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熔融过程中辉长岩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及其熔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化启 马瑞 +2 位作者 梁一鸿 迟效国 董春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49-1758,共10页
本文以高温高压动态熔融条件下的实验辉长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和熔融现象,并从熔融动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熔融条件和熔融机制的复杂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的深入分析,澄清和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本文以高温高压动态熔融条件下的实验辉长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主要矿物的熔融序列和熔融现象,并从熔融动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熔融条件和熔融机制的复杂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的深入分析,澄清和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认识:(1)在具体的熔融环境条件下,斜方辉石可以比单斜辉石先熔;(2)熔融阶段、熔融速率不同,矿物的熔融机制也不同,从而导致熔融现象,熔融产物不同;(3)化学因素、或者说元素交代作用,在地质条件下的熔融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这和纯物理学上强调的物理熔融有很大不同;(4)一种熔融现象或熔融序列,可能是受多种熔融条件制约的,要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才能确定其具体的熔融性质,从而为理解和认识具体的地质过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动态熔融 熔融序列 熔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润东 池涌 +4 位作者 王雷 马增益 李水清 严建华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503,共6页
在高温差示扫描量热差热分析 (DSC- DTA)实验基础上 ,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进行研究 ,建立飞灰熔融动力学模型 .在惰性气氛 (N2 )和氧化气氛 (O2 )下 ,2 0~ 14 5 0℃的温度对两种垃圾焚烧飞灰的熔融过程进行研究 ,实验采用了三种温... 在高温差示扫描量热差热分析 (DSC- DTA)实验基础上 ,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进行研究 ,建立飞灰熔融动力学模型 .在惰性气氛 (N2 )和氧化气氛 (O2 )下 ,2 0~ 14 5 0℃的温度对两种垃圾焚烧飞灰的熔融过程进行研究 ,实验采用了三种温升速率 (5、10、2 0℃ / min) ,并研究了 Ca O添加剂对飞灰熔融的影响 .飞灰熔融过程包含干燥脱水、多晶转变和熔融相变三种反应 ,脱水发生在 10 0~ 2 0 0℃ ,多晶转变发生在 4 80~ 6 70℃ ,熔融发生在 1136~12 31℃ ,在 1174℃达到峰值 .提出了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的 0级反应动力学 ,并得到飞灰熔融反应表观活化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飞灰熔融动力 DSC-DTA 焚烧处理 惰性气氛 氧化气氛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麦芽酚的加热熔融与释放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淼 沈晓晨 +7 位作者 吴佳 徐如彦 王瑞 潘高伟 饶先立 石怀彬 张峻松 郑晓云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固体香料在加热状态下的热释放行为。【方法】利用TG-DSC技术分析烤甜香料乙基麦芽酚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释放过程和动力学行为。【结果】(1)乙基麦芽酚的热释放过程包括加热熔融和蒸发转移两个吸热阶段,熔融反应的峰值温... 【目的】研究固体香料在加热状态下的热释放行为。【方法】利用TG-DSC技术分析烤甜香料乙基麦芽酚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释放过程和动力学行为。【结果】(1)乙基麦芽酚的热释放过程包括加热熔融和蒸发转移两个吸热阶段,熔融反应的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升高,且熔融反应结束温度受升温速率影响更大。(2)熔融动力学分析显示乙基麦芽酚的加热熔融过程可由2/3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熔融活化能值E_(a)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且E_(a)与指前因子A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3)乙基麦芽酚热释放阶段的Tmax和DTGmax均随升温速率增加而显著增加,综合热释放指数CRI也随升温速率增加由4.58×10^(-3)%/(min×℃^(2))线性增大至25.16×10^(-3)%/(min×℃^(2)),较快的升温速率提升了香料热释放的速率和综合释放特性。(4)基于Coats-Redfern法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一维相界面反应模型R1可较好的描述香料的热释放过程,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表观活化能波动不大,整体介于81.23~82.91kJ/mol之间,基于KAS法的动力学分析显示活化能随热释放率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麦芽酚 熔融动力 热释放 热重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P/DNTF低共熔物的二元相图及熔融动力学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秉擘 罗一鸣 +2 位作者 雷伟 张蒙蒙 王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为获得3,4-二硝基吡唑(DNP)/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二元混合体系的相图,深入了解其低共熔物的熔融过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DNP/DNTF混合体系的液化及熔融过程,建立了液化温度Tl与组成x的T-x相图、熔融焓... 