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长期积分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江林 沈学顺 +2 位作者 张红亮 杨学胜 王盘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84,共9页
通过考虑动量表面拖曳并利用牛顿松弛方法将温度松弛到纬向对称的温度场,对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进行了长期时间积分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其积分结果表明: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可以模拟出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随着分辨率的提高,GRAPES模式... 通过考虑动量表面拖曳并利用牛顿松弛方法将温度松弛到纬向对称的温度场,对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进行了长期时间积分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其积分结果表明: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可以模拟出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随着分辨率的提高,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模拟结果显示出收敛的特性;虽然GRAPES模式动力框架采用的是能量不守衡的半隐式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但长期时间积分试验表明其能量基本保持稳定。这些结果显示使用GRAPES模式动力框架作大气环流和气候研究的大气动力框架是可行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GRAPES模式动力框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测试 大气环流模式 动力框架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层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III的设计及气候数值模拟I.动力框架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瑞亭 张铭 +2 位作者 张东凌 王爱慧 曾庆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9-674,共16页
设计了IAP (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GCM III,对其动力框架作说明和检验 ,时间积分采用改进的非线性迭代法。用Rossby Haurwitz波对框架进行了波型检验、能量检验和波速检验。结果表明 ,非线性迭代 3... 设计了IAP (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GCM III,对其动力框架作说明和检验 ,时间积分采用改进的非线性迭代法。用Rossby Haurwitz波对框架进行了波型检验、能量检验和波速检验。结果表明 ,非线性迭代 3次的时间积分方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能够有效地抑制短波 ,同时对长波的歪曲较小 ,且时间积分步长可放得较大 ;该框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Rossby Haurwitz 4波波型 ,在积分过程中能够较高精度地保持总有效能量守恒 ;模式计算的Rossby Haurwitz波速为每天西传 1 5个经度 ,这与理伦值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IAP 动力框架 非线性迭代时间积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海洋模式动力框架的发展与评估 被引量:16
3
作者 俞永强 唐绍磊 +2 位作者 刘海龙 林鹏飞 李晓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7-889,共13页
本文发展了一个可以适用于任意水平正交曲线坐标系的海洋模式动力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2.0(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versi... 本文发展了一个可以适用于任意水平正交曲线坐标系的海洋模式动力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2.0(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version2.0)。在经纬网格坐标系下,新的动力框架与LICOM2.0原有的动力框架模拟结果完全一致。基于新的动力框架,海洋模式可采用能够准确描述北冰洋地形的三极网格,克服了LICOM2.0经纬网格版本必须将北极点处理为孤岛的缺陷,从而显著改进了模式对于北冰洋环流和北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函数(AMOC)的模拟能力。此外,引进三极网格还可以避免模式网格距随纬度增加而急剧减小带来的计算不稳定,在LICOM2.0的三极网格版本中,模式不需要采用任何空间滤波方案仍然能够保证计算的稳定性,从而与LICOM2.0的经纬网格版本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模式的并行效率,这一点在当水平分辨率提高到0.1度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海洋模式的并行加速比可以从经纬网格版本的5.8左右提高到三极网格版本的1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曲线坐标 海洋模式 动力框架 三极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的动能谱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郑永骏 金之雁 陈德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57,共15页
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自由大气动能谱与波数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在大尺度区域满足E∝k-3关系,过渡到中尺度区域表现为E∝k-5/3关系。数值模式动能谱是测量模式动力框架的耗散的直接度量,而耗散对模式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动能谱是研究和... 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自由大气动能谱与波数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在大尺度区域满足E∝k-3关系,过渡到中尺度区域表现为E∝k-5/3关系。数值模式动能谱是测量模式动力框架的耗散的直接度量,而耗散对模式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动能谱是研究和评估模式动力框架的非常规的有效方法。文中使用基于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GRAPES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然后计算GRAPES模式的动能谱并与实际观测得到的大气动能谱比较,得到GRAPES模式能够很好地复制出实际大气动能谱的分布特征,包括从大尺度区域的E∝k-3关系向中尺度的E∝k-5/3关系的过渡特征。