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
1
作者
郑宾国
刘林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究群桩动力阻抗的基础,而桩桩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反映。将饱和土视为液固两相介质,利用薄层法得到了饱和土的竖向动力阻抗,进而得到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分析桩土力...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究群桩动力阻抗的基础,而桩桩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反映。将饱和土视为液固两相介质,利用薄层法得到了饱和土的竖向动力阻抗,进而得到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分析桩土力学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发现:桩间距、耦合系数、桩土模量比等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有较大的影响,液固耦合系数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孔介质
饱和土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薄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珏
周叮
+2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2-742,共11页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在低外载激振频率、小桩土弹模比、小桩间距和均质土的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文中对影响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诸多因素(桩土弹模比、桩间距、桩间角、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以及激振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间角是影响邻桩相互作用因子最明显的参数,桩土弹模比对均质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微小,而对层状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基础
动力
相互作用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双参数地基
传递矩阵法
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群桩与筏板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徐新生
燕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1-284,共4页
对沿深度离散形成一系列均质的土层,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单桩的动力阻抗。借助推求的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承台板与群桩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假设承台板是刚性的,并充分考虑了承台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变形的柔性承台板,提...
对沿深度离散形成一系列均质的土层,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单桩的动力阻抗。借助推求的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承台板与群桩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假设承台板是刚性的,并充分考虑了承台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变形的柔性承台板,提出承台板-群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然后推出其动力相互作用方程。通过算例说明了承台板的刚度对承台板的动力作用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频率越低,柔性承台板的振幅与刚性承台板的振幅相差越大;随着频率的增大,二者差别也减小,并逐渐趋于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桩
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粘弹性介质中考虑轴力作用时桩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周绪红
蒋建国
邹银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96,共6页
本文研究粘弹性介质中桩受轴力作用时水平动力作用下桩的动力阻抗及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利用桩的运动微分方程 ,推导出桩的动力阻抗函数。与未考虑轴力时对比分析表明 ,考虑轴力对动力阻抗函数存在一定的影响 ,同时对动力相互作用因子亦...
本文研究粘弹性介质中桩受轴力作用时水平动力作用下桩的动力阻抗及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利用桩的运动微分方程 ,推导出桩的动力阻抗函数。与未考虑轴力时对比分析表明 ,考虑轴力对动力阻抗函数存在一定的影响 ,同时对动力相互作用因子亦存在影响。通过对比计算群桩考虑轴力及未考虑轴力作用的动力阻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函数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imoshenko模型的桩基多维动力阻抗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熊辉
吴超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4-2441,共8页
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桩基被等效为Timoshenko梁并建立运动方程。考虑桩身轴向压力的二阶效应及土层天然分层特性,提出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及群桩在水平振动阻抗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不同条件下Euler-Bernoull...
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桩基被等效为Timoshenko梁并建立运动方程。考虑桩身轴向压力的二阶效应及土层天然分层特性,提出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及群桩在水平振动阻抗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不同条件下Euler-Bernoulli模型与Timoshenko模型单桩及群桩桩顶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moshenko模型计算所得到的单桩水平阻抗以及群桩相互作用因子均出现正值减小,负值增大的情况;且随着桩身长径比的变小,剪切刚度对该情况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同时桩顶轴向压力以及被动桩的空间相对位置对群桩相互作用因子的求取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模型
传递矩阵法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轴向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
1
作者
郑宾国
刘林超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0103)
文摘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研究群桩动力阻抗的基础,而桩桩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反映。将饱和土视为液固两相介质,利用薄层法得到了饱和土的竖向动力阻抗,进而得到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分析桩土力学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发现:桩间距、耦合系数、桩土模量比等参数对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有较大的影响,液固耦合系数较大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孔介质
饱和土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薄层法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porous medium
saturated soil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delamination method
分类号
TU573.1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珏
周叮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2-742,共11页
基金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LDRCE10-MB-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BK201322459)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2-0429)
文摘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在低外载激振频率、小桩土弹模比、小桩间距和均质土的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文中对影响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诸多因素(桩土弹模比、桩间距、桩间角、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以及激振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间角是影响邻桩相互作用因子最明显的参数,桩土弹模比对均质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微小,而对层状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较大。
关键词
土-基础
动力
相互作用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双参数地基
传递矩阵法
邻桩
Keywords
soil-foundation dynamic interaction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two-parameter foundation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djacent pile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桩与筏板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徐新生
燕彬
机构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1-284,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Y2006F56)。
文摘
对沿深度离散形成一系列均质的土层,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单桩的动力阻抗。借助推求的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承台板与群桩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假设承台板是刚性的,并充分考虑了承台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变形的柔性承台板,提出承台板-群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然后推出其动力相互作用方程。通过算例说明了承台板的刚度对承台板的动力作用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频率越低,柔性承台板的振幅与刚性承台板的振幅相差越大;随着频率的增大,二者差别也减小,并逐渐趋于相等。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桩
筏板
Keywords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piles
raft foundation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粘弹性介质中考虑轴力作用时桩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周绪红
蒋建国
邹银生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9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 0 780 2 1 )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研究粘弹性介质中桩受轴力作用时水平动力作用下桩的动力阻抗及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利用桩的运动微分方程 ,推导出桩的动力阻抗函数。与未考虑轴力时对比分析表明 ,考虑轴力对动力阻抗函数存在一定的影响 ,同时对动力相互作用因子亦存在影响。通过对比计算群桩考虑轴力及未考虑轴力作用的动力阻抗 。
关键词
阻抗函数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轴力
Keywords
impedance function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axial loads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imoshenko模型的桩基多维动力阻抗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熊辉
吴超然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4-244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190)
文摘
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桩基被等效为Timoshenko梁并建立运动方程。考虑桩身轴向压力的二阶效应及土层天然分层特性,提出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及群桩在水平振动阻抗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不同条件下Euler-Bernoulli模型与Timoshenko模型单桩及群桩桩顶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moshenko模型计算所得到的单桩水平阻抗以及群桩相互作用因子均出现正值减小,负值增大的情况;且随着桩身长径比的变小,剪切刚度对该情况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同时桩顶轴向压力以及被动桩的空间相对位置对群桩相互作用因子的求取存在一定影响。
关键词
Timoshenko模型
传递矩阵法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轴向荷载
Keywords
Timoshenko model
transfer matrix method
dynamic interaction factor
axial load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饱和土中桩-桩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
郑宾国
刘林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王珏
周叮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群桩与筏板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徐新生
燕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粘弹性介质中考虑轴力作用时桩的动力分析
周绪红
蒋建国
邹银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Timoshenko模型的桩基多维动力阻抗分析
熊辉
吴超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