为获得3,4-二硝基吡唑(DNP)/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二元混合体系的相图,深入了解其低共熔物的熔融过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比例的DNP/DNTF混合体系的液化及熔融过程,建立了液化温度Tl与组成x的T-x相图、熔融焓ΔH与组成x的H-x相图;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5,10,15,20℃·min^(-1),不同添加剂奥克托今(HMX)、高氯酸铵(AP)和硝基胍(NQ)对低共熔物熔融过程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方程和Šatava-Šesták方程计算得到了低共熔物熔融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最概然机理函数。结果表明,从T-x相图得到的DNP/DNTF低共熔物的质量百分比为70.38/29.62,低共熔温度为76.38℃;由H⁃x相图得到的低共熔物组成为70.57/29.43。随升温速率的升高,熔融反应的开始温度和峰温延迟;HMX和NQ的加入使低共熔物的熔点明显后移,AP的加入对熔点影响不大。DNP/DNTF低共熔物的熔融动力学参数Ea和A为19.13 kJ·mol^(-1)和109.74 s^(-1),最概然机理函数的积分形式为:G(α)=(1-α)^(-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硝基吡唑(DNP)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二元相图 低共熔物 熔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NAN/DNTF二元相图及低共熔物熔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秉擘 罗一鸣 +2 位作者 王红星 杨斐 雷伟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通过测定3,5-二氟-2,4,6-三硝基苯甲醚(DFTNAN)/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二元混合体系熔融过程的差示扫描量热(DSC)特征量数据,建立了T-X和H-X二元相图,并获得了该混合体系低共熔物的组成和熔点。然后,研究了低共熔物以及熔点为8... 通过测定3,5-二氟-2,4,6-三硝基苯甲醚(DFTNAN)/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二元混合体系熔融过程的差示扫描量热(DSC)特征量数据,建立了T-X和H-X二元相图,并获得了该混合体系低共熔物的组成和熔点。然后,研究了低共熔物以及熔点为80℃时混合物的黏度、机械感度和理论爆炸性能。分析了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添加剂对低共熔物熔融过程的影响,并通过Satava-Sesták、Coats-Redfern和通用积分方程获得了低共熔物熔融过程的动力学参数E_(a)、A和最概然机理函数。结果表明,由T-X相图和H-X相图计算得到的DFTNAN/DNTF低共熔物的组成m(DFTNAN)m(DNTF)分别为62.9437.06和62.8837.12,低共熔温度为63.84℃。调节DFTNAN和DNTF的比例,可使混合体系既达到熔铸工艺要求的工艺温度(≥80℃),又能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和较低的感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熔融反应起始温度和峰温发生相应的延后;添加HMX或RDX后,熔融起始温度发生较明显的后移;DFTNAN/DNTF低共熔物的熔融动力学参数E_(a)和lg A分别为32.95 kJ/mol和2.81,最概然机理函数为f(α)=(1-α)^(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氟-2 4 6-三硝基苯甲醚(DFTNAN)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二元相图 低共熔物 熔融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催化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熔融酯交换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秦吉臣 谢小莉 +1 位作者 曹贤武 瞿金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5-950,共6页
研究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分别以三正丁胺、氢氧化四丁基铵和氯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时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在不考虑催化机理的情况下,根据酯交换反应官能团模型推导出以苯酚摩尔浓度表示的积分型速率方程,采用HPLC分析反应混合物中苯酚... 研究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分别以三正丁胺、氢氧化四丁基铵和氯化四丁基铵为催化剂时的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在不考虑催化机理的情况下,根据酯交换反应官能团模型推导出以苯酚摩尔浓度表示的积分型速率方程,采用HPLC分析反应混合物中苯酚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求出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求解分子种类模型得到了反应过程中各种低聚物摩尔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与HPLC分析相符。由一个双酚A分子与一个碳酸二苯酯分子结合形成的低聚物在反应初始阶段以非常快的速率形成,然后又很快减少直至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双酚A 碳酸二苯酯 熔融酯交换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A/TNA二元低共熔物的热分解及其熔融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钟圣 金波 彭汝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0-978,共9页
为了获得3-氨基-2,4,6-三硝基苯甲醚(ANTA)/N-甲基-2,4,6-三硝基苯甲胺(TNA)低共熔物的热分解性能及其熔融结晶动力学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ANTA/TNA低共熔物的热分解性能,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采用微热量热法研究了添... 为了获得3-氨基-2,4,6-三硝基苯甲醚(ANTA)/N-甲基-2,4,6-三硝基苯甲胺(TNA)低共熔物的热分解性能及其熔融结晶动力学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ANTA/TNA低共熔物的热分解性能,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采用微热量热法研究了添加剂奥克托今(HMX)和黑索今(RDX)对ANTA/TNA低共熔物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并分别利用Satava-Sestak法和Avrami法分析了低共熔物非等温熔融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低共熔物的热稳定性较好,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与ANTA和TNA接近;低共熔物熔融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升温速率对熔融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大,添加剂能够一定程度减弱熔融动力学参数对升温速率的依赖程度;低共熔物的结晶过程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向低温区转移,其结晶速率随结晶度的增大而减小,在HMX介质中,结晶速率受结晶度的影响较小,在RDX中的结晶速率随结晶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TNA 低共熔物 热分解 熔融动力 结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231)Pa-^(235)U分类系统推断汤加—克马德克岛弧下的熔融动力学
