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目标优化在某纯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志伟 王法龙 +1 位作者 李韧 张家玺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推导某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的动力学和物理边界约束条件,确定满足设计要求和补贴政策的优化目标,运用MATLAB计算确定整车动力系统的优化参数。
关键词 纯电动城市客车 动力系统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公交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弢 王哲 +2 位作者 尹兆雷 孙晨乐 章桐 《汽车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了提高城市公交客车的燃油经济性,针对城市公交客车行驶工况的特点,提出一种功率平衡型的增程式公交客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动力系统零部件(主驱动电机、增程器、动力电池)进行了选型计算。基于AVL-Cruise仿真平台,采用增程器定... 为了提高城市公交客车的燃油经济性,针对城市公交客车行驶工况的特点,提出一种功率平衡型的增程式公交客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动力系统零部件(主驱动电机、增程器、动力电池)进行了选型计算。基于AVL-Cruise仿真平台,采用增程器定点能量管理策略,对设计的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系统能够满足整车动力性能要求,并在4种不同城市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平均水平较传统柴油客车降低了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平衡 增程器 公交客车 动力系统设计 动力性仿真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性能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承祥 崔立堃 +1 位作者 冯绪永 付坤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5期8-15,共8页
针对燃油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源于某型号汽油车的整车结构参数和动力性能指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给出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方案,完成总体布置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在对相关部件进行选型计算的基础... 针对燃油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源于某型号汽油车的整车结构参数和动力性能指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给出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方案,完成总体布置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在对相关部件进行选型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参数。在MATLAB/Advisor平台上搭建氢燃料电池模型、驱动电机模型、动力蓄电池模型及整车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工况对所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原汽油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性能完全符合实际工况要求;燃油经济性、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都得到较大提升,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7.5%,加速时间提高了11.7%,最大爬坡度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汽车 动力系统设计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缩小和简化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
4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5期121-121,共1页
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近日推出车用IC——AUIR0815S,具备超过10A的高输出电流,能够驱动逆变器级的大型IGBT和MOSFET,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系统。
关键词 动力系统设计 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 国际整流器公司 MOSFET 输出电流 IGBT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微型轿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婷 王丰元 张明杰 《公路与汽运》 2017年第3期6-8,12,共4页
先根据性能指标对微型纯电动轿车电机功率进行计算以选择合适的电机,根据所选电机的功率、电压等参数对蓄电池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合理选型,再根据所选电机、蓄电池,结合微型纯电动轿车的实际情况确定传动比;最后利用ADVISOR软件对该... 先根据性能指标对微型纯电动轿车电机功率进行计算以选择合适的电机,根据所选电机的功率、电压等参数对蓄电池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合理选型,再根据所选电机、蓄电池,结合微型纯电动轿车的实际情况确定传动比;最后利用ADVISOR软件对该微型纯电动轿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选择电机和蓄电池能满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微型纯电动轿车 动力系统设计和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教练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席加豪 蹇小平 +3 位作者 康淑秀 冯镇 岳近春 成振坤 《汽车电器》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针对纯电动教练车,系统地提出各主要动力总成参数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桑塔纳2000GLS基础上对其进行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并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纯电动教练车能够满足驾校训练的要求,验证了匹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 纯电动教练车 动力系统匹配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逯宁 《时代汽车》 2017年第7期36-37,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开始越来越来高,如果说现阶段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是处在节能、减排和安全的阶段,那么在未来能源、环保以及安全将会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电动汽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未来人们对汽车的所有需求,电动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开始越来越来高,如果说现阶段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是处在节能、减排和安全的阶段,那么在未来能源、环保以及安全将会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电动汽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未来人们对汽车的所有需求,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对缓解能源压力以及在保护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也有这跨时代的意义。本文以电动汽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点,着重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做出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总布置设计 分析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七助推器第二次动力系统试验成功
8
《太空探索》 2014年第2期4-4,共1页
2013年12月17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助推器第二次动力系统试验再传捷报。助推火箭167秒时序正常关机,运载火箭各系统正常,地面试验系统正常,数据获取完整。本次试车实现了对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箭上、地面各系统工作协调性、匹... 2013年12月17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助推器第二次动力系统试验再传捷报。助推火箭167秒时序正常关机,运载火箭各系统正常,地面试验系统正常,数据获取完整。本次试车实现了对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箭上、地面各系统工作协调性、匹配性的全面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设计 火箭助推器 试验系统 运载火箭 助推火箭 数据获取 匹配性 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七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成功
9
作者 罗庶 《中国航天》 2014年第8期13-13,共1页
