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动力固结加固吹填土地基的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黎明 韩选江 +1 位作者 朱允伟 朱进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57-61,共5页
结合河北省某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对真空动力固结在加固含饱和粉质黏土夹层的吹填土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加固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深层沉降、强夯工艺参数等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真空动力固结应用于含淤泥质粉... 结合河北省某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对真空动力固结在加固含饱和粉质黏土夹层的吹填土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加固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深层沉降、强夯工艺参数等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真空动力固结应用于含淤泥质粉质黏土夹层吹填砂土的加固机理。试验研究表明,真空动力固结处理吹填土地基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动力固结 地基加固 吹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白玉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3-781,共9页
为研究土层沉降变化和孔隙水压力长消对真空动力固结软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设计了真空动力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试验模拟。通过夯击能变化调节,对真空动力固结处理土层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进行... 为研究土层沉降变化和孔隙水压力长消对真空动力固结软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设计了真空动力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试验模拟。通过夯击能变化调节,对真空动力固结处理土层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夯坑夯沉量和土层表面沉降与夯击击数及夯击能呈正比例变化,但应合理控制夯击击数;多遍真空主动降水和夯击反复作用导致土层竖向压缩量的增长速度呈递减趋势,分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幅差异明显,且浅层土体孔压增幅大于深层土体孔压增幅,夯击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真空动力固结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αd围绕3.0浮动,且随着夯击能的增加,该系数呈现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动力固结 室内模型试验 夯沉量 孔隙水压力 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磁动力装置在高强度变形铝合金熔炼和铸造中的应用
3
作者 邢文芳 范玲 +2 位作者 战中学 高晶 刘泽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和新型工艺制备高强度变形铝合金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合金中氢含量降低65%~80%,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内部质量和力学特性。应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半连续铸造142mm铸锭和二次АД31合金回炉料,其性能与采用新原... 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和新型工艺制备高强度变形铝合金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合金中氢含量降低65%~80%,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内部质量和力学特性。应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半连续铸造142mm铸锭和二次АД31合金回炉料,其性能与采用新原材料制备的合金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动力装置 半连续铸造 高强度变形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李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76-2283,共8页
为了更深入研究饱和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机理,基于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和分离变量求出方程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沉降和孔压定义的软土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 为了更深入研究饱和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机理,基于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真空动力固结饱和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和分离变量求出方程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沉降和孔压定义的软土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差值受大变形时间因数影响明显,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特征,且在任意时刻饱和软土地基沉降发展速率明显快于超静孔压消散速率;计算解同室内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了非线性固结方程的合理性,且动力固结和真空降水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动力固结 非线性固结 解析解 饱和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叶关闭规律和尾水调压室对尾水管真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丹 杨建东 《水电能源科学》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尾水管真空度一般由动力真空、静力真空以及尾水管进口负水击压力三部分叠加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导叶关闭规律和尾水调压室的不同型式、尺寸对尾水管真空度的影响,并以国内某大型水电站的计算实例作为参考验证。
关键词 尾水管真空 动力真空 静力真空 导叶关闭规律 调压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降水联合强夯法在软弱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健 张健 姚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98-200,共3页
结合上海市某大面积软弱路基加固实践,对真空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动力固结法加固粉细砂和下卧扰动软粘土路基的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加固处理的地基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加固效果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以后类似地基处理... 结合上海市某大面积软弱路基加固实践,对真空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动力固结法加固粉细砂和下卧扰动软粘土路基的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加固处理的地基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加固效果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以后类似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强排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动力固结法 软弱路基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弧参数对小间隙真空电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向川 YAN Jiudun +1 位作者 董华军 邹积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95-3100,共6页
阳极表面能流密度(EFD)分布可以表征极间等离子体对阳极的加热作用,是重要的真空电弧特性参数。为此,在前期建立的真空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边界条件,计算了小间隙中超音速电弧和亚音速电弧的阳极表面能流密度参数,... 阳极表面能流密度(EFD)分布可以表征极间等离子体对阳极的加热作用,是重要的真空电弧特性参数。为此,在前期建立的真空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边界条件,计算了小间隙中超音速电弧和亚音速电弧的阳极表面能流密度参数,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电弧电流、触头开距、触头半径和纵向磁场(AMF)等燃弧参数变化对该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电弧电流增大时,上述参数均增大,且向弧心收缩加剧,亚音速电弧收缩更加明显;2)当触头开距增大时,上述参数也向弧心区域逐渐收缩;3)当触头半径增大时,上述参数均逐渐减小,且沿径向分布越来越均匀;4)当纵向磁场增大时,上述参数的径向分布越来越平缓。上述燃弧参数变化对阳极表面能流密度的分布均有影响,因此,减小触头开距、增大触头半径和纵向磁场均能抑制阳极表面能流密度的收缩,减少输入阳极的能量,提高真空开关开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间隙真空电弧 真空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电弧电流 触头开距 触头半径 纵向磁场 阳极表面能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星辐射引力红移的量子真空极化修正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家麟 季沛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磁星 引力红移 磁化等离子体 量子电动力真空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cal and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arble after heat treatment in quasi-vacuum and air-filled environments 被引量:4
9
作者 YU Li-yuan ZHANG Tao +3 位作者 ZHU Zi-han SU Hai-jian FAN Peng-xian WANG Ying-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70-2785,共16页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specimens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in the air-filled environment(AE:i.e.,at the free surface)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yet they are rarely estimated in the quasi-vacuu...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specimens after thermal treatment in the air-filled environment(AE:i.e.,at the free surface)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yet they are rarely estimated in the quasi-vacuum environment(VE:i.e.,far from free surface),which is of special importanc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everal precise laboratory tests(i.e.,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on marble samples in both AE and VE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physical and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arble after heat treatment(25℃ to 900℃)in AE and VE.The test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elated properties of marbl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tages by corresponding critical temperatures of 300℃ and 600℃,at which heat damage factors are 0.29(0.30)and 0.88(0.92)in VE(AE),respectively.The thermal damage developes more fully in AE than in VE.The thermal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especially in Stage 3.Specifically,a conspicuous difference(greater than 20%)between AE and VE occurs in corresponding dynamic strength and the anti-deformation capacities of tested marble specimen.The influence of heat damage of rock is very important and valuabl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particularly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very high(greater than 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BLE heat treatment quasi-vacuum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s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on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arbon under vacuum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5 位作者 陈秀敏 李紫勇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86-292,共7页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formalism.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Al Cl and CO molecules can be formed under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1760 K and the pressure of 60 Pa. The inter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does take place on C(001) crystal plane, and at the same time, new chemical bond is formed between Al atom in Al_2O and Cl atoms from one of the Al—Cl bonds in AlCl_2. The results, after 1.25 ps dynamics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adsorbed Al Cl molecules are generated and CO molecule will be formed in this system, and they will escape from C(001) surface after a longer period of dynamic simulation time. It means that the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given constrain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arbothermic-chlorination (AlCl2) reaction THERMODYNAMICS INTERACTION Al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