并且发现GRAPES模式存在最大有效时间步长,当时间步长小于最大有效时间步长时,模式动能谱随时间步长增大而逐渐衰减;当时间步长大于最大有效时间步长时,模式动能谱随时间步长增大而虚假增长。同时通过与实际大气动能谱比较,发现模式动能谱在5Δx波长附近开始明显衰减,因此将5Δx波长定义为GRAPES模式的最高有效分辨尺度;当空间分辨率提高与时间步长等相协调时,中小尺度模式动能谱向中小尺度延伸而更接近实际大气动能谱;当空间分辨率提高与时间步长等不相协调时,中小尺度模式动能谱存在较大误差,相应的大尺度模式动能谱亦存在较大误差。此外,时间步长对模式spinup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较小时间步长时,spinup过程能够很好发展出合理的动能谱结构,在物理空间上表现为模式能够在spinup时间内生成和发展出合理的中小尺度系统;而较大时间步长时,spinup过程很难发展出合理的动能谱结构,在物理空间上表现为模式未能在spinup时间内生成和发展出合理的中小尺度系统。最后,GRAPES模式动能谱与WRF模式动能谱具有一致性,GRAPES全球中期模式能够完美地模拟出大尺度的E∝k-3动能谱特征。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动能谱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完善、优化和应用模式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可见动能谱是评估模式动力框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谱 GRAPES模式 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 最高有效分辨尺度 最大有效时间步长 中小尺度 SPIN 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流模式中动力框架与物理过程的相互响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贺 林朝晖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0,共16页
用大气环流模式CAM3.1和IAP AGCM4.0对模式中动力框架与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响应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选用理想的物理过程(Held-Suarez强迫)及完整物理参数化方案,分别对两个模式积分了60d。试验表明,动力框架与物理过程之间的相... 用大气环流模式CAM3.1和IAP AGCM4.0对模式中动力框架与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响应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选用理想的物理过程(Held-Suarez强迫)及完整物理参数化方案,分别对两个模式积分了60d。试验表明,动力框架与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响应在低纬对流层和高纬对流层中上层有着较大的区别。在低纬对流层,动力框架及物理过程产生的温度倾向都有着较大的变率,对总的温度倾向的变率均有较大的贡献,且二者之间为相互补偿的反相关关系;在高纬对流层的中上层,总的温度倾向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动力框架的贡献,物理过程造成的倾向变化很缓慢,可近似地看做定常的强迫,且物理过程产生的温度倾向与动力框架产生的温度倾向之间为正位相的响应关系。此外,还对各个物理参数化方案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过程中,湿过程所引起的温度倾向的变化最为显著,对总的物理过程倾向的贡献也最大;在高纬地区,长波辐射冷却也有较大的变率;短波辐射加热率及垂直扩散加热率的变化相对较小;长波辐射冷却和短波辐射加热之间为近似负反馈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动力框架 物理过程 Held-Suarez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的设计与个例模拟(I):模式动力框架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辜旭赞 张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480,共7页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双三次数值模式是通过作三次样条与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各个大气要素量场的二阶可导,从而可对各个预报方程作时间积分。双三次数值模式适合采用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和采用水平方向准拉格朗日/垂直方向欧拉时间积分方...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双三次数值模式是通过作三次样条与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各个大气要素量场的二阶可导,从而可对各个预报方程作时间积分。双三次数值模式适合采用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和采用水平方向准拉格朗日/垂直方向欧拉时间积分方案。且本文的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与个例模拟实际采用Navier-Stokes"浅薄大气"原始方程组,建立球面Z坐标系上的非静力、全可压、干/湿绝热大气运动动力框架。其离散化气压、气温预报方程与个例模拟揭示出大气运动中凝结降水,其天气学原因不仅是湿空气作Z坐标垂直上升运动,而且是湿空气被"减压/减温",即湿空气作P坐标"垂直上升运动",后者可由大气平流运动(如Rossby波)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次数值模式 原始方程组 非静力全可压大气运动动力框架 准拉格朗日/欧拉时间积分方案 大气运动降水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Eta垂直坐标的新WRF动力框架及其数值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程锐 宇如聪 +2 位作者 徐幼平 刘娟 黄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50,共14页
针对我国陡峭地形数值预报难题,本文在国际先进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动力框架中引入阶梯地形垂直坐标,以期为改进复杂地形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模式发展可选方案。设计气柱质量变换方法,实现阶梯地形和追随地形两... 针对我国陡峭地形数值预报难题,本文在国际先进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动力框架中引入阶梯地形垂直坐标,以期为改进复杂地形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模式发展可选方案。设计气柱质量变换方法,实现阶梯地形和追随地形两种垂直坐标下动力方程组的形式一致,从而简化方程组离散及程序实现的复杂过程。阶梯地形的构造借鉴了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的设计思路,即首先构造参考大气,而后定义阶梯地形网格特征量,最后进行阶梯地形表达。在Eta坐标下的WRF动力框架搭建完成后,采用山脉波理想试验和实例试验对新动力框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由于阶梯地形固有的孤立分布特征,可造成不同台阶处气流的分离,从而使得阶梯地形在较粗垂直分辨率情形下,不能很好模拟山脉波;但如果垂直分层足够精细,或模拟时间足够长,可通过减弱气流分离现象或调整气流分布状态,对地形波进行有效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坐标 WRF模式 AREM模式 动力框架 山脉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网格上通量型非静力模式动力框架的理想试验
