对抗矛盾动力论 对抗矛盾动力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和意志碰撞的体育动力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良华 缑小燕 徐雄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24,共6页
在进一步研究体育的本质问题时发现:理性制约意志驱动体育动力来源发生着碰撞,理性不是唯一的,意志也不是唯一的,彼此之间超越一方达到极至,将产生一种失衡状态,客观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动力平衡点,这个过程被人类社会秩序完整地掌... 在进一步研究体育的本质问题时发现:理性制约意志驱动体育动力来源发生着碰撞,理性不是唯一的,意志也不是唯一的,彼此之间超越一方达到极至,将产生一种失衡状态,客观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动力平衡点,这个过程被人类社会秩序完整地掌握和调控。表现在:体育意志试图超越理性的界碑,但总是被限制;理性试图超越意志的体育灵魂,也经受到有力的打击;当理性制约意志的体育动力时,也发生着因果关系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体育动力 理性 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乏之上的另类动力论——论笛卡尔上帝观念的发生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作 《哲学分析》 2015年第1期53-73,共21页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见,人类精神总是处于缺乏(受到缺乏的诱惑)与欲望(总是要去认识更多东西)的张力之中,而正是其中的动力性促成了上帝观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上帝观念 缺乏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整体性审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媛媛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18期120-128,共9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以下简称“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是在吸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认识思想精华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以下简称“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是在吸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认识思想精华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精髓。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整体性视角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创新本身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构成科技创新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因此,基于以整体性为特征的社会发展需要与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围绕“为何科技创新能够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何谓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的基本内涵”“如何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问题,有必要对“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论”进行总体性审视与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动力论 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系统 驱动发展 协同推进 思想精华 系统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兼论对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的发展
18
作者 吕文林 《燧石》 1998年第2期17-19,共3页
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最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动力,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最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动力,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邓小平理论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理论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生产力发展动力论的创新
19
作者 刘大中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38-39,共2页
邓小平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第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概念,并且把对外开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邓小平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第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概念,并且把对外开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第四,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并且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力 动力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述商鞅的人口论与劳动力论
20
作者 凌大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68-73,共6页
《商君书》是商鞅和他的同道者共同的著作。原有二十六篇,现存二十三篇。书中对人口问题与劳动力问题并没有专篇,但它在这两方面有独特思想,而且大部分当时已付之实施,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个人就书中这两部分政策思想作个介绍并初步作... 《商君书》是商鞅和他的同道者共同的著作。原有二十六篇,现存二十三篇。书中对人口问题与劳动力问题并没有专篇,但它在这两方面有独特思想,而且大部分当时已付之实施,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个人就书中这两部分政策思想作个介绍并初步作些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论 人口论 动力政策 人口政策 农业劳动力 《商君书》 少数民族 农业生产 重农政策 商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