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动力统计诊断
- 1
-
-
作者
曹士民
江河文
员影
迟春艳
张东凌
-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
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
出处
《海洋预报》
2006年第4期65-75,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27资助
-
文摘
本文对东亚夏季风环流作了动力统计诊断,其方法是将高、低层的偏差风场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复EOF分析。诊断结果表明:偏差风场的第一模态直接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关,可称为季风模态;第二模态则与PJ波列关系密切,可称为PJ模态;季风模态存在两个平衡态,东亚夏季风也有两个平衡态;季风模态存在强弱的年际变化,其与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年际变化和菲律宾附近对流的年际变化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东亚夏季风和季风模态还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环流
动力统计诊断
复EOF分析
-
Keywords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of East Asia
dynamic-statistic diagnosis
the method of CEOF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2011年我国夏季降水动力统计预测与异常成因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赵俊虎
杨杰
封国林
张世轩
-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54,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952
41175067)
+1 种基金
"973"项目(2012CB955902)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16)
-
文摘
该文对2011年我国夏季降水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3月制作的夏季降水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和动力统计-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对比说明了两种预测方法选取因子的差异及动力统计-诊断较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结果有一定提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2011年夏季主雨带较预测结果偏南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大气环流特别是中高纬度阻塞高压和低纬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夏季主雨带偏南主要是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与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异常振荡及二者逐月不同配置的产物,而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与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异常振荡是由海温、积雪等外强迫及东亚环流系统内部成员相互作用所致。
-
关键词
夏季降水
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
动力统计-诊断
环流异常
-
Keywords
summer rainfall
dynamic-statistical objective quantitative (DSOQ)
dynamic-statistical diag-nostic (DSD)
circulation anomalies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热带太平洋10月份海气联合复EOF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卢姁
张东凌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3,共10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对大气强迫的反馈作用(2007CB411805)
-
文摘
利用复EOF分析,将热带太平洋10月份的大气环流风场和大洋上层环流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作了动力统计诊断,用以考察热带太平洋10月份大气大洋耦合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模态中,海洋模态表现出很强的赤道陷度特征,而大气风场则无此现象;第一模态与ENSO循环有密切关系,揭示了Walker环流异常;第一模态的垂直运动风场反映了热带太平洋赤道辐合带和南太平洋辐合带上垂直运动的异常;第二模态偏差风场的经向分量大于第一模态,反映了Hadley环流的异常;第二模态与ENSO循环有联系,但关系不如第一模态那样密切。
-
关键词
海气联合
动力统计诊断
热带太平洋
ENSO
复EOF分析
-
Keywords
coupled circulation of atmosphere and ocean
dynamic statistic diagnosis
Tropical Pacific Ocean
ENSO
CEOF
-
分类号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