8
作者 黄超 彭新东 李晓涵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为改善球面经纬度网格在高分辨率应用的苛刻限制,提高全球大气动力模式的时间积分效率,选取以阴阳网格为基础构建通量型非静力大气模式动力框架,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通量型平流显式算法积分方案,保证模式的守恒计算性能。该动力框架在标准... 为改善球面经纬度网格在高分辨率应用的苛刻限制,提高全球大气动力模式的时间积分效率,选取以阴阳网格为基础构建通量型非静力大气模式动力框架,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通量型平流显式算法积分方案,保证模式的守恒计算性能。该动力框架在标准三维大气理想试验中进行了中期积分试验,对动力框架的计算效果、性能进行检验。在三维平衡流试验,罗斯贝-豪威茨波试验和山脉罗斯贝波试验中均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和三维计算效果,其中水平2.5°分辨率模式的平衡流垂直速度误差为10^(-5)量级,而经向速度误差在10^(-2)量级,罗斯贝-豪威茨波保持基本波形稳定传播,而地形罗斯贝波试验则给出背风坡激发低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下游和南半球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网格 非静力 动力框架 守恒 通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动力分析框架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时空格局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静玉 宋琼 +2 位作者 谢志祥 丁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8,共8页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 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快速增长的特征;社会健康城镇化、经济健康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对状态层面影响较大,其他方面的影响亦增大。动力层面上,推力和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持续增长,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发展阶段来看,推力支持系统从2011年开始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拉力支持系统则在2011年稳定进入勉强协调阶段,拉力和推力支持系统均于2014年开始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其空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健康城镇化水平不断增长,区域差异缩小;动力层面上,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加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耦合协调度的2个解释性指标中,综合协调指数的区域差异缩小,而耦合度的区域差异增大;推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强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综合协调指数和耦合度区域差异性趋小。在2个时间节点上,影响健康城镇化动力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状态-动力分析框架 时空格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多年冻土边坡支护结构的提出及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建华 包万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33,共18页
针对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滑塌问题,结合无动力通风技术、通风管降温技术和锚固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了新型结构的工作机理。基于通风工程和传热学理论,建立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 针对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滑塌问题,结合无动力通风技术、通风管降温技术和锚固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了新型结构的工作机理。基于通风工程和传热学理论,建立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给出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的热效应理论计算方法;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与土体协同工作的计算模型,提出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力学效应理论计算方法。结合算例,采用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热-力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自主研发的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的水热力耦合分析软件对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无动力风帽极大提升了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的通风能力,增大了外界冷空气与边坡内部土体之间的对流换热强度,促使多年冻土边坡内冻融交界面逐年抬升;(2)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减弱了边坡土体的冻胀作用,能够提高多年冻土边坡的稳定性;(3)文章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为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边坡 框架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 协同工作 热-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力AREM模式设计及其数值模拟Ⅰ:非静力框架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锐 宇如聪 +1 位作者 徐幼平 王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6-1296,共11页