日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主要承担发射货运飞船任务.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中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目的是验证芯... 日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主要承担发射货运飞船任务.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中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目的是验证芯一级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箭上、地面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匹配性,获取有关试验参数,为后续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设计 运载火箭 试车成功 地面试验 载人空间站 货运飞船 试验参数 研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七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成功
10
作者 航讯 《太空探索》 2014年第8期5-5,共1页
日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中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目的是验证芯一级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箭上、地面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匹配性,获取有关试验参... 日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中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目的是验证芯一级动力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箭上、地面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匹配性,获取有关试验参数,为后续研制工作提供依据。本次试车主要考核增压输送系统和发动机工作的匹配性和协调性,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等均参与本次试车。针对第一次试车过程中出现的薄弓弓环节,研制人员进行了十余项改进完善,整个试车过程均工作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设计 试车成功 运载火箭 地面试验 试车过程 发动机工作 试验参数 研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载货车动力系统匹配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文涛 樊君斌 邓龙军 《重型汽车》 2019年第5期6-7,共2页
对不同动力总成布置方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分析,结合整车布置空间和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需求,通过对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0~80km/h加速时间三种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纯电行驶里程需求,对主要动力总成进行选型,... 对不同动力总成布置方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分析,结合整车布置空间和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需求,通过对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0~80km/h加速时间三种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纯电行驶里程需求,对主要动力总成进行选型,完成电动机、增程器和动力电池匹配,得到满足整车需求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电式混合动力 动力总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最高车速 动力系统设计 载货车 动力系统匹配 动力电池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防爆柴电双动力胶轮式单臂锚杆钻车研究与设计
12
作者 贺海涛 赵海兴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使用单一动力的防爆柴油机无轨辅助作业车辆在煤矿井下长时间作业会出现动力不足问题,通过开发柴柴双动力、柴电双动力和电电双动力的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3种双动力系统的分类和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防爆柴电双动力胶轮式单臂... 使用单一动力的防爆柴油机无轨辅助作业车辆在煤矿井下长时间作业会出现动力不足问题,通过开发柴柴双动力、柴电双动力和电电双动力的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3种双动力系统的分类和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防爆柴电双动力胶轮式单臂锚杆钻车的总体结构设计、支护作业动作设计、行走传动系统设计、驱动功率计算、液压系统设计、柴电双动力对液压系统的匹配分析、散热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对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在神东矿区实际使用表明,采用柴电双动力系统在同等作业效率下成本可节约30%以上,而且可提升整车的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运行平稳,各部件动作流畅,平均8~10 min可完成1套锚杆支护流程,操作员可携带遥控器在50 m范围内监控施工,试验效果符合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作业车辆 动力系统设计 柴电双动力 胶轮式单臂锚杆钻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电动汽车底盘三维总布置设计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哲 王浩生 徐宏 《上海汽车》 2006年第2期24-26,共3页
在大型CAD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开发的手段建立电动汽车三维总布置设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设计、底盘布置、数据库、性能分析计算等,使底盘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并且系统保持UG原有的界面风格,从而实现总布置设计、分... 在大型CAD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开发的手段建立电动汽车三维总布置设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设计、底盘布置、数据库、性能分析计算等,使底盘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并且系统保持UG原有的界面风格,从而实现总布置设计、分析计算过程的集成与高度计算机化,提高电动汽车底盘总布置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底盘 总布置 CAD系统软件 动力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物流车动力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昭炜 刘阳 +2 位作者 严超 梁益铭 武小花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为提高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综合性能,需要对动力系统各部件参数进行匹配。本文根据某燃料电池物流车动力性能指标的要求,在对动力系统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动力驱动系统不同部件(电机、蓄电池、燃料电池、变速器)进行参数匹配,并对整车... 为提高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综合性能,需要对动力系统各部件参数进行匹配。本文根据某燃料电池物流车动力性能指标的要求,在对动力系统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动力驱动系统不同部件(电机、蓄电池、燃料电池、变速器)进行参数匹配,并对整车的加速能力、爬坡能力、最高车速等动力性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匹配的动力驱动系统参数满足车辆动力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物流车 动力系统结构设计 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推进船舶管理初探
15
作者 马会普 《航海》 2015年第1期75-76,共2页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所具有的优越的机动性、经济性,尤其是良好的可靠性,在烟大火车轮渡的动力系统设计上最终选定了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推进系统的引入大大加大了船员对维护,维修的难度,同时也对海事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对这一具...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所具有的优越的机动性、经济性,尤其是良好的可靠性,在烟大火车轮渡的动力系统设计上最终选定了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推进系统的引入大大加大了船员对维护,维修的难度,同时也对海事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对这一具有鲜明政治意义的船舶进行有效监管,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随着国家加大对"四客一危"船舶的监管,制定相应的安检规范和措施开始提上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推进系统 火车轮渡 海事监管 谐波影响 客滚船 动力系统设计 海事部门 谐波源 高次谐波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内媒体链接
16
《机电设备》 2006年第3期I0047-I0049,共3页
船舶除锈机器人驱动力系统设计,“金盛”轮主机气缸盖裂纹的原因分析与管理,船舶螺旋桨螺距测量计算装置设计,尾柱的安装及焊接工艺。
关键词 链接 媒体 动力系统设计 气缸盖裂纹 原因分析 装置设计 测量计算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被引量:3
17
作者 Hongli Chen Lei Wan Fang Wang Guocheng Zh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3期361-367,共7页