8
作者 Bernard Bonidon 陈秀澄 孙萍 《海洋地质动态》 2000年第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熔融动力 汤加--克马德克岛弧 镤--铀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活火山喷发物对航空安全的影响评估
9
作者 马琳 郭正府 +1 位作者 宋文佳 赵文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7-2286,共20页
火山活动对航空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爆炸性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可通过物理磨蚀和化学腐蚀的方式破坏飞机发动机的热障涂层,从而降低其服役寿命,影响飞行安全。我国分布有多座活火山,尤其是长白山、五大连池和腾冲火山区,地球物理和水... 火山活动对航空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爆炸性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可通过物理磨蚀和化学腐蚀的方式破坏飞机发动机的热障涂层,从而降低其服役寿命,影响飞行安全。我国分布有多座活火山,尤其是长白山、五大连池和腾冲火山区,地球物理和水热活动资料都显示其具有再次喷发的潜力。随着航空运输业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火山一旦喷发将对我国空域范围内的飞行安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评估这些火山对航空安全可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收集和测试的共2275组地球化学数据,借助硅酸盐熔体黏度模型计算了发动机燃烧室最低运行温度1200℃下不同火山区不同时期的火山喷发物的黏度,评估了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龙岗、双辽、腾冲和环太平洋火山区不同阶段的火山活动对飞行安全可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o、V、Ni和Cr的含量与体系黏度呈负相关关系,而Rb含量则与体系黏度呈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火山区(包括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龙岗和双辽)和西南地区腾冲火山区黏度分别自0.52Ma和1.05Ma开始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环太平洋火山区黏度在10^(0.70)~10^(5.90)Pa·s范围内周期性波动,自18Ma以来,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黏度的下降意味着喷发物被发动机摄取之后更容易铺展,从而增大与热障涂层间的接触面积,加大破坏涂层的可能性,这表明位于我国密集航线上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环太平洋火山区的火山活动对航空安全的威胁都呈上升趋势。本文为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火山喷发物对航空安全影响的评估提供了定性比较的参数,同时也为国际航空安全决策提供了来自中国火山区数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活火山 硅酸盐 黏度 动力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lica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boron mud in molten sodium hydroxide media 被引量:4
10
作者 NING Zhi-qiang SONG Qiu-shi +2 位作者 ZHAI Yu-chun XIE Hong-wei YU K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191-2198,共8页
Desilica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boron mud(CBM) occurring in molten sodium hydroxide media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Na OH-to-CBM mass ratio on silicon extraction effic... Desilication kinetics of calcined boron mud(CBM) occurring in molten sodium hydroxide media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Na OH-to-CBM mass ratio on silic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lic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reaction time and Na OH-to-CBM mass ratio. There are two stages for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of the calcined boron mud. The overall desilication process follows the shrinking-core model,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of the process were determined to obey the shrinking-core model for surface 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diffusion through the product layer,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44.78 k J/mol and 15.94 k J/mo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mud sodium hydroxide silicon dioxide KINETICS DESI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