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对中国暴雨、台风等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模拟、预报能力突出。但是伴随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制约该模式发展的一个问题日渐突出,即"静力平衡近似"的约束。本文通过对原静力平衡系统进... 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对中国暴雨、台风等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模拟、预报能力突出。但是伴随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制约该模式发展的一个问题日渐突出,即"静力平衡近似"的约束。本文通过对原静力平衡系统进行修正,引入高阶订正参数定义第三运动方程来构建该模式的非静力动力框架。我们基于Euler原始方程组,有效结合原静力平衡模式的标准层结扣除及IAP(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变换方法,推导出了球面余纬坐标下的非静力框架,并在E网格和η坐标下进行了时空离散。采用时间两部分离技术进行积分运算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通过"追赶法"结合迭代法计算声波。此框架可方便地继承静力平衡框架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留静力平衡框架的优势。理论推导和数值试验表明,当非静力框架退化为静力平衡框架后,方程形式及其模拟结果一致。在文章第二部分将通过理想和实例试验检验非静力模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M模式 非静力动力框架 E网格 ETA坐标 IAP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动力—绩效”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建华 马瑞俊迪 姜照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104,共9页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绩效”框架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乡村旅游适应性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以西安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晓萌 张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都市圈的乡村具备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持乡村性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实践与学术问题。以西安都市圈典型乡村为案例对象,基于“起点-动力”分析框架,构建都市圈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估模型,探索都市圈乡村旅游发... 都市圈的乡村具备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持乡村性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实践与学术问题。以西安都市圈典型乡村为案例对象,基于“起点-动力”分析框架,构建都市圈乡村旅游适应性评估模型,探索都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模式与提升路径。结果发现:①西安都市圈乡村旅游发展适应性处于一般水平;②基于评估结果可分为发展中适应和适应中发展两种模式,前者主要在内生作用驱动下进行乡村产业转型、产业融合来发展乡村旅游,后者在外力作用推动下植入乡村旅游以进行乡村空间重构;③研究进一步提出都市圈乡村旅游发展建议即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起点”作用,促进“乡村-旅游”的互适性,强化“动力”作用,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以期为我国都市圈的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适应性 “起点-动力”分析框架 发展模式 西安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_GFS全球中期预报系统的研发和业务化 被引量:84
14
作者 沈学顺 苏勇 +19 位作者 胡江林 王金成 孙健 薛纪善 韩威 张红亮 陆慧娟 张华 陈起英 刘艳 刘奇俊 马占山 金之雁 李兴良 刘琨 赵滨 周斌 龚建东 陈德辉 王建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该文回顾了中国气象局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_GFS的研发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GRAPES_GFS研发过程中的重要进展,概要阐述了这些进展对GRAPES_GFS业务化的贡献。动力框架方面的改进主要包括位温垂直平流的算法、极区滤波方案... 该文回顾了中国气象局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_GFS的研发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GRAPES_GFS研发过程中的重要进展,概要阐述了这些进展对GRAPES_GFS业务化的贡献。动力框架方面的改进主要包括位温垂直平流的算法、极区滤波方案、标量平流方案、垂直速度衰减(damping)算法、提高模式分辨率等,改善了模式框架的稳定性、计算精度以及质量守恒性。物理过程方面的改进主要包括RRTMG辐射方案、CoLM陆面过程方案、积云对流、边界层过程、双参数云物理方案,以及物理过程的调用计算等,全面提升了模式物理过程的预报能力。全球三维变分同化方面,研发了模式空间三维变分(3DVar)系统、资料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技术、卫星资料同化方面的相关技术等。同时,对目前GRAPES_GFS2.0的预报能力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说.该系统各项预报指标全面超越GRAPES_GFS1.0,与T639相比等压面要素预报在对流层也有明显优势,降水、2 m温度等预报也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_GFS 动力框架 物理过程 三维变分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气象台全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沈学顺 陈起英 +4 位作者 孙健 韩威 龚建东 李泽椿 王建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4,共10页
回顾中央气象台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和综述中央气象台建立全球预报业务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概括了引进的谱模式系列在本地化、业务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着重介绍在自主发展GRAPES_GFS全球中期预报... 回顾中央气象台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和综述中央气象台建立全球预报业务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概括了引进的谱模式系列在本地化、业务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着重介绍在自主发展GRAPES_GFS全球中期预报系统的不同阶段取得的科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模式 GRAPES_GFS 动力框架 物理过程 四维变分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德辉 薛纪善 +4 位作者 沈学顺 孙健 万齐林 金之雁 李兴良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6-54,共9页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与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全可压/非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全球模式/区域模式一体化设计,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模式程序软件体系等核...