This paper researches how to apply 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to the design of th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DPS)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First, a linear low-freque... This paper researches how to apply the advanc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to the design of th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DPS)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First, a linear low-frequency motion model with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context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Second, 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based on a model which took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ystem into account. Third,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good at dealing with the constraints or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constraints handling semi-submersibleplatform low-frequency mo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tation Keeping Systems for Deepwater Drilling Semi-submersibles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安科 孙丽萍 +1 位作者 罗勇 王强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3期312-316,共5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need for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station keeping systems of deepwater drilling semi-submersibles.Based on the selected drilling semi-submersible configuration, the mooring systems were a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need for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station keeping systems of deepwater drilling semi-submersibles.Based on the selected drilling semi-submersible configuration, the mooring systems were analyzed and designed for a range of water depths using different mooring line materials.These were steel wire rope, polyester rope and HMPE (high modulus poly ethylene).The mooring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advanced fully coupled time domain analysis method in the computer software package HARP.Diffraction analysis was first applied to solve the hydr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vessel and then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complete dynamic system including the drilling rig, the mooring lines and risers were developed and 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Applying the advanced analysis method, a matrix of mooring systems was developed for operating in water depths of 1000 m, 1500 m, and 2 000 m using various mooring materials.The development of mooring systems wa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only adopted mooring design code, API RP 2SK and API RP 2SM.Fresh attempts were then made to comparatively evaluate the mooring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and global performance.Useful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erms of mooring materials, water depths, and key parameters of mooring configurations.The results provide in-depth insight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deepwater mooring syste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ster line mooring system time domai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Robust and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Dynamic Positioning of Surface Ships 被引量:11
19
作者 Khac Duc Do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3期325-332,共8页
A constructive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design a global robust and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of surface ships under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waves, wind, and ocean current... A constructive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design a global robust and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of surface ships under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waves, wind, and ocean currents. The ship's parameters were not required to be known. An adaptive observer was first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ship's velocities and parameters. The ship position measurements were also passed through the adaptive observer to reduce high frequency measurement noise from entering the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se estimate signals, the control was then designed based on Lyapunov's direct method to force the ship's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to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desired values.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presented a new method to design an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of surface 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positioning surface vessel robust and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nonlinear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method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e
20
作者 梁宇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The simple dynamic model is often adopted to deal with control questions in research on semi-active suspension. The model has more theoretic meanings than authentic ones because of difference between practical and phy... The simple dynamic model is often adopted to deal with control questions in research on semi-active suspension. The model has more theoretic meanings than authentic ones because of difference between practical and physical models. The virtual prototype has remarkable advantages in its application simulation processes. It is not only faster and more veracious, but also of better visualiza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ctive suspension virtual prototype 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 (LQR)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