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数控精镗孔组合机床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期80-82,共3页
根据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精镗孔工序的工艺要求,设计立、卧双面精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采用数控滑台驱动,液压夹紧夹具,立、卧两动力头均采用精度高、刚性好的精镗孔主轴结构,卧式动力头配有车平面刀盘,采用组合刀具,一次装夹可完成两垂... 根据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精镗孔工序的工艺要求,设计立、卧双面精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采用数控滑台驱动,液压夹紧夹具,立、卧两动力头均采用精度高、刚性好的精镗孔主轴结构,卧式动力头配有车平面刀盘,采用组合刀具,一次装夹可完成两垂直孔的精镗孔和车平面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转向器壳体 立、卧双面数控精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 精度刚性动力 车平面刀盘和横进装置 组合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船舶推进器的偏置组合设置
2
作者 陈帅 王靖凯 +3 位作者 刘国增 邹晓东 徐建 逯鹏涛 《江苏船舶》 2023年第5期45-46,60,共3页
针对动力定位船舶在定位作业中及不同情况下推进器采用偏置组合设置问题,以某康士伯格动力定位系统中设置界面和某动力定位船舶实际设置中推进器反应事例为参考,总结推进器采用偏置设置的优缺点及合理设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外界环... 针对动力定位船舶在定位作业中及不同情况下推进器采用偏置组合设置问题,以某康士伯格动力定位系统中设置界面和某动力定位船舶实际设置中推进器反应事例为参考,总结推进器采用偏置设置的优缺点及合理设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外界环境力较小或是方向多变时,通过合理采用推进器偏置设置,可以减少机动部位磨损,提高动力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船舶 动力定位精度 偏置组合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健性分析的轮转机折页机构优化设计
3
作者 袁英才 师子源 李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随着印刷机械速度的提高,在印刷机械设计时,高速与高稳定性已成为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轮转机是印刷设备中速度最高的大型印刷设备,其折页机构对机器运转速度的制约最为显著。为提高轮转机折页机构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运动精度和动力精... 随着印刷机械速度的提高,在印刷机械设计时,高速与高稳定性已成为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轮转机是印刷设备中速度最高的大型印刷设备,其折页机构对机器运转速度的制约最为显著。为提高轮转机折页机构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运动精度和动力精度两个稳健性指标。通过对高速运行状态下轮转机折页机构工作状态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其动态响应与设计参数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稳健性分析的优化设计模型,以寻求稳健性最佳的设计变量,达到改善轮转机折页机构动力学性能,在保证其折页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机构长期高速运转稳定性的目的。设计实例表明,在设计变量稳定的情况下,稳健设计与轨迹优化设计的机构运动性能差别不大,但稳健设计的机构动力学性能要远远优于轨迹优化设计。在设计变量发生微小改变的状态下,运用稳健设计方法所得参数能使机构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设计 运动精度 动力精度 灵敏度 折页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周期重访轨道保持策略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波勇 李海阳 +1 位作者 李飞 沈红新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4期411-416,共6页
针对高精度星历动力学模型下载人登月周期重访轨道(也称地月循环轨道)发散问题,设计了一种轨道保持控制策略。提出一种高精度星历动力学模型下的循环轨道初值设计方法,分析了日月中心引力、地球J2项等摄动力对轨道快速发散作用,设计了... 针对高精度星历动力学模型下载人登月周期重访轨道(也称地月循环轨道)发散问题,设计了一种轨道保持控制策略。提出一种高精度星历动力学模型下的循环轨道初值设计方法,分析了日月中心引力、地球J2项等摄动力对轨道快速发散作用,设计了一种特殊点四脉冲周期重访轨道保持策略。高精度动力学数值仿真实验表明,该种轨道保持策略控制频率低、速度增量消耗小,控制精度能够满足任务需求,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循环轨道 轨道保持控制 精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低轨道空间站往返月球的转移轨道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永飞 王兆魁 张育林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围绕地球低轨道空间站约束下的地月往返转移任务,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兰伯特问题提出了该约束下的地月/月地转移轨道解析设计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对初始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往返于月球的转移轨... 围绕地球低轨道空间站约束下的地月往返转移任务,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兰伯特问题提出了该约束下的地月/月地转移轨道解析设计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对初始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往返于月球的转移轨道进行了特征分析,包括轨道转移窗口、速度增量、转移时间以及月固坐标系下的可达月球低轨道和出发月球低轨道。结果表明:中国空间站或国际空间站与月球低轨道之间的往返轨道转移窗口每月至少存在3个;空间站轨道倾角不影响速度增量与转移时间,且不影响可达月球低轨道或出发月球低轨道在月固坐标系下的轨道倾角-升交点经度分布;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可有效针对轨道面约束下的初始轨道设计结果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低轨道空间站 地月转移 月地转移 精度动力学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Residual Oil HDS Process with Mechanism Model and ANN Model
6
作者 Ma Chengguo Weng Huixin (Research Center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ECUST, Shanghai 200237)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Based on the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Unit (S-RHT), the n-order reaction kinetic model for residual oil HDS reaction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ulfur... Based on the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Unit (S-RHT), the n-order reaction kinetic model for residual oil HDS reaction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sulfur content of hydrogenated residual oil. The established ANN model covered 4 input variables, 1 output variable and 1 hidden layer with 15 neuron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wo models was li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mean relative errors of the two models with three different sample data were less than 5% and both the two models had good predictive precision and extrapolative feature for the HDS process.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of 5 sets of testing data of the ANN model was 1.62%—3.23%, all of which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mmon mechanism model (3.47%— 4.13%). It showed that the ANN model was better than the mechanism model both in terms of fitting results and fitting difficulty. The models could be easily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could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esidual oil HD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oil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mechanism mod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