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与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全可压/非静力平衡动力框架,全球模式/区域模式一体化设计,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差分方案,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模式程序软件体系等核心技术特点。GRAPES系统已在国家级、区域级气象业务中心,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得到应用,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全球/区域一体化模式 动力框架 资料同化 物理过程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力AREM模式设计及其数值模拟Ⅱ: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锐 宇如聪 +3 位作者 徐幼平 王斌 宋帅 顾春利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程锐等(2018)中,我们完成了非静力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模式动力框架设计。本文将通过理想和实例试验检验其模拟能力。设计理想试验并通过与国际成熟的中尺度非静力框架比较,直接检验非静力AREM三维动力框架... 在程锐等(2018)中,我们完成了非静力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模式动力框架设计。本文将通过理想和实例试验检验其模拟能力。设计理想试验并通过与国际成熟的中尺度非静力框架比较,直接检验非静力AREM三维动力框架在细致分辨率(约1 km)下的模拟性能。可以看出,非静力AREM与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出类似的积云对流结构及演变特征,从而基本确证了本文发展的非静力框架的正确性。结合原静力平衡模式的初始化和物理参数化过程,形成非静力AREM模式系统。台风实例模拟表明,粗分辨率下静力、非静力AREM模式性能接近;但在高分辨率下,非静力明显优于静力模式。我们还开展了批量降水试验检验,对非静力AREM模式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M模式 非静力动力框架 理想试验 台风模拟 降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简介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金善 钟中 黄瑾 《海洋预报》 2005年第1期31-40,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中尺度非静力大气模式 MM5 的动力框架、模式物理过程计算和参数化方法以及模式系统流程。
关键词 中尺度非静力大气模式 MM5 动力框架 模式物理过程 参数化 模式系统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涡模拟评估GRAPES模式对对流边界层的模拟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川 沈学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890,共12页
为检验GRAPES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在大涡尺度上的模拟性能,为未来发展千米及其以下高分辨尺度的数值模式奠定基础,并构造GRAPES大涡模式以检验和发展边界层湍流参数化提供科学工具。通过在GRAPES模式中加入Smagorinsky-Lilly小尺度湍涡... 为检验GRAPES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在大涡尺度上的模拟性能,为未来发展千米及其以下高分辨尺度的数值模式奠定基础,并构造GRAPES大涡模式以检验和发展边界层湍流参数化提供科学工具。通过在GRAPES模式中加入Smagorinsky-Lilly小尺度湍涡参数化,并将模式分辨率提高至50 m,构建GRAPES大涡模式(GRAPES_LES),以便分析GRAPES模式在大涡尺度上的适用性。同时利用广泛应用的已有大涡模式UCLA_LES作为参考,通过对干对流边界层湍流的模拟分析及与UCLA_LES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GRAPES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能够模拟出与已有的大涡模式相似的边界层湍流特征;同时,通过分析也证明GRAPES存在由于采用半拉格朗日平流计算而带来过度耗散的问题:当使用相同的滤波尺度(Smagorinsky常数)时,GRAPES_LES模拟出的速度场更为平滑,小尺度湍流结构过于光滑,通过对湍流能量的能谱分析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进一步,对不同的Smagorinsky常数(对应不同的滤波尺度)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滤波尺度,有效地缓解半拉格朗日框架隐含的耗散问题,得到更接近UCLA_LES所模拟的湍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半拉格朗日动力框架 隐含耗散 GRAPES模式 对流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平缓-混合地形追随坐标在GRAPES中尺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超 陈德辉 +1 位作者 李兴良 胡江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1052,共12页
平缓-混合地形追随坐标(T-F坐标)可以减小坐标面上的地形影响带来的各种计算误差。以余弦三角函数为基函数的平缓-混合坐标(COS坐标)高层坐标面水平,计算误差较小,但是低层坐标面之间的厚度较薄,增大了计算误差,给模式稳定性及模拟效果... 平缓-混合地形追随坐标(T-F坐标)可以减小坐标面上的地形影响带来的各种计算误差。以余弦三角函数为基函数的平缓-混合坐标(COS坐标)高层坐标面水平,计算误差较小,但是低层坐标面之间的厚度较薄,增大了计算误差,给模式稳定性及模拟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设计一种改进的COS坐标,使低层坐标面垂直分布更加均匀,应用于GRAPES-Meso模式进行理想试验和实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OS坐标相对COS坐标,中高层计算误差相当,低层地形作用衰减的垂直变化更加均匀,减小了计算误差,提高了计算稳定性;地形重力波试验结果显示,改进的COS坐标重力波破碎相对COS坐标有一定缓解,更接近解析值;批量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改进的COS坐标各个层次上的月平均模拟偏差比单尺度双曲函数平缓-混合坐标(简称SLEVE1坐标)更小,均方根误差减小,距平相关系数增大。改进的COS坐标有效地解决了COS坐标的计算问题,提高了模式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模式 平缓-混合坐标 动力框架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